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19年寧夏教師資格證筆試學前兒童發展中研究方法辨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什麼是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呢?它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常常藉助於我們所學的一些專業理論知識、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建構在龐大的社會背景下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通常總結來說就是三個點,教什麼、怎麼教以及我們為什麼這麼教?今天我們為大家準備了與此相關的知識內容,來幫助大家克服關於研究方法方面的困難,避免在考試中出現相應的錯誤。
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這類題目在歷次考試當中都會有所涉及,主要表現為單項選擇題的考查方式。雖然難度不高,但是能夠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優缺點、區分實驗法和觀察法、實驗室實驗法和教育實驗法等則變得尤為重要。接下來為大家準備了關於研究方法這個知識點的相關練習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和記憶。
一、理論梳理
(一)觀察法
1.含義:
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遊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並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徵的方法。例如:教師在幼兒進行體育遊戲中觀察幼兒是否有把遊戲材料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關鍵詞:
前提—目的、計劃
地點—生活、遊戲、學習、勞動
內容—言語、表情、行為
目的—分析結果、找到規律
2.特點:
觀察法是研究幼兒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3.優缺點
①優點:觀察資料真實、生動;觀察及時,捕捉正在發生的現象;搜集到幼兒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資料
②缺點:受時間、對象、觀察者本身的限制;只能觀察表面現象;不適用大面積調查
【試題練習】為了解幼兒同伴交往特點,研究者深入幼兒所在的班級,詳細記錄其交往過程的語言和動作等。這一研究方法屬於( )。
A.訪談法 B.實驗法 C.觀察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C。解析: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遊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並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徵的方法。題目中,研究者深入班級,詳細記錄幼兒交往語言和動作,這是採用觀察的研究方式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研究,故選C。
(二)實驗法
實驗法是根據研究目的,改變和控制幼兒的活動條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動有規律的變化,從而揭示特定條件與心理活動之間關係的方法。
1.實驗室實驗法
(1)含義
實驗室實驗法是在有特殊裝備的實驗室內,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進行心理研究的一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對出生幾個月的幼兒進行研究。例如:兒童情感實驗室中,通過設計不同的情境實驗,誘發特定情緒,並利用生理學方法,遙測記錄心率、血壓等生理信號的變化來達到對兒童情緒能力評估的目的。
關鍵詞:
地點-實驗室內
條件-實驗儀器
(2)優缺點
①優點:能夠嚴格控制條件,可以重複進行,可以通過特定的一起探測一些不易觀察到的情況,取得有價值的科學資料。
②缺點:幼兒在實驗室環境內產生不自然的心理狀態,由此導致所得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2.自然實驗法
(1)含義
自然實驗法,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遊戲、學習和勞動等正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控制某些條件,來引起並研究幼兒心理變化的方法。
關鍵詞:前提-控制條件
(2)優缺點
①優點:使兒童在實驗過程中心理狀態比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兒童心理產生的條件,既與觀察法接近,又是實驗方法,兼有二者的優點。
②缺點:由於強調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實驗,難免出現各種不易控制的因素。
3.教育心理實驗法
教育心理實驗法是自然實驗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把學前兒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過程結合起來的一種方法。其重點在於比較不同的教育條件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揭示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潛能,從而為教育改革服務。
【試題練習】在兒童日常遊戲活動中,創設或者改變條件而引起兒童的心理變化,這種方法叫做實驗室實驗法。( )
【答案】×。解析:實驗室實驗法是在有特殊裝備的實驗室內,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進行心理研究的一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對出生幾個月的幼兒進行研究。自然實驗法,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遊戲、學習和勞動等正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控制某些條件,來引起並研究幼兒心理變化的方法。題幹中的內容應該是自然實驗法。
(三)調查訪問法
1.含義:
調查訪問法是研究者通過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兒童的心理表現。
2.優缺點
①當面調查訪問的缺點是比較費時間。
②書面調查則往往因被調查者不十分了解調查意圖而不能提供所需資料。
③調查訪問法的缺點還在於被調查者的報告往往不夠精確,可能出於記憶不確切,也可能是受個人偏見及態度的影響。
【試題練習】採用間接的方式向幼兒的父母,教師等提出問題,收集資料,而後進行分析,得出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結論,這種方法是(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測驗法 D.實驗法
【答案】B。解析:調查訪問法是研究者通過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兒童的心理表現。
(四)談話法
含義:
談話法是通過和幼兒交談,以研究他們的各種心理活動的方法。談話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內容要圍繞研究者的目的展開。談話者應有充足的理論準備、明確的目的以及熟練的談話技巧。
二、備考指導
現將以上幾種研究方法進行整理分析,通過對比找到每種研究方法的特點。
1.觀察法和自然實驗法
【共性】
實際生活中的自然情境下
【區別】
(1)觀察法-觀察幼兒的言語、表情、行為,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幼兒發展的規律和特徵。關鍵:只觀察,不幹涉
(2)自然實驗法-實驗者創設或改變條件,來引起並研究兒童心理的變化。關鍵:創設條件
2.實驗室實驗法和教育心理實驗法
【共性】皆屬於實驗法,都是通過有計劃的控制條件,並利用條件引起幼兒變化,從而揭示規律。
【區別】
(1)地點:實驗室實驗法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教育心理實驗法是在實際教學情境中;
(2)條件:實驗室實驗法是要在實驗室的嚴格控制中,並且要藉助專門的實驗儀器去引起和記錄幼兒的心理想像並進行研究。教育心理實驗法不需要藉助專門的實驗儀器,而是把學前兒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過程結合起來。
3.調查訪問法和談話法
【共性】皆通過交談獲取信息。
【區別】
(1)調查訪問法:和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生活的成人
(2)談話法:和幼兒交談
所以我們在進行研究方法內容設置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相應的知識內容對我們自身發展的要求,之後再結合子領域的特點以及不同年齡班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對我們傳達的內容加以適當的刪減、更改或補充。只有通過這樣細緻入微的方式,我們在進行練習時,才會做到胸有成竹,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並結合系統的知識梳理,早日通過教師招聘考試(早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取得理想的成績。
(編輯:寧夏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