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取消後,心理諮詢行業就進入了亂鬥的局面。
但是,行業的混沌並沒有降低市場的需求。
據壹心理諮詢對 2016 年至 2019 年的相關數據統計(數據均已匿名及脫敏處理),發現新用戶人數逐年增長, 2019 年同比增長甚至達到了 54%。
人們在生活中依然承受著壓力,仍在尋找專業的心理服務。
帶著數據,壹心理諮詢相關人士採訪了諮詢行業 5 位頂級大咖,對全國諮詢師進行問卷調研,編寫了這份《2019中國心理諮詢行業人群洞察報告》。
400-600元的定價最受歡迎
從數據來看,低價諮詢佔比在逐年降低,中高等價位所佔付費比例不斷增長,各年齡段的平均諮詢單價都呈上升趨勢,體現了用戶為心理健康的付費意願和能力在不斷提升。
同時,用戶更傾向於「人臉式」諮詢。
語音諮詢因隱私性、價格低廉和便捷性原因用戶比例較大,但其佔比在逐年下降。用戶慢慢選擇諮詢設置更穩定和更真實的線上視頻和線下面詢。
面詢和視頻諮詢的體驗和效果優於語音諮詢,意味著用戶對優質諮詢服務的需求愈發增強。
至於在用戶構成上,一線城市 20-29 歲的女性用戶是諮詢的主力。
不過在付費習慣上,性別和年齡有比較大的差異。
女性更願意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男性願意為心理諮詢支付更多的費用。
40-49 歲用戶人均年花費最高、諮詢次數最多,是心理諮詢的重度用戶。
90後群體同70後群體,諮詢內容存在明顯差異,前者多為戀愛、個人成長的困擾,而後者的困擾則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及親子關係。
同時,對這兩個年齡段的匿名用戶填寫問卷進行詞頻分析,也可發現,他們的關注點不盡相同。
成為有影響力的諮詢師要10年
至於諮詢師群體, 60% 的諮詢師年收入低於 5 萬元, 6% 的諮詢師年收入超 30 萬元, 5000 小時經驗的諮詢師站在金字塔的頂端。
但這類諮詢師在行業內僅佔 11% ,要積累 5000 小時經驗, 77% 諮詢師需要 10 年以上。
經驗豐富的諮詢師更擅長保持穩定的諮訪關係,諮詢收費也較高。
新手諮詢師 63% 收費低於 199 元,諮詢經驗為 500-1000 小時 45% 收費為 400-600 元,諮詢經驗達 5000 小時以上 58% 收費在 600 元以上。
諮詢師的職業生涯需要持續學習,持續投入培訓費用。在不同階段,投入的成本有所差異:
諮詢經驗為0-100小時,41%培訓費用為1-5萬元,平均投入4.6萬;
諮詢經驗為100-500小時,30%培訓費用為5-10萬元,平均投入8.4萬;
諮詢經驗為5000小時以上,32%培訓費用為20-40萬元,平均投入24萬。
執業初期投入為主,諮詢經驗積累至 500-1000 小時後, 50% 諮詢師開始實現收支平衡。
專家給諮詢師們的建議
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自 2017 年取消後,準入門檻不明朗,培訓市場魚目混珠,想做諮詢師該如何入門?
看大咖們的建議。
諮詢師真假難辨,如何選擇靠譜諮詢師?
樊富珉
平臺應以倫理為基礎,依據諮詢師勝任力模型,對諮詢師在專業領域受訓的情況、接受督導情況進行審核,確保諮詢師質量。
徐凱文
好的諮詢師都是相似的,不好的諮詢師各有各的不好。一些專業素養的基本標誌,就已經能夠篩選出很多不合格的諮詢師了。不靠譜的諮詢,經常在倫理和設置上就表現出明顯的問題。
諮詢師證書取消,想做諮詢師該如何入門
樊富珉
雖然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證考試取消,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過社會學習進入心理諮詢行業的道路。但目前也並非真的到了「無證可考」的局面,我們還可以選擇註冊系統註冊,或者衛健委(原衛生部)的心理治療師考試,這些都是很規範的從業渠道。
徐凱文
一方面可以走學歷教育的道路,通過學習心理學本科、應用心理學專碩等學歷教育的路徑,取得相關專業的學歷學位,來從事相關工作。另一方面,不一定要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心理諮詢師上,而可以在社區、鄉村、單位裡做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服務,這個部分同樣也是有著巨大價值。
諮詢師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勝任力?
王建平
中國心理諮詢最終會走上學歷化道路。學歷背景中的理論學習是基礎,諮詢師的成長體系中還包括專業技能和具體諮詢流派的系統培訓、在上級諮詢師監督下的實踐與被督導及恪守專業倫理。終身學習和自省能讓諮詢師更好地提高勝任力。
趙旭東
要紮實相關課程的學習,包括心理學、精神醫學等各方面的課程,要多實踐,和用戶者、和病人泡在一起。特別是要參加線下培訓,最好能夠在綜合醫院、專科醫院見習、實習、輪轉。要自覺地接受督導,避免「無知無畏」。
仇劍崟
首先要去評估從事這份職業的初心和動機是什麼。在統一的標準出臺之前,不是被動等待,彷徨迷茫,而是主動對標諮詢師相關資質條件(比如註冊系統標準)。
未來的心理諮詢:
科技、立體、人性化
科技進步必將影響未來的諮詢體驗。
AI助手,將實現 24 小時自助答疑。即使在夜深人靜,也能第一時間回復解答。
用戶還可以自助完成諮詢師的匹配選擇過程。
大數據算法將提高匹配度的準確率。
根據用戶的歷史數據和行為偏好,結合諮詢師智能排序算法、多種諮詢服務的屬性標籤,大數據為用戶智能推薦其匹配或感興趣的諮詢師或諮詢服務。
線上諮詢會更真實。
5G 時代來臨,在已有的在線音視頻諮詢系統基礎上,將逐步整合 VR 技術、全息投影技術,打破「次元壁」,進一步提高在線諮詢的臨場感。
在政策層面,我們能看到心理諮詢正在受到重視。這也為心理健康服務從扁平走向立體打開了機會窗口,社區普及率會大幅提高。
除了現有的心理諮詢室和醫院精神科外,心理科普與服務將深入社區。
社工、社區保健醫生、心理老師等,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區服務中,側重心理健康的科普,日常心理困惑的疏導、調節。
普通人也能通過社區,接觸心理學知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心理彈性。
以上內容,節選自《2019中國心理諮詢行業人群洞察報告》。
來源:壹心理諮詢
編輯/坤子
校對/劉美琴
在這裡,我們感悟醫學人文
在這裡,我們領略醫界文化
在這裡,我們體會醫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