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2020-12-01 騰訊網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原西部軍區司令,四方面軍指揮官,巴甫洛夫大將踉蹌的走上了刑場。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將軍的失敗有諸多的客觀因素存在,那麼如果對照德軍的作戰手冊他又犯了多少「客觀錯誤」呢?

一、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前做了什麼?

在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前20的時候,西部軍區司令巴甫洛夫大將擁有很多挽救自己性命的機會,但是在他的努力下,非常成功的錯過了所有的機會,並在開戰一個月後就將自己送上了軍事法庭,那麼他都有哪些機會,又犯下了哪些錯誤呢?

早在1941年的6月初,蘇聯西部軍區邊防軍情報處就曾經向巴甫洛夫大將提交了有關德軍的軍事情報,情報中表明德國漢斯正在波蘭西部地區整修擴建波蘭的公路鐵路,加固橋梁,拓寬河道,同時德軍正在通過波蘭鐵路系統進行大規模的調動。

因此邊防軍情報處認為德軍隨時可能會發動進攻,不過巴甫洛夫謹記史達林的叮囑,不要刺激德國人,避免給德國人落下發動戰爭的口實。巴甫洛夫作為大將並非對軍事一竅不通,他在分析後認為德國在經歷過一戰兩線開戰的失敗後,狡猾的希特勒絕對不會蠢到重蹈覆轍。

結果幾天後又有情報顯示德軍部隊在朝法國方向調動,加上德國此前曾多次公開揚言進攻英國本土,所以巴甫洛夫判斷德軍是在實施欺騙英國的行動,根本不會進攻蘇聯,所以他對德軍的調動根本就不當回事。

幾天以後情況又有了一些變化,德軍又突然增兵。情報顯示德軍在蘇聯西部軍區的對面部署了34個步兵師,6個裝甲師和3個航空團。此時德軍的兵力也就是勉強能和蘇聯西部軍區正面開戰,想要突破巴甫洛夫的防線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巴甫洛夫認為德國此舉是防禦性質的,德國人不可能沒有解決掉英國人之前對蘇聯開戰,除非希特勒徹底瘋了。某個角度上他是對的,希特勒確實確實瘋了。

後來還是鐵木辛哥元帥打電話給巴甫洛夫,要求巴甫洛夫加強警戒。因此巴甫洛夫才下令為前線邊防部隊提供了能夠支持1天作戰使用的武器彈藥。這個數量可以說非常低,但抵抗阻滯一下德軍,為蘇軍集結爭取時間還是可以的。假如事後巴甫洛夫下令叫各部隊提高警備等級,也許就不會出現41年6月22日的大潰敗了。

到了6月中旬的時候,德軍入侵在即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邊防軍情報部門發現德軍正在向華沙東部地區運送浮橋設備和工程設備,同時德軍還調運了大量的醫療藥品。無論是工程設備還是藥品數量都遠遠超過了德軍防禦部隊的需求,而大量浮橋的出現表明德軍隨時會發動機進攻。

但巴甫洛夫對擺在面前的情報不置可否,他並沒有命令部隊提高警惕,也沒有向總參謀部報告情況,自然也不會有來自總參謀部或者史達林的命令下發給他。而後來在軍事法庭上審判人員質問他為何不下令加強防備的時候,巴甫洛夫卻辯解自己沒有接到任何命令,所以失敗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而是總參謀部和史達林麻痺大意導致了西方面軍的崩潰。

直到戰爭爆發前兩天,也就是6月20號,巴甫洛夫才火急火燎的下令清點軍區內的倉庫,並為每個機械化師提供3天份的燃料和彈藥,可是清點結果是災難性的,大量車輛和技術裝備由於長期囤積在倉庫裡缺乏保養,所以有50%的卡車和技術兵器無法使用,而備用零件大多也因為保存不當而生鏽無法使用,只得從後方申請調撥新的備用零件。

6月21日晚,距離戰爭只有7小時的時候,巴甫洛夫終於下發了一份電報命令各部隊提高警惕,並允許各級指揮官在遭到德軍攻擊的情況下拆開紅包裝文件袋。但是由於軍區內部的通訊線路遭到了破壞,因此很多部隊並未能及時的接到命令。可是巴甫洛夫卻認為是波蘭人破壞了通訊線路,因而並未採取任何補救措施。

同時巴甫洛夫認為自己對德軍的動向了如指掌,因為此前他對德軍的研究認為德軍習慣使用兩翼攻擊中央突破的戰術,所以巴甫洛夫在西部軍區正面構築了強大的防禦工事,憑藉這些工事足夠拖延到後方部隊完成集結並發動進攻了。

但巴甫洛夫犯了另一個錯誤,由於戰前的情報分析失誤,巴甫洛夫認為未來戰爭中,局部區域的戰鬥不太可能出現坦克旅對坦克旅以上規模的戰鬥,因此他將機械化軍均衡的分布在第二梯級防線和史達林防線上,這導致機械化部隊根本無法按照他的預期完成集結。

而且前線步兵部隊的防線長度也超出了其兵力能夠承受的極限,平均一個步兵師竟然要防守超過30公裡的陣地。更糟糕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按照他的設想進攻,德國人選擇了兩翼突破中央牽制的戰術。

而巴甫洛夫在6月22日凌晨戰爭爆發後下令主力機械化部隊全力向比亞韋斯託克包圍圈前進,去阻擋他幻想中德軍強大的正面攻勢,這也導致了德軍在一天內突破了西方面軍南北兩翼的防禦並在3天內合圍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7天內合圍明斯克。

而就在戰爭的第二天,巴甫洛夫莫名其妙的人間蒸發,直到明斯克遭到攻擊才突然出現,原來他是跑去指揮下級部隊卻又忘記了將自己的通訊頻道告訴司令部人員,結果戰爭就在無人指揮的情況下打了足足5天。

被德軍打得矇頭轉向的巴甫洛夫最終鼓起勇氣下達了突圍命令,儘管他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西方面軍主力部隊能夠趕在被德軍合圍前撤退到明斯克周邊,依託史達林防線和德軍繼續作戰。但實際上很多部隊在離開永備工事後在運動中遭遇了德軍裝甲部隊,因而損失慘重,直到明斯克淪陷時,擁有62萬人的西方面軍已經損失了大約50萬人,而巴甫洛夫在下發完突圍命令後竟然獨自一人搭乘飛機逃到戈梅利。

二、從德軍角度看巴甫洛夫到底犯了多少錯?

當時蘇聯軍事法庭判定巴甫洛夫指揮不力,疏忽大意,玩忽職守,致使大量官兵白白犧牲,大量物資未經戰鬥落入敵手。那麼如果換一個角度,用德軍的角度能給巴甫洛夫能挑出多少問題呢?

二戰德軍有著這樣一條規定「作為一支軍隊的指揮官,必須具有清晰的視野和富有遠見的判斷能力,能夠做出獨立和果斷的明確決定,並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以下條例均參考《二戰德國陸軍實戰指南》)

而巴甫洛夫在這一條上顯然做的不夠完美,他只做到了堅定不移的執行不要刺激德國人的命令,卻沒有作為邊防大將必須有的清晰視野和遠見,他堅持德國人不會蠢到發動兩線作戰,更拒絕命令部隊提高警惕。

而德軍的另一條規定則指出:「指揮官作為軍人,應當發揮積極的榜樣作用,其個人舉止將對官兵們起到決定性的影響,指揮官面對敵人時必須保持冷靜,並作出果敢的決定。他還必須了解部下的感受和想法,並獲取他們的信任。」

顯然巴甫洛夫大將這一條也沒有完全達成,他在戰爭一開始就失去了冷靜,雖然果敢的下發了反擊命令但是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搞清楚德軍會怎樣發動攻擊,而德軍的攻擊路線恰恰和年初演習時一樣,當時朱可夫和鐵木辛哥,伏羅希洛夫都曾經要求他對演習時的錯誤進行整改,但他其實只是敷衍了事,根本就沒有任何整改。

而且他也不夠了解自己的部隊,當德軍即將進攻的情報被源源不斷送到他面前的時候,他只是一味地壓制下屬們談論德軍的事情,就好像鴕鳥一般,自己把頭插地裡兩眼一抹黑就算安然無恙了。

巴甫洛夫的上述行為還違背了第15條條例:「所有官兵都必須意識到,無所作為和消極怠慢比戰術失誤更加嚴重而致命!」同時巴甫洛夫還觸犯了第33條:「了解敵人的戰鬥方式會有助於指揮官制定更加精確的戰術,這樣可以為作戰提供有力支持,但不應該帶有偏見眼光先入為主的。」

很顯然,巴甫洛夫作為對德研究專家以及西部軍區司令都是不夠合格的,他對德軍的戰術並不夠了解,甚至做出了錯誤的分析判斷,又做出了錯誤的防禦部署,更在戰爭爆發後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導致整個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上的蘇軍將士們遭到合圍。

上一段落中提到了巴甫洛夫的部隊過於分散,每個步兵師要防守超過30公裡的陣地,而機械化部隊由於分散需要更長的集結時間,我們來看看德國人的書籍裡如何描寫這種情況的。

「戰役寬度取決於戰役意圖,援軍的部署和地形的限制。此外還需要考慮到敵軍不按常理出牌的可能,以及兩翼遭受攻擊的影響。在有利地形上作戰可以部署更大的戰場寬度,但寬度太大會導致兵力薄弱因而被突破的風險也會增加,寬度過小則容易被敵人包圍。一場戰鬥的勝負往往取決於後續行動和縱深戰略部署,因此指揮官必須在同敵人接觸的同時,隨時調整部署和縱深部署。」

很顯然巴甫洛夫的表現依舊不夠完美,他的戰場寬度過大,兩翼防禦薄弱。同時他的反擊命令根本就沒有實際作戰情報的支持,而且機械化部隊原本是在第二梯級防禦陣地上的,反擊命令抽空了梯級防禦陣地上的兵力,導致白俄羅斯境內的戰略縱深部署形同虛設,在一周內就被德軍打得千瘡百孔,不但損失了50萬官兵,甚至連明斯克都淪陷了。

結語

這還僅僅是只參考了幾十條就找到這麼些問題,如果參考全部的條例規定,恐怕巴甫洛夫會犯更多的錯誤。但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所犯下的一系列錯誤和失敗都是有客觀原因的,不能將西方面軍的崩潰全部歸罪於巴甫洛夫的指揮不力和驚慌失措。至於巴甫洛夫到底犯下了多大的錯誤,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那麼在一百個人眼裡也有一百個巴甫洛夫。

參考文獻:

《巴巴羅薩前的28天》

《被處決的蘇軍英雄:巴甫洛夫大將》

《二戰德軍陸軍實戰指南》

相關焦點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史達林處死巴甫洛夫大將,是因為巴浦洛夫太犯二了,他犯二的指揮直接葬送了整個蘇聯西方面軍。巴甫洛夫在戰前可以說是史達林的愛將,他早年參軍,一戰時期就加入俄軍,十月革命後轉投了紅軍。他成名於西班牙內戰,回國後委以了重任,他是蘇聯最早組建的兩個坦克團的團長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後來又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部長。
  • 衛國戰爭爆發前一天,將士們依然警惕,巴甫洛夫大將卻貽誤戰機
    按照傳統,蘇軍在周末會展開各種聚會,歌舞會,聚餐等等一系列的活動。如果官兵的家人就住在駐地附近,還可以回家去探親。比如第三軍的庫茨涅佐夫陸軍中將,就在21日完成工作以後回家探親,但在回家之前他需要先去一趟明斯克,付巴甫洛夫大將召開的宴會。
  • 處決大將巴甫洛夫,史達林重重劃掉判決書上7個字,輕輕說出7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1941年6月21日,巴巴羅薩行動前夜,蘇聯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正在明斯克一家軍官俱樂部觀看一部喜劇,正看得津津有味時,參謀著急火燎趕來報告:德軍在邊界挑釁了!
  • 陣前斬將是大忌,為何二戰剛爆發,史達林就殺掉大將巴甫洛夫
    1941年7月,就在德國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德軍裝甲部隊在蘇聯境內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史達林突然下達了一個震驚全國的命令。大將巴甫洛夫,包括另外三位少將克裡莫夫斯基赫、格裡果裡雅夫和科羅布科夫,被史達林以「通敵叛國」的罪名,判處了槍決。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而德米特裡·格利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指揮的西方面軍,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周就基本賠光了自己的部隊,巴甫洛夫本人最後也被史達林以叛國罪直接槍斃了。那巴甫洛夫究竟是做錯了什麼,以至於他成為戰爭初期第一個被槍斃的大將?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他成為衛國戰爭中被處決的最高蘇維埃將領。此時的巴甫洛夫有兩項任務,一是重點防禦蘇聯西部地區,作為整個西部防線的核心和西部邊境軍區唯一的將軍,主持西北特別軍區的庫茨涅佐夫將軍和主持西南軍區的基爾波諾斯將軍都要隨時配合他調整防禦部署;巴甫洛夫的第二個任務是繼續參與蘇軍裝甲部隊的建設,找到更合理的裝甲部隊作戰戰術和組織方式。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不過除了朱可夫之外,有一位的名望也不輸他,他就是蘇聯最早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巴甫洛夫大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巴甫洛夫就被史達林下令處決了,這是為何呢? 巴甫洛夫和朱可夫的晉升之路如出一轍,他們一同被晉升為大將,一同成為重要軍區的軍區司令員,兩人在軍中也都有著非常高的名望。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巴甫洛夫大將表面上是因為兵敗被殺,其實摻雜了史達林悔不當初的惱羞成怒,正是因為巴甫洛夫在1937年給出的錯誤結論,讓蘇軍在裝甲兵建設中「開了倒車」,進而深邃影響了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當德國坦克洪流滾滾而來之時,蘇軍機械化部隊卻硬是無力抵擋。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然而我們的巴甫洛夫大將腦袋比較軸,在他的幻想之中,正面應該有德軍強大的裝甲部隊,正計劃從正面發動攻勢。他認為自己應該組織部隊實施"豬突戰術",將德軍的裝甲部隊死死扼住。但可惜的是,此次德軍不僅是沒從兩翼發動進攻,而德軍的兩名裝甲指揮官海因茨·古德裡安和赫爾曼·霍特都是那種,你給他一公裡的縫隙,他們能塞進去整個裝甲集群的人。也就是說,巴甫洛夫不僅沒有等來和德軍裝甲部隊決一死戰的機會,反而把自己的後路給斷送了。
  • 「話人物」蘇聯槍斃的最高將領巴甫洛夫真的是叛國嗎?
    巴甫洛夫,蘇聯大將,蘇聯紅軍西方面軍指揮員,曾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先後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參加過參加過一戰、蘇俄國內戰爭、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在蘇德戰爭前夕,巴甫洛夫誤判了局勢,認為德軍的不會主攻目標不在西方面軍,因而未作較全面的準備。
  • 衛國戰爭蘇軍裝甲骨幹,簡陋但好用,T-34坦克和巴甫洛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最著名的中型坦克T-34坦克,它是蘇軍裝甲的中流砥柱,也是赫赫有名的裝甲炮灰,它不僅是一款設計簡單粗糙的坦克,更是一款成功設計了蘇聯戰時需求的坦克,而這款坦克的研製竟然與巴甫洛夫將軍有關。
  • 只有23名戰士的巴甫洛夫大樓,德軍為何58天攻不下?位置極其特殊
    而巴甫洛夫還在地下室發現了10多個躲藏的居民,其中有四名男子被武裝起來投入戰鬥。應該說這名中士還是很有戰鬥經驗的,他命令反坦克小組攜帶反坦克槍佔據樓頂,迫擊炮也架了上去,專打德軍坦克和裝甲車,然後在三個方向上的窗口都布置了機槍。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1941年6月21日,巴巴羅薩行動前夜,蘇聯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正在明斯克一家軍官俱樂部觀看一部喜劇,正看得津津有味時,參謀著急火燎趕來報告:德軍在邊界挑釁了!
  • 蘇聯巴甫洛夫大樓堅守的時間為什麼比法國的抵抗時間還長?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由蘇軍中士巴甫洛夫指揮的23名將士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堅守一座大樓長達58天,即守衛巴甫洛夫大樓。巴甫洛夫大樓位於史達林格勒城區的十字路口,是周邊一公裡範圍內的制高點,對蘇聯守軍至關重要的伏爾加河岸補給哨所也臨近巴甫洛夫大樓。
  • 巴甫洛夫大樓有啥奇特之處?為何23人就能抵擋德軍進攻58天?
    ,並在這裡取的了關鍵的勝利 而在這260多天的時間裡,蘇軍中士巴甫洛夫和他所率領的22名士兵共23人,在一棟大樓頑強的僵持了58天之久,那麼這支小部隊為什麼可以堅持這麼久呢?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簡稱巴氏青年在解釋這個梗之前我們先來一起回憶一下在中學階段生物課的學習中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只要一亮起紅燈,或者一響起鈴聲,狗子就開始流口水,等待食物的到來。所長特意去查證了一下這個梗的出處巴甫洛夫青年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某音鵬程哥
  •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發現並開闢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讓研究人員研究動物如何學習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流口水的狗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這是巴甫洛夫的感言,也是他一生的寫照。諾貝爾獎實至名歸在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巴甫洛夫選擇了研究消化系統的生理狀況這個課題。一開始他研究了狗的胃,透過唾腺來研究在不同條件下狗對食物的唾液分泌。實驗中,他注意到狗在食物送進嘴裡之前便開始分泌口水,並開始研究這個他所稱的」靈魂分泌液」。
  • 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在其研究中,巴甫洛夫始終如一地尋求生理系統——心臟、消化和大腦皮層——運作的「窗口」。精確的活體解剖方法有其可取性,但可惜,這些方法經常破壞了身體的固有機能,阻撓了巴甫洛夫觀察活的系統的目標。他模仿人的外科手術,設計了嚴格的外科手術方法;他的狗在做手術前要經過四個外科手術準備室。在那個還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他的實驗室裡從未發生過一例敗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