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學那會兒,學物理學,有牛頓定律。當時就想到,心理學有沒有定律,人心是否遵從一定的規律?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答案。人似乎多種多樣,人心也是千變萬化。但對心理學,一直抱有興趣,也閱讀過一些心理學書籍。但總的了解來說,心理學流派很多。這就讓我認識到心理學還處於早期階段。
成熟的學科少有流派
物理學有流派嗎?似乎沒怎麼聽過。或者即使有,流派也比較少。從經典物理學,到相對論,到量子力學,似乎物力學雖有發展雖有更新雖有摩擦,但從沒有形成什麼不同的流派。再看看化學,代醫學、生物學等科學學科,也較少聽到流派。心理學,流派叢生,據說有7大流派。原因為何?我思索後的答案是,心理學還很不成熟。成熟的學科,都有公認的答案,因此並不會產生很多的流派。統一的理論統一的邏輯,不支持流派的產生。而心理學,實際上沒有研究出公認的理論,它還在發展。大家其實還處於盲人摸象的階段,因此理論叢生,流派叢生。
心理學還很年輕,那它有用嗎?
心理學流派眾多的現象表明,它還是個年輕的學科。在理論上,並不成熟,並沒有一個類似物理學一樣的靠譜體系。但這並不能否認心理學的作用。比如在物理學沒有成熟的時代,並不妨礙我們利用物理學的經驗來為我們服務。古代人們不知道槓桿原理,但一樣會利用槓桿來工作。心理學也一樣,即便我們沒有確切的知道心理學的機理,但我們一樣能利用心理學的經驗來服務我們的社會。
現代社會,科技昌明。但每個人的心,卻並沒有變得更加的強大,人心依然柔弱。相反,隨著社會的進步,心理的壓力反而會更加的大。隨著物質的豐富,精神的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也大有市場。以至於一些邪門歪道,比如什麼宣揚濫交的心靈培訓也能有大批受眾。因此心理學還是有用的,確實可以解決一些心理問題及神經症。
我理解的心理學
鑑於對心理學的興趣,也看過一些催眠,一些精神分析,一些心理學的書。我的思考答案是,鑑於心理學目前並不成熟。因此沒必要過於糾結心理學的理論,重點掌握心理學的技術就好。至於理論方面,可以分為兩個學科,一個是生理學科,一個經濟學科。因為生理學研究的就是生理的科學特點,可以拿動物做實驗,可以得出能夠被驗證的基本理念,比如反饋學說。至於經濟學,研究的就是人的選擇的學問,選擇決定行為。二者結合起來,恰好能夠比較科學的構建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而又因為兩個學科的成熟度遠超心理學,那麼其理論靠譜程度則大大提升。個人感覺可以命名為經濟生物心理學。這個觀點其實受李俊慧教授啟發,特此鳴謝。
理論的問題解決了,再轉化為技術,那麼解決心理問題或許將會是一個不再難的問題。而幸運的是,我有幸接觸到了中科學心理研究所的史佔彪教授所倡導的心理學教練的概念和理論技術。我相信,心理學目前只有依靠科學的理論作為堅實基礎才可以少走彎路,才能避免各種歪理邪說的困擾。而向禪宗,儒家,神秘學去尋求理論支撐,實際上是走錯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