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2021-01-10 騰訊網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蘇聯紅軍的強大自然離不開名將的指揮,像我們所熟知的朱可夫元帥,就是那麼一位相當了不得的人物。不過除了朱可夫之外,有一位的名望也不輸他,他就是蘇聯最早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巴甫洛夫大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巴甫洛夫就被史達林下令處決了,這是為何呢?

其實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巴甫洛夫是蘇聯紅軍中最受期望的將領,他年少得志,頗受史達林的信任和蘇聯高層的重託,很快就在軍中擔任要職。他還曾是蘇聯紅軍最早兩個坦克團之一的團長,而另一個就是聞名遐邇的朱可夫。巴甫洛夫和朱可夫的晉升之路如出一轍,他們一同被晉升為大將,一同成為重要軍區的軍區司令員,兩人在軍中也都有著非常高的名望。

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巴甫洛夫擔任了西方面軍的總司令,然而不久之後,著名的明斯克戰役就爆發了。當時德國突襲蘇聯,而巴甫洛夫所在的軍區就是德軍進攻的主要目標。在受到德軍的突襲之後,巴甫洛夫一時慌了神,因此他並沒有做出有效的應對,而德軍也在這一時後迅速形成了包圍圈,眼見就要將巴甫洛夫的軍隊包圍其中。不過在反應過來以後,經驗豐富的巴甫洛夫一眼就看出了德軍的戰略目標所在,這時他急忙調遣重兵部署在戰略要地,拼死抵抗德軍的進攻。在巴甫洛夫的應對下,德軍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而巴甫洛夫也得以突圍。

戰役結束後巴甫洛夫的軍隊仍然有30萬軍隊被圍,而他則率領20萬軍隊逃出了包圍圈,得以保存了實力。不過在回到國內以後,史達林對巴甫洛夫的失利異常震怒,他認為巴甫洛夫不戰而退,是無異於叛國的行為。而最終巴夫洛夫也被以叛國罪被處決,這對於這名為國盡忠的老將而言,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恥辱。

相關焦點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巴甫洛夫大將表面上是因為兵敗被殺,其實摻雜了史達林悔不當初的惱羞成怒,正是因為巴甫洛夫在1937年給出的錯誤結論,讓蘇軍在裝甲兵建設中「開了倒車」,進而深邃影響了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當德國坦克洪流滾滾而來之時,蘇軍機械化部隊卻硬是無力抵擋。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1、在成為將軍之前後來,"西班牙戰爭"爆發,巴甫洛夫以顧問的身份前往西班牙參戰,他幫助西班牙共和軍成立了坦克學校,甚至親自在前線指揮作戰並屢屢力挽狂瀾,還重錘了義大利坦克兵,巴甫洛夫還發明了短促的坦克突擊戰術,梅列茨科夫將軍稱讚這種戰術,後來推廣到整個蘇聯機械化部隊,因此帕夫洛夫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回國後成為蘇聯裝甲兵副司令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在蘇德戰爭初期,德國三大集團軍群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了蘇聯,蘇聯邊境的三個方面軍被打的措手不及。費奧多爾·費多託維奇·庫茲涅佐夫陸軍指揮的西北方面軍,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斯的西南方面軍雖然被擊敗,但起碼一度穩住了陣腳。
  • 陣前斬將是大忌,為何二戰剛爆發,史達林就殺掉大將巴甫洛夫
    1941年7月,就在德國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德軍裝甲部隊在蘇聯境內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史達林突然下達了一個震驚全國的命令。大將巴甫洛夫,包括另外三位少將克裡莫夫斯基赫、格裡果裡雅夫和科羅布科夫,被史達林以「通敵叛國」的罪名,判處了槍決。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史達林處死巴甫洛夫大將,是因為巴浦洛夫太犯二了,他犯二的指揮直接葬送了整個蘇聯西方面軍。巴甫洛夫在戰前可以說是史達林的愛將,他早年參軍,一戰時期就加入俄軍,十月革命後轉投了紅軍。他成名於西班牙內戰,回國後委以了重任,他是蘇聯最早組建的兩個坦克團的團長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後來又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部長。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 處決大將巴甫洛夫,史達林重重劃掉判決書上7個字,輕輕說出7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一路從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坦克旅長升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先後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原西部軍區司令,四方面軍指揮官,巴甫洛夫大將踉蹌的走上了刑場。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將軍的失敗有諸多的客觀因素存在,那麼如果對照德軍的作戰手冊他又犯了多少「客觀錯誤」呢? 一、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前做了什麼?
  • 「話人物」蘇聯槍斃的最高將領巴甫洛夫真的是叛國嗎?
    巴甫洛夫,蘇聯大將,蘇聯紅軍西方面軍指揮員,曾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先後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參加過參加過一戰、蘇俄國內戰爭、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在蘇德戰爭前夕,巴甫洛夫誤判了局勢,認為德軍的不會主攻目標不在西方面軍,因而未作較全面的準備。
  • 衛國戰爭爆發前一天,將士們依然警惕,巴甫洛夫大將卻貽誤戰機
    這位上校是個非常謹慎的軍官,從1941年5月開始,就不斷有情報顯示德軍在積極準備軍事行動,那些將蘇聯視為敵人的德國漢斯隨時可能撕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因此索洛多夫尼科夫上校命令第53輕炮兵團和第247炮兵團留在崗位上,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命令第21裝甲偵察營進入潛伏位置,隨時保持警惕。而第三軍下屬第56步兵師和第345步兵團,則奉命領取武器進入築壘地域。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一路從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坦克旅長升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先後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最悲催的蘇聯元帥:1945年授銜的貝利亞,本是秘密警察頭目,史達林的心腹,二戰後被史達林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二當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貝利亞被赫魯雪夫等人逮捕處決。  最無聊的蘇聯元帥:1976年授銜的勃列日涅夫。按理說他曾擔任軍隊幹部多年,二戰末為集團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資歷不差。問題是他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給自己授銜。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沿著蘇德邊境線展開的德軍開始按照計劃對蘇聯境內目標進行壓制。7000餘門各型火炮和1000餘架各型轟炸機的強大火力,瞬間就籠罩了蘇聯腹地的機場、各級指揮部和交通樞紐。對於大多數蘇聯人而言,這意味著漫長的衛國戰爭的開始。而對於守衛白俄羅斯的西方面軍而言,則是覆滅的開始,且他們距離覆滅只有一周了。
  • 衛國戰爭蘇軍裝甲骨幹,簡陋但好用,T-34坦克和巴甫洛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最著名的中型坦克T-34坦克,它是蘇軍裝甲的中流砥柱,也是赫赫有名的裝甲炮灰,它不僅是一款設計簡單粗糙的坦克,更是一款成功設計了蘇聯戰時需求的坦克,而這款坦克的研製竟然與巴甫洛夫將軍有關。
  • 蘇聯巴甫洛夫大樓堅守的時間為什麼比法國的抵抗時間還長?
    1942年7月17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決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由蘇軍中士巴甫洛夫指揮的23名將士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堅守一座大樓長達58天,即守衛巴甫洛夫大樓。
  • 巴甫洛夫大樓有啥奇特之處?為何23人就能抵擋德軍進攻58天?
    1941年6月爆發的蘇德戰爭,不僅是二戰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宏大的陸地戰爭,而這場戰爭的轉折點,就是堪稱整個世界大戰轉折點的、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巷戰、持續了260多天,雙方傷亡人數超過了180萬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二戰蘇聯為何損失驚人?看看這份大清洗名單,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
    二戰可以說是一場蘇聯的夢魘,從1941年6月22日納粹閃擊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9日柏林戰役結束,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累計達到驚人的2959.3萬。其中陣亡681.7萬人、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累計1832萬人次,最終確定的死亡人數為865.6萬。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1934年到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蘇聯出現了駭人聽聞的大肅反運動,或者叫做大清洗運動。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