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故事:巴普洛夫和狗

2020-11-28 趣談心理學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巴普洛夫,俄國生理學家,生理學的特點,是需要長期與活動動物接觸,因為只有在活體動物上才能真實觀察和記錄生理現象,做實驗就不可避免地對動物做些麻醉和手術;

巴普洛夫選的活體動物就是狗,經過在幾百條狗上做了數千次實驗後,寫成了他的著作《主要消化器官功能論文集》,終於在1904年因為消化生理的貢獻奪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無疑,人類的好朋友狗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一隻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博物館

不光如此,巴普洛夫對狗的實驗繼續進行著,他發現狗在看到食物前,還沒有進食,就已經分泌了唾液,甚至在看到餵食的人時,也會分泌唾液,顯然,狗看到人等同於看到了食物,這是它從以往的經驗中得到的;我們生活中也經常看到,狗看到主人回來,會搖著尾巴,流著口水乞食,因為它知道看到主人就會有食物吃了。巴普洛夫決心做一次實驗,於是開始了他著名的條件反射實驗。

實驗步驟

這個實驗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給狗餵食物,狗自然地產生了唾液,這是狗的本能反應;

第二步,在狗前搖鈴鐺,狗不會產生唾液,狗的正常反應;

第三步,在餵食物前,總是給狗搖鈴鐺,狗因為看到食物產生了唾液;

第四步,只搖鈴鐺不給食物,狗也產生了唾液。

這就是條件反射,狗學會了從鈴鐺聲音與食物之間建立了聯繫;

之後,巴普洛夫換成其它的如節拍器,哨子,蜂鳴器,音叉等工具,都會產生了一樣的效果;

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巴普洛夫設計了一個新建築,他特別命名為「寂靜之塔」,這個塔,牆體厚實,外邊有壕溝圍繞,還有防震設計,放在其中的實驗狗,避免聲音,光線等刺激,避免與人接觸,餵食和實驗都用特別的機器代替;

巴普洛夫的這一理論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不過他本人就不太願意被視為心理學家。

條件反射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由各種單純的聯想讓你產生的反應,都可以歸到這一類。例如,廣告營銷。

優樂美廣告

這個由周杰倫代言的廣告,大家很熟知了,現在一提到或見到周杰倫,你是不是會不自覺想起這款奶茶,你的唾液是不是在口腔裡打轉了?由明星代言商品,明星就是那個條件刺激,刺激你去購買代言的商品。

故事還沒結束,狗將繼續它的偉大使命。

在20世紀20年代,列寧格勒發了一次大洪水,在洪水上漲期間,巴普洛夫的狗差點淹死,有一段時間它們的鼻子和籠子的頂部只有一點點空間可供呼吸,這導致狗受到了極大的壓力。洪水退出後,巴普洛夫立刻發現那些狗的行為變得跟過去不一樣了,例如有隻狗原來喜歡它的訓練師,現在不喜歡了。這種突然的變化讓這位科學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決定繼續實驗,對狗施加壓力,讓它們精神崩潰,然後再來修復這些崩潰。最後他發現:

他能夠對這些狗進行分類,然後預測具體那隻狗有多麼容易崩潰;那些最不容易崩潰的狗也最不容易恢復到崩潰前的狀態;所有狗都可以被弄到崩潰;除非重新施加壓力,否則他無法讓崩潰的狗恢復正常;把這些狗換成人,又何嘗不是同樣呢?有的人經歷重大變故壓力後,性情大變,脾氣暴躁,原來外向的性格變革沉默寡言,原來孝順的孩子變成對父母的仇恨。

實驗的結果也告訴了我們恢復的方法,只有重新施加壓力才行,不破不立,這給了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新方法,看來很多時候是我們的方法不對。

巴普洛夫的狗最後瘋了,關於他虐狗的言論在街頭巷尾傳開了,尤其是那些動物保護人式污衊他是「假冒科學之名的不法行為」。巴甫洛夫從一個享有盛譽的科學家變成了虐待動物的殘忍之人,他沒了買狗的錢,也沒人敢賣狗給他,生怕成了「虐狗」的幫兇,為了能繼續研究下去,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助手去「偷狗」。

1936年2月,巴普洛夫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讓助手記錄下最後死亡的過程,口授他生命生命衰變的感覺,好為他深愛的生命科學增加些感性材料;當親朋好友前來探望他時,他一一謝絕,並說:「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巴甫洛夫和他的狗,讓世人永遠銘記在心。

相關焦點

  • 巴普洛夫的理論
    巴普洛夫,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伴隨著這些知名的名號,巴普洛夫的理論就成為了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下面就為大家羅列出巴普洛夫相關的理論知識。
  • 愛情和狗演繹著巴浦洛夫的傳奇故事
    巴浦洛夫,他的故事不僅有趣,而且他的人生經歷和研究理論會幫助身為「單身狗」的你!巴普洛夫與「狗」巴浦洛夫的一生都與狗結伴同行。先是汪星人,後是單身狗。我們先來講講動物狗,再來說「單身狗」,為了區別,本文都把我們常見的狗寫成動物狗,以作區分。
  • 《瘋狂的外星人》:「巴普洛夫」是個啥?
    看《瘋狂的外星人》時,前排有個扮相嬌嫩的小姐姐,不停問他的小男朋友:啥是巴普洛夫啊?小男朋友回答說:就是搖搖鈴鐺,狗就流口水。片中所指的巴普洛夫,全名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曾於190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巴普洛夫以及他的狗,不僅影響了心理學的發展,對於整個人類的影響也超乎想像。巴普洛夫最知名的實驗,發生在他跟汪星人之間)。每次給狗狗投食之前,他都刻意發生一些信號,比如搖鈴鐺,口哨,開關燈等等。
  • 巴普洛夫的故事
    在教師招聘考試的備考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名字「巴普洛夫」,我們知道他因對消化生理的研究而獲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金。我們會學習他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高級神經活動與氣質類型的對應,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巴普洛夫。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他的父親是位鄉村牧師,母親是一位牧師的女兒。
  • 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的考察很多,學習理論的考察尤為重要,但這部分的知識點在考察的過程中通常都是偏向於理解的,並且知識點本身比較抽象,涉及實驗、理論、觀點等,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重點把握住它們的內涵,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其中,最常見的理論是對行為主義的考察,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講師在此特將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進行梳理。
  • 2017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巴普洛夫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巴普洛夫經典條件作用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教師資格筆試中,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理論部分的知識點佔據著較為重要的比例, 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
  • 巴普洛夫知識點梳理
    巴普洛夫,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之中,巴普洛夫的知識點考查較為頻繁,又較難把握,所以對巴普洛夫知識點的梳理就較為重要。
  • 「智能」塑料片訓練後會動,就像巴普洛夫的狗
    「智能」塑料片訓練後會動,就像巴普洛夫的狗 2019-12-12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常考易錯知識點——泛化與分化
    泛化與分化這類題目在歷年教師考試試題裡也經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學員也經常在這個題目中摔跤絆跟頭,所以中公教師今天特意為大家準備了關於心理學常考易錯知識點——泛化與分化的相關練習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和記憶,以防於未然:一、提出者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巴普洛夫
  • 虐狗虐出諾貝爾獎——作為心理學家的巴甫洛夫和他的條件反射學說
    跟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嚴肅地講,關係可大了,巴甫洛夫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之父!1904年,巴甫洛夫憑藉消化生理學方面的成果,摘得諾獎桂冠。然而,早在1901年老爺子就已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條件反射。是的,就是你中學課本上學過的那個耳熟能詳的,虐狗的故事。條件反射怎麼來的呢?
  • 心理學基礎入門,先看什麼書?
    學習心理學專業,國內學校課程設置的第一科是《普通心理學》,美國的教材有使用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這兩本書的知識內容差不多,但是講述方式截然不同,《普通心理學》更學術化一些,讀起來不算輕鬆,《心理學與生活》的內容就活潑很多,更適合自學。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實驗心理學之父 英國科學家、科普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亞當·哈特-戴維斯的新書《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精選心理學史上繞不過去的50個裡程碑實驗,按時間順序排列,如:巴甫洛夫垂涎的狗、小艾伯特實驗、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用每個人都能聽得懂的語言、有趣的故事將實驗精髓呈現出來,幫助心理學小白搭建起基本的心理學史體系,讓你知道心理學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的。
  • 常識普及:了解人類行為的經典心理學實驗
    以上內容來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書籍《了解人類行為的50個心理學實驗:從巴甫洛夫的狗到羅夏墨跡測驗》。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所有你聽過的經典實驗。作者還通過簡單設計,讓你可以在朋友之中重複測試相關實驗。書中還會介紹每個心理學實驗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啟發和影響是什麼,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運用實驗成果來提升自己。
  • 我和狗的故事
    過去聽過一位朋友說過一個老鄉養狗的故事:他從路上揀來一條小狗,當時髒兮兮的,回來把它餵飽了,皮毛洗乾淨了送它出門,小狗怎麼也不肯離開他的家門口,就這樣把他養了下來,在他家一直過了10多年,老鄉去世了,那條狗卻始終沒有離開過那位老鄉的墳頭,一直到死去,聽了真讓人感動。
  • 史達林格勒巷戰中的巴普洛夫大樓,為何德軍三個月都攻不下?
    戰爭進行到中後期,蘇軍完全是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德軍進行巷戰。史達林格勒遭到德軍轟炸機無數次的狂轟亂炸,整個城市幾乎找不到一棟完整的建築,一條平坦的街道,到處都是瓦礫廢墟。被轟炸後的城市也成為德軍前進的障礙,由於沒有道路可用,德軍的坦克和機械化炮兵無法深入到城區,只能逗留在城市的外緣,進行概略的火力支援,從而無法精確的打擊。
  • 巴甫洛夫的狗
    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實驗結果/巴甫洛夫的狗 編輯巴普洛夫的狗圖冊巴甫洛夫的實驗表明:原來並不能引起某種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鈴聲、紅燈),由於它總是伴隨某個能引起該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現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原標題: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 巴普洛夫大樓上,蘇軍只有23人,為何德軍無論如何攻不下來
    就是這樣的一支多國小分隊,在巴普洛夫的領導下,頑強地阻擊著德軍的進攻,堅守大樓達58天之久。那麼,他們是如何辦到的呢?一、大樓內有充足的戰略物資。這座大樓被德軍佔領後,德軍就在樓內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包括眾多的槍枝彈藥和食物。
  • 「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焦點小屋堅持分享第1156天「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分享人:吳春燕最近讀書的時候看到「巴甫洛夫的狗」,說的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