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階段理論

2021-01-14 中公教師網

一、考情分析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階段論是我們的教師資格證以及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的考點,出題形式多為單選題型,一般是給出某一階段,匹配相對應的人格發展任務,或者是給出發展障礙者的心理特徵,去匹配對應的階段。但是部分省份也出現過多選、辨析、簡答等出題形式。因此,要求考生對於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每一個階段對應的年齡、衝突、人格發展任務、發展障礙者的心理特徵都要識記清楚。

二、知識詳解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認為,兒童的人格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它必須經歷一系列順序不變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生物學的成熟與社會文化發展環境、社會期望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展危機,每一個危機都涉及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消極選擇之間的衝突。

埃裡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貫穿於個體的一生,整個的發展過程可以轉化為八個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於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

1.嬰兒期(出生到18個月):基本信任對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嬰兒期是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階段。當嬰兒從一個安全的穩定的子宮環境出生到一個不確定的環境,需要去確認外界環境的安全性。當孩子哭或餓時,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出現,滿足嬰兒的需求,那麼嬰兒就會建立對父母的信任,進而發展為對一般人的信任。反之如果得不到周圍人們的關心與照顧,他就會對外界特別是對周圍的人產生害怕與懷疑的心理。

2.兒童早期(18個月-3歲):自主對害羞和疑慮的衝突

兒童早期是獲得自主感而避免害羞感與疑慮感的階段。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他們想要自己去做,自己吃飯、自己走路、自己探索世界。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洩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學前期(3-6、7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學齡初期是獲得主動感而克服內疚感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4.學齡期(6、7-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學齡期是獲得勤奮感避免自卑感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

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的衝突

青春期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是自我同一性的確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在這個時期,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經常考慮自己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們從別人對他的態度中,從自己扮演的各種社會角色中,逐漸認清了自己,認清自己的角色,並確立自我意識,達到自我同一性。否則,青少年就會遇到角色混亂的危機,即無法體驗到自身的存在,懷疑自我認識與他人對自己認識之間的一致性。

6.成年早期(19-30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成年早期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階段,也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階段。親密感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包括友誼與愛情。親密的社會意義是指個人能與他人同甘共苦、相互關懷。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裡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與其他人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

7.成年中期(30-60歲):繁殖對停滯的衝突

這是中年期與壯年期,是成家立業的階段,也是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的階段。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埃裡克森認為,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繁殖感。反之沒有繁殖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年晚期(60歲以上):完美感與絕望感的衝突

成熟期是獲得完美感,避免絕望感階段。當老人回顧過去時,如果前面七個階段積極的成分多於消極的成分,就會在老年期匯集成完美感,回顧一生覺得這一輩子過得很有價值,生活得很有意義。相反,如果消極成分多於積極成分,就會產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許多機會,走錯了方向,想要重新開始又感到為時已晚,於是產生了一種絕望的感覺,精神委靡不振,馬馬虎虎混日子。

人格發展的上述階段是相互依存的,後一階段發展任務的完成依賴於早期衝突的解決衝突,而後期的階段仍有可能產生先前的已解決的衝突。個體解決每一個階段危機的方式對個體的自我概念和社會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早期階段中問題的不當階段所造成的損失,可能會在後期的階段中得到修正,但卻往往會對個體一生的發展造成間接而深遠的影響。

三、跟蹤練習:

1.埃裡克森認為青少年時期(12到18歲)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

A.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

B.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C.獲得勤奮感,避免自卑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答案】D。中公解析:12-18歲是青春期階段,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是自我同一性的確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在這個時期,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經常考慮自己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們從別人對他的態度中,從自己扮演的各種社會角色中,逐漸認清了自己,認清自己的角色,並確立自我意識,達到自我同一性。所以選擇B。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相關焦點

  •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重點考察的內容。關於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往往由於知識點的繁瑣,導致考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重點考察的內容。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二)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二),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考情分析】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主要是以單選題和判斷題為主,考查的內容多為個階段的衝突以及每個階段的人格特徵,但是由於劃分階段過多,學員們總是容易記混或者忘記,因此,本篇主要目的是梳理每個階段的對應的年齡、衝突以及品質等,幫助學員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化發展理論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化發展理論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在我們的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會複習到這樣一個知識點----埃裡克森的人格八階段理論。埃裡克森的理論一般在考試中呢不全是大題考察的,多為細碎的小知識點的選擇題考察。那麼如何能夠更容易地記住這方面的理論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吧!
  • 教育心理學: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
    在埃裡克森的同一性發展理論中包含著四種同一性狀態分別是:(1)同一性獲得(同一性完成)處於同一性獲得階段的青少年已經成功地探索及思考過他們是誰和自己想做什麼的問題。(2)同一性早閉(過早自認、同一性停滯或同一性拒斥)處於同一性早閉階段的青少年還沒有經歷過對各種選擇進行探索的危機階段,就已經形成同一性。他們接受的是別人為他們做出的最好決定。
  • 埃裡克森解讀社會化
    在廣西教師招聘中,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會以年齡、衝突、任務反選等形式來考查,考試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判斷,因此建議大家熟記階段名稱及其年齡、衝突任務。埃裡克森將社會化發展劃分成了8個階段,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
  •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心理學知識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中的前五個階段是教招考試的常考考點,需要全題型備考,其理論不難理解但記憶起來容易出現混淆現象,希望今天的講解有助於您對其有更清晰而深入的認識,幫您準確拿分。一、嬰兒期:基本的信任感對不信任感(0-18個月)。
  • 埃裡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E.F.埃裡克森構造了人格發展的「心理社會性發展」模型。埃裡克森認為,在個體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要,個體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個體又不得不受社會要求的限制,因而在社會適應上產生一定的困難,埃裡克森將這種困難稱為發展危機,發展危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表現各不相同。
  • 埃裡克森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簡要介紹
    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埃裡克森於1940-1950年間提出了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他認為,社會對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個體自身的需要和能力與社會要求之間會出現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就會給個體帶來緊張感和內心衝突,埃裡克森把這種社會要求在個體心理種引起的緊張和衝突的矛盾,稱為心理社會危機。進而根據個體不同時期心理社會危機的特點,將人格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
  • 禁毒社工理論知識: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導讀】華圖北京社工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禁毒社工理論知識: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社工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禁毒社工理論知識: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埃裡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 如何學習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埃裡克森是一位沒有獲得高等學位的理論家。事實上,埃裡克森沒有接受過高中以上的正規教育,但是他盡其所能成功地爬上學術階梯,獲得哈佛大學教授職位。他完全可以成為弗洛依德所認為的精神分析家不必攻讀醫科專業主張的一名典型範例。埃裡克森認為,人要經歷八個階段的心理社會演變,這種演變成為心理社會發展。這些階段包括四個童年階段、一個青春期階段和三個成年階段。
  •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具體解釋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經常會以單選題的形式作為考察,而這八個階段當中,也經常會考察到學前期、學齡期和青年期的區分,因此要求我們對這幾個階段有充分的認識,以下我將對這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闡述。埃裡克森認為,個體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三方面因素構成的統一體。在人格的發展過程中,要經歷順序不變又相互聯繫的八個階段。
  • 2017安徽教師教師招聘考試:埃裡克森八階段理論
    每一個階段有這些階段應完成的任務,並且每個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之上,這八個階段緊密相連。一、埃裡克森八階段理論理論背景埃裡克森是一位沒有高等學位的理論家。事實上,埃裡克森沒有接受過高中以上的正規教育(Woodward ,1994),但是他盡其所能成功地爬上學術階梯,獲得哈弗大學教授職位。由於缺乏正規訓練,他並沒有致力於常規的心理學學術傳統。
  • 教招備考-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化發展
    當前國家對於教育事業空前關注,提出了戰略部署,實行科教興國,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伴隨著此戰略部署,當前的教育事業也是逐漸的發展起來,由此教師職業便顯得尤為重要,對教師人員的需求也逐漸增多,那麼大部分的畢業生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職業地位的篩選更傾向於選擇教師崗位,所以近幾年教師招聘考試也是火熱的在進行當中。
  • 埃裡克森的社會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的社會發展理論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主要以單選題和辨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單選題主要會考查埃裡克森的階段理論中每個階段所面臨的任務,尤其是青年期。辨析題主要會考查階段名稱與衝突之間的對應。多以單選題為主。埃裡克森出生於德國,在奧地利受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訓練,後定居美國,是美國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
  •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裡克·埃裡克森(1902—1994)是繼弗洛伊德之後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他認為在人格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自我過程,在個人及其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起著主導和整合的作用。每個人在生活過程中,都普遍體驗著生物的、生理的、社會的事件的發展順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階段地向前發展。
  •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嬰兒前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成功地得到解決,就會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機沒有得到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膽小懼怕。
  • 弗洛伊德與埃裡克森發展理論的區別
    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很大,同時他對弗洛伊德的理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是前者理論的繼承。他認為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一切行為都受性本能的衝動所支配,因此,人的一生是由許多性慾階段組成的,他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存在著可能引起衝突和矛盾的來源,如果能順利解決這些矛盾,個體會成功的走向成熟,否則,會對個體的人格造成久遠的消極影響。
  • 對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理解
    埃裡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之一。他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和啟發,根據人格的發展受機體成熟、自我成長和社會關係的三個過程的演變創建了以自我成長為中心的人格發展的階段理論。他認為人個體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面臨一對危機或衝突,個體對危機的積極解決,就會增強自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自我品格,有利於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反之減弱自我的力量,阻礙個體對環境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