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3名戰士的巴甫洛夫大樓,德軍為何58天攻不下?位置極其特殊

2020-12-05 東北行營

1942年9月14日,保盧斯將軍被授權指揮所有在史達林格勒地區的德軍部隊,也就意味著他不僅可以調動第6集團軍的兵力,也有權使用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統一指揮權的目的只有一個,利用蘇軍在史達林格勒外圍的崩潰,一鼓作氣奪取城區,於是德國裝甲兵、步兵和戰鬥工兵最苦逼的巷戰開始了。

(德軍也用波波沙)

巷戰開始之初蘇軍是比較慌亂的,第62集團軍原司令員洛帕京將軍認為根本守不住城市,結果被督戰的赫魯雪夫當場拿下,名將崔可夫走馬上任。崔可夫堅持了不到48小時,手裡也沒剩幾個兵了,在他的請援下,9月15日夜幕之下,羅季姆採夫少將率領的近衛步兵第13師西渡伏爾加河投人戰鬥,他們以巨大的犧牲破滅了保盧斯企圖在9月16日佔領城市中心的幻想,當然,這個近衛步兵師也幾乎是傷亡殆盡。

同樣,進攻城區的德軍各師也是傷亡慘重精疲力盡,說什麼也得喘口氣補充一下,然而小鬍子已經越來越不耐煩,直接電示保盧斯:「趕緊完成這項行動,史達林格勒必須拿下」!於是德軍只好恢復進攻,戰至9月26日,按巷戰的傳統標準評判,史達林格勒基本可以認定為陷落:德軍已經佔領城區的80%以上和中心城區的90%,德軍巴赫少將第71步兵師的若干分隊甚至前出到了河邊。

(巴甫洛夫中士)

然而就在城區的中心,尚有幾座建築掌握在蘇軍手中,9月26日深夜,近衛第13步兵師殘部奉命逆襲德軍,該師所屬近衛第42步兵團三營七連在反擊中再次幾乎拼光,四個蘇軍士兵衝進了其中的一座四層樓房,領頭的是代理排長雅科夫·巴甫洛夫中士,為嘛只是個中士呢?因為該排排長和所有高級士官都已經犧牲了,中士成為最高軍銜。

這座樓房是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寓,不僅堅固還極具戰術價值,因為它位於史達林格勒市中心的一個十字路口,由於整個城區已被炸得一片廢墟,所以在這座樓房的南、北、西三個方向上,都可以有1000米以上的防禦視野,而東邊距離蘇軍控制的伏爾加河陡壁只有百餘米之遙,注意史達林格勒城市的布局,它是沿著西岸邊沿河的走向呈狹長形存在的。

(巷戰中的德軍)

巴甫洛夫中士馬上意識到了這座大樓的重要性,立即上報團部請求增援,同時開始對大樓進行防禦布置。而近衛第42步兵團也儘量派來了能夠組織起來的力量,先後到達的有一個機槍排殘部(7人)、一個反坦克小組(6人)和一個迫擊炮小組(4人),總計有21名各民族士兵,其中還有一名猶太人。而巴甫洛夫還在地下室發現了10多個躲藏的居民,其中有四名男子被武裝起來投入戰鬥。

應該說這名中士還是很有戰鬥經驗的,他命令反坦克小組攜帶反坦克槍佔據樓頂,迫擊炮也架了上去,專打德軍坦克和裝甲車,然後在三個方向上的窗口都布置了機槍。同時還打穿了地下室與樓層之間的地板,從而使蘇軍士兵可以迅速而隱蔽地轉移射擊位置,另外,還挖了一條通往伏爾加河西岸峭壁的一道交通壕,隨時可以進行聯絡和補給。

(蘇軍機槍陣地)

所以巴甫洛夫排能夠守住大樓,與伏爾加河兩岸蘇軍的火力與物資支援密不可分,西岸堅持的蘇軍不斷通過交通壕運來彈藥和給養,而東岸樹林裡蘇軍的重炮、高射炮則能夠及時提供火力支援,而沒有作戰能力的十多個平民則充當了輜重員和通訊員的角色,使這25個戰鬥兵(實際上並非23個,有兩人不知姓名)的戰鬥效能能夠發揮到了極致,這座大樓也因此被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

德軍從1942年9月27日起猛攻這座大樓,第71步兵師也是賣了力氣的,但是始終未能成功,這裡面有若干因素影響著德軍作戰的效果:第一,第八航空軍的斯圖卡轟炸機不太敢過分接近伏爾加河,因為對岸的防空火力很強,也不是一次沒轟炸過,但是顯然效果不佳。再加上這座樓非常結實,遠程炮火雖然打得它殘垣斷壁,但是主體構架仍然存在,遂成為一座防禦要塞。

(蘇軍進行巷戰)

第二,德軍坦克在掩護步兵衝到樓下時,必然遭到樓頂反坦克槍和迫擊炮的打擊,坦克的頂部裝甲有比較薄弱,很容易中招。而由於距離太近受仰角所限,坦克炮還沒辦法對樓頂進行直瞄射擊,所以幾次進攻行動都被瓦解了。第三,少數幾次德軍步兵衝入大樓後,由於不了解巴甫洛夫們的防禦設計(有點地道戰的意思),很快會被蘇軍集中兵力和火力逐退。

第四點是「巴甫洛夫大樓」並非孤軍奮戰,其所在的第42近衛步兵團殘餘部隊,仍然控制著周圍包括麵粉廠大樓在內的幾座建築,隨時可以對「巴甫洛夫大樓」進行支援,第7連連長也多次通過地道前來指揮,所以德軍的進攻不僅僅是針對一座樓房的,而是一整片的防禦支撐點。

(被轟的面目全非的大樓)

最關鍵的第五點,是德軍在巷戰中不敢展開太多的兵力發動進攻,每次都是連、排級規模,而不是大家想像那樣以一個師對付20多人,這個道理很簡單,面對東岸蘇軍的炮群和樓房裡的火力點,大規模的步兵衝鋒很容易遭到炮火覆蓋和機槍掃射,那就是無謂的送人頭了。所以實際上,大樓的爭奪每次都是分隊級戰鬥,也是巷戰中最常見的攻防方式。

「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盡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和血腥,蘇軍士兵從9月26日的夜裡算起,一直堅持到了11月25日,整整58天後仍然牢牢地控制著它,成為德軍企圖佔領史達林格勒全城碰到的最硬一顆釘子。戰至11月下旬,由於蘇軍已經開始進行大反攻,保盧斯被迫收縮兵力組織防禦,「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宣告勝利結束。

(史達林格勒的巷zhan)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大樓有啥奇特之處?為何23人就能抵擋德軍進攻58天?
    ,並在這裡取的了關鍵的勝利 而在這260多天的時間裡,蘇軍中士巴甫洛夫和他所率領的22名士兵共23人,在一棟大樓頑強的僵持了58天之久,那麼這支小部隊為什麼可以堅持這麼久呢?
  • 史達林格勒戰役時二十三名蘇聯戰士在一座大樓上堅守58天
    來自八個不同民族的二十三名戰士,在兼顧三十多位平民的情況下,倚靠一座四層建築,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德軍,堅守了五十八天,這應該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在史達林格勒,英勇的蘇軍做到了。 巴甫洛夫大樓是位於史達林格勒市中心,靠近伏爾加河岸的一座四層居民樓,從這裡能俯瞰列寧廣場。
  • 蘇聯巴甫洛夫大樓堅守的時間為什麼比法國的抵抗時間還長?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由蘇軍中士巴甫洛夫指揮的23名將士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堅守一座大樓長達58天,即守衛巴甫洛夫大樓。1942年9月26日,巴甫洛夫中士帶領三名士兵抵達巴甫洛夫大樓布置防禦並將樓內和附近的平民轉移到地下室保護起來。
  • 巴普洛夫大樓上,蘇軍只有23人,為何德軍無論如何攻不下來
    在遍及整個史達林格勒的巷戰中,有一處堪稱經典的戰鬥,那就是「巴普洛夫大樓保衛戰」。在這座只有4層樓高的爭奪戰中,23名蘇聯紅軍,面對數十倍的德國士兵,苦守了58天,創造了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這座大樓位於伏爾加河畔,處在史達林格勒的市中心。
  • 史達林格勒巷戰中的巴普洛夫大樓,為何德軍三個月都攻不下?
    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殘酷賦予一座樓不一樣的生命,一座四層紅樓—巴普洛夫大樓。一個用蘇軍中士命名的大樓,是蘇聯人戰勝納粹的精神支柱。一座普通的四層紅樓為何德軍進攻了58天都無法攻下呢?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情報顯示德軍在蘇聯西部軍區的對面部署了34個步兵師,6個裝甲師和3個航空團。此時德軍的兵力也就是勉強能和蘇聯西部軍區正面開戰,想要突破巴甫洛夫的防線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巴甫洛夫認為德國此舉是防禦性質的,德國人不可能沒有解決掉英國人之前對蘇聯開戰,除非希特勒徹底瘋了。某個角度上他是對的,希特勒確實確實瘋了。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不過除了朱可夫之外,有一位的名望也不輸他,他就是蘇聯最早被授予大將軍銜的巴甫洛夫大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巴甫洛夫就被史達林下令處決了,這是為何呢? 巴甫洛夫和朱可夫的晉升之路如出一轍,他們一同被晉升為大將,一同成為重要軍區的軍區司令員,兩人在軍中也都有著非常高的名望。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彼時巴甫洛夫所指揮西部軍區在戰鬥中將三個集團軍擺在了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然後就被朱可夫指揮的德軍合圍並殲滅在了突出部上,進而整個西部軍區的部隊都遭到了殲滅。但對於演習的結果巴甫洛夫卻不屑一顧,甚至表示演習和打牌一樣,今天是你贏了,明天是你贏了,這算不上什麼。所以巴甫洛夫最後也就沒把演習結果當回事,錯誤的部署一直沒有改變,到了戰爭爆發的時,他也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了。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但真正要命的在於他的部署方式,巴甫洛夫似乎對於白俄羅斯的防禦部署有極大的偏差。任何一個軍校生在學習軍事指揮課程時,都應該被自己的教官告誡過,突出部從來都不是適合防禦的位置,在突出部進行防禦的部隊必然被敵方重創,甚至是被敵人從兩翼合圍殲滅。
  • 陣前斬將是大忌,為何二戰剛爆發,史達林就殺掉大將巴甫洛夫
    結果,巴甫洛夫到崗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將蘇聯組建好的機械化軍隊全部解散。史達林雖然納悶,但畢竟巴甫洛夫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他最終聽信了巴甫洛夫的意見。1940年,當德國的裝甲部隊橫掃歐洲的時候,蘇聯軍中眾多大將越發意識到了坦克的重要性。他們紛紛向史達林提議,重新組建機械化部隊。在眾人的要求下,史達林這才開始重組坦克部隊。然而這一來一去,卻平白無故浪費了很多時間。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兵力部署方面,巴甫洛夫可以說是犯了嚴重的錯誤,甚至是非常浪漫主義了。他領導的西方面軍下轄4個集團軍:第3、4、10和13集團軍,他把其中的3個集團軍部署在了邊界附近的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這塊地區是蘇聯與德國瓜分波蘭後,突入波蘭的一塊弧形區域,位於白俄羅斯的最西端,其南北寬度只有100公裡,如果德軍在這裡發動鉗形攻勢,那麼西方面軍四分之三的部隊就很容易會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就被德軍合圍。
  • 一幢伏爾加河畔的宿舍樓,蘇軍派23人駐守,德飛機大炮轟擊未攻下
    在這場慘烈的巷戰,湧現出無數的傳奇英雄和故事,比如「巴普洛夫大樓」。「巴甫洛夫大樓」來只是一棟坐落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座員工宿舍樓。當德國對史達林格勒狂轟亂炸之後,史達林格勒幾乎被夷為平地,但是「巴浦洛夫大樓」成為了馬馬耶夫崗上極少數還屹立著的建築物。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法國戰役結束後,巴甫洛夫通過獲得的德軍情報,想出了機械化部隊的另一種組織形式和作戰方式,他認為未來戰爭中坦克旅不太可能在某些地區與坦克旅作戰,因此他減少了機械化部隊的坦克數量,將西部軍區的各個坦克部隊以旅為單位進行分散。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不過當時的德國坦克兵還是一群生瓜,由於攻擊初期進展順利,他們很快脫離了步兵和炮兵的掩護,在山地條件下闖進了巴甫洛夫迅速構建起的反坦克炮防線,一輛輛裝甲薄弱的一號坦克被打爆。蘇軍裝甲部隊隨後出動坦克發動反擊,大敗德意聯軍,從表面上看來,裝甲兵上將巴甫洛夫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他首先用反坦克火力狙殺、然後動用本方坦克出擊的戰法大獲成功。
  • 衛國戰爭爆發前一天,將士們依然警惕,巴甫洛夫大將卻貽誤戰機
    這位上校是個非常謹慎的軍官,從1941年5月開始,就不斷有情報顯示德軍在積極準備軍事行動,那些將蘇聯視為敵人的德國漢斯隨時可能撕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因此索洛多夫尼科夫上校命令第53輕炮兵團和第247炮兵團留在崗位上,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命令第21裝甲偵察營進入潛伏位置,隨時保持警惕。而第三軍下屬第56步兵師和第345步兵團,則奉命領取武器進入築壘地域。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導語從1901年至今,眾多科學家因其偉大的成就而榮膺諾貝爾獎,名載史冊。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常令我們滿懷崇敬,有「高山仰止」之心。其實,當我們梳理這些科學家的成長足跡,便會發現,他們嚴謹認真的面孔下,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這些靈魂給予我們的,除了感動、崇敬,還有驚訝、讚嘆、會心一笑等等豐富而美好的感情。
  • 衛國戰爭蘇軍裝甲骨幹,簡陋但好用,T-34坦克和巴甫洛夫
    在1938年蘇軍總參謀部召開的一次國防會議上,巴甫洛夫向幾位蘇軍將領解釋了他在西班牙與德國幹預軍的遭遇,並解釋說,他的坦克之所以比德國人損失更大,是因為德國人使用了裝備大口徑機槍的攻擊機來對付他的坦克。在地面戰中,他和德軍坦克兵竟然打了半斤。
  • 處決大將巴甫洛夫,史達林重重劃掉判決書上7個字,輕輕說出7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1941年6月21日,巴巴羅薩行動前夜,蘇聯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正在明斯克一家軍官俱樂部觀看一部喜劇,正看得津津有味時,參謀著急火燎趕來報告:德軍在邊界挑釁了!
  • 「話人物」蘇聯槍斃的最高將領巴甫洛夫真的是叛國嗎?
    巴甫洛夫,蘇聯大將,蘇聯紅軍西方面軍指揮員,曾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先後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參加過參加過一戰、蘇俄國內戰爭、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在蘇德戰爭前夕,巴甫洛夫誤判了局勢,認為德軍的不會主攻目標不在西方面軍,因而未作較全面的準備。
  • 巴甫洛夫,我不是心理學家
    到最後,巴甫洛夫在做這個「巴甫洛夫囊袋」時如此嫻熟,以至於在旁觀者意識到手術已經開始之前,手術通常已經結束。隨著一小部分胃的外現,巴甫洛夫擁有了一個消化系統上的窗口。他研究了狗吃不同食物時,以及被切斷食道以使食物不能到達胃中時的胃液成分。在這些假飼條件下,狗吃的是巴甫洛夫所謂的「虛擬食物」,但是在進食後一段時間胃液開始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