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小屋堅持分享第1156天
「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分享人:吳春燕
最近讀書的時候看到「巴甫洛夫的狗」,說的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後來人們就常用「巴甫洛夫的狗」來形容一個人反應不經大腦思考,如意識形態的先入為主、對邏輯思辨的抗拒。
其實細想一下,我們舊的思維模式好像也是被這樣訓練成的。比如孩子不聽話,父母的情緒就會被慢慢點炸。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用這樣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看見情緒的邊界線,儘量避開雷區。
今天下午放學後,孩子有一節數學課,我接到他,他就哼哼唧唧的不想去。我知道再繼續糾纏下去,就會一步步走入暴跳如雷的情緒裡面。覺察到了,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此刻不想去,那我們放下這個念頭,一起去做個開心的事情吧,你想吃點什麼東西呢?」於是我們倆一起去買點孩子想吃的,想喝的,說說笑笑就去上課了。
孩子說:「講一道奧數就回來。」我一聽心裡是有點急了,又一次覺察,去溝通:「要上一個小時的課呢!」孩子笑了:「講一道奧數題至少就得一個小時呢,你以為呢,傻媽!」聽到他這麼說,我心底裡長出了一口氣。哎,要想不再被腦子裡的舊意識所左右,我的情緒越來越趨於穩定,還需要再用「巴普洛夫的狗」的訓練方式來形成新的意識形態。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吳春燕于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