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是《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裡考察的重點,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試大綱為廣大考生整理推薦兒童心理發展理論主要流派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一、成熟勢力說
成熟勢力說簡稱成熟論,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格賽爾。格賽爾認為支配兒童心理發展的是成熟和學習兩個因素。他認為成熟與內環境有關,而學習與外環境有關。格賽爾的經典實驗「雙生子爬樓梯」就是這一觀點的有力佐證。格賽爾通過「雙生子爬樓梯」實驗得出結論:幼兒的學習取決於生理的成熟,沒有足夠的成熟就沒有真正的發展,而學習只是對發展起一種作用。
二、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
精神分析是信貸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既是一種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也是一種研究心理功能的技術,更是一種心理學的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1.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本我、自我、超我。
2.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根據不同階段兒童的集中活動能力,把心理和行動發展劃分為由低到高的五個漸次階段,分別是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
(二)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改進了弗洛伊德的個性發展理論,分為八個階段:信任感對懷疑感(0~1.5歲)、自主感對羞怯感(1.5~3歲)、主動感對內疚感(3歲~6歲)、勤奮感對自卑感(6~12歲)、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歲~18歲)、親密感對孤獨感(18歲~25歲)、創造對停滯(25歲~65歲)、自我完善對失望(65歲以後)
三、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
行為主義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興起是對傳統心理學的反叛。
(一)華生的早期行為主義
華生的理論觀點以行為「習慣說」或「刺激—反應說」為代表。華生否認遺傳的作用,過分強調環境的決定作用,認為環境與教育是兒童行為發展的唯一條件。
(二)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
斯金納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建立操作和強化物之間的聯結,強化可提高反應的概率。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強化、消退和懲罰。
(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著重研究人的行為學習,在他看來兒童總是「張著眼睛和耳朵」觀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無意的反應。因此,他強調觀察學習在行為發展中的作用。
四、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是日內瓦學派創始人,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的創始人。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觀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智慧(思維)既不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於後天的學習,而是起源於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活動,思維的本質就是適應。皮亞傑用四個基本概念闡述他的適應理論和構建學說,即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
(二)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皮亞傑將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各種要素進行了分析,將之歸納為四個基本要素:成熟、經驗、社會環境和平衡化。
(三)兒童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將兒童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四個年齡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0~2歲)2.前運算階段(2~7歲)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4.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上)
五、文化歷史理論
維果茨基是蘇聯的心理學家,主要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維與語言、教學與發展的關係問題。
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是考查的重點,經常以簡答題、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考生可以結合題庫和歷年真題進行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