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2021-01-17 新曲線心理


在其研究中,巴甫洛夫始終如一地尋求生理系統——心臟、消化和大腦皮層——運作的「窗口」。精確的活體解剖方法有其可取性,但可惜,這些方法經常破壞了身體的固有機能,阻撓了巴甫洛夫觀察活的系統的目標。他模仿人的外科手術,設計了嚴格的外科手術方法;他的狗在做手術前要經過四個外科手術準備室。在那個還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他的實驗室裡從未發生過一例敗血症。巴甫洛夫是一個手藝精湛的外科醫生,從未讓他的實驗動物在外科手術中死去。1888年,他迎來了首次重要的成功,當時他隔離了一顆仍在活動著的哺乳動物心臟。這是人們第一次直接觀察到心臟的活動。


在尋找消化系統上的窗口時,巴甫洛夫設計了一個手術。這個手術把一個「微型胃」從器官中分離出來,放在一個囊袋中,以便他能夠觀察狗的胃中發生的腺體活動而不會被正在消化著的食物所汙染。在巴甫洛夫之前,許多實驗者都曾試圖開發這樣一個囊袋。在德國時,巴甫洛夫曾在布雷斯勞學習過海登海因的手術方法,但是海登海因的嘗試並未成功。


巴甫洛夫最初也遭遇到許多困難。他的前十九次手術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在第二十隻動物身上,他成功地將一個微型胃分離進一個囊袋中。到最後,巴甫洛夫在做這個「巴甫洛夫囊袋」時如此嫻熟,以至於在旁觀者意識到手術已經開始之前,手術通常已經結束。隨著一小部分胃的外現,巴甫洛夫擁有了一個消化系統上的窗口。他研究了狗吃不同食物時,以及被切斷食道以使食物不能到達胃中時的胃液成分。在這些假飼條件下,狗吃的是巴甫洛夫所謂的「虛擬食物」,但是在進食後一段時間胃液開始流出。這種胃的反射在胃中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發生;它由神經系統中一種更高級的中樞引起。巴甫洛夫稱之為「心理反射」


巴甫洛夫通過植入囊袋壁上的用塞子塞住的瘻管收集胃液。他的狗每天產生20升純淨的胃液;巴甫洛夫把他的實驗室稱作一個「胃液工廠」。機靈的巴甫洛夫將這些胃液出售給那些消化不良的人們,作為輔助消化之用;而出售這些胃液可以掙得他實驗室一年研究經費的一半。鑑於這些胃液嘗起來糟糕透頂且療效可疑,巴甫洛夫必定是個厲害的銷售者。


巴甫洛夫在發表於1897年的《消化腺機能講義》以及1903年4月28日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的國際醫學大會上的一篇論文中報告了這些研究成果。這些報告取得巨大成功,為巴甫洛夫贏得了國際聲譽和1904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當他作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獲獎演說時,聽眾們毫無疑問希望巴甫洛夫講述他關於消化的實驗。但是他反而講述了他通過最近發現的窗口「心理反射」所觀察到的內容。從1891年起,巴甫洛夫和他的學生們開始關注狗在平時偶爾而非在餵食時分泌的胃液和唾液。最初,這些反應只是幹擾研究消化的「討厭的東西」,但是此後巴甫洛夫開始對其進行更為系統的研究。


1891年,格奧爾基·奧弗叄尼斯基在其博士論文中探討了唾液腺對多種刺激的反應。奧弗叄尼斯基的研究方法包括向唾液腺內注射血清並觀察唾液管內的流出物。為簡化實驗,瘻管植入狗的唾液腺內以收集唾液。通常,在狗看到食物但沒有吃到食物時,看到經常盛食物的盤子時,甚至在聽到給它們餵食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腳步聲時,都會流口水。因為這些都不是唾液的適宜生理刺激,巴甫洛夫稱之為「心理刺激」。


巴甫洛夫相信研究這些刺激及其引起的反應將會揭示大腦半球的秘密。然而,其他人並不相信,一些生理學家同行認為他的實驗研究至多是準科學。偉大的英國生理學家查爾斯·謝靈頓就曾建議巴甫洛夫回到真正的生理學上來,雖然他後來也承認巴甫洛夫研究的重要性。


在實驗中,巴甫洛夫運用了多種可引起條件反射的刺激,或稱條件刺激:節拍聲、蜂鳴聲以及觸覺和熱感刺激。他盡力把他的動物與研究以外的其他刺激隔離開來。巴甫洛夫設計了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寂靜之塔」,用兩英尺厚的泥灰牆來隔音。在實驗者與狗相隔離的雙重房間裡,他對狗進行測試。在餵食物之前,給狗呈現一個條件刺激。若干次這樣的匹配之後,巴甫洛夫發現僅僅呈現這個刺激就可以引起唾液分泌。這個現象他稱為條件反射,巴甫洛夫建立了一個程序,這一程序讓各種刺激獲得引起反射反應的能力。蜂鳴聲、節拍聲以及觸覺和熱感刺激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引起唾液分泌的,只有在條件反射作用之後,它們才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古文化: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全世界生物元老」巴甫洛夫
    1885年到1886年,著名心理學家夏爾科在給歌斯底裡症患者治療時發現,病人在被催眠的狀態下,症狀就會消失,但是心理健康的人在催眠的狀態下,則會出現歇斯底裡的症狀,夏爾科進一步發現,引起病人行動或精神障礙的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
  •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發現並開闢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讓研究人員研究動物如何學習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流口水的狗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 「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焦點小屋堅持分享第1156天「巴甫洛夫的狗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俄國生理學家 (圖源,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Ivan Petrovich Pavlov) 是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構建了條件反射理論,也是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 虐狗虐出諾貝爾獎——作為心理學家的巴甫洛夫和他的條件反射學說
    前文我們講到,巴甫洛夫是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也許有人會感到驚奇,巴甫洛夫榮獲的不是生理學/醫學獎嗎?跟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嚴肅地講,關係可大了,巴甫洛夫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之父!這種現象讓巴甫洛夫非常惱火,因為這嚴重幹擾了口水的量化指標。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來的時候亂來,咋回事呢?一琢磨,條件反射學說就出來了:無條件刺激與無關刺激的多次聯結,會導致無關刺激變為條件刺激;而後單獨呈現無關刺激,也能使個體產生類似無條件反射的條件反射。啥?沒明白?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賽先生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當狗吃東西流唾液的時候,一部分唾液就通過導管流到外面。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而且名字挺長叫做——巴甫洛夫青年▲簡稱巴氏青年在解釋這個梗之前我們先來一起回憶一下在中學階段生物課的學習中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所長特意去查證了一下這個梗的出處巴甫洛夫青年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某音鵬程哥
  • 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在巴甫洛夫長期用狗做實驗對動物消化系統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狗在實際吃到食物以前,只要一看見食物,就已經分泌唾液了,他把這種現象叫做「心因性分泌」。這種現象引起了巴甫洛夫的興趣,開始了他對條件作用的研究。巴甫洛夫通過實驗發現,只要食物落到狗的口中,它就會泌出唾液,這種反射活動是狗和其它一切動物生來就有的,巴甫洛夫稱之為非條件反射;但實驗中他又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除了食物刺激口腔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以外,其他的刺激,比如光、聲音等的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 考點總結—巴甫洛夫思想
    巴甫洛夫的思想作為教師考試的必考考點,且內容較多,能否準確把握該知識點關係到考生最後考試的得分情況。那麼怎麼準確的把巴甫洛夫的思想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搖鈴實驗)。
  • 【心理小貼士】巴甫洛夫的狗實驗
    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解釋和說明許多人類行為,包括恐怖症從何而來,你為何不喜歡某種食物,什麼是你情緒的來源,廣告是如何發生作用的,為何在面試或考試前你會感到焦慮,是什麼引起你的性慾……而由實驗得出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被應用於生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通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技術解決了在牧場中狼捕殺羊的問題。
  • 教育心理學備考指導之——巴甫洛夫「應答性行為」與斯金納「操作...
    大部分考生在複習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理論時,經常會覺得學習理論涉及的理論多、人物也多,尤其是行為主義流派的幾位心理學家,有實驗、有理論、經常讓人感到很吃力。今天中公教育任慧琴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行為主義的兩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與斯金納,並對他們的理論加以梳理與辨析。巴甫洛夫的理論名稱為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的理論名稱為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 行為主義之巴甫洛夫
    行為主義之巴甫洛夫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27 09:1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視覺中國供圖「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發現了條件反射。他發現狗在看到食物或者吃東西之前會流口水,隨後在每次給狗餵食之前,都會給出搖鈴、亮紅燈等信號。在這些信號與食物接連出現幾次之後,他嘗試只給出信號而不餵食,結果發現狗雖然沒有看到食物卻依然會流口水——這種現象就叫做條件反射。這項研究自1901 年起,直到 1936 年巴甫洛夫逝世為止,35 年來巴甫洛夫一直專心從事條件反射實驗研究。
  • 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
    中學時代,巴甫洛夫閱讀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和赫爾夢等人的著作,對這些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唯物主義者皮薩列夫,以及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的著作,決定了巴甫洛夫一生的道路。1870年,21歲的巴甫洛夫離開神學院,依靠口袋裡的一張貧困證明書」免費進入了彼得堡大學,攻讀生理學專業。
  • 教育心理學中重要人物之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作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他研究的是有機體的應答性行為。他通過狗搖鈴實驗提出了他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對於巴甫洛夫我們需要掌握三個知識點:四個事項、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系統、兩大規律。(一)巴甫洛夫實驗的四個事項巴甫洛夫在給狗做實驗時,餵狗饅頭,狗吃饅頭時分泌唾液,這是狗的本能,我們把它稱之為無條件反射,對應的刺激(饅頭)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巴甫洛夫在餵狗饅頭時口袋有隻鈴鐺,每次餵饅頭時鈴鐺都會響,久而久之狗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狗後天學習獲得的,我們把它稱之為條件反射,與之對應的刺激(鈴聲)稱之為條件刺激。
  • IEEE論文:中國研究人員用「巴甫洛夫的狗」調教人工智慧有了新方法
    IEEE論文:中國研究人員用「巴甫洛夫的狗」調教人工智慧有了新方法  黃琨 • 2019-12-11 14:02:39
  • 巴甫洛夫與狗的30年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裝置圖心理學原理——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的一種基本形式。在這一個學習過程中,一種能夠產生先天反射的刺激與另一種中性刺激聯繫在一起,後者便具有了引發相同反應的能力。該死,狗心裡想到,我怎麼這麼不爭氣,明明說好了這次堅決不流口水的。但是架不住嘴邊的口水就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掉到了地上,而地下,分明沒有飯盆。狗開始回憶自己之前都幹了什麼,好像最開始是對吃的感興趣,一見到肉和骨頭,自己就開始流口水。「這當然說得過去了,畢竟我是一隻狗!」
  • 那個讓巴甫洛夫追悔莫及的科學家
    還記得那篇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中,巴甫洛夫深表遺憾地說:「自然,人家是對的。那個讓巴甫洛夫追悔莫及的科學家便是斯塔林。斯塔林開闢了內分泌研究的新紀元,一生曾四次「陪跑」諾獎,遺憾的是,因為缺乏英國同行生理學家的支持,他並未摘得一塊諾貝爾獎。
  •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其中包括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以及該實驗下獲得的關於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且此知識點以選擇題為主進行考察。下面對這兩部分知識做一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