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普及:了解人類行為的經典心理學實驗

2021-01-10 善用網文

@善用網文: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01

如果你在網際網路上消磨時間,你就會經常看到那些被稱為「鍵盤俠」的人的評論。

這些人喜歡在微博、豆瓣、頭條等社交網站上其他人發表的內容下方留下刻薄的評論。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一種解釋是,這些青少年(通常是男性)正試圖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一種權力感。

另一種解釋涉及網際網路賦予我們的匿名性。

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知道自己處於匿名狀態的時候,我們會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情。

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個實驗:

一些被試在到達研究現場時就被貼上了姓名標籤以提醒他們的身份,是「好人」還是「討厭鬼」。

其他人則同意穿上實驗服,戴上帽子,這樣他們的真實身份就不會被其他人知道,他們就這樣被「去個性化」了。

戴著名牌帽子的人對好人的電擊強度較低,而對討厭的人的電擊強度較高。

穿著外套和戴著帽子的人則對好人和討厭的人的電擊時間都更長,強度也更高。

所以,當人們感到自己是匿名的時,他們會以意想不到的(有時是反社會的)方式行事。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以某種方式抑制自己,也就是說,我們通常不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當匿名時,我們則會做一些讓人感到驚訝的事。

你現在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網上有人頂著個假名,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幹了吧。

以上內容來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書籍《了解人類行為的50個心理學實驗:從巴甫洛夫的狗到羅夏墨跡測驗》。

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所有你聽過的經典實驗。

作者還通過簡單設計,讓你可以在朋友之中重複測試相關實驗。

書中還會介紹每個心理學實驗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啟發和影響是什麼,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運用實驗成果來提升自己。

02

心理學實驗有很多是用動物做測試,再把結果擴展到人類身上。

最有名的動物實驗可能是巴甫洛夫的狗,但排在清單前列的,還有「斯金納盒子」裡的鴿子。

1.巴普洛夫的狗:條件反射

巴普洛夫用狗來做實驗,每當節拍器響起,他就會給狗提供食物,狗就會流口水。

後來,沒有食物提供的時候,只要節拍器響起,狗還是會流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

同理,你去醫院看望別人的時候,是不是會感到不舒服?

這是因為醫院的景象、聲音和氣味都會讓人與焦慮掛鈎。

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的最經典例子就是牙醫的鑽頭。

一開始鑽頭的聲音是中性的,但隨著你被鑽頭聲音刺激的次數越來越多,它會讓你感覺很痛,你可能在一看到鑽頭時就會退縮。

如果你善於觀察,你會發現巴甫洛夫實驗原理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2.「斯金納盒子」裡的鴿子:「迷信」行為

斯金納在隨機時間段往盒子裡扔食物球,測試能否創造出一種看起來像迷信的行為。

果然,過了一會兒,當小球掉進盒子裡時,鴿子就開始做它們碰巧在做的事情:

一隻鳥在籠子裡逆時針旋轉;第二隻則不斷地把頭撞向籠子上方的一個角;第三隻則出現了「搖擺」反應,就好像在把自己的頭放在一根看不見的杆下面並反覆抬起它。

鴿子以為,是它們碰巧在做的事,導致了食物的出現,所以,它們會不斷重複食物掉下來時自己當時的動作,希望通過這樣做獲得食物。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比賽時穿個紅襪子,考試時戴上特有的「運氣符號」,或者打麻將時,用上一次胡牌的姿勢來摸牌,這些都是斯金納鴿子實驗的現實版。

所以,人類特有的「怪癖」迷信行為,也可能只是強化作用的例子,我們和鴿子一樣。

03

心理學上的很多實驗,和人類的記憶有關。

你可能在某個時刻經歷過這種情況:

你坐在一個房間裡做某件事,或者只是在刷牙,然後你覺得需要去拿點東西。

所以,你先把手上的事情擱置一旁,走進另一個房間,唉?你站在新房間裡,不記得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

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你身上,千萬不要擔心,因為這種經歷也常發生在很多人身上。

科學家們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來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它被稱為「記憶的事件模型」。

當我們在一個物理空間裡時,我們可以記住我們所做的。

但是,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房間並面臨新的事物時,我們的大腦會部分「清空」在之前空間裡我們做過的事情或一些想法。

我們的大腦有可能想騰出更多的「空間」來應對在新的空間將要發生的事情。

加百利·雷萬斯基和大衛·科普蘭做了相關實驗,即走過門口會導致遺忘:情境模型與體驗空間。

這項研究的實用建議之一是,如果你要離開一個房間去做另一件事,在你離開這個房間之前,最好默念一兩次為什麼你要離開這個地方。

這麼做有助於把信息放進你的短期記憶中並保留更長時間,從而在你離開房間的時候,防止你的大腦「清空」所有信息,提升你記得為什麼來到這裡的概率。

04

從眾效應和服從權威是心理學上群體研究的經典實驗。

通常都認為,行為是由人的個性決定的。

但事實上,有時候你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你認為你應該這麼做以履行你被賦予角色的職責。

津巴多和同事在監獄環境中創造了「囚犯」和「警衛」的角色,由不同的學生來扮演。

很快,獄警們對囚犯們變得非常苛刻,囚犯們開始做真正的囚犯應該做的事情——對獄警大喊大叫、咒罵他們、不按他們說的去做。

很明顯,學生們正在以一種非常深刻的情感方式「扮演」這個角色。

他們變得非常沮喪和憤怒,許多人不得不提前退出研究,因為他們的情緒反應很強烈。

顯然,當扮演角色時,可能不僅僅是「做你應該做的事」,扮演這個角色就會對你產生影響。

當老闆對你說:我看好你呦,你是不是有一種被賦予重任的感覺,從而幹勁十足呢?

05

心理學實驗的很多成果還可以促進人際關係,提升你的說服力。

你有沒有向你的父母要過一點錢,在他們答應了之後,你實際向他們要的錢會比你最初要求的多一點?

心理學家稱之為「登門檻」技術。

也就是說,一旦別人答應滿足你的小請求,別人就很可能會為你提供比原先應允的更大的幫助。

然而,還有另一種方法。

你可以先向父母要一大筆錢,當他們說不可能的時候,你可以要求一個更小的數額,這實際上是你本來希望得到的數額。

第二種方法是所謂的「以退為進」技巧。

暢銷書《影響力》的作者、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揭示兒童和銷售人員使用的許多不同說服策略方面,都證明了以上兩種技巧的有效性。

對於「登門檻」策略的解釋是,在你答應了一個請求後,你傾向於認為自己是有用的人,所以你會再次同意下一個請求。

而「以退為進」技巧的解釋就是,一旦你說「不」,你就會感到有點不好受,然後另一個人就會提出一些現在看來微不足道的要求,你就接受了。

這些都是強有力的說服策略,你可以在試圖說服別人的時候使用它們。

或者,你現在知道了這些策略,你就會清楚什麼時候有人正在對你使用這些策略,你可以抵抗住誘惑或者避免產生愧疚感,與這些策略相抗衡。

以上是對書中一些主要內容的分享,這本書一共講述了50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非常有趣有用,強烈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本書讀後「踐行清單」:

一、用得上

1.登門檻和以退為進

二、如何做

1.說服別人或提要求時可以使用

關注 @善用網文:每個思想,都會發光!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相關焦點

  • 五大兒童心理學經典實驗
    五大兒童心理學經典實驗 1.嬰兒早期記憶自我概念,或者說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奠定了我們行為處事的基礎。本文中的經典實驗,向我們揭示了嬰兒什麼時候知道「我就是我」。 至今為止,「鏡子測試」依然是最好的檢查嬰兒自我概念出現的實驗。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12講: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行為主義的基礎
    二、第二模塊—「行為主義」學習開始那麼言歸正傳,今天的第12講,我們就開始第二模塊—心理學「行為主義」流派的學習。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實驗,這個實驗可是對「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三、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首先,來具體介紹一下這個「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具體步驟。
  • 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4-03 09: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你去認知什麼是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是可以通過可觀察的行為(行為)客觀地研究人類或動物心理學的理論。這個研究領域是對19世紀心理學的反應,它使用對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進行自我檢查來檢驗人類和動物的心理。歷史和起源,行為主義是對心理主義的反應,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心理學家使用的主觀研究方法。
  • DeepMind重大突破:DNN具有人類行為,認知心理學破解黑箱
    「新智元」(ID:AI_era)DeepMind 的最新論文稱過去「首次」將認知心理學方法引入了對深度神經網絡黑箱的理解研究中,並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發現了深度神經網絡存有和人類兒童在學習詞彙時也存在的「形狀偏好」的行為。此文一出,就有學者指出,DeepMind 是在將自己的研究包裝為全新的研究。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你是否了解你自己?世界上最難探測和了解的兩樣東西:一個是浩瀚的宇宙星空,另一個是人類深邃的心靈。
  • 好書推薦:心理學入門經典書籍《心理學與生活》
    如果要問心理學入門所必讀的經典書目有哪些,可以羅列出很多。但是如果只能推薦一本,那一定是這本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都有哪些來頭,讓人如此推崇呢?首先,《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其次,還是被許多國家大學的「普通心理學」課程選用的教材。
  • 經典心理學實驗匯總:習得性失助
    經典心理學實驗匯總:習得性失助 2020-03-03 發布   情緒的產生在生理-認知側面或先天-後天側面,都是十分複雜的。
  •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心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各位學者研究心理學過程中,大部分採用了跟自然學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實驗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開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實驗的知識點,而同學們對於實驗又比較陌生,在此給同學們總結一下心理學常見的一些實驗,一是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材料,二是讓同學們對心理學產生親近感,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一、視崖實驗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關於幼兒園招聘考試中,很多考生在複習到學前心理學模塊時,發現很多關於一些心理學家做的經典實驗,考試中也喜歡考到這些實驗
  • 心理學「江湖」之三大門派(中)-行為主義心理學
    背景:科學心理學建立以後,出現了現代心理學的十個主要學派,其中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和人本心理學逐漸發展壯大,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三大勢力理論祖師:巴甫洛夫行為主義心理學是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因此巴普洛夫也被稱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理論祖師」。
  • 進化心理學視角下人的一些心理與行為
    (生存和繁衍)來觀察人類的心理和行為。 這本書把嚴肅的學術內容講得特別有趣,就像有些東西我們都喜歡,但是我們又說不清楚為什麼喜歡,而進化心理學更多的就是解釋我們這種潛意識中的「常識」。 書中有很多例子,都在證明人類的很多行為習慣、心理特徵都是進化出來的!用「進化」的眼光來看,很多現象讓人為之一振、耳目一新!
  • 趣看心理學流派之「行為心理學」:捕捉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
    這個時候,一些年輕地心理學家們對這樣的研究表不滿意,他們覺得,心理學應該和其它自然科學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應該研究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行為」。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就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一位,也是今天的主角「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行為心理學中的刺激與反應。
  •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作者:Eleanor CumminsCredit:HW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通常包括該學科的歷史故事。當中記錄了創造性的實驗和古老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實驗結果。但是,我們認為自己對人類思維方式所了解的許多內容——比如親子關係的深度,或者即使感覺不道德也傾向於服從權威——來自於後來被發現的脆弱、帶有偏見或過於不道德的、今日無法復現的研究。
  • 《人類發展心理學》課程回顧|從心理學視角探索人類發展軌跡!
    12月19~20日,學威國際商學院特聘深圳大學心理學院李曉東教授,為西班牙武康大學深圳班MBA學員講授《人類發展心理學》。課程導師簡介李曉東教授深圳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後,中國心理學會認定心理學家。
  • 啟動效應:或將徹底改變人類行為的心理學發現,如果它是真的話
    過去十幾年,在意識的作用、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動機方面, 社會心理學研究者取得了驚人發現。這些發現跟循序漸進不沾邊。與此同時,心理學也深受醜聞與懷疑的困擾。他想深入了解人類情感,因為人類情感是這樣一種「對萬事萬物有神秘而巨大影響的力量」。他記得自己上高中時曾就斯金納(B. F. Skinner,即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美國心理學家、行為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奠基人)的理論與人發生爭論。班上其他人都認為斯金納的觀點荒唐可笑。巴奇卻不這樣認為,倒不是因為他欣賞激進行為主義的主張或喜歡斯金納通俗的文風。
  • 這些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原標題: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 2019心理學考研:七大實驗分析
    摘要:心理學專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且令眾人嚮往的一個專業,比如小編當年也是特別想學心理學,可惜陰差陽錯啊~而心理學考研的考生學心理學的目的則是為了深入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
  • 從心理學實驗到網際網路產品設計02:利用從眾效應,引導用戶行為
    本文介紹社會心理學的從眾效應,描述實驗設計並分析結果,展示從眾效應在產品設計中如何應用。一、前言前文中,筆者介紹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方向,追本溯源,我們再來看看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目的。心理學是關於個體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研究,既是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