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2020-12-05 洋洋說史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韓戰最主要的戰爭就是陸軍站,翻開沉重的史書你會發現只有朝鮮援助,卻沒有蘇聯正面和「聯合國軍」較量的身影,雖然蘇聯空軍進行過參戰,但是始終未曾踏入朝鮮戰地。儘管韓國一度的挑釁,但是蘇聯起初不願介入韓戰,甚至多次要求朝鮮克制,還打算撤出在平壤等地區設立的軍事基地。

1949年底,史達林依舊反對韓戰的爆發,並且試圖制止朝鮮的軍事行動,但是時間來到1950年1月份,史達林對之前的態度完全否定,統一併且支持韓戰的爆發,這是為何,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能夠讓史達林有如此的轉變?其實根本上和中國建交有很大的關係。

1949年10月,社會主義性質的新中國成立,並且採取「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和蘇聯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以至於大多數國家都認為蘇聯在遠東的勢力得到加強,其實並非如此。新中國的成立對蘇聯來說就是一把利劍,可以讓蘇聯在亞洲擁有一個極大的安全緩衝區;但有好就有壞,所以對蘇聯不利的就是中國的強大會威脅蘇聯。當《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籤訂之後,蘇聯開始「緊張」起來,為了自己的利益地位,必須轉變自己之前的想法,所以才會出現180°大轉變。

和中國建交之後,不管韓戰誰輸誰贏對蘇聯的影響都不太大。如果韓戰朝鮮勝出,對蘇聯當然有大大的好處——朝鮮半島被蘇聯控制!如果戰爭失利,韓戰陷入危機情況,中國考慮到自己的安危必然會向蘇聯求助,最終達到駐紮中國領地的目的。韓戰爆發之後,「聯合國軍」將戰況逼近中國邊界之時,中國趕赴朝鮮戰場,因為武器的落後,毛澤東感受到天壤地別的差距之後很快便向蘇聯展開求助,蘇聯確實進行了武器援助,不過也不盡人意。

不管蘇聯有沒有正面參與戰爭,好處他都有,既保存實力,又可坐享其成。不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原要比蘇聯想像的好,不僅戰爭取得勝利,而且震驚到蘇聯,讓蘇聯一度認為中國的強大會威脅到他在遠東的地位和影響力。不過話說回來,蘇聯當初和美國的冷戰,也開始讓蘇聯變得不清醒,他援助過中國沒有錯,但是錯在盲目援助。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盲目援助第三世界國家高達64個,那時的蘇聯已經是「力不從心」的狀態,卻還要勒緊褲腰到援助他國,這種犧牲自己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並不被看好,果真在1991年解體!

蘇聯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在短短的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並且在二戰中付出很大的努力,援助貧窮國家,很像一個大國風範,但是背後的一切都是為了強大自己!

相關焦點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比如朝鮮的高層領導,他們單方面認為,自己這邊才是朝鮮半島的主人。早在韓戰沒有爆發之前,朝鮮方面就多次聯繫蘇聯,希望蘇聯派遣部隊南下,幫助他們統一朝鮮半島。那時候,蘇聯還沒有完全恢復二戰時期遺留的創傷,不太適合進行新的戰爭,身為最高領導的史達林,其實並不願意發動大規模戰爭,所以多次拒絕朝鮮高層的請求,甚至還呵斥了駐紮在朝鮮境內的蘇聯軍事顧問。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1949年,金日成受中國革命勝利鼓舞,也想統一全朝鮮,請求蘇聯支持。金日成、樸憲永兩次強烈要求蘇聯軍事援助,支持其對南朝鮮的進攻,但終為史達林所婉拒。 當時史達林告誡金日成:「南侵是不允許的。第一,北朝鮮人民軍並未對南朝鮮軍隊形成真正的優勢,人數上處於劣勢。第二,南朝鮮還有美軍,戰事一發,他們要介入。
  • 外網討論「韓戰」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編者按:抗美援朝(韓戰)這場戰爭在外,常常被稱作「被遺忘的戰爭」。有的美國退伍老兵不願再度提起參與過這一仗,更不願意談及與中國志願軍的遭遇。美國自己對這場戰爭的表述和反思,也遠遠少於同時期的越南戰爭。在外網知乎「Quora」上,常年掛著一個看起來非常奇葩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從未就韓戰道歉?」
  • 為何李承晚極力反對韓戰停戰?
    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突然去世,這一消息在一天時間傳遍世界各地,在東西陣營都引發了巨大的震動。而此時的朝鮮半島,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共計近百萬大軍依然以三八線為界進行著劍拔弩張的對峙。從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戰役結束以來,中美雙方的對抗逐漸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 韓戰,美國都將原子彈準備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投放?
    但是,在五年後進行的韓戰中,美國即使是死傷慘重,幾近失敗,常規武器用盡,卻沒有再動用過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扭轉戰局,贏得戰爭主動權。這是為什麼呢? 史達林、杜魯門、邱吉爾(從右向左) 其次,當時投入朝鮮戰場的「聯合國軍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老袁侃一侃]:在最近的文章評論之中,有讀者朋友留言,詢問韓戰的起因,提供了這麼一種說法:美國想和朝鮮一起開發鈾礦,但是朝鮮不同意,因此就爆發了戰爭。這種情形乍一看,和伊拉克戰爭相似,為了爭奪礦物資源,說的倒也合情合理。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韓戰,就是在史達林的指示下,金日成發起統一朝鮮的國家內戰,這本是朝鮮人民自己的事情,可是美國人認為北朝鮮的行為嚴重侵犯美國的權益以及破壞戰後和平,組織了維護"和平"的聯合國軍,登陸朝鮮半島。  要是沒有利益美國人不可能出兵的,韓戰也是他們計劃好的有限戰爭,從來沒想到中國會加入。另朝鮮半島位置非常關鍵,緊挨著中國和蘇聯,必須謹慎處理,這兩個國家都不是容易對付的,所以美國人不願意擴大戰爭規模。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而德米特裡·格利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指揮的西方面軍,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周就基本賠光了自己的部隊,巴甫洛夫本人最後也被史達林以叛國罪直接槍斃了。那巴甫洛夫究竟是做錯了什麼,以至於他成為戰爭初期第一個被槍斃的大將?
  • 韓戰美國明明有原子彈,為何不敢放?其實不是不敢,是不值得
    美國向來自詡自己是超級強國,便不把其他國家看在眼裡,他看哪國不順眼,便立刻對其發動戰爭或是實行經濟制裁。而美國能如此囂張,就是仗著擁有超強的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科技。 不過美國也並非一直都是贏家,比如在韓戰中,美國最終便被我國和朝鮮聯手打敗。
  • 闢《炎黃春秋》謠:毛澤東否定抗美援朝戰爭?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闢《炎黃春秋》謠:毛澤東否定抗美援朝戰爭?一、毛岸英忌日前後,網易等門戶網站大肆否定抗美援朝戰爭11月25日是毛岸英忌日。9月23日,他對也是來參加中共八大的米高揚說:「韓戰根本錯誤,史達林應該負責。」1957年7月5日米高揚到杭州通報蘇共打掉以馬林科夫為首的「反黨集團」問題時,毛澤東又和他談到韓戰問題,還抱怨說:「史達林、金日成對中國刻意隱瞞發動戰爭的時機及作戰計劃,最後,中國卻被牽連進戰爭,這是錯了,絕對錯了。」
  • 蘇聯瞞著中國讓朝鮮開戰,軍委成員多數反對,毛澤東為何執意出兵
    在向史達林請示並得到允許之後,朝方沒有告訴中國就開展行動,甚至連武器運輸都是瞞著中國做的。圖|1950年6月,金日成向全體朝鮮人民發表廣播演說因此在戰爭開始之後,不光是其他國家,就是中國對於朝鮮戰場上的局勢也是不了解的,只能通過一些廣播和報導去推測戰爭的情況,這對中國判斷朝鮮戰局有著極大的影響。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韓戰期間,美國準備了九枚原子彈在衝繩基地,為何一直不用?
    當時的美國政府一直支持蔣介石,為他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本以為他會贏,自己也可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光明正大的攫取中國的利益,不曾想蔣介石失了民心兵敗如山倒,解放軍成功的奪取了政權,並立即宣布取消了之前所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損害了很多國家的不正當利益,其中就包括美國。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巴甫洛夫大將表面上是因為兵敗被殺,其實摻雜了史達林悔不當初的惱羞成怒,正是因為巴甫洛夫在1937年給出的錯誤結論,讓蘇軍在裝甲兵建設中「開了倒車」,進而深邃影響了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當德國坦克洪流滾滾而來之時,蘇軍機械化部隊卻硬是無力抵擋。
  • 蘇聯駐朝大使指責彭德懷停止進攻,史達林罵這位大使不知天高地厚
    一時間,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歡欣鼓舞,史達林在稱「彭德懷是東方傑出的統帥」的同時敦促部下在1951年3月以前完成中國36個師的裝備訂單並立刻運送3000輛汽車給中國。以美國和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當然也無比震驚,連一向狂妄自大的麥克阿瑟都承認美國是在「與一個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不過,志願軍的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 新中國建立後,美國對臺灣的態度為何先冷後熱?不僅因為韓戰
    很顯然,美國軍方雖然沒有明面上反對杜魯門在1月5日的聲明,但實際上卻並不支持杜魯門放棄臺灣的想法。相反,美國軍方一直竭力要求美國繼續支持臺灣,並在臺灣建立軍事基地。 而此時,擔任美國駐日盟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更是極力鼓吹美國對臺灣進行軍事援助。麥克阿瑟曾說到:「臺灣在共產黨手中如同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攻擊船」。
  • 為何美國人選擇遺忘韓戰?現在若發生衝突,會有怎樣的結果?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國家對曾經參與戰爭的人,陸續授予了紀念獎章,弘揚他們的英雄事跡。不僅如此,國家還陸續推出了一些關於韓戰的影視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那場戰爭,了解英雄們的付出和貢獻。對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個不容遺忘的重要時刻。
  • 痛失北海道史達林究竟有多後悔?不揣冒昧的日本人還來要那幾個島
    8日晚,蘇聯外長莫洛託夫通知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佐藤:次日起蘇聯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此時已近午夜,日本人一下子睡意全無了。 8月9日零時剛過,蘇聯遠東司令部在華西列夫斯基指揮下發起「八月風暴」行動,150萬蘇聯紅軍從三條戰線同時進攻「滿洲」。經過四年戰爭洗禮的蘇聯紅軍戰鬥力果然了得,在猛烈的陸空雙重打擊下,日本關東軍毫無招架之力,四處潰散。
  • 史達林:二戰名人,納粹剋星
    約瑟夫.史達林出生於1879年12月21日,父親是喬治亞哥裡鎮的一個鞋匠,母親是農奴的女兒。雙親都是目不識丁的喬治亞少數民族的底層勞動者。史達林從小家境貧困,父親製鞋所掙不多的錢大都用來買酒喝了,母親拼命工作以維持家庭開銷。父親對史達林的願望是長大之後做個鞋匠,母親則希望他長大之後作個傳教士。史達林在俄國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