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並不同 心理治療行業的「全球壟斷」

2021-01-08 新京報電子報

  國際政治經濟學專家羅伯特·吉爾平如果了解過心理治療行業,一定會在其描述美國霸權與國際關係穩定的著作中專門寫上一段,論述美國霸權對全球心理治療和健康行業的深遠影響。

  比如在寫到中國的心理治療行業時,他可能會這樣說:「就像是處於英國統治下的印度軍隊,儘管部隊是印度的,但長官卻是英國的,而中國的心理治療師儘管身體是中國的,但大腦卻是歐美的。」

  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關係有賴於一個「霸權」國家扮演國與國之上的「政府」,而要維繫這種「霸權」,不能僅憑武力,還需政治、經濟、文化協同推動。美國保證了美國經濟體——包括文化——在全球影響力的擴散,反過來經濟體的擴張也進一步保證了美國繼續維持這種「霸權」。這種擴張的極致便是「行業壟斷」,在文化領域突出的表現是「思想壟斷」。《像我們一樣瘋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的作者億森·沃特斯若有一定的國際關係學術背景,那麼這本洞察了「心理疾病的全球壟斷」的開創性著作也許能從更高的層面揭示這一現象。

  1 拯救者情結 到底需要不需要被治療?

  心理行業的誕生,在於觀人於微,擅長從微小之處尋找信息,這是心理行業的優勢也是劣勢,因為容易忽略人是在一個大系統內生存這個顯而易見的現實。現代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實務工作,已經在這個領域做了較大的補正。從夫妻系統入手,又依託於客體關係理論及依附理論的EFT;從家庭系統入手,有各式家庭治療,也有社會工作者對一個社群和社區開展工作,但格局依然很局限。而《像我們一樣瘋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從全球系統的角度,審視了美國霸權在心理治療領域的體現。

  這本書從四個獨立成章的調查研究入手,講述了心理治療如何被美國化和壟斷。該書考察了厭食症、PTSD、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四個大眾較為熟悉的心理疾病在不同地區的表現,發現這些疾病的發現和診斷都深深被美式診斷所捆綁住。從具體表現上,又可以歸納為:跨國公司為了既得利益——有更多人被診斷為抑鬱症,就可以賣出更多的藥;強勢助人社團的導入——你有沒有不重要,反正我認為你發生這種事情後就會得這種病;心理治療對傳統治療手段的代替——其他方法都不靠譜,就心理治療這一種方式對問題有療效;文化的催化——因為知道有了這個疾病種類,而效法得此病。

  若此成立,那麼這場美國心理治療的國際化,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心理治療的國際壟斷,從心理層面可能是這樣發生的:美國心理治療業的拯救者情結,經由美國霸權穩定論的推波助瀾,在全球植根下來。拯救者情結是指,我認為你需要被拯救,而我有能力也有義務需要拯救你,所以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我有沒有能力和義務,我都背負了拯救者的使命。在助人工作者和公務性質工作的人群中,「拯救者情結」是比較普遍的現象。而被拯救者認同拯救者對自己的判斷,可以說是一種「投射性認同」的體現,即把拯救者自己對於心理疾病的理解內化成為自己的認知。

  所以,到底有沒有病?到底需要不需要被治療?

  近年來中國與世界心理治療行業的互動愈多。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錢銘怡教授現為世界心理治療學會(the World Council of Psychotherapy) 副主席。其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宗旨是團結世界各地的心理治療人員,共同推進心理治療事業的發展。1996年該組織執委會期間,主席DR.A Pritz提出增補兩名委員,並提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應有一人」,當時與會代表推薦北京大學心理系錢銘信教授當選亞洲委員。

  2 被壟斷的心理治療 美國「病人」與我們並不同

  這本書描述的幾個案例都不在中國,但是放眼望去,在我國,也可以觀察到心理治療「被壟斷」後的深刻影響。

  比如在國內心理諮詢實踐中會發現,目前很多20多歲到30多歲的來訪者的突出話題是關於「分離」,如何與父母從心理層面分開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原生家庭」也是這一群體經常掛在口中的心理學術語之一。在許多家庭治療大師看來,家庭邊界不清也是中國家庭最大的問題之一。我感到好奇的是,在西方經典的家庭治療著作裡,「分離」話題是青春期晚期的年輕人需要面對的問題,為何到中國就推遲發生在20多歲到30多歲這個年齡段?

  從文化或者國際壟斷的角度審視,也許能得出一些新的思考。在歐美,18歲後子女都需要與父母分開居住,自然有了這個「分離」問題,因此歐美在青春期晚期探討這個問題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而在我國,許多成年子女直到結婚才有條件與父母分開居住(相當一部分,婚後也長期與父母居住在同一屋簷下),在20多歲到30多歲,「分離」成為話題也就不奇怪了。

  問題是,在歐美文化裡,「分離」是常態,不能好好地「分離」是變態,而在我國,「分離」長期不是常態文化,集合、共生的家族才是標準文化模式,長期以來這也是中國人精神安撫的來源。現在由於被「文化的催化」,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意識到」自己長期與父母的關係是「不正常的」,這不由地造成了內心的恐慌,引致其需要通過心理諮詢等心理治療的方式來處理這種恐慌。而在心理治療在中國並未興盛起來的年代,現在許多被視為「分離」障礙的問題會被當做「問題」嗎?或者,這種程度的「分離障礙」真的需要被治療嗎?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仔細研讀這本《像我們一樣瘋狂》,我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便不會再是簡單地套用「美標」做判斷了。你會發現在許多問題的認識上,也許我們可以「重新定義」。因為,他們——美國的「病人」——與我們並不相同。

  這種「壟斷」的發生,除了有歐美心理治療業在全球擴張的因素,也不是沒有內因。首先,我們對於西方心理治療的理解偏於膚淺。不同iphone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產品,而文化產品有複雜的構成,如心理治療本身是文化的產物,具有深厚哲學背景,而非簡單的「技術活」、「口活」。很多時候,由於「傳教士」水平有限,「再傳弟子」更為膚淺,以至於誤解了對心理諮詢某些判斷本來的範圍和意思。另外,西方心理治療也是發展的產物,本來誕生的時間不長,經典理論都還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從動態角度及時消化吸收,很容易拿著西方早50年就廢棄不用的東西套用到21世紀自己的身上。

  3 還原心理治療本質

  價值不在於診斷而在於理解

  「壟斷」的發生也與中國文化的一些特點有關。我們的文化,習慣樹立權威,習慣崇拜大師。在一些心理從業者心中,心理治療被抬高到宗教的程度,「神聖不可侵犯」,部分心理諮詢師已成為「一句頂一萬句」的「聖人」,而「洋」諮詢師就是聖人中的聖人。在西方,宗教化程度較高,心理諮詢還輪不到成為宗教的分兒,心理諮詢僅僅是一部分人處理心理困惑的方式。這種文化差異促進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心理治療模式在中國的「壟斷」。

  《像我們一樣瘋狂》這本書打破了這種「神聖不可侵犯」,指出了西方心理治療的局限,這並不是說西方心理治療錯了,而是還原其不該被放大的功效,回歸其本質。而這個本質,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心理治療的本質。

  心理治療承認了人的局限性。人皆有脆弱,幫助人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是心理治療的主要工作之一。心理治療也要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這體現在不能簡單套用西方心理治療的框架去解釋全球每個地方的心理現實,也體現在不能認為只有心理治療才能幫助他人渡過心理難關。

  心理治療的價值不在於診斷,在於理解。回顧這本書提出的「瘋狂」,會發現「瘋狂」體現在隨處「貼標籤」、給診斷。心理治療的真正價值,恐怕不是這些「診斷」,而是理解他人——真正的真誠地去理解他人,理解你和我的不同之處,理解他們未曾說出的話,理解他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自己。診斷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或者讓人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以及能夠被理解。要做到這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陳鼎(公益心理諮詢師)

相關焦點

  • 藝術心理類治療:行業尚在墾荒期,魚龍混雜誤區多
    專業治療師艱難進行「墾荒」的同時,既要探索本土化難題,又要面向公眾普及推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學科和行業、防範風險。「這是新興行業必經的階段,我們既要寬容,也要警惕。」一名諮詢師如此說道。記者獨家訪問活躍在廣州市場上的治療師和從業者,深度剖析這一行業的「危」與「機」。
  •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 2020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發展規模...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說,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精神健康。全球範圍內,精神健康已經是一個被忽視的健康問題。
  • 拯救抑鬱症、焦慮症的《敘事心理治療》,你的生命將被重新點燃!
    ——周雲騫敘事,重新激活生命力量當你痛苦難當躺在床上,無聊焦慮翻看手機,無意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的生命可能會被這篇文章重新激活!你可以一邊聽這首《山野幽居》,一邊開啟這趟心靈激蕩之旅。《敘事療法》或《敘事心理治療》這個流派的心理治療書籍,是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反反覆覆講授的,是心理諮詢師密不可宣的「吃飯的傢伙」之一。
  • 生命之輪——心理治療與靜心公益課
    讓我們跟隨曉兵老師和犀源(明欣)老師一起,深入探索我們的內心,喚醒這深沉的生命能量!親愛的朋友們, 2016年1月6/7日,期待與您在北京的生命之輪心理治療工作坊相遇。在一月份的課程報名之後,課程主辦方會將一些簡短的心理問捲髮給同學,請大家進行填寫,使得我們的治療課程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 生命之輪的兩天課程裡,包含靜心,催眠,身體,舞蹈,情感工作,家庭系統排列,認知行為治療團體治療。我
  • 心理學科普——三種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
    三種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吃午飯的時候,妮娜向蘇描述了她和她的治療師隆博士第一階段的工作。蘇問:「她使用了哪種治療方法?」妮娜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嗎?」拒不完全統計,在目前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市場上有將近500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 「中國創造」打破技術壟斷 不舍晝夜築夢全球通聯
    在中國電科54所的衛星通信專業部,孫晨華正在帶領近40人的團隊開展新一代高軌全球覆蓋衛星通信系統的論證和方案設計,孫晨華和她的團隊一起討論方案細節,反覆進行論證 。真的是簡簡單單這麼一個想法,但是這一個想法你落到實處,那就要求你的每天每一步的工作都得做得非常的仔細,你就得需要花時間。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習慣了,經常晚上我從辦公室回去一抹黑。 1986年,孫晨華大學畢業分配到54所工作,從此與衛星通信結下不解之緣。在衛星通信技術制高點上,歐美國家比我國起步早了幾十年。
  • 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年婦女不油膩,ID:womanbuyoun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接上一篇《業餘愛好者如何學心理學》,附上我曾經的學習筆記《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對想深入學習的心理學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參考。
  • 反壟斷陰影下:文娛行業能形成真正的壟斷嗎?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領域首個反壟斷執法案例,儘管50萬元的罰款對巨頭來說並不多,同時,也有多位律師向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表示,這次的處理雖然冠以"有人舉報"的名義,但速度遠超以往,其警示意味重大,「上述三個案件的處罰可以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打消一些企業可能存在的僥倖和觀望心理,產生相應的威懾效果。」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 十張圖帶你了解我國內窺鏡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行業投融資活躍
    我國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內窺鏡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治療。主要分為軟管式內窺鏡(簡稱軟鏡)和硬管式內窺鏡(簡稱硬鏡),軟鏡主要是胃鏡、腸鏡、喉鏡、纖維支氣管鏡等;硬鏡包括腹腔鏡、胸腔鏡、輸尿管鏡、膀胱鏡、關節鏡、宮腔鏡等。我國內窺鏡市場規模在2018年突破200億元。外資品牌憑藉成熟技術和完善的營銷管理體系,在我國得到消費者的較早認可。
  • 全球與中國B肝治療藥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B肝治療藥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是專門針對B肝治療藥產業的調研報告,採用客觀公正的方式對B肝治療藥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客戶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本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得到了眾多B肝治療藥產業鏈各環節技術人員及營銷人員的支持和幫助
  • 全球與中國瘧疾治療藥物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瘧疾治療藥物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通過瘧疾治療藥物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瘧疾治療藥物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全球及中國瘧疾治療藥物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瘧疾治療藥物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網際網路心理諮詢行業市場調研報告:簡析,國內心理諮詢市場為何一直...
    國內心理諮詢市場為何一直不溫不火,究其原因是為何呢?筆者通過調研用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期望對你有幫助。因為心理諮詢行業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規範,從業者魚目混珠,影響了心理諮詢師的整體形象,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缺乏成型的產品。心理諮詢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的弱點是沒有成形的產品,更沒有一種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也無法進行口口相傳的宣傳,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進,所以要獲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許多心理諮詢師選擇離開的原因之一。
  • 預告| 美愈益心藝術心理治療案例展和研討會
    藝術心理治療將心靈深處不可窮盡的思想意蘊用意象表達出來,將心靈深處複雜多變的情感和思維引向極致,而這種心理運作則會以視覺等感覺形式進入意識而出現。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聯合成立「藝術心理治療研究中心」,在藝術心理治療領域開展項目、科研、實踐、推廣等全方位合作和研究。
  • 全球九型人格導師介紹|帕爾默|心理_網易新聞
    海倫·帕爾默女士著有5本九型人格專業論著,其中《九型人格》、《職場和戀愛中的九型人格》成為九型人格研究及應用者的經典讀本,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不同國家出版。海倫·帕爾默女士應其學生著名心理治療師蔡敏莉老師邀請,多次來到中國親授九型人格的深宗奧義,讓眾多的九型人格學習者及培訓師有機會聆聽大師教誨。
  • 弗洛伊德自由聯想法對抑鬱症、焦慮症患者自我心理治療的啟示!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5800個小時!我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催眠是一種深度的放鬆和高度體認的表現。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脫髮(脫髮治療)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脫髮(脫髮治療)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脫髮(脫髮治療)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脫髮(脫髮治療)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心理學考研北京大學心理治療串講筆記(二)
    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則:弗洛伊德把自由聯想稱為心理分析療法的基本原則,即要求來訪者不加選擇地說出自己想到的任何內容。與之相應的一個原則是治療者的節制。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概念:⒈意識層次論:心理分析將意識劃分為三種不同層次: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和無意識(unconscious)。
  • 打破國外壟斷,全球排名第四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309.84萬元、25,271.34萬元和28,403.0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527.17萬元、6,138.37萬元和5,093.63萬元。2018年,敏芯營業收入翻了一倍。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心理治療一真題
    「為什麼一做作業你就想著吃?」是()A.互補溝通B.交錯溝通C.隱藏溝通D.平等溝通17、音樂治療的層次包括認知和行為層次、心理分析和體驗層次及()A.支持性層次B.發展性層次C.教育性層次D.重建性層次18、結構性強的舞蹈治療方法是()A.Chancc舞蹈治療B.Schoop
  • 為什麼說央企更適合做壟斷行業?
    為什麼說國企不適合做個人消費品,國企更適合做資源和壟斷行業嗎? 一般國企不適合做消費品,只適合做壟斷的行業。國企在做消費品時缺少創新,加效率低下,國企做的消費品都沒什麼競爭力,慢慢就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