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2020-12-01 騰訊網

在蘇德戰爭初期,德國三大集團軍群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了蘇聯,蘇聯邊境的三個方面軍被打的措手不及。費奧多爾·費多託維奇·庫茲涅佐夫陸軍指揮的西北方面軍,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斯的西南方面軍雖然被擊敗,但起碼一度穩住了陣腳。而德米特裡·格利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指揮的西方面軍,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周就基本賠光了自己的部隊,巴甫洛夫本人最後也被史達林以叛國罪直接槍斃了。那巴甫洛夫究竟是做錯了什麼,以至於他成為戰爭初期第一個被槍斃的大將?

一、巴甫洛夫戰前疏忽大意

事實上,巴甫洛夫本人在戰爭開始前,並不是沒有得到警報,當時邊境上的西部軍區、西北軍區和西南軍區都得到了有關德國人進攻的警告(戰爭爆發前是軍區,戰爭爆發時改為方面軍)。庫茲涅佐夫和基爾波諾斯都對於這些情報高度重視,但是巴甫洛夫本人對此不屑一顧。巴甫洛夫固執地認為這是一些假情報,並不能代表實際情況。同時他也堅信,在德國人擊敗英國人之前,是不會調轉兵力來攻打蘇聯的。

當部下指出德國人的進攻迫在眉睫,甚至於已經從迫降下來的德國偵察機飛行員的身上搜出其對蘇聯偵察的情報,而且德國偵察機越境偵察的情況也日益頻繁時,巴甫洛夫顯得非常不耐煩。巴甫洛夫表示這種行為是在傳播驚慌失措的情報,因為德國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就不會採取雙線作戰的行為。如果他的情報人員繼續送來這樣的情報,那麼他將對此事進行徹查,同時嚴禁任何驚慌失措的情緒出現——言外之意就是不準許散布有關德國和蘇聯會爆發戰爭的消息。

我們不難看出巴甫洛夫本人對於德國人的情報是完全不當回事,他自己也常常對人說,如果德國進攻蘇聯,那蘇軍只要一動手,就會讓德國人去柏林見鬼去,並表示他這個裝甲兵大將可不是白白認命的。但事實上是,他這個裝甲兵大將還真就是白給的,因為他根本沒有對部隊做出一個很好的認識。這位史達林的心腹愛將,在1937年6月22號獲得過「蘇聯英雄稱號」的裝甲兵大將,在編組裝甲部隊的時候,甚至幹出過在一個坦克旅塞進去300輛坦克,一個坦克師裡塞進去1600坦克的荒唐事。

而在1941年1月初的蘇聯總參謀部大演習裡,巴甫洛夫作和朱可夫分別帶領一批將領,在軍棋推演裡扮演紅軍和德軍,在沙盤上展開了對決。彼時巴甫洛夫所指揮西部軍區在戰鬥中將三個集團軍擺在了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然後就被朱可夫指揮的德軍合圍並殲滅在了突出部上,進而整個西部軍區的部隊都遭到了殲滅。但對於演習的結果巴甫洛夫卻不屑一顧,甚至表示演習和打牌一樣,今天是你贏了,明天是你贏了,這算不上什麼。所以巴甫洛夫最後也就沒把演習結果當回事,錯誤的部署一直沒有改變,到了戰爭爆發的時,他也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了。

二、戰爭開始後的西方面軍

當戰爭爆發的時候,巴甫洛夫這個裝甲兵大將就徹底慌了神。因為巴甫洛夫發現自己幾乎是在開展一瞬間,就徹底失去了對西方面軍的控制(西部軍區已經改稱為西方面軍)。6月22日也就是開戰的第一天,西部方面軍的航空力量就已經損失殆盡了,因為飛機大多都集中在幾個機場上,當德國人的轟炸機開過來的時候,這些飛機就統統被德國人炸毀了。各部隊的情況也很不明確,通訊線路早就被德國人的滲透分隊破壞了,通訊頻道裡也是一片混亂,巴甫洛夫根本不知道部隊都怎麼樣了。

實際上,巴甫洛夫的西方面軍此時已經岌岌可危,德軍中央集團軍區從普裡皮亞季大沼澤以北和布列斯特要塞以南殺了過來,也就是說德軍正好是從巴甫洛夫完全不擔心的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兩翼薄弱點突入了進來。巴甫洛夫在戰前在這裡擺了第3、第4和第10集團軍,都是西方面軍的主力部隊,他原本寄望於在德軍正面的攻勢下,能用三個集團軍頂住德軍的進攻。奈何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根本不按套路出牌,部隊直插蘇軍三個集團軍的背後,幾乎在瞬間就讓蘇軍的三個集團軍有了被德軍合圍在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危險。

而巴甫洛夫這個時候則開始了他的傳統藝能——被德軍毆打後不知所措(他曾經兩度被德軍暴打,第一次是一戰裡被德軍俘虜,第二次是西班牙內戰裡被德軍打敗)。巴甫洛夫的腦袋裡唯一的念頭就是去各部隊指揮作戰,他本人親自帶著幾個參謀去了第13集團軍司令部,去尋找那些無法聯繫上的部隊。但是巴甫洛夫本人雖然是帶上了電臺,可是粗心大意的他卻根本沒有告訴自己的司令部,他的電臺頻率是多少,所以司令部根本就聯繫不上這位人間蒸發的大將。

但巴甫洛夫本人對此還一無所知,對於各部隊送來的情報也不加以分析,然後就開始腦補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官馮·博克元帥要如何進攻他(他還相信兩翼的德軍攻勢是德軍的花招)。巴甫洛夫將預備隊開始送往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希望擋住他幻想中的德軍強大兵力實施的中央突破。並且他要求部隊不許後退,堅定地實施反突擊,要堅決的打擊德國人,因為他還堅信自己的三個集團軍是齊裝滿員的強大部隊。最終結果就是他把西方面軍3/4的兵力都葬送在了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而此時距離開戰才過去不到三天。

三、西方面軍的崩潰

這個時候莫斯科也是一片混亂,畢竟德國人的襲擊太突然了。不過約瑟夫·史達林好歹還能收到從西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且不說這些消息是好是壞,但是起碼史達林還知道這兩個方面軍還在戰鬥。可是讓史達林鬧心的是,他的愛將巴甫洛夫如今不知去向,而他派去西方面軍司令部察看情況的格裡戈裡·伊萬諾維奇·庫利克元帥也失去了聯絡,史達林根本就沒法知道西方面軍發生了什麼。

其實庫利克的飛機一頭飛進了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裡,當場就被德國漢斯的戰鬥機擊落了。庫利克本人在僥倖逃生後,現在正坐在一輛T-34坦克上指揮戰鬥,顯然是去不成明斯克了。如今庫利克也失去了聯繫,史達林不得不調人在西南方面軍司令部查看情況的朱可夫去明斯克聯繫巴甫洛夫。可憐朱可夫此時剛剛在基輔待了沒多久,立刻就趕往了明斯克,還是冒險坐飛機去了。路上朱可夫差點就被德國人的戰鬥機給打下來,萬幸飛行員技藝高超,愣是甩掉了德國戰鬥機。

朱可夫在6月25趕到明斯克的西方面軍司令部之後,發現巴甫洛夫壓根不在司令部裡,詢問參謀們也無法得知巴甫洛夫的情況,根本就找不到倒黴的巴甫洛夫。無奈之下朱可夫只能暫代巴甫洛夫的職務,可是在匯總了情報之後,朱可夫赫然發現整個西方面軍已經有覆滅的危險。朱可夫當即向蘇軍統帥部建議讓部隊撤離,史達林立刻下令讓突出部裡的三個集團軍突圍並向明斯克一線靠攏。

而和空氣鬥智鬥勇了足足四天的巴甫洛夫也終於得到了史達林的命令,清醒過來的巴甫洛夫開始著手於如何拯救他的西方面軍。然而此時一切都為時已晚,6月26日德國人已經兵臨明斯克城下,比亞韋斯託克——明斯克包圍圈也正式形成了。那些離開了預設陣地開始突圍的蘇軍部隊也紛紛遭到了德軍的截殺,最終西方面軍的主力就被德軍徹底包進了口袋裡,明斯克也最終被史達林所放棄。倒黴的庫利克元帥現在還帶著第10集團軍突圍,而丟了白俄羅斯的巴甫洛夫正被押往莫斯科準備受審。

結語

巴甫洛夫這個敗軍之將,在戰前就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警告,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對這一切視而不見。最終因為他的失誤,西方面軍被德軍徹底殲滅了,寶貴的白俄羅斯也丟掉了。巴甫洛夫被押到莫斯科後還一再的推脫責任,堅稱自己是沒有得到任何情報和指示,失敗的責任不應該屬於他,而應該是歸結於蘇軍統帥部的。巴甫洛夫這一態度徹底激怒了史達林,史達林當即把巴甫洛夫以叛國和指揮不利的罪名為由判了死刑,並將巴甫洛夫在7月22日槍決,然後巴甫洛夫就被埋在了莫斯科城外的垃圾場裡。

相關焦點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巴甫洛夫大將表面上是因為兵敗被殺,其實摻雜了史達林悔不當初的惱羞成怒,正是因為巴甫洛夫在1937年給出的錯誤結論,讓蘇軍在裝甲兵建設中「開了倒車」,進而深邃影響了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當德國坦克洪流滾滾而來之時,蘇軍機械化部隊卻硬是無力抵擋。
  • 「話人物」蘇聯槍斃的最高將領巴甫洛夫真的是叛國嗎?
    巴甫洛夫,蘇聯大將,蘇聯紅軍西方面軍指揮員,曾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先後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參加過參加過一戰、蘇俄國內戰爭、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在蘇德戰爭前夕,巴甫洛夫誤判了局勢,認為德軍的不會主攻目標不在西方面軍,因而未作較全面的準備。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不過除了朱可夫之外,有一位的名望也不輸他,他就是蘇聯最早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巴甫洛夫大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巴甫洛夫就被史達林下令處決了,這是為何呢? 其實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巴甫洛夫是蘇聯紅軍中最受期望的將領,他年少得志,頗受史達林的信任和蘇聯高層的重託,很快就在軍中擔任要職。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 陣前斬將是大忌,為何二戰剛爆發,史達林就殺掉大將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因此推斷,所有種類的坦克,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都是缺少單獨作戰能力的。他將這個情報向史達林進行了匯報。(史達林)史達林知道巴甫洛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坦克專家,既然專家都發言了,那就必須要立即進行整改。於是,史達林在1937年將巴甫洛夫提升為坦克裝甲部長,讓他放手對坦克部隊進行調整。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史達林處死巴甫洛夫大將,是因為巴浦洛夫太犯二了,他犯二的指揮直接葬送了整個蘇聯西方面軍。巴甫洛夫在戰前可以說是史達林的愛將,他早年參軍,一戰時期就加入俄軍,十月革命後轉投了紅軍。他成名於西班牙內戰,回國後委以了重任,他是蘇聯最早組建的兩個坦克團的團長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後來又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部長。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但這種嘗試並不成功,因為兵團的規模過於臃腫,導致指揮變得非常麻煩,整個兵團需要幾天的準備才能參加戰鬥,所以這種結構沒有得到充分的分布和推廣。法國戰役結束後,巴甫洛夫通過獲得的德軍情報,想出了機械化部隊的另一種組織形式和作戰方式,他認為未來戰爭中坦克旅不太可能在某些地區與坦克旅作戰,因此他減少了機械化部隊的坦克數量,將西部軍區的各個坦克部隊以旅為單位進行分散。
  • 處決大將巴甫洛夫,史達林重重劃掉判決書上7個字,輕輕說出7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一路從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坦克旅長升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先後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原西部軍區司令,四方面軍指揮官,巴甫洛夫大將踉蹌的走上了刑場。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將軍的失敗有諸多的客觀因素存在,那麼如果對照德軍的作戰手冊他又犯了多少「客觀錯誤」呢? 一、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前做了什麼?
  • 衛國戰爭蘇軍裝甲骨幹,簡陋但好用,T-34坦克和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和新坦克巴甫洛夫是蘇聯坦克兵的後起之秀,1937年他從西班牙回到蘇聯,帶回了對蘇聯總參謀部和國防委員會至關重要的信息,包括德國坦克和反坦克戰術。與此同時,巴甫洛夫從西班牙帶回了他的最新發明——坦克短促突擊戰術和坦克防禦戰術。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甚至於他還有大批的裝備囤積在倉庫裡,因為長時間沒有進行有效的保養,所以現在這些裝備已經成為了廢鐵。但真正要命的在於他的部署方式,巴甫洛夫似乎對於白俄羅斯的防禦部署有極大的偏差。而在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後面,還有兩道野戰防線用來進一步遲滯德軍的進攻(建國初期的舊防線),最後一道是明斯克地區的舊築壘地帶,也就是所謂的"史達林防線"。如果按照計劃,那麼這些防線將能起到遲滯德軍進攻的目的,並最後擋住德軍的進攻。
  • 衛國戰爭爆發前一天,將士們依然警惕,巴甫洛夫大將卻貽誤戰機
    加上中將人在巴甫洛夫大將身邊,這位大將非常不喜歡有人不服從他的命令,尤其是有人擅自武裝部隊進入築壘地域,這樣會違背史達林下發的不能刺激德國人的命令。巴甫洛夫此人喜好囤積物資,他在一上任西部軍區司令以後,就命令把70%的卡車和技術裝備都鎖進了倉庫,美其名曰不使用就可以減少消耗,從而節省下必要的經費。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一百年前,俄國生命科學達到了其頂峰,出現了世界級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免疫學家梅契尼可夫等。而後,特別是在李森科偽科學以政治壓倒科學後,俄國還出產過其他偽科學,但從此生命科學前沿最重要工作基本絕跡,而因為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推動了全世界的生命科學後,俄國迄今都是生命科學基本絲毫無足輕重的國家。今天的俄國生命科學遠遠落後於中國。這樣的歷程更令人緬懷消化生理學和神經生理學大家巴甫洛夫。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簡稱巴氏青年在解釋這個梗之前我們先來一起回憶一下在中學階段生物課的學習中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長期受到毒打和調教在潛意識層面形成條件反射的思維定式以至於在生活中也會下意識進入工作狀態的人類被稱為巴甫洛夫青年
  • 巴甫洛夫的狗
    編輯摘要 基本信息 編輯信息模塊中文名: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出生:1849巴甫洛夫死亡:1936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目錄·        1簡介·        2實驗結果·        3條件反射·        4巴甫洛夫簡介簡介/巴甫洛夫的狗 編輯巴甫洛夫的狗圖冊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一路從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坦克旅長升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先後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賽先生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當狗吃東西流唾液的時候,一部分唾液就通過導管流到外面。
  • 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在其研究中,巴甫洛夫始終如一地尋求生理系統——心臟、消化和大腦皮層——運作的「窗口」。精確的活體解剖方法有其可取性,但可惜,這些方法經常破壞了身體的固有機能,阻撓了巴甫洛夫觀察活的系統的目標。他模仿人的外科手術,設計了嚴格的外科手術方法;他的狗在做手術前要經過四個外科手術準備室。在那個還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他的實驗室裡從未發生過一例敗血症。
  • 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
    1849年,巴甫洛夫出生在梁贊城一個貧窮的牧師家庭。他從小在教會學校讀書,依照傳統習慣,擺在他面前的生活道路是接過父親的衣缽,當一名牧師。但是,他拋棄了宗教留給他的前途,毅然選擇了研究科學的艱難道路科學的吸引力,最早來自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