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年婦女不油膩,ID:womanbuyoun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接上一篇《業餘愛好者如何學心理學》,附上我曾經的學習筆記《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對想深入學習的心理學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參考。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縱觀心理學發展的百年歷史,前後有10個流派產生:內容心理學派、意動心理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機能主義心理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格式塔心理學派、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日內瓦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認知心理學派。
目前在現代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中廣泛使用的是:行為主義、人本主義、認知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
心理諮詢各大流派概述
行為主義強調應該研究「行為」本身,理論基礎是「刺激-反射」的條件反射理論,最有名的是華生誇口說,給他一打健康嬰兒,讓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環境裡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個嬰兒變成任何一種人物。
人本主義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本性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主張「性善論」,主張對人格發展進行整體分析和個案研究而反對用動物實驗結果來推論人的行為。最有名代表的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認知心理學不是研究人的簡單行為,也不是研究人格,而是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這些都是不能被直接觀察的,通過研究腦本身想來揭示認知活動的過程,並結合使用計算機模擬、信息流程圖等手段。結合了行為主義的實驗,也重視主觀經驗的報告。最有名的代表是皮亞傑的「認知發生論」。
精神分析學派與上面三種有很大程度上的差異。首先它是完全的「唯心主義」理論;再者精神分析研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一個人的跟蹤研究和治療可長達20、30年甚至更長時間,因而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用精神分析療法的諮詢師如果要休假去旅遊,就會出現好幾個病人與他同行的現象。
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他的所有弟子們分別繼承和發展了他學派裡的部分內容,雖然獨立門戶但總算部分繼承並發展了他的理論。他的理論主要包括幾個點:欲望、焦慮、防禦機制;承認潛意識;泛性論和力比多;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
各流派的心理諮詢師的治療方法
當接待一個心理求助者時,行為主義治療將通過創造條件以及行為訓練來改變求助者的行為習慣來塑造新的行為, 包括放鬆療法、系統脫敏技術、模仿學習療法/示範療法、代幣法,這種方法對於智殘兒童、行為障礙兒童、呈現嚴重行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較為常用;
人本主義者通過為求助者創造無條件支持與鼓勵的氛圍,使患者能夠深化自我認識、發現自我潛能並且回歸本我,通過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識來充分發揮積極向上的、自我肯定地、無限地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潛力,以改變自我的適應不良行為,矯正自身的心理問題(理解,溝通,關注三原則),這種治療方法對求助者本身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
而認知心理療法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他們認為經歷某一事件的個體對此事件的解釋與評價、認知與信念,是其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源,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只有通過疏導談論來改變和重建不合理的認 知與信念,才能達到治療目的。適宜治療各種適應症:比如情緒障礙、抑鬱症、焦慮症、抑鬱性神經症、強迫症、恐怖症、行為障礙、人格障礙、性變態、性心理障礙、偏頭痛、慢性結腸炎等身心疾病。
精神分析治療是通過發掘患者或求診者潛意識內的矛盾衝突或致病的情結,把它們帶到意識域,使就診者對其有所領悟,在現實原則的指導下得到糾正或消除,並建立正確與健康的心理結構,從而使病情獲得痊癒。主要採用催眠術與精神疏洩方法來治療癔症或神經症患者。它對各類神經症、心因性精神障礙與兒童行為問題療效較好。
目前在國內臨床實踐的經驗看來,使用綜合性生活治療方案要比單純精神分析療法效果更佳,而收效亦較快。這就是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在進行精神分析治療的同時或先後採用催眠或靜脈麻醉分析、精神疏洩、暗示治療、行為治療、家庭療法、支持與其它心理治療技術,以及輔助適當的精神藥物,往往會獲得更可靠的療效。
作為一名精神分析醫生,要具備—定的條件或資格:
(1)首先應當是一位正規的精神科醫生(大專院校專業),才能夠明確鑑別診斷精神分裂症與神經症等不同的精神疾病,不致於將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的精神病誤認為神經症等輕性精神障礙。
(2)精神分析醫生本人必須經過正規的精神分析學訓練,包括指導者對自己進行一次嚴格的精神分析,徹底解決與自己潛意識內存在的問題,並在指導下對病人進行過一定時期的臨床實習。
不完全具備這兩項條件,就難以對病人進行合格的精神分析,更不容易處理在精神分析過程中所出現的正、負移情(或者反移情)以及阻抗問題。
精神分析流派創立者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