細數朝鮮戰場上的美軍統帥和將領

2020-12-01 爪遊控

麥克阿瑟

遠東美軍總司令、「聯合國軍」司令,五星上將

麥克阿瑟是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也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的人。麥克阿瑟被美國國民稱之為「一代老兵」,麥克阿瑟是美國最年輕的準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其三個「最年輕」的經歷堪稱美國戰爭史上的奇才。

朝鮮半島就是麥克阿瑟人生的分水嶺。如果說釜山戰役是起點,仁川登陸到達高潮,接近鴨綠江時的那個「聖誕節回家過節」的承諾是巔峰,到戰爭還沒結束,這位「不死的老兵」的個人演出便提前落幕。所有美軍高級將領都認同仁川登陸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冒險,只有1∶5000的勝利可能,但麥克阿瑟不但成功說服了總統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也果真一舉改變了朝鮮半島戰局。但這位偉大的軍人卻把意識形態上的偏執傾瀉在政治上,狂熱地試圖把韓戰引發為「一場與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決戰」。他的桀驁不馴最終只能導致杜魯門突然將其撤職。

李奇微

遠東美軍總司令、「聯合國軍」司令 四星上將

李奇微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命是在1950年:沃爾頓·沃克中將因車禍喪生後,李奇微接過了從1950年6月戰爭爆發就在朝鮮參戰的第8集團軍的指揮權,並在1951年率軍發動反攻。

1951年4月,李奇微接替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5月晉上將。1952年5月接替艾森豪任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

李奇微或許沒有麥克阿瑟那樣輝煌的軍事生涯,但他和麥克阿瑟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戰術天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的意外身亡讓志願軍有了他這個更難對付的對手。通過對三次戰役的分析,他發現了志願軍進攻持續力薄弱的特點。砥平裡戰役後他意識到,志願軍因火力貧弱導致攻堅能力不強。針對志願軍的弱點,他制定了所謂「磁性戰術」,策劃多次大規模反攻,在第四、第五次戰役中給志願軍帶來了重大傷亡。軍事史學家大多認為,是李奇微把第8集團軍從失敗、瀕臨崩潰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並最終阻止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攻勢。

沃克

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 陸軍中將

沃克曾經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第20軍在他指揮下推進迅速,所以此軍便有幽靈軍之稱。在韓戰時,在釜山環形防禦圈打敗朝鮮人民軍,但在清川江戰役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側襲而失利。1950年乘著吉普車到漢城北郊,打算在38線進行重整時,發生車禍而身亡,追晉為上將。

沃克在釜山防禦戰中的頑強因為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而被人遺忘殆盡。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他在志願軍發起戰役後,命令第8集團軍迅速撤軍。西方戰史說,由於沃克下令撤退的速度過快,以至於第8集團軍被認為已經潰敗。李奇微認為,沃克之所以沒有獲得更大的聲名,是因為麥克阿瑟愛慕虛名,「他不斷地追求或接受本不該屬於他的功名榮譽」。在麥克阿瑟眼裡,沃克是個膽小和過度謹慎的人,但今天越來越多的史料顯示,這位前巴頓將軍的手下是一位勇敢盡責、戰場感覺敏銳的軍人。正是他下令迅速撤軍,才挽救了美軍的有生力量。

範弗裡特

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 四星上將

1951年,範弗裡特接替李奇微任第八集團軍司令一職,上任伊始,就碰上志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他以堅決有力的反擊,給志願軍來了個下馬威。

範弗裡特是典型的唯火力制勝論者,極力主張以猛烈火力消滅敵方有生力量,減少己方的損失,在他的這種指導思想影響下,1951年8月夏季攻勢中,對983高地的攻擊時,九天中僅消耗的炮彈就高達36萬發,平均每門炮每天350發,也就使得以後如此高的彈藥消耗量被稱為「範佛裡特彈藥量」。但在對朝鮮人民軍方虎山部固守的773高地和851高地的進攻中,損失慘重而毫無收穫,使這兩個高地被形象地稱為「血染嶺」和「傷心嶺」。

《時代》記者波茨對他的評價頗為中肯:李奇微和範弗裡特迥然不同,「李奇微是一位溫文爾雅而又精幹的陸軍將領,命中注定要高升。範弗裡特性情溫和,不裝腔作勢卻很強悍,但不是一個能扭轉乾坤的人」。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軍直接進入朝鮮戰場,美軍的轟炸機轟炸範圍直接擴張了中國的東北,整個東北都在美國轟炸機的轟炸範圍內。「唇亡齒寒」,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迎來最嚴峻的考驗,是否出兵朝鮮,1950年7月,中國成立抗美援朝指揮部,堅決支援朝鮮,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 李湘:朝鮮戰場陣亡最高將領,吸入毒氣八天犧牲,本可授開國中將
    墳前的新婚照在朝鮮首都平壤的朝中友誼塔內,珍藏著10冊精裝版《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名錄》,名錄首冊第一名,就是犧牲時任第六十七軍軍長的李湘,他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軍事指揮員。李湘,1914年出生,江西永新人。早在1930年就參加了紅軍,並於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雙方戰場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日本史學家和田春樹在《韓戰全史》中這樣寫道:如果說美中戰爭是美國和中國「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上的全面較量」的話,那麼可以說結果是不分勝負。 像抗美援朝這樣,一眼看不出勝負的戰役,往往人們會從其他的方面進行對比,從而決出誰才是贏家。其實,戰死的最高將領便是一個對比項。
  • 美國人眼中世界上最厲害的三大元帥,其中有一位中國人
    在國內戰爭時期,他就展現了自己過人的軍事天賦,他思維靈活,心思縝密,英勇無畏,曾經和納粹德國、日本都交過手,尤其是在蘇德戰爭中保衛了蘇聯的領土和主權完整,為二戰歐洲戰場的勝利做出了主要貢獻。要說到美國在二戰時期最有名的軍事統帥,或者說最有個性的統帥,那非麥克阿瑟莫屬了。他也是一位軍事天才,曾經在太平洋戰場上重創日軍,最後還代表盟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在二戰之後,這位常勝將軍的威望也在美國達到了頂峰。
  • 韓戰,一個死在戰俘營的美軍士兵遺骸的故事
    這是來自1950年初秋的和平景象,那個時候韓戰已經爆發,但抗美援朝還沒開始。參加長津湖戰役的九兵團官兵根本想不到他們會遠赴朝鮮作戰,很多人因此留在了朝鮮。他們的家人更想不到。美、韓等參戰國的官兵和他們的親人們,何嘗不是如此。
  • 北緯38度線的回憶:朝鮮戰場上的彭德懷
    他檢閱了第19兵團7000多名指戰員和22萬群眾,這次慶祝大會上最響亮的口號就是:「保衛新生的祖國,反對美國侵略朝鮮。」但對此時駐守在西北的彭德懷來說,朝鮮似乎還顯得有些遙遠。   「我們那時駐守大西北,西北的土匪還有好多,剿匪還沒剿完呢,壓根兒沒想到後來會去朝鮮戰場。」楊鳳安坦言,當時彭德懷住在西安城區鼓樓北面,辦公室也是他的宿舍。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
  • 他被稱特種兵之王,曾刺殺美軍統帥,晚年成千萬富翁
    其中在交於戰勝國處置的將領中,有一位納粹軍官得以逃脫。他就是奧拖·斯科爾茲內。他的人生履歷極為豐富,刺殺美軍統帥,被女總統器重,晚年成千萬富翁,被人們譽為二戰「最牛戰犯」,特種兵之王。歐洲第一「 惡漢」是奧拖·斯科爾茲內知名代表綽號。18歲的他在大學期間先後14次參加決鬥,在決鬥中左頰上留下了一道明顯的劍傷,後來被盟軍士兵稱其為「刀疤臉」。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事實上,這場大規模戰爭的背後,蘇聯的影子無處不在,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史達林與韓戰的故事,在整個韓戰期間,身為蘇聯最高統帥的史達林,在幹什麼呢?朝鮮半島原本只有一個國家,美蘇兩國在二戰結束後,根據雅爾達會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際體系。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界,分成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儘管兩國已經被迫分開,可還是有一些人希望統一朝鮮半島。
  • 失敗的陰影:嚴酷的天氣,「陰觀成敗」的朝鮮援軍
    明軍出兵共計8.8萬人左右,由於糧餉匱乏,實際上從各地實調出關兵數,僅7萬餘,並且援軍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是來自川、浙一帶的「南兵」。▲ 薩爾滸之戰中,朝鮮應大明帝國邀請派軍參戰,由文官出身的姜弘立擔任都元帥負責指揮。然而在臨行之前,朝鮮國王光海君暗中交代姜弘立要保存實力,陰觀成敗。
  • T34坦克全殲美軍特遣隊,美國在朝鮮第一敗
    ▲南朝鮮軍隊的反坦克炮這些美軍士兵雖然大多是根本沒見識過戰場的菜鳥,但是出於對亞洲人的蔑視,氣焰非常囂張。雖然他們已經接到了情況通報,稱當面的朝鮮人民軍正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快速推進,勢不可擋。但美軍認為這毫無疑問是因為南朝鮮軍隊的無能,才造成了戰局的不利。而美軍是絕不可能敗給亞洲人的,指揮官史密斯中校甚至說:「北朝鮮軍隊一見到我們就會狼狽逃跑。」為了快速抵達前線,他們阻止了南朝鮮軍隊破壞公路的企圖,隨後他們抵達預定戰場烏山,並且開始構築陣地。
  • 李湘殲滅美軍一萬多人,後死於美軍的生化武器,聶榮臻為他哀悼
    而隨著李湘軍長的去世,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犧牲的最高級將領提升到了軍一級幹部,同時這也成為了美軍對我國欠下的又一條血債。本期文章,筆者將帶領大家了解志願軍67軍軍長李湘,這位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最高級別將領。1914年,江西省永新縣泮中鄉泮中村的一戶李姓貧苦農家,迎來了第一個孩子,夫妻倆給孩子取名李秀裡,他就是後來的李湘。
  • 美軍:韓戰打不贏,千裡投毒我最行
    11951年10月,美軍在朝鮮的正面戰場上一敗塗地,瘋狂「向南進攻」,前所未有的失敗讓美軍顏面掃地。就在這個時候,李奇微將軍在參謀長聯合會議上,被面授了一份機密命令(JCS#1837/29) ,命令要求,在韓戰中開展有限生物戰。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於是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用迅雷之勢把聯合國軍打到了三八線以南,給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人當頭一棒,短短數月時間發動五次戰役,震撼了世界、震撼了美國人,也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主席說這場戰爭是中國家門口的,所以中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鄰居和自身的安全,自願地參加戰鬥,因此取名志願軍。剛開始,美軍的確以為這是一支民眾自發組織的隊伍,這在國外戰場上很常見,經常有個人聯合起來主動參加戰鬥的。  可是慢慢接觸下來,美軍意識到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整建制的轉化成志願軍,但是他們從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所有人保持了一種默契。
  • 美智庫堪稱影子統帥部 曾成功預測中國出兵朝鮮
    其中,能夠影響美國軍事政策的主要是軍方智庫和排名比較靠前的民間綜合戰略智庫。目前,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美軍已建成分別隸屬於最高統帥機關、各軍種及聯合司令部和院校的三大智庫群。最高統帥機關的智庫,主要是國防部和參聯會轄下的顧問委員會。如美國國防科技委員會,是國防部進行國防科技研究和認證的機構,被視為對五角大樓影響力最大的軍方智庫,其政策建議能夠直送國防部長。
  • 開國少將王扶之:朝鮮戰場上被活埋38小時,最終被2隻蒼蠅「救命」
    1952年8月3日晚上,朝鮮戰場上臨津江以東的某處陣地上,志願軍工兵連的戰士們借著夜色,冒著被美軍轟炸的危險正在緊急施工,對某處被炸塌的山洞進行挖掘,他們已經整整挖了30多個小時了,但還是沒有放棄,因為下面被埋的是志願軍115師的指揮部,裡面有115師代師長王扶之。
  • 朝鮮戰場,他:別開槍,我是中國人!我軍傷亡慘重,他成美國將軍
    還真有,今天要將的這位便是如此,此人名叫李超然,是美籍華人,抗美援朝戰場上,此人對志願軍大喊:「別開槍,我是中國人!」,騙取志願軍信任後,反殺志願軍,回到美國後,成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位華裔軍官。呂超然,祖籍廣東,1920年,其父移民夏威夷,1926年,呂超然出生,不久之後定居加州,因為在美國,呂超然上的是華人學校,因此會說華語。
  • 美國和蘇聯在朝鮮都做了什麼,為何美國15年託管朝鮮的願望落空?
    三八線劃定以後,這朝鮮南北雙方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當這北緯三十八度線被作為南北朝鮮的分界線後,在三八線以北的蘇軍崔可夫將軍就宣布朝鮮這會兒已經成為了自由民主國家。蘇聯將在朝鮮一切反日民主政黨廣泛合作的基礎上,幫助朝鮮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
  • CIA檔案:美在朝鮮半島的兩大敗筆,一個關於朝鮮,一個關於中國
    CIA檔案: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兩大敗筆,一個關於朝鮮,一個關於中國20世紀50年代左右,爆發了韓戰,最終在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最後幫助朝鮮將美國打敗,這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屈辱時刻,在當時中國已經向美國發出了情報,但是美國卻忽略,認為中國不會出兵,當志願軍入朝的時候美國方面就感到非常的意外。
  • 1950年上級問林總:美軍越過鴨綠江怎麼辦?林總霸氣回應5字
    1950年7月30日,偉人在中南海召集了各路將領。他手指一點,眾人一起看向了東北。在丹東對面,朝鮮人民正在奮勇戰鬥,並試圖取得獨立。在東亞,美國虎視眈眈。在他們的扶植下,南韓成立了傀儡政權。朝鮮人民想要統一國家,卻遭到美國阻攔。美軍實施了仁川登陸。一夜之間,朝鮮大地上風雲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