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了解你自己?
世界上最難探測和了解的兩樣東西:一個是浩瀚的宇宙星空,另一個是人類深邃的心靈。古往今來,無數人為了探明這兩個世界而孜孜以求,從星空到心靈,湧現出佔星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等等。
不過,人類想要弄明白自己似乎要比弄清楚宇宙更難一些,從1879年第一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建立心理學研究實驗室,人類才打開了了解自身的大門。現代科學建立在實證辨偽之上,為了弄明白人的心理,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具體的實驗從行為、思維、認知、意識等多個方面來摸清楚人的「心靈」。
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
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實驗心理學之父
英國科學家、科普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亞當·哈特-戴維斯的新書《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精選心理學史上繞不過去的50個裡程碑實驗,按時間順序排列,如:巴甫洛夫垂涎的狗、小艾伯特實驗、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用每個人都能聽得懂的語言、有趣的故事將實驗精髓呈現出來,幫助心理學小白搭建起基本的心理學史體系,讓你知道心理學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的。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亞當·哈特-戴維斯 著 張雨珊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品牌:未讀·探索家
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與心理學密切相關,比如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當你的觀點與多數人不同時,你會堅持你所認為正確的理論嗎,哪怕許多人說你是錯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所羅門·E. 阿希試圖通過關於線條判斷的實驗,測量到底有多少人會被群體裡的其他人說服。
實驗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兩張,一張畫有標準線段,另一張畫有比較線條。被試7人一組,其中6人是實驗助手(即假被試),第7人是真正的被試。被試的任務是,在每呈現一套卡片時,選出哪條線與測試線長度相同。
所羅門·E. 阿希「從眾實驗」
實驗開始前幾次判斷,大家都一致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從第7次開始,假被試(助手)故意作出錯誤的選擇,實驗者開始觀察其被試的選擇是獨立還是從眾。
阿希從1951年開始,在1956年和1958年又多次重複這項實驗,結果發現:相當多的被試會同意一個群體決定,即使他們認為它是錯誤的。這個實驗就是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從眾實驗。」
還有,收看暴力節目會不會讓人變得暴力呢?電影、動漫一直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節目,但一些充斥暴力的鏡頭卻給人們帶來了負面影響。不僅是青少年,成年人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在1961年進行的「波波玩偶實驗」是關於攻擊性暴力行為研究的一個重要實驗。
阿爾波特·班杜拉「波波玩偶實驗」
在實驗中,班杜拉選用兒童作為實驗對象,因為通常兒童很少有社會條件反射。班杜拉試圖使兒童分別受到成人榜樣的攻擊性行為與非攻擊性行為的影響。然後將這些兒童置於沒有成人榜樣的新環境中,以觀察他們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樣的攻擊性行為與非攻擊性行為。
實驗結果表明:目睹過攻擊行為的兒童更容易表現出身體攻擊行為。
以上這兩個實驗只是《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這本書的其中一部分,心理學史上更多的經典實驗都會在這本書中一一呈現出來。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內頁
如果你對記憶、抑鬱、臉盲、自閉症、分離焦慮、偏見、從眾心理、服從權威等相關問題感興趣,那麼,在這本書中你將看到心理學家對這些議題所做的各種假設和驗證。 你將對自己與他人所做的決定和行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讓我們一同走進心理學的歷史,並踏上深入了解自己的旅程吧!
如果對該書感興趣,可點擊以下連結購買:
噹噹: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71153.html
京東:https://item.jd.com/12196295.html
一鳴心理微信公眾號:YMXL525青島一鳴心理諮詢中心
提供心理諮詢,健康管理等服務
QQ:740945305 新浪微博:@一鳴心理
歡迎加入一鳴心理QQ交流群:324034712
微信粉絲群申請 請加個人微信:qdymxl
諮詢電話:0532-88770586,13280853285
關愛身心健康 樂享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