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看心理學流派之「行為心理學」:捕捉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

2021-01-10 鋼鐵防彈玻璃心

心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從它的產生到現在不過寥寥百餘年。與數學、物理學、文學等學科來比,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稚嫩。

但就是這麼一個「嬰兒」,也在歷史的河流中形成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行為心理學」流派。

20世紀初期,美國仍在盛行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研究飄忽不定、轉瞬即逝的「意識」。這個時候,一些年輕地心理學家們對這樣的研究表不滿意,他們覺得,心理學應該和其它自然科學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應該研究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行為」。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就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一位,也是今天的主角「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

行為心理學中的刺激與反應。

行為心理學一反傳統心理學採用「內省」的方法,主張研究能夠直接反應人意識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特徵,即對人的行為本身進行研究,因而影響深刻。所以在研究方法上,行為心理學喜歡採用客觀行為觀察的實驗方法:

夜晚,當探照燈的光打在人的臉上,人們的瞳孔就會迅速收縮,而此時如果將光源切斷,那麼人的瞳孔又會重新放大。

在氣氛和諧的室內,若是突然有東西掉落到地上發出巨響,屋內的每個人都會受到驚嚇而左右張望。

又或者室內有難聞的氣味,屋裡的人也會捂著鼻子出去透氣。

將室溫升高,裡面的人就會出汗並脫掉上衣,但將室溫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溫度線下,裡面的人又會做出哆嗦、相互擁抱取暖等反應。

這些行為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研究它們發生的前因後果,就是行為心理學的「責任」。

身體裡面的反應。

此外,我們的體內也有因刺激而產生作用的諸多部位,例如:

因為沒有進食的緣故,胃部的肌肉開始有節奏地進行收縮;

而一旦攝入了足量的食物,胃部又會停止收縮。

我們身上的肌肉也不僅僅只受到來自血液的刺激,它們同樣受制於自身的張力——張力的增強,會使得肌肉和軀體滿有活力,充滿內勁;

而張力減弱時,肌肉就會鬆弛,使得軀體失去活力。

動物和人類作為有機體,會不斷地受到來自環境客體的刺激,包括身體內部組織本身的變化所帶來的刺激。

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認為我們的身體內部組織對我們的影響力,比外部客體對我們施加的影響力更為神秘或者不同。人類除了眼、耳、鼻、舌這些感覺器官,還有整個肌肉系統,包括橫紋肌、非橫紋肌。

這些肌肉不僅僅是反應器官,也是感覺器官。在人類的行為方面,它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類絕大多數的反應都是在橫紋肌和內臟組織的變化所引起的刺激上建立起來的。

嬰兒與「蒙娜麗莎的微笑」。

如果有人關注過人類行為的成長過程,他就會發現,新生兒的成長過程中雖然有很多刺激能夠引起他們的反應,但同樣也有很多刺激不能引起他們的反應。

比如人們將「蒙娜麗莎的微笑」或者貝多芬的交響曲樂譜放到新生兒的面前時,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夠做出什麼反應了。

在接下來的文字中,我將會與大家一起探討那些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反應的刺激,以及那些能夠引起我們反應的刺激(條件反射)。

從出生到死亡,有機體無時無刻不在受內在的或外來的刺激,而當有機體受到刺激時,就會開始反應,做出運動。

這些反應可以是大幅度的,能夠通過肉眼觀察到的,如手臂、大腿、軀幹的運動;

也可能是十分微弱的,只有通過相關儀器才能檢測到。

這樣的微弱反應,可能是以呼吸的變化反映出來,也可能是以血壓的升降表現出來,還可能是一絲不易被人捕捉到的眼神流露。

在大多數情況下,有機體都會為了適應刺激所帶來的襲擊而做出本能的反應。

在適應的過程中,有機體會通過運動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以使刺激作用消失。也許這麼說不夠形象具體,但通過以下舉例,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依然拿飲食舉例:當人感到飢餓的時候,胃部會開始收縮,接著我們會難以忍受,感到心理失衡,於是開始尋找有什麼可以吃的。

這時,我們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冰箱裡仍有剩下的麵包奶酪,於是便飢不擇食地享用起來。飽餐一頓之後,我們的胃部得以恢復,即便大街上的超市和購物中心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悅人眼目的食品,我們也不會再有進食的欲望。

或者在寒冷的冬季,走在大街上,強風颳到我們全身,我們就會加快腳步,或者尋找一個可以擋風取暖的地方來驅散身體裡的寒氣。

又或者我們飲酒過度時,脾胃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也會迫使喝酒的人把酒吐出去。其實,以上這些都是有機體為了適應刺激、保護自己而做出的反應。

行為心理學家對刺激—反應的研究和強調,引起了一些心理學家的不滿,他們認為行為心理學家的興趣是記錄肌肉的反應,而對這些肌肉反應的觀察總結對心理學的研究並不能做出實質性的幫助。

但其實,行為心理學家的主要關注力是集中在整個人類的行為上的,而不單單是肌肉反應。具體研究時,行為心理學家會觀察一個人如何在工作日履行他的職責,他們對反應的研究無非是想清晰明白地告訴人們,一個人正在做什麼,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

(行為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

行為心理學雖然在現在看來已經成為了歷史,但起在心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小視。行為心理學通過其理論體系,發展出了一些相應的療法,例如示範療法、行為排演等,這些療法不僅在特殊領域有很好地治療作用,同時也為日後的心理學流派和心理治療方法提供了不少理論基礎和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行為心理學》約翰·華生《行為心理學:一個偉大心理學家的思想精華》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之流派之爭:心理學中的百家爭鳴
    以思維為例,構造主義關心什麼是思維,而機能主義則關心思維在人類適應行為中的作用。也是這一特點,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過程,同時也推動了心理學在其他領域的發展。行為主義主要誕生及興盛於20世紀20年代—50年代。代表人物:華生(美國,發表《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宣告行為主義的誕生),斯金納
  • 心理學流派梳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流派在各地考試中均有涉及,也是一個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很多考生容易出現混淆。今天就幫助大家梳理、總結一下教招考試中心理學流派相關知識點。一、心理學的產生1.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1)哲學淵源:為心理學提供理論基礎。①亞里斯多德的《論靈魂》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
  • 心理學的七大流派(上)
    心理學發展到現在有許許多多的流派,但是去掉那些小流派,大的流派只有七個。(一)結構主義心理學:心理活動的內容結構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馮特,後經他的學生鐵欽納在美國宣揚推廣。結構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意識經驗,個體經驗由人的感覺、意象、感情三種元素結合而成。(二)機能主義心理學:有目的的心理機能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源於美國心理學詹姆斯、杜威和安吉爾。機能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個體在適應環境時的心理機能和意識活動,人的意識是一條永遠變化著和流淌著的表象和感覺的河流,並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它具有選擇功能。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知識,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需要考生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識記,找到各個流派的內在聯繫,進行理解性的記憶。因此,本篇文章將對常見考點進行總結,並對各流派進行對比聯繫,以幫助考生進行有效備考。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流派梳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流派在各地考試中均有涉及,也是一個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很多考生容易出現混淆。今天就幫助大家梳理、總結一下教招考試中心理學流派相關知識點。一、心理學的產生1.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1)哲學淵源:為心理學提供理論基礎。
  • 心理學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你記住了嗎?
    20世紀以來,美國心理學一直比較重視心理學在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的應用,這和機能主義的思潮是分不開的。心理學流派之三: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心理學流派之五:精神分析心理學產生於1900年,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前面所說的構造主義、機能主義和格式塔心理學主要重視意識經驗的研究,行為主義重視正常行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學派則重視異常行為的分析,並且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
  • 教師編考試知識點:心理學流派之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是由德國心理學家韋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於1910年至1912年間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創建的,其產生的正式標誌是韋特海默於1912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格式塔是從德文「Gestalt」音譯而來,意為「完形」、「整體」,因此格式塔心理學也被稱作完型心理學。
  • 心理學的七大流派(下)
    關注我,一起學習心理學接下來就是鼎鼎大名的弗洛伊德,他的《夢的解析》可是忽悠了不少人。(五)精神分析心理學:心理活動的動力精神分析理論由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在1896年創立。精神分析是一種治療精神病的技術,即利用潛意識來解決個體心理衝突與情緒問題,用它在臨床中尋找患者異常行為產生的根源。
  • 心理學「江湖」之三大門派(中)-行為主義心理學
    背景:科學心理學建立以後,出現了現代心理學的十個主要學派,其中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和人本心理學逐漸發展壯大,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三大勢力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動物心理學。得力弟子:斯金納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1904年3月20日-1990年8月18日)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
  • 格式塔心理學流派—苛勒
    格式塔心理學是由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於1910年至1912年間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創建的,其產生的正式標誌是魏特海默於1912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格式塔心理學也被稱作「完形心理學」或「完形主義」。格式塔學派認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主張心理學要研究整體的經驗與行為,它最初是以反對元素主義或構造主義心理學起家的。後來,它也反對行為主義對行為研究的還原分析論。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馮特是近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心理學史上他的名字與心理學的獨立和實驗(內容)心理學的建立直接聯繫在一起。
  • 心理學為何有那麼多流派
    當時就想到,心理學有沒有定律,人心是否遵從一定的規律?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答案。人似乎多種多樣,人心也是千變萬化。但對心理學,一直抱有興趣,也閱讀過一些心理學書籍。但總的了解來說,心理學流派很多。這就讓我認識到心理學還處於早期階段。成熟的學科少有流派物理學有流派嗎?似乎沒怎麼聽過。或者即使有,流派也比較少。
  • 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7大流派
    一.構造主義代表人物:馮特、鐵欽基本觀點:1.心理學應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2.用內省的方法,找出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3.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二.行為主義代表人物:華生基本觀點:
  • 蓋茨又贊中國「復工典範」,用行為心理學淺析「中國形象演變史」
    25歲擔任芝加哥大學心理實驗室主任,35歲創立行為主義心理學,引起了20世紀初心理學的一場持久革命。華生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動物心理學,主張研究,他是第一個將巴氏(巴普洛夫)的研究結果作為學習理論基礎的人。從以上履歷可以看出,華生事業早成,支撐其事業是其對心理學發展的巨大貢獻,讓我一起了深入他和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及其記憶口訣
    記憶口訣:馮特構造鐵欽納,奈瑟加工皮亞傑。機能主義詹杜安,完型格式特可靠。行為開創有華生,人本主義在羅馬。性慾人格潛意識,精神分析弗洛伊。一行二知兩革命,神人認知三勢力。1. 馮特構造鐵欽納。構造心理學派,代表人物是馮特和鐵欽納。2. 奈瑟加工皮亞傑。信息加工心理學派又稱現代認知學派,代表人物是奈瑟和皮亞傑。3. 機能主義詹杜安。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和安吉爾。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12講: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行為主義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要依次介紹心理學的6大流派:行為主義、心理治療、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差異心理學。我們會分流派,詳細介紹這些流派的發展歷程、代表性的理論和心理學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等。等系統地學完這6大流派,相信大家就會對整個心理學的脈絡、內容、應用,有一個很好的把握。
  • 行為主義流派人物梳理
    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一直都是相對困難的部分,尤其是十分重要又容易混淆的各種不同流派的人物觀點,時常讓同學們感覺難以把握,因此在這裡就為同學們梳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流派——行為主義的人物及其觀點。行為主義作為整個學習理論中較早也流傳較廣的理論,主要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經驗的過程,故而有時也被稱之為聯結主義。
  •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認為,心理學應研究個體適應環時的心理或意識的功能;意識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過程,意識是個人變化的,連續的和有選擇功能的。在研究方法上,機能主義認為不應局限於內省法,可以採用觀察、測驗、調查等方法。三、行為主義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華生認為反對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應研究行為。認為意識看不見,摸不著,無法進行觀察和測量。
  • 機能主義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的區別及聯繫
    考情分析:對於心理學流派,是常考的知識點。主要的題型以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為主。考察形式是對於流派以及人物還有觀點的匹配。雖然考察形式並不複雜,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是憑藉死記硬背去進行識記,容易出現錯誤,對於人物還有流派之間的關係搞不清楚;常常感覺頭疼。他們之間出現的有容易混淆,或者大家不經常接觸的知識點。現在從流派淵源上帶著大家去區分一下機能主義和格式塔流派。
  • 行為心理學之萬能的溝通術
    想學行為心理學?關注我,一年內讓你學會上文講到「身體語言的定義」本期講到《萬能溝通術》身體語言之所以被稱為萬能溝通術,是因為每個人從出生15 分鐘後就開始利用身體傳達信息與動物相比,人類在剛出生後是最軟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