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2021-01-13 燕子趣談

史達林處死巴甫洛夫大將,是因為巴浦洛夫太犯二了,他犯二的指揮直接葬送了整個蘇聯西方面軍。

巴甫洛夫在戰前可以說是史達林的愛將,他早年參軍,一戰時期就加入俄軍,十月革命後轉投了紅軍。他成名於西班牙內戰,回國後委以了重任,他是蘇聯最早組建的兩個坦克團的團長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後來又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部長。

▲巴甫洛夫大將

雖然擔任了坦克兵方面最為重要的官員,但他顯然對坦克戰沒有多少認識,甚至曾經建議取消坦克兵團,讓坦克給步兵當支援武器,在他的眼裡坦克在戰爭中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當然我們都知道二戰時期坦克成為了陸戰最為主要的武器,德國人的閃電戰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將坦克當成了主攻力量,組建了專門的坦克裝甲兵團,而步兵、炮兵、空軍等等兵種都作為坦克兵團的輔助兵種使用,從而獲得了不少重大勝利。不過還好他及時高升,到了白俄羅斯擔任西部軍區司令,不然蘇聯的戰術水平還真得退化到一戰時期了。

就性格來說,巴甫洛夫是個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文藝範將軍,他是個骨灰級的電影愛好者,經常給報刊寫些影評,如果放到今天他非常適合去做自媒體,其網紅程度絕對會超過我們的局座大人。不過或許寫影評在蘇聯領導人當中比較流行,後來勃列日涅夫也非常喜歡寫影評。

▲放到今天,巴甫洛夫的網紅程度肯定超過局座

1941年6月22日,就在德國發動進攻的時候,身為西方面軍司令的巴甫洛夫還在俱樂部裡有滋有味地看著電影。當總參謀部要他加強防範的通知送到他跟前的時候,他認為德國人不可能會向他發動進攻,當時他已經完全沉迷在電影的世界中了,不耐煩地回了通知電話後又回去接著看片去了。

兵力部署方面,巴甫洛夫可以說是犯了嚴重的錯誤,甚至是非常浪漫主義了。他領導的西方面軍下轄4個集團軍:第3、4、10和13集團軍,他把其中的3個集團軍部署在了邊界附近的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這塊地區是蘇聯與德國瓜分波蘭後,突入波蘭的一塊弧形區域,位於白俄羅斯的最西端,其南北寬度只有100公裡,如果德軍在這裡發動鉗形攻勢,那麼西方面軍四分之三的部隊就很容易會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就被德軍合圍。

巴甫洛夫將第3、4、10集團軍分別部署在了突出部的北、西、南三面,屬於兩肩挑一頭的陣型,如果是進攻的話,這樣的陣型問題不大。但如果是防守的話,這樣的陣型就等於是把脖子伸出去讓對方砍了。

▲巴甫洛夫危險的排兵布陣

巴甫洛夫如此的排兵布陣,其實早就有人提醒過他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早在德國進攻蘇聯前一年,作為蘇聯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在視察西方面軍的時候就跟巴甫洛夫說過這個問題,朱可夫認為巴甫洛夫的陣型會很容易讓對方「包了餃子」。可巴甫洛夫並不認同朱可夫的說法,把朱可夫給硬懟了回去。為了證明巴甫洛夫軍事訓練的成果,當時還在西部軍區進行了一次模擬攻防演習,巴甫洛夫率領紅軍防守,朱可夫率領藍軍進攻,演習的過程其實和後來德軍進攻巴甫洛夫西方面軍的情況一樣,巴甫洛夫部署在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三個集團軍被朱可夫的機械化兵團毫無懸念地南北合圍了。但巴甫洛夫不以為然,沒有把這次演習當回事,可打死他都沒想到,這次演習就是之後德國人進攻的彩排。

巴甫洛夫的對手是德軍的主攻部隊中央集團軍群。在戰前的時候,蘇聯方面認為德國人的主攻方向會是西南的烏克蘭,因為烏克蘭是蘇聯的大糧倉,並且有大量的煤炭資源,同時從西南的烏克蘭方面還可以進攻高加索地區,獲取哪裡的油田。站在資源的角度來說,德國人的主攻方向應該是南方,當然希特勒一開始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但德軍閃電戰從來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對方的首都為目標,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希特勒出於種種原因最終向德軍參謀部妥協了,將德軍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莫斯科,也就是中央集團軍群的方向上。

開戰的時候,德軍在中央集團軍群部署了51個師,並將4個裝甲集團軍中的2個分配給了中央集團軍群,其裝甲部隊的數量佔了東線德軍的一半,而中央集團軍群兩個裝甲集團軍的指揮官是霍特和大名鼎鼎的古德裡安,可以說中央集團軍群集結了德國最為主要的進攻力量。蘇聯出於戰前的判斷,將主要兵力都部署在了南方,尤其是西南方面軍,擁有58個師,其中有16個坦克師和8個摩託化師,而西方面軍則只有44個師,裝備方面也遠遠不如西南方面軍。

巴甫洛夫的這種部署直接把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給樂抽了,戰爭一開始他就命令古德裡安和霍特率領他們的裝甲集團軍從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南北兩翼發動突襲,直接往明斯克方向殺去,在佔領了明斯克後就直接把西方面軍團團包圍了起來。其實在實戰中古德裡安和霍特的進攻就跟一年前演習中朱可夫的進攻一模一樣,巴甫洛夫之前在演習中吃了一次虧,在實戰中還是因為同樣的問題又吃了大虧。

就在巴甫洛夫的西方面軍幾乎全部被包圍的時候,巴甫洛夫在哪兒呢?巴甫洛夫竟然失蹤了,方面軍司令部找不到他人。這可就急壞了遠在莫斯科的蘇軍總參謀部,此時在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蘇軍三個集團軍已經被完全包圍,如果不立即組織突圍這幾十萬人馬就全軍覆沒了。就在這樣的時刻,巴甫洛夫竟然在13集團軍司令部,此時的巴甫洛夫已經完全慌了神,喪失了判斷戰局決策的能力。而且作為一個方面軍的司令,待在一個集團軍司令部裡用一個集團軍的資源為一個方面軍做決策,這當然就是亂來了。在13集團軍裡他基本只能得到13集團軍的情況,而他下轄其他集團軍的情況根本就無法在第一時間送到他這裡,當情報送到方面軍司令部的時候,送情報的人員還要再跑到13集團軍司令部,這個中間所費的周折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當情報人員把情報送到方面軍司令部的時候,也並不一定知道巴甫洛夫其實在13集團軍司令部。

▲德國人的進攻直接把巴甫洛夫的西方面軍包了餃子

這個時候如果巴甫洛夫坐鎮方面軍司令部,立即組織前方軍隊有序撤退,都集結到明斯克附近,說不定他的西方面軍還有一線生機。但自願委身於集團軍司令部的巴甫洛夫自然是沒這個機會了,很多重要的情報一直擱置在了方面軍司令部裡,他走的時候也沒說自己去哪兒了,所以上級找不到他,下級也找不到他,西方面軍一時間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

在這樣一種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巴甫洛夫還頭腦發熱,命令部隊組織反擊。巴甫洛夫心裡想的是,自己手上有大幾十萬人,還是很闊綽的,這幾十萬人就是跟德國人去耗,也能耗死德國人。當然他下令反擊也是因為他對自己的部隊有著迷之自信,他認為自己的4個集團軍齊裝滿員,而德國人只是靠著坦克打衝鋒,沒有步兵配合坦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德國人不可能能把他圍殲。於是蘇軍華麗的反擊在巴甫洛夫的指揮下開始了,駐守在明斯克附近的13集團軍以及所有的預備隊都被巴甫洛夫調了上來,加上突出部的3個集團軍全部都拿出去打起了反擊。這樣一來駐守在明斯克的部隊就只剩下了2個師,他的這一調動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後方讓給了德軍。

巴甫洛夫出昏招,可古德裡安和霍特卻根本就不含糊,分別帶著自己的裝甲集團軍在6月26日(開戰後4天)衝到了明斯克城下。明斯克城內2個師的守軍面對2個裝甲集團軍的進攻,雖然也做出了英勇的抵抗,但無奈德軍太多太兇猛,1天時間下來明斯克就被古德裡安和霍特給拿下了,至此西方面軍被完全包圍。

▲德軍在古德裡安的帶領下一路狂飆突進

根據古德裡安的回憶,當他佔領明斯克後,他看到的蘇軍都在無序地潰逃,此時的蘇軍西方面軍已經完全陷入了混亂,各種指揮如同一團漿糊。而巴甫洛夫此時還在玩兒失蹤,一天到晚神龍見首不見尾,總是處在失聯與半失聯的狀態。無論是下屬還是上面的總參謀部都聯繫不上他。此時的巴甫洛夫還待在他所鍾愛的13集團軍司令部裡,看著地圖夢遊般地指揮著一支支早已不知道去哪的部隊。而他的部隊去哪兒了呢?其實早在6月24日(開戰後2天)蘇軍最高統帥部就命令他在突出部的第3、第4、第10集團軍後撤,但巴甫洛夫竟然把這份命令扣留了一天,至於為什麼被他扣留了一天至今還是個謎。到了25日晚間的時候,古德裡安和霍特還沒有完全形成合圍,巴甫洛夫便想乘著這個機會趕緊組織撤退了。

▲古德裡安成為了巴甫洛夫的噩夢

在發布撤退命令的時候,巴甫洛夫的通告也充滿了藝術氣息,或許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文筆,他的通告是這樣說的:我親愛的第3、第4、第10、第13集團軍的司令員們,今天也就是6月25日夜間,各部隊可以在晚上9點組織撤退,大家要做好準備,保持秩序。我建議大家撤退的方式是讓坦克打先鋒,這樣就有衝擊力。然後讓我們英勇無敵的騎兵和威力驚人的反坦克部隊殿後,這樣可以有力地阻擊敵人的追兵。大家一定要跑快點,因為德軍每天都會前進六七十公裡,你要跟他們賽跑...(中間省略一萬字),最後還貼心地提醒,運力不足的可以徵集附近的馬車、板車、小推車等。就這樣的命令讀起來其難度也趕上高中的語文閱讀了,發報員發出去,接收員接收後還要破譯,而俄語一個單詞往往有幾十個字母,這樣的命令下達下去還要層層傳遞,從集團軍到軍、師、旅、團級等單位,還經常要遭遇通訊不暢的問題,這種命令造成的混亂也就可想而知了。

撤退命令一下達,他就失去了整個西方面軍的指揮了,一時間各部隊便各顧各地撒腿撤退,本來就沒有鬥志的前方將士一聽到撤退的命令便都帶著自己的家眷開始跑,部隊的建制一下子全沒了,幾十萬人帶著家眷直接就成了逃難。蘇軍要撤退,德軍是不會讓他們跑的,瘋狂地圍堵蘇軍,由於缺口附近的德軍兵力單薄,又沒有裝甲兵的支援,這個時候的蘇軍也是拼了,為了活命不顧傷亡地展開了猛衝, 在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後,才有一部分蘇軍衝出了德軍的包圍圈。

就在西方面軍被德軍包圍的時候,遠在莫斯科的史達林對西方面軍的情況卻基本一無所知,完全懵逼。諷刺的是當時的蘇聯還是在6月29日通過德國電臺明斯克大捷的廣播才知道了西方面軍的情況。到了這個時候蘇聯最高統帥部才知道明斯克丟了,西方面軍被包圍了。

開戰的前幾天對於史達林來說也確實是地獄般的經歷了,在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後,史達林宅在他孔策沃的別墅裡唉聲嘆氣了幾天後,才強打了精神重新出山。作為蘇聯重兵集團的西方面軍,在開戰僅幾天就灰飛煙滅,這對於蘇軍來說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軍隊損失如此慘重,也總要有人為此負責。而這個責任要麼是巴甫洛夫承擔要麼是史達林承擔,作為最高統帥的史達林自然是不會承擔這個責任,於是責任就落到了巴甫洛夫身上了。

回到莫斯科後,巴甫洛夫直接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史達林拒絕與他相見。史達林給法庭下達的命令是不許上訴,直接槍決。於是巴甫洛夫最終被槍決了。

總的來說,巴甫洛夫並不是一位將才。作為蘇軍最早的兩位坦克團團長之一,他與朱可夫同時被史達林看中,總的來說史達林更喜歡巴甫洛夫一些,這也是緣於巴甫洛夫情商極高,相對來說朱可夫軍事能力很強但情商就很低了。高情商使得巴甫洛夫的人緣極好,史達林也非常喜歡他,甚至對他的喜歡超過了朱可夫。可是在強敵當前的情況下,在開戰僅不到一個星期就喪失了整個西方面軍的重大失敗下,巴甫洛夫最終難逃一死。

相關焦點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不過除了朱可夫之外,有一位的名望也不輸他,他就是蘇聯最早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巴甫洛夫大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巴甫洛夫就被史達林下令處決了,這是為何呢? 其實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巴甫洛夫是蘇聯紅軍中最受期望的將領,他年少得志,頗受史達林的信任和蘇聯高層的重託,很快就在軍中擔任要職。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巴甫洛夫大將表面上是因為兵敗被殺,其實摻雜了史達林悔不當初的惱羞成怒,正是因為巴甫洛夫在1937年給出的錯誤結論,讓蘇軍在裝甲兵建設中「開了倒車」,進而深邃影響了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當德國坦克洪流滾滾而來之時,蘇軍機械化部隊卻硬是無力抵擋。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一、巴甫洛夫戰前疏忽大意 事實上,巴甫洛夫本人在戰爭開始前,並不是沒有得到警報,當時邊境上的西部軍區、西北軍區和西南軍區都得到了有關德國人進攻的警告(戰爭爆發前是軍區,戰爭爆發時改為方面軍)。庫茲涅佐夫和基爾波諾斯都對於這些情報高度重視,但是巴甫洛夫本人對此不屑一顧。巴甫洛夫固執地認為這是一些假情報,並不能代表實際情況。
  • 陣前斬將是大忌,為何二戰剛爆發,史達林就殺掉大將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要知道,巴甫洛夫大將可是蘇聯裝甲坦克部部長,是一位世界聞名的坦克名將。多年來,他為蘇聯建立了不小的功績,史達林為什麼會認為他「通敵叛國」呢?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巴甫洛夫絕對是蘇聯軍中最具威望的將軍之一,肯定是沒有理由叛國投靠德國人的。那麼,他究竟是在什麼地方犯了錯呢?巴甫洛夫最早犯的錯誤,要追溯到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時期。在西班牙內戰中,蘇軍T26輕型坦克因防護性能太差,表現不佳。巴甫洛夫因此推斷,所有種類的坦克,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都是缺少單獨作戰能力的。
  • 處決大將巴甫洛夫,史達林重重劃掉判決書上7個字,輕輕說出7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1941年6月21日,巴巴羅薩行動前夜,蘇聯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正在明斯克一家軍官俱樂部觀看一部喜劇,正看得津津有味時,參謀著急火燎趕來報告:德軍在邊界挑釁了!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他成為衛國戰爭中被處決的最高蘇維埃將領。2、成為將軍後巴甫洛夫1940年在芬蘭幫助季莫申科將軍拯救蘇軍後,離開蘇聯裝甲局,被史達林任命為西部特別軍區司令,並晉升為上將。當距離戰爭爆發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時,鐵木辛哥打電話給巴甫洛夫,警告他要提高警惕,做好戰鬥準備,但巴甫洛夫卻記掛著史達林對他的告誡,不要激怒德國人,不要給他們進攻的藉口,從而錯過了進入防禦的最佳時機。
  • 衛國戰爭爆發前一天,將士們依然警惕,巴甫洛夫大將卻貽誤戰機
    加上中將人在巴甫洛夫大將身邊,這位大將非常不喜歡有人不服從他的命令,尤其是有人擅自武裝部隊進入築壘地域,這樣會違背史達林下發的不能刺激德國人的命令。巴甫洛夫此人喜好囤積物資,他在一上任西部軍區司令以後,就命令把70%的卡車和技術裝備都鎖進了倉庫,美其名曰不使用就可以減少消耗,從而節省下必要的經費。
  • 「話人物」蘇聯槍斃的最高將領巴甫洛夫真的是叛國嗎?
    巴甫洛夫,蘇聯大將,蘇聯紅軍西方面軍指揮員,曾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先後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參加過參加過一戰、蘇俄國內戰爭、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在蘇德戰爭前夕,巴甫洛夫誤判了局勢,認為德軍的不會主攻目標不在西方面軍,因而未作較全面的準備。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原西部軍區司令,四方面軍指揮官,巴甫洛夫大將踉蹌的走上了刑場。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將軍的失敗有諸多的客觀因素存在,那麼如果對照德軍的作戰手冊他又犯了多少「客觀錯誤」呢? 一、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前做了什麼?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一、西方面軍的防禦西方面軍的處境無疑是糟糕的,在戰爭爆發前他們還叫做西部特別軍區,戰爭爆發後沒多久才改名為西方面軍。番號的改變對於現狀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坐鎮指揮的德米特裡·格利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大將沒有做出過任何準備,哪怕是在此前已經收到了有關於德國可能進攻的警報,也沒有做出任何防範準備。
  • 蘇聯巴甫洛夫大樓堅守的時間為什麼比法國的抵抗時間還長?
    1942年7月17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決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由蘇軍中士巴甫洛夫指揮的23名將士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堅守一座大樓長達58天,即守衛巴甫洛夫大樓。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1941年6月21日,巴巴羅薩行動前夜,蘇聯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正在明斯克一家軍官俱樂部觀看一部喜劇,正看得津津有味時,參謀著急火燎趕來報告:德軍在邊界挑釁了!
  • 衛國戰爭蘇軍裝甲骨幹,簡陋但好用,T-34坦克和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和新坦克巴甫洛夫是蘇聯坦克兵的後起之秀,1937年他從西班牙回到蘇聯,帶回了對蘇聯總參謀部和國防委員會至關重要的信息,包括德國坦克和反坦克戰術。與此同時,巴甫洛夫從西班牙帶回了他的最新發明——坦克短促突擊戰術和坦克防禦戰術。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簡稱巴氏青年在解釋這個梗之前我們先來一起回憶一下在中學階段生物課的學習中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這就是梗的由來科學家總結狗子的行為認為狗子已經通過訓練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條件反射解釋了很多人類行為背後的原因比如: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某種食物?為什麼廣告會起作用?
  • 巴甫洛夫大樓有啥奇特之處?為何23人就能抵擋德軍進攻58天?
    1941年6月爆發的蘇德戰爭,不僅是二戰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宏大的陸地戰爭,而這場戰爭的轉折點,就是堪稱整個世界大戰轉折點的、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巷戰、持續了260多天,雙方傷亡人數超過了180萬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最悲催的蘇聯元帥:1945年授銜的貝利亞,本是秘密警察頭目,史達林的心腹,二戰後被史達林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二當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貝利亞被赫魯雪夫等人逮捕處決。  最無聊的蘇聯元帥:1976年授銜的勃列日涅夫。按理說他曾擔任軍隊幹部多年,二戰末為集團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資歷不差。問題是他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給自己授銜。
  •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發現並開闢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讓研究人員研究動物如何學習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流口水的狗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 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在巴甫洛夫之前,許多實驗者都曾試圖開發這樣一個囊袋。在德國時,巴甫洛夫曾在布雷斯勞學習過海登海因的手術方法,但是海登海因的嘗試並未成功。巴甫洛夫最初也遭遇到許多困難。他的前十九次手術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在第二十隻動物身上,他成功地將一個微型胃分離進一個囊袋中。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1875年,25歲的巴甫洛夫以出色的成績完成了課程,並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出於對生理學的濃厚興趣,巴甫洛夫決定繼續深造,並就讀於帝國醫學外科學院,之後,在這所學院,巴甫洛夫度過了40多個年頭。在著名外科醫生波特金的生理實驗室,巴甫洛夫展開了有關心臟神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