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2021-01-21 沙雕研究生


大家好


我是所長


最近又有一個新梗悄然興起


而且名字挺長


叫做——


巴甫洛夫青年


▲簡稱巴氏青年


在解釋這個梗之前


我們先來一起回憶一下


在中學階段生物課的學習中


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


巴甫洛夫的狗


簡單給大家複習一下:

有一個叫巴甫洛夫科學家,養了一條狗子。

他在每次給狗送食物之前,都會打開紅燈、同時搖起鈴聲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狗子形成了一種反射。

只要一亮起紅燈,或者一響起鈴聲,狗子就開始流口水,等待食物的到來。

這就是梗的由來


科學家總結狗子的行為


認為狗子已經通過訓練


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解釋了很多人類行為背後的原因


比如: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某種食物?

為什麼廣告會起作用?

聽到手機響怎麼就化身成舔狗了?

看到澀圖為啥情不自禁地就想ghs?

以及說起沙雕

為什麼腦海裡第一反應是沙雕研究生?

將這個理論運用到職場


也非常的適用



如果在划水的時候聽到腳步聲


——那一定是老闆來了


如果臨近下班前聽到釘釘響起


——那一定是要開會或者加班


如果周末收到工作郵件


——那一定是領導讓你趕製PPT



於是


這種在社會和職場中


長期受到毒打和調教


在潛意識層面形成條件反射的思維定式


以至於在生活中


也會下意識進入工作狀態的人類


被稱為巴甫洛夫青年



所長特意去查證了一下這個梗的出處


巴甫洛夫青年


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某音鵬程哥的視頻中


然後郭仙人對這個梗進行了二次創作


於是最終流傳開來



其實巴氏青年的症狀


不止於此


👇 是症狀自測表


10條中滿足3條


即為巴甫洛夫青年



除了這些症狀之外


巴氏青年在日常生活中


還會下意識使用「同步」、「對齊」、「反饋」、「concall」等詞彙

(商務英語科普時間:concall=conference call=電話會議)


比如小張給他媽發微信


聊一下過年的準備


他會這麼說:


「媽,今晚咱們concall對齊一下今年的過年事宜。」



有人說


巴甫洛夫青年是職場對打工人PUA的結果


症狀嚴重的巴氏青年


一聽到微信QQ飛書釘釘響起


就會立刻出現口乾舌燥,渾身冒汗,焦慮暴躁等症狀



巴氏青年的工作繁忙,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陪對象


而當對象忍無可忍告訴他:


「我們分手吧」的時候


巴氏青年收到消息


卻只會下意識地回復兩個字:


「收到」



所謂巴氏青年


其實跟打工人一樣


本質上是社畜換了種方式自嘲


其實在老闆眼裡


我們又何嘗不是那條巴甫洛夫的狗呢?


只不過把鈴鐺換成了工資績效


唾液變成了日復一日的加班


巴甫洛夫的狗一直很忙


它的唾液就沒有停止分泌過



就像孫狗在《巴甫洛夫很忙》唱的那樣:


我站在狗的位置


就是它的樣子


▲來源:微博


說到這裡


所長想起了《大話西遊》的結尾


初看不知劇中意


關注點全在至尊寶和紫霞仙子打啵上



後來重複看了很多遍


才發現離開的那隻猴子才是重點


一聽到唐僧的召喚


他馬上離開


頭也不回


以至於引起了正在激吻的城牆上面的兩個人注意:


「他這個人很奇怪」


「是啊,好像一條狗」



那隻像狗的猴子為什麼要走啊?


原因很簡單啊!


因為老闆唐僧趕著叫他去上路啊!





/End.


由於公眾號的規則調整,您可能無法在訂閱號列表中,看到所長的更新。

建議您把沙雕研究生設置為星標,這樣更方便找到。路徑是:進入公眾號→右上角「...」→設為星標。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所有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美國每年有10萬到20萬人發病,年死亡人數為15000人左右,其中主要為兒童;而歐洲更是每年約有5萬人死於該病。貝林無意中得知古代中醫典籍上有一條醫理——「以毒攻毒」。貝林認為,這條醫理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必定有其科學性。而且,在歐洲,琴納首創的天花疫苗和巴斯德的狂犬疫苗都是以毒攻毒的實例。「既然病毒菌能產生毒素,毒害人和動物,那麼就一定會有一種攻毒的抗毒素。」
  •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發現並開闢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讓研究人員研究動物如何學習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流口水的狗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1883年,巴甫洛夫發表了《心臟的傳出神經》,該論文以他發現的心臟神經為例,闡述了有關神經在生理活動中地位的觀點。同時他還發現,由於反射作用,循環器官能夠實現自我調節,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發現。巴甫洛夫也因此獲得醫學博士學位,講師職務和金質獎章。獲得博士學位後,巴甫洛夫去德國萊比錫學習了2年,並在海德漢實驗室工作。此時該實驗室正在體外使用狗胃研究狗的消化方法。
  • 「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焦點小屋堅持分享第1156天「巴甫洛夫的狗
  • 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巴甫洛夫是一個手藝精湛的外科醫生,從未讓他的實驗動物在外科手術中死去。1888年,他迎來了首次重要的成功,當時他隔離了一顆仍在活動著的哺乳動物心臟。這是人們第一次直接觀察到心臟的活動。在尋找消化系統上的窗口時,巴甫洛夫設計了一個手術。這個手術把一個「微型胃」從器官中分離出來,放在一個囊袋中,以便他能夠觀察狗的胃中發生的腺體活動而不會被正在消化著的食物所汙染。
  • 巴甫洛夫:靠「虐狗」虐出了諾貝爾獎,這個「虐狗狂人」不一般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巴甫洛夫雖是虐狗狂人,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殘暴虐待動物的人,他只是在狗身上進行實驗。我們在中學時代的課本上都看過巴甫洛夫和狗的故事:每次給狗餵食之前,都先搖動一個鈴鐺。久而久之,狗學會了把鈴鐺當作進食的前奏。後來,只要鈴鐺一響,狗就會開始流口水,不管接下來有沒有食物。
  • 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中國EAP學院第二期心理諮詢師」雙成季」•李不言EAP嫡傳師資班擴展閱讀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 巴甫洛夫與狗的30年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裝置圖心理學原理——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的一種基本形式。在這一個學習過程中,一種能夠產生先天反射的刺激與另一種中性刺激聯繫在一起,後者便具有了引發相同反應的能力。隨著那個特別的聲音響起來,狗的口水又從嘴角邊留下來了。該死,狗心裡想到,我怎麼這麼不爭氣,明明說好了這次堅決不流口水的。但是架不住嘴邊的口水就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掉到了地上,而地下,分明沒有飯盆。狗開始回憶自己之前都幹了什麼,好像最開始是對吃的感興趣,一見到肉和骨頭,自己就開始流口水。「這當然說得過去了,畢竟我是一隻狗!」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
  • 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
    中學時代,巴甫洛夫閱讀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和赫爾夢等人的著作,對這些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唯物主義者皮薩列夫,以及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的著作,決定了巴甫洛夫一生的道路。1870年,21歲的巴甫洛夫離開神學院,依靠口袋裡的一張貧困證明書」免費進入了彼得堡大學,攻讀生理學專業。
  • 【心理小貼士】巴甫洛夫的狗實驗
    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解釋和說明許多人類行為,包括恐怖症從何而來,你為何不喜歡某種食物,什麼是你情緒的來源,廣告是如何發生作用的,為何在面試或考試前你會感到焦慮,是什麼引起你的性慾……而由實驗得出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被應用於生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通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技術解決了在牧場中狼捕殺羊的問題。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賽先生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當狗吃東西流唾液的時候,一部分唾液就通過導管流到外面。
  • 開學返校在即 你的人生是巴甫洛夫還是狗?
    著名巴甫洛夫與狗的實驗相信大家都知道。每次給狗送食物前都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只要鈴聲一響,無論是否有食物,狗都開始分泌唾液。因為狗已經建立起了條件反射,也就是響鈴等於食物。即使後來不再提供食物,狗聽到鈴聲依然會分泌唾液。
  • 考點總結—巴甫洛夫思想
    巴甫洛夫的思想作為教師考試的必考考點,且內容較多,能否準確把握該知識點關係到考生最後考試的得分情況。那麼怎麼準確的把巴甫洛夫的思想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搖鈴實驗)。
  • 行為主義之巴甫洛夫
    行為主義之巴甫洛夫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27 09:1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育心理學中重要人物之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作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他研究的是有機體的應答性行為。他通過狗搖鈴實驗提出了他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對於巴甫洛夫我們需要掌握三個知識點:四個事項、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系統、兩大規律。(一)巴甫洛夫實驗的四個事項巴甫洛夫在給狗做實驗時,餵狗饅頭,狗吃饅頭時分泌唾液,這是狗的本能,我們把它稱之為無條件反射,對應的刺激(饅頭)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巴甫洛夫在餵狗饅頭時口袋有隻鈴鐺,每次餵饅頭時鈴鐺都會響,久而久之狗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狗後天學習獲得的,我們把它稱之為條件反射,與之對應的刺激(鈴聲)稱之為條件刺激。
  •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其中包括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以及該實驗下獲得的關於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且此知識點以選擇題為主進行考察。下面對這兩部分知識做一詳細闡述。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桑代克的試誤說。
  •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一、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主要觀點: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三、巴甫洛夫的經典型條件作用理論主要觀點及「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桑代克的試誤說。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學習的三個基本規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