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2020-12-01 搜狐網

  二戰名將朱可夫元帥。

  在70多年中,共有43人獲得「蘇聯元帥」(其中3人是「蘇聯海軍元帥」)。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本期將以這最後的三位元帥為主人公,帶您回顧沉甸甸的歷史步履中,蘇聯元帥們的那些滄桑故事……

  前蘇聯軍銜體系

  「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僅史達林一人),其後便是「蘇聯元帥」(包括「蘇聯海軍元帥」),第三級是「軍兵種主帥」,第四級是「軍兵種元帥」。

  元帥之最

  最長壽的蘇聯元帥:1978年授銜的索科洛夫(1911-2012),享年101歲。

  最短命的蘇聯元帥:1935年授銜的圖哈切夫斯基(1893-1937),年僅44歲,同時也是最早去世的一位蘇聯元帥。

  最悲催的蘇聯元帥:1945年授銜的貝利亞,本是秘密警察頭目,史達林的心腹,二戰後被史達林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二當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貝利亞被赫魯雪夫等人逮捕處決。

  最無聊的蘇聯元帥:1976年授銜的勃列日涅夫。按理說他曾擔任軍隊幹部多年,二戰末為集團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資歷不差。問題是他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給自己授銜。此事被認為是這位勳章狂人的又一出鬧劇。

  最後三元帥·第一章

  年輕小夥當紅軍

  二戰前 史達林大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1935年,蘇聯首次授予了5位元帥。這5人不但在之前的內戰中建功無數,而且對於蘇軍的建設也作出了巨大貢獻。遺憾的是,就在授銜後不久,史達林發動了自斷手足的大清洗運動,蘇聯元帥也在劫難逃。

  首先遇害的是坦克專家圖哈切夫斯基,他曾力主實現蘇軍現代化、摩託化作戰,卻成為史達林的眼中釘。隨後,布柳赫爾(就是中國北伐軍顧問加侖將軍,曾獲得蘇軍第一枚勳章,擔任遠東地區總指揮)和葉戈羅夫(主張建立強大坦克兵和國土防空部隊)也先後被處決。

  倖存的兩人中,騎兵將領布瓊尼軍事思想較為落後;伏羅希洛夫更是反過來成為史達林整肅的打手,將很多舊日同僚和部下送上黃泉路。到1939年,5位元帥被害3位,使得蘇軍現代化建設一落千丈。1940年,又對鐵木辛哥等3人授予蘇聯元帥軍銜,補足了5名元帥。但這不能彌補之前3人遇害帶來的重大損失。數年之後,德軍坦克和空軍向蘇聯發動「閃擊戰」,蘇軍遭到慘重損失。這時,三位被害元帥的英明才得以體現。

  就在3位前輩元帥慘遭整肅時,最後的3位元帥則剛剛開始他們的軍事生涯。22歲的「老大」彼得羅夫、17歲的「老二」庫裡科夫都是在1939年參加紅軍,並進入軍事類院校實習深造。15歲的「老三」亞佐夫則還在農場幹活。這時候的他們三人,大概都深信整肅後的蘇聯紅軍依然舉世無敵。他們不知道,自己在未來將經歷多少酸甜苦辣,收穫多少榮譽和憂傷。

  最後三元帥·第二章

  開始徵途初立功

  蘇德大戰 危急關頭忘生死 朱可夫最閃的星

  1941年6月,德軍全線閃擊前蘇聯。初期,被整肅嚴重削弱的前蘇軍一敗塗地。危急關頭,蘇軍捨生忘死,越戰越強,終於挫敗德軍。在這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陸戰中,湧現了多位蘇軍名將。其中在二戰中晉升蘇聯元帥的有8人,他們是千萬大軍中的佼佼者。

  這裡面最拔尖的無疑是朱可夫元帥。戰爭初期他建議放棄基輔後撤以保存實力,卻被史達林降職。蘇軍隨即在基輔被殲滅66萬人。血的教訓讓史達林意識到朱可夫的價值,開始對其重用。列寧格勒危急時,朱可夫受命奔去,接替無能的老元帥伏羅希洛夫,守住了這座孤城。此時德軍重兵直撲莫斯科,朱可夫再度臨危南下指揮,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1943年初,朱可夫指揮蘇軍全殲進犯史達林格勒的德軍第6集團軍。一系列彪炳戰績,使他在1943年實至名歸地晉升元帥,其後又指揮了庫爾斯克等一系列會戰,並最終揮師攻克柏林。也因此,朱可夫被稱為二戰中最優秀的統帥之一。

  就在前輩元帥們揮灑才華的同時,最後的三位元帥也開始了自己的徵途。戰爭爆發前,20歲的「老二」庫利科夫官銜最大,他是邊境駐軍的偵察連中尉副連長。戰爭中,庫利科夫歷任摩託連長、坦克營參謀長,1943年起擔任坦克旅參謀長,參加多次戰鬥。24歲的「老大」彼得羅夫以少尉排長身份參加衛國戰爭,歷任連長、營長、師作戰科長等。戰爭結束時,他倆都是少校。而17歲的老三亞佐夫,則是以普通士兵的身份投身蘇德戰爭。但這並不妨礙他英勇作戰,多次立功與受傷。

  最後三元帥·第三章

  邁向龍門到巔峰

  冷戰間 用核彈平西歐 老帥成眼中釘

  二戰後,蘇美展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爭霸。在這數十年間,又有20多人先後晉級元帥。其中大部分人都曾在二戰中浴血奮戰,戰功累累。尤其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授銜的12名元帥,個個都是蘇德戰場上顯赫的人物。當然,也有少數戰功平平,憑資歷或政治職權上位的。

  在漫長的對峙中,我們的三位主人公依靠自身努力和機遇,也在平穩上升,邁向「龍門」。三人中最先摘取桂冠的,是「老二」庫利科夫。他在1969年官拜駐東德蘇軍總司令,1971年更是成為蘇共中央委員。1977年,56歲的庫利科夫成為蘇聯元帥,並擔任華沙條約組織的總司令。當時蘇軍實力趕超美國,勃列日涅夫試圖「積極進攻」,庫利科夫則是軍事計劃的制定者。他規劃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其中不乏用核彈炸平西歐等駭人內容。

  「老大」彼得羅夫則長期擔任遠東軍區的領導。上世紀70年代末非洲的歐加登戰爭中,彼得羅夫以顧問身份指揮衣索比亞軍隊,僅用7天即全線擊潰索馬利亞軍隊,在東非扶持了親蘇勢力。1983年,66歲的彼得羅夫成為蘇聯元帥。

  儘管「老二」庫利科夫和「老大」彼得羅夫先後達到個人巔峰,然而蘇聯的國勢卻由盛轉衰。強大的軍事實力無法消除國內矛盾和盟友間的矛盾。內憂外患下,以戈巴契夫為代表的「改革派」走上舞臺。戈巴契夫奉行裁軍、與美緩和關係等政策,立場強硬的庫利科夫等「老派」將帥成為他的眼中釘。1989年,戈巴契夫撤銷了庫利科夫的華約總司令職務,代之以自己的親信。兩年後,華約解散。

  作為戈巴契夫的支持者,「老三」亞佐夫在1990年被任命為最後一位蘇聯元帥,時年66歲。雖然當上了元帥,亞佐夫日子並不好過。他在應邀參觀美82空降師演習後,對美軍戰鬥力非常蔑視,但得知美軍工資時,無奈地說:「要是我能拿到美軍士兵的工資就好了。」

  最後三元帥·第四章

  發動政變不放槍

  冷戰後 逝去的蘇聯和正逝去的元帥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政局動蕩,戈巴契夫卻把責任全推到軍隊頭上。再加上戈巴契夫「改革」帶來的巨大衝擊,軍隊與蘇聯總統矛盾激化,葉爾欽在暗中拉攏軍隊勢力,「老三」亞佐夫元帥的部下紛紛要求採取行動。

  1991年8月,當戈巴契夫準備籤署解體蘇聯的文件時,「老三」亞佐夫和同謀者們發動了「八一九」政變。軍隊開進了莫斯科,企圖拯救蘇聯。但同時亞佐夫下令,絕對禁止開槍,第一線士兵連子彈都沒發。當葉爾欽帶著支持他的軍隊和民眾反攻過來時,很多部下要求軍隊採取行動。然而亞佐夫還是堅持絕不能讓同胞流血。於是,蘇聯的歷史不流血的結束了。亞佐夫和他的同伴被勝利者葉爾欽作為「陰謀家」投入監獄。諷刺的是,兩年後,當葉爾欽面臨類似情況時,他直接動用坦克攻打克裡姆林宮,造成了800多人傷亡。

  1991年「八一九」時,43位蘇聯元帥尚有6人在世。3天後,阿赫羅梅耶夫元帥留下遺書後自殺殉國。奧加爾科夫元帥在1994年去世,索科洛夫元帥則在2012年去世。再加上今年庫利科夫的去世,43位蘇聯元帥僅剩兩人。

  俄羅斯媒體稱,在蘇聯時期,「元帥」已遠遠超出「榮譽」的最高值。雖然「我們並不是很清楚地記得他們的經歷或成就」,但一提到「蘇聯元帥」,民眾仍然充滿無限的尊重與敬畏。蘇聯元帥是國家強盛時期的一個標誌,現在這個標誌即將全部消失。此外在1997年,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被授予俄羅斯元帥軍銜,他2006年去世後,沒有人再獲得元帥軍銜。

  <IMG src="http://mil.sohu.com/s2012/junshijingbian/" frameborder="0" Width="630" margin Width="0" scrolling="no" align=">

history.sohu.com false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6/10/c_116112328.htm report 4317 二戰名將朱可夫元帥。在70多年中,共有43人獲得「蘇聯元帥」(其中3人是「蘇聯海軍元帥」)。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本期將以這最後的三位元帥為主人公

");}

相關焦點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清洗,只有一位倖免,活到90歲
    這五位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人物,蘇聯的英雄,但是幾年過後,三位被史達林清洗,這位卻沒人敢動,活了90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37年的6月11日,蘇聯的《真理報》發布文章大肆批判這幾位元帥,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其實就在這篇報導發出之前,蘇維埃政府內部就已經將這幾位將軍秘密處決了。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暴跳如雷的史達林立即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打算要親赴列寧格勒查明真相,而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莫洛託夫、伏羅希洛夫等多位蘇聯高級領導人。除了整頓內部,葉若夫還將矛頭對準了軍隊,結果在他們的操作下,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和一大批高級將領於1937年6月11日被執行槍決,而這種自毀長城的做法也讓蘇聯在後來的蘇德戰爭中吃盡了苦頭。1938年,蘇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指控布哈林和李可夫是帝國主義的間諜,並在沒有證據、只有被告口供的情況下以「叛國罪」判處死刑。
  • 二戰蘇聯為何損失驚人?看看這份大清洗名單,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
    從損失的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即便是蘇軍取得史達林戰役的勝利後,戰場形勢日益好轉,蘇聯的損失依然大於納粹德軍。有人把蘇聯被動的局面歸因於納粹的閃擊戰,打得蘇聯猝不及防,實際上,蘇聯之所以打得一塌糊塗,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一切源於二戰前的那次自毀長城式的大清洗運動。
  • 恐怖的蘇聯大清洗!
    1922年12月30,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發起成立蘇聯。列寧去世後,史達林擊敗反對派當選聯共總書記。史達林上臺後,加強了國內宣傳,所以的成果都和史達林聯繫起來,國內出現對史達林個人迷信般的崇拜。曾經的反對派都不得不站出來在承認自己錯誤的同時,大談史達林是如何正確。與此同時,蘇聯國內也暗流湧動,老一代布爾什維克人對史達林的崇拜忠誠沒有狂熱的青年一代高漲,而導致史達林的不滿。
  • 蘇聯大清洗過後,紅軍五大元帥死了三位,德日這才敢舉兵犯境
    一個制度內只要權力不受監督就會造成泛濫,即便是在1934正處於如日中天的蘇聯也不例外。此時因時任列寧格勒省委第一書記的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遇刺身亡,直接觸發了史達林所發起的大清洗運動。這次運動直到今天,依然對俄羅斯人民是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並且在蘇德戰爭一開始蘇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也離不開這次清洗所造成的惡果。
  • 自古名人多風流,這名蘇聯元帥到底有多少情人,史達林還曾庇護他
    在蘇聯眾多的元帥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數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這三位被譽為蘇聯陸軍二戰時期的「三架馬車」。與其他兩位元帥相比,羅科索夫斯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跌宕。他曾數次逃過被槍決的命運,還曾以蘇聯元帥的身份擔任過波蘭的國防部長,同時他還是一位花邊新聞不斷的「多情軍官」。
  • 揭秘:「蘇聯肅反運動之圖哈切夫斯基案件」!
    這次運動不僅在蘇聯高層中映現,最後竟然擴大到了蘇聯的軍隊內部中,這是令人不可想像的。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37年,這一時期基本上處於擴大化的狀態,但起碼是可控的。但到了1937年以後,肅反運動波及到了蘇聯紅軍內部,在史達林的縱容下,許多軍方高級將領被秘密處決了,甚至沒有進行公示。在這種情況下,元帥們也害怕危及到自身,因而平時也謹言慎行,深怕牽連到自己。
  • 此人是蘇聯唯一的大元帥,可他卻不以為然,一生都不願穿大元帥服
    事實上,大元帥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其禮儀或榮譽作用仍然高於軍事作用,作為衛國戰爭時期蘇軍的最高統帥,史達林擁有蘇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蘇聯大元帥軍銜。但是奇怪的是,史達林卻對這個稱號很不熱衷,而且一生也從未穿過大元帥制服,甚至去世時也佩戴著和其他元帥一樣的肩章。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蘇聯大清洗是德國人與史達林默契的合作?
    德國對蘇聯開戰時,蘇聯節節敗退無法抵禦這也是其內部重要原因。造成這一場蘇聯大地上血雨腥風的背後主謀是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可以說史達林對黨內圖哈切夫斯基功高震主的恐懼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而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則善解人意地幫他扣下了扳機,這是後來不共戴天的敵人在二戰前一次無言的默契而達成的合作。
  • 德國的「斬首行動」,明目張胆的反間計,將蘇聯元帥輕易除去
    因功於1935年成為蘇聯五大元帥之一,他根據一戰期間的經驗和教訓,預見性的總結了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特點,寫下了當時最著名的分析德國軍事的文章《 目前德國的軍事計劃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希特勒政府將要對西方各國展開軍事報復計劃,並將形成對蘇聯的巨大威脅。
  • 二戰中最厲害的4位元帥,亞洲僅此一位,且是我們中國人
    其中,在眾多的將領當中,有4位元帥被評為二戰最傑出的將領,亞洲有一位上榜了,且在中國,他是誰呢? 朱可夫,蘇聯元帥,被譽為史達林的「救火隊長」,每次遇到棘手的事情,史達林都會交給朱可夫來完成,而且朱可夫每次也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 蘇聯五帥之一,他活到九十,歷經四次大戰,後半生養馬躲過大清洗
    今天要介紹的是蘇聯元帥布瓊尼,一個後半生養馬的元帥,遮蓋了他前半生的輝煌成就。布瓊尼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三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但這三次蘇聯英雄幾乎「集中」在50、60年代獲得,與另一位同於1935年第一批五個蘇聯元帥之一的伏羅希洛夫有點類似。
  • 赫魯雪夫是史達林追隨者,引起全球震動,到底是蘇聯英雄還是罪人
    提到赫魯雪夫,很多人都十分不明白,為什麼英明一世的史達林,會把領導人的位置傳給這麼一個愚蠢人,蘇聯因為赫魯雪夫的愚蠢政治,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其實史達林並沒有把領導人的位置傳給赫魯雪夫,他原本傳給的馬林科夫,而當時貝利亞的權力也在赫魯雪夫之上,但是誰知道史達林一掛,赫魯雪夫在元帥朱可夫的支持下,直接把馬林科夫給趕下臺,而自己成為了蘇聯領導人。
  • 前蘇聯時期,「大清洗運動」的起因、經過和歷史真相是什麼?
    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清洗運動」是前蘇聯史達林時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在這場大清洗中,出席聯共(布)第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有1108人因反革命罪被逮捕,十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共139人,其中80%的被逮捕,並且全都被處死,列寧在世時的最後一屆政治局委員7人當中,列寧已逝世,除史達林外,其他5人:加米涅夫、託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李可夫、託姆斯基全都被處決,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3511字,閱讀約8分鐘1941年6月22日,巴甫洛夫埋葬了蘇聯西軍和他自己,這位戰前深受史達林信任和器重的將軍從人生巔峰跌入谷底,無數蘇軍士兵憤怒地指責他指揮不力甚至叛國,
  • 關於史達林我們不知道的事,成就了蘇聯也毀滅了蘇聯
    1、史達林並不是俄國人,而是喬治亞人。史達林執政後,在蘇聯進行了多次大清洗。對於很多少數民族,史達林都把他們發配到其他地方。很多人以為史達林是俄國人,所以對其他少數民族才是歧視。然而事實上,史達林是喬治亞人,並不是俄國人。可以說這件事還是很讓人想不通的。
  •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1960年12月24日,前蘇聯發生了一起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導致在場的蘇聯飛彈部隊司令員米·伊·涅傑林當場被大火吞噬,發射臺上的數百名蘇聯科學家全部喪生,現場淪為一片火海,所有生物銷聲匿跡,只留下了硬幣和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