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困惑主要來源於早期的童年時期壓抑的性衝動,並認為性是最重要的本能。他認為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一切行為都受性本能的衝動所支配,因此,人的一生是由許多性慾階段組成的,他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存在著可能引起衝突和矛盾的來源,如果能順利解決這些矛盾,個體會成功的走向成熟,否則,會對個體的人格造成久遠的消極影響。他把人的發展分為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如下:
埃裡克森對弗洛伊德的觀點進行了繼承,但是後者強調兒童是尋求適應環境的、積極的、好奇的探索者,而不是父母塑造的受生物力量驅使的被動的生物,第二個方面埃裡克森很少強調性驅力,更側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他認為人一生面臨八個主要危機或心理社會階段,每一個危機都涉及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的消極選擇之間的衝突,其中前五個階段屬於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如下:
每種危機出現在特定的時期,這個時期是由發展中的個體在生命的特定時間點所經歷的生物成熟和社會需求決定的。埃裡克森的發展階段在青少年或者成年早期並沒有停止,發展一直伴隨著人的生活直至死亡。在人性觀方面,兩者觀點有區別,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埃裡克森認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兒童出生以後他的發展有無數的可能性,對形成和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抱著積極的態度。需要更多遊戲視頻的親
在公眾號回復「瓜瓜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