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蘇聯在朝鮮都做了什麼,為何美國15年託管朝鮮的願望落空?

2020-12-05 戰爭野史

三八線劃定以後,這朝鮮南北雙方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當這北緯三十八度線被作為南北朝鮮的分界線後,在三八線以北的蘇軍崔可夫將軍就宣布朝鮮這會兒已經成為了自由民主國家。蘇聯將在朝鮮一切反日民主政黨廣泛合作的基礎上,幫助朝鮮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

而在三八線以南的美軍司令官則宣布美軍在朝鮮的政策為維持現狀,美軍進入南朝鮮以後立即解散了這些地區已經建立起來的親蘇聯的人民委員會,很快就復活了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些殖民統治機構。

1945年9月19號,美國佔領軍在原日本總督的基礎上建立了南朝鮮的軍政,把日本殖民機構原有的體制和行政機構在南部,朝鮮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這種情況下就突然出現了兩個朝鮮。

一個是北邊的以金日成為首的共產黨領導下的朝鮮,金日成領導的朝鮮遊擊隊在日本佔領時代就一直在跟日本人做著殊死的鬥爭,他們所經歷的艱辛不是常人所能想像的。在蘇聯紅軍進攻中國東北並且佔領朝鮮的過程當中,金日成領導的遊擊隊也全力的配合了蘇聯紅軍的進攻。所以朝鮮的北部也就是三八線以北的地區,很正常的就全部紅色文化。

而在三八線以南的美國的態度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1946年的六月,美國總統特使埃德溫寶來在巡視了朝鮮以後,在1946年6月22號給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報告當中說,儘管這朝鮮是一個小國,從我們整個軍事力量情況來看,我們在這裡擔負的責任並不是很大,但是這個地方卻是一個進行思想鬥爭的戰場,而我們在亞洲的整個勝利就決定於這場鬥爭,就在這個地方將檢測出來。

究竟民主競爭制是不是適宜於用來代替失敗了的封建主義或者其他的某種比如共產主義,更重要的是哪種制度更強些?在收到了這份報告以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即就做出了他的反應。他在1946年七月就宣布說,朝鮮將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戰場,我們在亞洲的整個成功都將決定於此,於是美國就開始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朝鮮問題了。

1945年12月份的時候了,這美蘇兩國就達成了協議,由美蘇兩國的佔領軍司令部的代表組成一個聯合委員會,從朝鮮各民主政黨和社會組織協商,協助朝鮮成立臨時的朝鮮民主政策。而在此之前,15年託管作為期限對朝鮮進行國際託管。這個方案公布了以後,立即引起了朝鮮國內渴望獨立的廣大的朝鮮人民的失望和不滿。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對這個方案產生了極大的牴觸情緒。

在朝鮮南部右派政治勢力在美國的鼓動下,都成立了反託管委員會。這些人強烈呼籲要求朝鮮必須完全獨立,而且大肆傳播這個託管的方案實際上是蘇聯而不是美國在堅持託管。而美國總統杜魯門當時也在白宮對參加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的國務卿貝爾納斯發了火,當面指責這貝爾納斯對蘇聯人妥協的太多了,被杜魯門總統訓斥了以後,國務卿貝爾納斯實際上是相當的委屈,她到後來才意識到原來他是根本沒有吃透杜魯門總統要在朝鮮建立一個完全親美政權的意圖。

美國人這邊對於國際託管朝鮮的方案鬧的是沸沸揚揚,但是相對於美國人來說,蘇聯人也對這個國際託管方案是相當的不滿。但是蘇聯人說得少做得多。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史達林認為,之所以制定這個國際託管方案,那完全是讓蘇聯上了美國人的大。他就召見了美國駐蘇聯的大使哈裡曼,指責美國人為什麼要出爾反爾,利用國際託管的這個方案倒打蘇聯一耙,讓蘇聯人背著國際託管的黑鍋。

美國人這會兒也是莫名其妙,因為他們自己也對這個託管方案不滿,所以美國人就不斷的加快在南朝鮮扶植親美政權的步伐。在這樣的背景下,1947年的十月份,由於美蘇雙方根本沒有辦法繼續就朝鮮託管進行進一步的合作,所以美國所成立的這個託管的聯合委員會還叫不了了之,不歡而散。

相關焦點

  • 韓戰,美國都將原子彈準備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投放?
    在韓戰開始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直接威脅說「在最危急的時刻……我們一直在考慮動用原子彈」,對中朝軍隊實施核打擊。作為原子彈轟炸的積極倡導者——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為此還提交了一個用15~30顆原子彈在中朝邊境炸出一個原子輻射區域的方案。
  • 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今天,老袁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韓戰的爆發是否真是因為美國人想開發朝鮮的鈾礦。№朝鮮有沒有鈾礦?倘若韓戰的爆發真是因為美國想開發朝鮮的鈾礦而引起,那麼首先必須確定一個問題,朝鮮有沒有鈾礦?答案是肯定的,朝鮮有鈾礦,而且非常多。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1950年9月15日,在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的掩護下,麥克阿瑟指揮美軍第十軍團順利登陸仁川,從後方切斷了朝鮮軍隊,使得朝鮮半島一分為二,  釜山地區的美韓聯軍乘勢反擊,朝鮮軍隊被前後夾擊  起初美國人只想把朝鮮軍趕回三八線以北,可是麥克阿瑟從沒想過進展會如此順利,導致他越來越膨脹,認為可以趁著勢頭將朝鮮人趕出朝鮮半島,到時候整個半島就是美國的地盤,  美國內部都同意了這個想法,因為他們判斷不到一個月朝鮮半島就會歸於平靜,為了防止戰爭擴大,杜魯門多次要求麥克阿瑟一定要保證中國和蘇聯都不會參戰才能向三八線以北進發。
  • 北朝鮮派出T34坦克,美國根本不明白:南朝鮮為何輸得這麼慘
    1950年6月25日,韓戰於「三八線」上正式打響。這日清晨,南朝鮮十二團的美軍顧問約瑟夫·達裡格於睡夢之中被炮火驚醒,他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便開著吉普車逃到了開城的大街上。此時,他十分清楚開城遭遇了什麼。可是,往哪走呢?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當時蘇聯給中國提供的貸款,累計約有50億盧布,這對志願軍來說是一場及時雨,幫助我們迅速武裝隊伍,有了更強的反擊能力。1951年夏,志願軍和美國聯軍僵持不下,似乎有持久戰的趨勢。美國總統杜魯門不願意繼續死磕,所以主動聯繫中國,希望進行談判,和平解決問題。那時候,我國的經濟已經因為戰爭受到了極大衝擊,若是能及時停戰的話,也是一件好事。朝鮮的情況跟我國差不多,他們也不願意再繼續戰鬥。
  • 蘇聯瞞著中國讓朝鮮開戰,軍委成員多數反對,毛澤東為何執意出兵
    「總統先生,有什麼外國軍隊要進入朝鮮嗎?」1945年2月,在針對日本等國家的「雅爾達會議」上,史達林試探性地提出了這個問題,羅斯福給予的回答是否定的。這次美蘇雙方最高領導的會面,拋出了雙方所關注的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圍繞朝鮮半島歸屬的爭奪。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在得到肯定回復後,他表示將在10至15天內,如約發出蘇聯要的鉛。 2月2日,史達林再次致電斯蒂科夫:叮囑金日成,對攻打韓國、用武力統一朝鮮的計劃要絕對保密。 金日成向史達林請示,史達林不理睬,竟然說朝鮮這點困難算不了什麼,相信朝鮮一定能挺住並取得勝利,致使美軍順利實施了仁川登陸。當時金日成也發牢騷,說為什麼南邊可以讓別人來幫忙,為何北朝鮮卻不能讓中國幫助。等到美軍已經呈現絕對壓倒優勢,金日成迫不得已直接向中國求助後,史達林才不得不也做做樣子要中國出兵支援。由此可見,蘇聯開始根本就不願意中國出兵。
  • 新中國建立後,美國對臺灣的態度為何先冷後熱?不僅因為韓戰
    4年,美國對於臺灣和中國其他任何領土沒有掠奪性意向,美國目前無意在臺灣獲取特別權利和特權或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亦無意使用軍事力量幹涉現在局勢,美國政府將不遵循足以使之捲入中國內爭的方針。,都是天經地義的。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 瘋狂作死只為碰瓷美國?為何李承晚極力反對韓戰停戰?
    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突然去世,這一消息在一天時間傳遍世界各地,在東西陣營都引發了巨大的震動。而此時的朝鮮半島,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共計近百萬大軍依然以三八線為界進行著劍拔弩張的對峙。從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戰役結束以來,中美雙方的對抗逐漸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韓戰中,為什麼美國寧願戰敗,也沒有用原子彈?
    二戰結束後各國都開啟了重建家園模式,只不過美國和蘇聯帶頭搞事,因為社會性質的不同,帶著全球進入了全球冷戰的模式,中國由於和蘇聯在早前有著深厚的友誼,當然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站隊。中國建國之後的第二年,朝鮮內戰就打響了,美國為了爭取在亞洲的利益,帶兵選擇了幫助韓國針對朝鮮,由於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將朝鮮士兵打得節節敗退,甚至直接無視中國的三八線,公然將戰火帶到了中國邊境。中國自來都把國家主權看得很重,美國的行為已經嚴重越界,如果中國這一次忍氣吞聲,美國未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過分的行為,中國政府當即拍板出兵支援朝鮮。
  • 韓戰美國明明有原子彈,為何不敢放?其實不是不敢,是不值得
    美國向來自詡自己是超級強國,便不把其他國家看在眼裡,他看哪國不順眼,便立刻對其發動戰爭或是實行經濟制裁。而美國能如此囂張,就是仗著擁有超強的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科技。 不過美國也並非一直都是贏家,比如在韓戰中,美國最終便被我國和朝鮮聯手打敗。
  • 韓戰期間,美國準備了九枚原子彈在衝繩基地,為何一直不用?
    很快機會來了,當時的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因為背後有蘇聯撐腰,所以對南方的韓國發起了進攻,想要趁機一統朝鮮半島,沒多久,朝鮮人民軍就攻打到了首都漢城附近,眼看著馬上就要成功消滅韓國,誰知此時美國政府快速通過聯合國決議對朝鮮出兵,由美國著名將軍麥克阿瑟領導的十六國軍浩浩蕩蕩的在仁川登陸了。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
  • 三八線:只存在於世界地圖上的一條線,如何成為朝鮮南北的分界線
    北緯38度線,本是一條自然和地理用途的劃線,存在於世界地圖和地球儀上,但是這樣一條在軍事上和政治上沒有實際意義的劃線,為何卻成為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的基礎界線?朝鮮半島在近代歷史上,命運一直不太好,要麼面臨被瓜分的危機,要麼被殖民統治。而對於想要瓜分朝鮮的那些人來說,不約而同的看準了這條把朝鮮半島大致等分為南北兩部分的北緯38度線,或許真的只是巧合。
  •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竟在朝鮮又待了5年?這五年都做了啥?
    這便是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從1950年10月25日揭開,到1953年7月27日落幕。持續了兩年零九個月,1953年7月27日是籤訂朝鮮停戰協定的日子。按照條約規定,第二條便是敵對雙方命令並保證其控制下的一切武裝力量,在籤訂後十二小時起停下一切敵對活動。 生效後七十二小時,保證撤出一切軍事力量、供應和裝備。
  • 吉姆·羅傑斯:朝鮮的變化,美國人一定最後知道
    (本文由觀察者網楊晗軼翻譯)】 問:我們和讀者們都想知道,你去了趟朝鮮有什麼收穫? 吉姆·羅傑斯:大家都有手機。朝鮮允許我帶手機和電腦入境。之前是不可以的。雖然手機帶上也沒用,但至少可以帶進朝鮮。我本來可以向朝鮮政府申請手機入網,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批准,不過反正我也只呆了五天。
  • 外網討論「韓戰」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2)美國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大多數高級政府官員根本不認為中國捲入這場戰爭在軍事上是明智的。毛主席是在軍事上幾乎沒有得到支持的情況下,決定參戰的。 3)中國並沒有為韓戰的爆發做過準備。我的理解是,金氏家族得到了蘇聯的支持,才發動了戰爭。中國在戰爭爆發以前一直蒙在鼓裡。 4)中國捲入戰爭的背景是美國空軍轟炸中國邊界一側的村莊。
  • 韓戰:敵方除了韓國還有16國參戰,他們為何參戰?
    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參戰雙方其實從參與國家數來看是不對等的,其中中朝聯軍為一方,另外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稱為「聯合國軍」。有人以為朝鮮戰場上只有中國、朝鮮和美國、韓國的戰鬥,其實不然,還有由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