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美國明明有原子彈,為何不敢放?其實不是不敢,是不值得

2020-12-01 騰訊網

美國向來自詡自己是超級強國,便不把其他國家看在眼裡,他看哪國不順眼,便立刻對其發動戰爭或是實行經濟制裁。而美國能如此囂張,就是仗著擁有超強的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科技。

不過美國也並非一直都是贏家,比如在韓戰中,美國最終便被我國和朝鮮聯手打敗。而如今回頭重溫歷史,你就會驚訝地發現,美國當時寧願戰敗,也沒有使用原子彈。

關於原子彈的威力,相信任何一個讀過歷史的人都非常清楚,在二戰期間,日本趁美國不注意時,偷襲了珍珠港,致使美國損失慘重。於是美國一發怒,在日本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將這個城市夷為平地,數十萬人死亡,而原子彈散發出的核威力更是讓該地區幾十年寸草不生。破壞力如此強大的原子彈不僅嚇唬住了日本,連整個世界都震驚了。但為何在韓戰中,美國卻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呢?

在韓戰前期的時候,美軍一直都在壓制著朝鮮,但後來由於中國志願軍的加入,戰爭形勢發生了改變,美軍一再戰敗,甚至被逼退到了三八線的另一邊。此時,依照美國囂張的姿態,應該會使用原子彈才對,但最後美軍寧願戰敗也沒有使用,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原子彈的造價非常昂貴,製造一顆起碼要花費五十億美金,再加上製造的周期也很長,而當時美國手裡成功製造的原子彈數量又有限,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彈後到韓戰,根本不夠時間再造一顆,所以美國不想浪費這樣一顆珍貴的原子彈。況且,韓戰是美國主動發起的,這和日本偷襲珍珠港不同,如果美國因此投下原子彈的話,必然會遭到國際上的譴責。

其次,除了美國擁有原子彈,其實當時的蘇聯也早就已經成功研發出了原子彈,而蘇聯之所以能夠快速研發出原子彈還得歸功於美國。在二戰的時候,美國原本是準備投放兩顆原子彈的,一顆給廣島長崎,一顆則給小倉兵工廠,但由於當天受天氣影響,無法投到小倉兵工廠,美國便只好兩顆都「賞給」了長崎。但沒想到的是,這兩顆原子彈中有一顆是啞彈,後來,這顆啞彈就被日本送給了蘇聯。

蘇聯得到了原子彈後,立刻對其進行研究,恰好此時,愛因斯坦又通過一名蘇聯間諜給蘇聯送來了大量原子彈的研究資料,有了這些東西,蘇聯自然很快就成功研發出了原子彈。所以,如果美國膽敢在朝鮮使用原子彈的話,蘇聯一定毫不猶豫地回敬一顆給美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自然不敢隨意使用原子彈了。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出在美國的盟友身上。美國的盟友有英、法和加拿大等國家,這些國家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之所以和美國結盟,自然是為了獲得更多利益。可是再好的朋友也都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到那時,美國是否也會用原子彈襲擊他們呢?

這些他們不得不防。所以這些盟友在美國國內到處宣傳,說一旦使用了原子彈的話,很可能就會再一次爆發世界大戰,甚至摧毀整個世界。當時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的民眾都深刻體會過二戰帶來的慘烈,自然不想再經歷如此可怕的戰爭了。所以美國民眾便上街遊行,阻止美軍隨意使用原子彈。

在重重壓力之下,美國最終放棄了使用原子彈,而是選擇退讓,籤訂《停戰協議》。不過經過此次戰爭,我國也深刻體會到了原子彈的可怕之處。而為了避免自己以後被美國威脅,我國決定自己研發核武器。於是,建國以後,在錢學森、鄧稼先等優秀科學家的領導之下,我國開始自主研發原子彈。

要知道,當時我國的經濟和科技都非常落後,其他國家也看不起我國,不肯出手幫助我國,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國科學家依然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重重困難,用兩年時間就成功研發出了原子彈,讓我國再也不用受到其他國家的威脅。這一切都是那些科學家們的功勞,他們才是我國最璀璨的明星。

相關焦點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韓戰期間,美國準備了九枚原子彈在衝繩基地,為何一直不用?
    當時的美國政府一直支持蔣介石,為他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本以為他會贏,自己也可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光明正大的攫取中國的利益,不曾想蔣介石失了民心兵敗如山倒,解放軍成功的奪取了政權,並立即宣布取消了之前所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損害了很多國家的不正當利益,其中就包括美國。
  • 韓戰中,為什麼美國寧願戰敗,也沒有用原子彈?
    中國建國之後的第二年,朝鮮內戰就打響了,美國為了爭取在亞洲的利益,帶兵選擇了幫助韓國針對朝鮮,由於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將朝鮮士兵打得節節敗退,甚至直接無視中國的三八線,公然將戰火帶到了中國邊境。中國自來都把國家主權看得很重,美國的行為已經嚴重越界,如果中國這一次忍氣吞聲,美國未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過分的行為,中國政府當即拍板出兵支援朝鮮。
  • 抗美援朝時,美國為何沒有使用原子彈?其實很簡單
    由於日本是二戰中的戰敗國,所以等到戰爭結束以後,日本的軍事發展受到了不少限制,領土範圍被規定在只有本土範圍,所以日本也就無法在對統治了半個多世紀的朝鮮半島進行管控了,於是,美蘇兩國便接替日本來管理朝鮮半島,而朝鮮半島也因此被割裂為了兩股勢力。 在二戰末期原子彈都已經發明並使用了,韓戰時期美國肯定是有儲備的。
  • 韓戰,美國都將原子彈準備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投放?
    但是,在五年後進行的韓戰中,美國即使是死傷慘重,幾近失敗,常規武器用盡,卻沒有再動用過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扭轉戰局,贏得戰爭主動權。這是為什麼呢?但是,直到戰爭結束這一計劃也未能實施。 其實,這看似迷惑的一系列舉動背後,隱藏著美國的自負和無奈: 首先,因為當時中國與朝鮮、蘇聯籤訂了三國同盟條約,視為一體。那麼對參戰的中朝軍隊動用原子彈,無異於對蘇聯的挑釁和刺激。而作為同樣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蘇聯並不懼怕美國的核威懾和核打擊。
  • 抗美援朝時,美國為何放棄了使用原子彈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可以說美軍除了原子彈外,所有的現役高科技裝備都用上了,就算如此,還是沒能戰勝志願軍,所以很多人就有個疑問:為什麼美國沒有在韓戰上使用原子彈? 原子彈爆炸 在二戰末期原子彈都已經發明並使用了,韓戰時期美國肯定是有儲備的
  • 越南戰爭美國為何不敢跨過北緯17度線?真實原因其實很複雜
    越南戰爭表面上看是一場發生在越南的局部戰爭,但實際上越南的戰局和當時的整個國際冷戰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對美國來說,不越過北緯17度線,戰爭未必會輸;但如果越過了北緯17度線,則一定會輸。美國一直到現在都有一個國家級的安全戰略概念,叫大西洋湖,也叫先歐後亞。
  • 越南戰爭時,美軍為何不敢越過17度線?因為他們曾越過38度線
    為什麼在越南戰爭中,美國打不下越南?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這條北緯17度線。因為不敢越過17度線,美國的50萬軍隊在越南南部就相當於被綁住了手腳。美軍為何不敢越過17度線?因為曾經在朝鮮,北緯38度線讓數萬美國人付出了生命,強大的美國軍隊第一次打了敗仗(不管朝鮮韓國,只對於中國美國而言,美國的確是敗了)。美國嘗到了苦頭,因此在越戰中死活不敢逾越「雷池」一步。中國當時也放了話:美軍地面部隊只要越過十七度線,中國必出兵。朝鮮硝煙還沒完全散出,美國人是發怵的。朝戰前,沒人把話當真,朝戰後沒人不敢把這話不當真。
  • 抗美援朝為何美國不用原子彈?仁慈還是另有所圖
    原子彈恐怖的殺傷力抗美援朝戰爭,美國一直叫囂使用原子彈,可是一直也沒用,至於這個沒使用的真正原因說法很多,所以到現在也不知道真正原因是什麼?美國在朝鮮本來就牽制了再加上蘇聯這個援軍,美國會輸掉從二戰得來的勝利果實,這一點美國不願看到,蘇聯和美國一樣實力雄厚,美國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小小朝鮮發動全面戰爭。第二點:美國盟友反對美國打戰從來都是帶領小弟的,到如今依舊沒有改變,小編覺得美國有點不講武德了,打戰就打戰還要把別人拉下水,這點很不厚道,美國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小編覺得多少和英國等盟友關係很大。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 越南戰爭時,美國只要投下原子彈就能勝利,為何一直沒用?
    因為美國是直接參與越南戰爭中的,蘇聯和中國是間接參與的,所以美國應該是佔據絕對的優勢,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美國在這場越南戰爭中輸掉了,甚至自己的國內還掀起了反戰爭的示威運動,還是挺諷刺的。其實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還有一個殺手鐧沒有使用,那就是原子彈,美國若用原子彈便可以輕鬆取勝,但是美國為何一直不用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越南戰爭時,美軍為何「寧打20年戰敗」,也不使用原子彈?
    ,是美國繼韓戰之後,在亞洲東部進行的第二場失敗的戰爭。和韓戰短短的3年較量相比,越南戰爭進行的時間,從1955年開始到1975年結束,時間跨度長達20年之久。  為了支持贏得這場戰爭,美國付出了2500億美元的巨額開支,僅美軍就出動了65萬人,儘管如此,從戰爭的結局來看,美國是敗得一塌糊塗。但慶幸的是,美國始終保持了理性,並未選擇使用原子彈來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並且通過媒體叫囂,想要取得韓戰的勝利,必須要對中國發動進攻。海軍出動航母封鎖住中國的海岸,空軍對重要城市進行轟炸,臺灣的國民黨順勢開展反攻大陸的計劃。  為了阻止志願軍從中國境內源源不斷地進入戰場,他甚至建議美軍向中朝邊境投擲二三十枚原子彈,從而構建出一條放射性地帶,阻止中國對朝鮮的支援。
  • 美軍如今越來越強,為何不拿出「洗衣粉」進攻敘利亞?這次它不敢
    當年美國靠一管「洗衣粉」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為何如今美國不使用相同的手段去進攻敘利亞?美國「洗衣粉」的梗如今在網絡上頗為流傳,而這也成為了美國霸權主義的「代表作品」。2003年2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拿出了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試管,並當眾表示這就是伊拉克研究化學武器的證據,鮑威爾還表示為了防止化學武器對他國造成威脅,美軍有必要出兵對伊拉克進行全面搜查,這就是著名的美國「洗衣粉」事件,同時也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導火索。「洗衣粉」的梗來自哪裡?
  • 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為何不放火箭?
    你衝他射幾根火箭,不就把他「烤」在江上了嗎?何至於「白送」人家一船箭。但要叫「當事人」曹操自己說,那更是一肚子苦水:你以為三國年間,「火箭」有這麼好打?這事兒,首先就得說說三國戰場上的「放箭」:三國時代,中國的弓弩與冶鐵技術大幅提高,出現了拉力120斤的單兵強弓與射程更遠的重型弩,箭支也全成了鋼簇,破甲能力極強。
  • 戰爭勝負的關鍵是什麼,靠原子彈數量過千能解決嗎?
    決定戰爭的是人不是物,這句話很多人理解有問題呀。說的是不管你已有多少戰爭物資,如果人不行,最後都會耗盡;如果人能幹,一窮二白,也可以製造出很多戰爭物資。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那是要靠人拼命去奪取,否則我們自己還建球的兵工廠啊。我們還想方設法搞兩彈一星幹啥?
  • 美國不投原子彈蘇聯按兵不動,為何美國一投蘇聯立刻大軍壓境?
    當然,美國的原子彈確實客觀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1945年八月的第二顆原子彈,徹底粉碎了日本"本土決戰"的可能,同時,華西列夫斯基在滿洲外圍集結的三個方面軍也已經蓄勢待發。8月9日,在華帥的指揮下,紅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滿洲和朝鮮,曾經不可一世的關東軍在強大的攻勢面前也只能投降或被擊潰。短短幾天,蘇軍就消滅日軍8萬多人,俘虜超過50萬人。
  • 美軍不敢對中俄開戰不是因為實力,張召忠這樣說亮了
    二戰後,各參戰國經濟嚴重受損,復甦經濟,穩定發展迫不及待,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之心與日俱增,進入21世紀以來,和平與發展更是成為時代主題,然而,再和平的年代都會有不和諧音符在浮動。美國一直以世界霸主自居,我們來細數一下美國二戰後挑起的戰爭,有韓戰、越南戰爭、巴拿馬戰爭、索馬利亞戰爭、黎巴嫩戰爭、入侵古巴、格瑞那達戰爭、剛果戰爭、多米尼加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30多場,從這些戰爭中,我們不難發現美國開戰的都是一些小國。
  • 越戰期間,為什麼美國不敢越過北緯17度?只因此前被打出了陰影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軍事強國,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一直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這個軍事大國並不是毫無缺點的。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美西方的關注,遏制中國的背後,最主要的其實不是貿易而是科技,習慣於當規則制定者的西方國家不希望讓中國加入到規則制定的行列。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