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靠「虐狗」虐出了諾貝爾獎,這個「虐狗狂人」不一般

2021-01-09 靜靜時光

說到條件反射,就不得不提巴甫洛夫,他是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但是他卻是一個虐狗狂人,他曾被無數動物保護主義者聲討,被俄羅斯動物保護協會的主席登門調查。他因此失去了住房,失去了學生,但是他卻憑藉這個成為了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獲得者,他是俄羅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巴甫洛夫雖是虐狗狂人,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殘暴虐待動物的人,他只是在狗身上進行實驗。

我們在中學時代的課本上都看過巴甫洛夫和狗的故事:每次給狗餵食之前,都先搖動一個鈴鐺。久而久之,狗學會了把鈴鐺當作進食的前奏。後來,只要鈴鐺一響,狗就會開始流口水,不管接下來有沒有食物。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出生於俄羅斯中部小城梁讚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鄉村牧師。出身於宗教家庭,一開始他也想像父親一樣當一個牧師。在1860年,巴甫洛夫進入梁贊教會中學,1864年畢業後進入梁贊教會神學院,準備將來做傳教士。

在梁贊教會神學院期間,巴甫洛夫從皮薩列夫的文章《動植物世界的進步》中,他知道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並受到當時蘇俄著名生理學家謝切諾夫1863年出版《腦的反射》一書影響,對自然科學發生興趣,逐漸放棄神學。

1870年,21歲的巴甫洛夫考入聖彼得堡大學,他先入法律系,後轉到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專業。巴甫洛夫在大學的前兩年表現平凡,在大學三年級時上了齊昂(Ilya Cyon)教授所開授的生理學,對生理學和實驗產生了濃厚興趣,巴甫洛夫最終成為了一名心臟及消化系統的專家。

1897年,一本《主要消化腺功能講義》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巴甫洛夫這個名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本完整的呈現了消化系統功能的著作。很快,這本書被翻譯成了英文、德文、日文…成為了消化系統研究的經典之作。

在研究消化系統的時候,巴甫洛夫利用狗來研究消化腺,唾液是研究中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觀察狗在不同實驗條件下的唾液分泌情況,巴甫洛夫將一根細導管安裝在了狗的唾液腺上。可是,隨著實驗一天天推進下去,巴甫洛夫發現一個怪現象:一旦臨近實驗開始,即使沒有給狗食物,它也會流口水。巴甫洛夫為此有些惱火,因為口水嚴重影響了唾液的觀測。但他轉念一想,又感到這個怪現象很值得研究。

為此,巴甫洛夫進行了頗為著名的「虐狗」實驗。他每次餵狗前都會搖響鈴鐺,如此反覆多次,有一次他搖鈴後並未給狗任何食物,但狗仍然流了口水。對於這種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的現象,即通過後天學習或鍛鍊而獲得特定行為模式的現象,巴甫洛夫稱之為「條件反射」。為了該項研究,就需要有大量的狗,但是巴甫洛夫沒有買狗的錢,他只能去偷狗做實驗。

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統生理學方面取得的開拓性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他是俄羅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後來巴甫洛夫成為俄、美、英等二十餘國的科學院院士。

1936年2月底,巴甫洛夫走到了人生終點。彌留之際,他依然不忘科學研究,不停地向助手和醫生訴說生命衰變的感覺。探望巴甫洛夫的人絡繹不絕,但他為了留下更多人在瀕臨死亡時的材料,斷然拒絕了來訪者,他說:「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為了科學,巴甫洛夫確實付出了生命的全部!

巴甫洛夫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充分表達了一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並因此而成為一句不朽的愛國名言。

當今世界,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科技興國,科技強國,中國的崛起,離不開科學家。

我們今後更多關注下這些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只有這樣的科學家越來越多,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我們要讓「想當科學家」成為更多孩子的理想,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強大富強。

對於許多立志要成為科學家的年輕人來說,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最讓他們望而生畏的是數學。

數學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基礎。要成為一個傑出的科學家,首先必須要學好數學。可以說人類每一次重大的進步背後,都是數學在背後強有力地支撐著。

對學習數學視為畏途,對數學沒有興趣。這都是學習的方法不對,數學其實很有趣,關鍵是要有好的學習方法。

1983年,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學習數學時,這樣說:

「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可見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是可以讓孩子愛上數學的。劉薰宇所寫的數學書,就是一本優秀的數學科普書籍。

這套書一共有三本,《馬先生講數學》《數學趣味》和《數學的園地》。三本書由淺入深,給孩子講解什麼是數學,數學有多麼有趣。

除了專業嚴謹以外,還創造性地加入了許多幽默的話語。你能想像嗎?劉薰宇先生能將數學題編成段子,逗得孩子樂不可支,讓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樂趣多多。

這套書適合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內容生動有趣,而且充分與生活結合,真正把數學知識融入到了故事當中。換一種方式教學,相信您的孩子讀完會有新的收穫!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3本只要59,包郵到家。

如需購買,點擊下方的橫條即可:

相關焦點

  • 虐狗虐出諾貝爾獎——作為心理學家的巴甫洛夫和他的條件反射學說
    前文我們講到,巴甫洛夫是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也許有人會感到驚奇,巴甫洛夫榮獲的不是生理學/醫學獎嗎?跟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嚴肅地講,關係可大了,巴甫洛夫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之父!1904年,巴甫洛夫憑藉消化生理學方面的成果,摘得諾獎桂冠。然而,早在1901年老爺子就已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條件反射。是的,就是你中學課本上學過的那個耳熟能詳的,虐狗的故事。條件反射怎麼來的呢?在消化腺的研究中,唾液是個重要指標。
  • 「虐狗狂人」巴甫洛夫曾用親弟弟做實驗,為科學付出了血的犧牲
    科學史上有一貓一狗名氣很大、也很倒黴,它們的主人分別是「虐貓狂人薛丁格」和「虐狗至尊巴甫洛夫」。不過有一說一,薛丁格的貓是想像出來的,但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卻真的為了科學貢獻了數隻狗的生命,甚至還用他的親弟弟做實驗,為科學作出了血的犧牲。
  • 靠「虐狗」而聞名!還得了諾貝爾獎
    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巴甫洛夫是父母5個子女中的長子,自幼養成負責的個性。巴甫洛夫在學術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三方面:1、心臟的神經功能;2、消化腺的生理機制(獲諾貝爾獎);3、條件反射研究。
  • 巴甫洛夫的狗
    >開放分類:實驗狗科學 用來形容一個人反應不經大腦思考,如意識形態的先入為主、對邏輯思辨的抗拒。巴甫洛夫發現並開闢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讓研究人員研究動物如何學習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流口水的狗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簡單給大家複習一下:有一個叫巴甫洛夫科學家,養了一條狗子。聽到手機響怎麼就化身成舔狗了?看到澀圖為啥情不自禁地就想ghs?以及說起沙雕為什麼腦海裡第一反應是沙雕研究生?將這個理論運用到職場也非常的適用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巴甫洛夫完善了該技術,用外科手術方法在狗胃大彎處隔出一個小囊並開口於皮膚,這個小胃內並不會掉進食物,但仍保留內臟神經和血流供應,這樣,大胃在消化食物時,胃的活動和分泌將通過小胃得到清楚的展示,這就是著名的「巴氏小胃」技術。
  • 「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焦點小屋堅持分享第1156天「巴甫洛夫的狗
  • 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在巴甫洛夫長期用狗做實驗對動物消化系統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狗在實際吃到食物以前,只要一看見食物,就已經分泌唾液了,他把這種現象叫做「心因性分泌」。一開始同事們提出用在當時心理學界比較通行的、由科學心理學創始人馮特[1]提出的所謂「內省法」—— 站在狗的立場進行自我觀察——來研究狗的唾液分泌現象,但這並沒有真正解決疑問。這種現象引起了巴甫洛夫的興趣,開始了他對條件作用的研究。
  • 諾貝爾獎得主用親弟弟做人體試驗,知道真相後令人哭笑不得
    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說出這句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俄國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巴甫洛夫。我們知道先有「虐貓狂人薛丁格」,現有「虐狗狂魔巴甫洛夫「,不過,薛丁格的貓是想像出來的,而巴甫洛夫卻實打實的用了很多隻狗完成無數的實驗
  • 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巴甫洛夫是一個手藝精湛的外科醫生,從未讓他的實驗動物在外科手術中死去。1888年,他迎來了首次重要的成功,當時他隔離了一顆仍在活動著的哺乳動物心臟。這是人們第一次直接觀察到心臟的活動。在尋找消化系統上的窗口時,巴甫洛夫設計了一個手術。這個手術把一個「微型胃」從器官中分離出來,放在一個囊袋中,以便他能夠觀察狗的胃中發生的腺體活動而不會被正在消化著的食物所汙染。
  • 把狗騙進來殺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由虐狗一詞衍生而來
    把狗騙進來殺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由虐狗一詞衍生而來時間:2020-01-03 14:1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把狗騙進來殺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由虐狗一詞衍生而來 指以意向不到走向突然開始秀恩愛,讓單身狗猝不及防逃無可逃的被原地宰殺。
  • 巴甫洛夫與狗的30年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裝置圖心理學原理——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的一種基本形式。在這一個學習過程中,一種能夠產生先天反射的刺激與另一種中性刺激聯繫在一起,後者便具有了引發相同反應的能力。隨著那個特別的聲音響起來,狗的口水又從嘴角邊留下來了。該死,狗心裡想到,我怎麼這麼不爭氣,明明說好了這次堅決不流口水的。但是架不住嘴邊的口水就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掉到了地上,而地下,分明沒有飯盆。狗開始回憶自己之前都幹了什麼,好像最開始是對吃的感興趣,一見到肉和骨頭,自己就開始流口水。「這當然說得過去了,畢竟我是一隻狗!」
  • 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
    中學時代,巴甫洛夫閱讀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和赫爾夢等人的著作,對這些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唯物主義者皮薩列夫,以及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的著作,決定了巴甫洛夫一生的道路。1870年,21歲的巴甫洛夫離開神學院,依靠口袋裡的一張貧困證明書」免費進入了彼得堡大學,攻讀生理學專業。
  • 瀋陽男子當街虐狗,連續對寵物狗又踢又摔
    12月3日,遼寧瀋陽一小區門口,一名白衣男子當街虐狗,對一條身穿紅色衣服的小型寵物狗又踢又摔。 視頻中,該男子對著寵物狗就是一腳,把狗踢到了路邊的花臺裡去了,隨後男子走過去就將狗狗提起來回頭走了幾步
  • 心理學故事:巴普洛夫和狗
    一隻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博物館不光如此,巴普洛夫對狗的實驗繼續進行著,他發現狗在看到食物前,還沒有進食,就已經分泌了唾液洪水退出後,巴普洛夫立刻發現那些狗的行為變得跟過去不一樣了,例如有隻狗原來喜歡它的訓練師,現在不喜歡了。這種突然的變化讓這位科學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決定繼續實驗,對狗施加壓力,讓它們精神崩潰,然後再來修復這些崩潰。
  • 【心理小貼士】巴甫洛夫的狗實驗
    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解釋和說明許多人類行為,包括恐怖症從何而來,你為何不喜歡某種食物,什麼是你情緒的來源,廣告是如何發生作用的,為何在面試或考試前你會感到焦慮,是什麼引起你的性慾……而由實驗得出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被應用於生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通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技術解決了在牧場中狼捕殺羊的問題。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視覺中國供圖「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統生理學方面取得的開拓性成就而榮膺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是俄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巴甫洛夫從事科學研究60多年,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從韓國男子直播虐狗看善惡因果論
    他回懟警察說道:「又有人亂報案了呢,我打的是我自己的狗,這有什麼?我打自己的狗有錯嗎?……它是我的財產,(要怎麼對它)是我的事。」在警察離開後,他甚至繼續挑釁道:「叫他們每天都去告我虐待動物啊,《動物保護法》只是空有外表的法律而已。沒有人會因為虐待動物受到懲罰,因為好玩而殺了幾十隻貓的人也沒被罰啊,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動保法》。我就說了我自己會養,幹別人什麼事?」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
  • 雙十一虐狗現場!布偶貓慘遭它貓羞辱,只能扭過頭來不去看
    不過和熬夜買買買的人不同,很多人依舊在這個季節瘋狂秀恩愛,出走半世,歸來仍不忘虐狗,這樣優秀的傳統保持了如此長久的時間,直到如今也還沒有被遺忘。不過除了真的被虐到的單身狗之外,有一些寵物也是被無辜波及,就像大學寢室樓下的這只可憐的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