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14日,保盧斯將軍被授權指揮所有在史達林格勒地區的德軍部隊,也就意味著他不僅可以調動第6集團軍的兵力,也有權使用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統一指揮權的目的只有一個,利用蘇軍在史達林格勒外圍的崩潰,一鼓作氣奪取城區,於是德國裝甲兵、步兵和戰鬥工兵最苦逼的巷戰開始了。

巷戰開始之初蘇軍是比較慌亂的,第62集團軍原司令員洛帕京將軍認為根本守不住城市,結果被督戰的赫魯雪夫當場拿下,名將崔可夫走馬上任。崔可夫堅持了不到48小時,手裡也沒剩幾個兵了,在他的請援下,9月15日夜幕之下,羅季姆採夫少將率領的近衛步兵第13師西渡伏爾加河投人戰鬥,他們以巨大的犧牲破滅了保盧斯企圖在9月16日佔領城市中心的幻想,當然,這個近衛步兵師也幾乎是傷亡殆盡。
同樣,進攻城區的德軍各師也是傷亡慘重精疲力盡,說什麼也得喘口氣補充一下,然而小鬍子已經越來越不耐煩,直接電示保盧斯:「趕緊完成這項行動,史達林格勒必須拿下」!於是德軍只好恢復進攻,戰至9月26日,按巷戰的傳統標準評判,史達林格勒基本可以認定為陷落:德軍已經佔領城區的80%以上和中心城區的90%,德軍巴赫少將第71步兵師的若干分隊甚至前出到了河邊。

然而就在城區的中心,尚有幾座建築掌握在蘇軍手中,9月26日深夜,近衛第13步兵師殘部奉命逆襲德軍,該師所屬近衛第42步兵團三營七連在反擊中再次幾乎拼光,四個蘇軍士兵衝進了其中的一座四層樓房,領頭的是代理排長雅科夫·巴甫洛夫中士,為嘛只是個中士呢?因為該排排長和所有高級士官都已經犧牲了,中士成為最高軍銜。
這座樓房是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寓,不僅堅固還極具戰術價值,因為它位於史達林格勒市中心的一個十字路口,由於整個城區已被炸得一片廢墟,所以在這座樓房的南、北、西三個方向上,都可以有1000米以上的防禦視野,而東邊距離蘇軍控制的伏爾加河陡壁只有百餘米之遙,注意史達林格勒城市的布局,它是沿著西岸邊沿河的走向呈狹長形存在的。

巴甫洛夫中士馬上意識到了這座大樓的重要性,立即上報團部請求增援,同時開始對大樓進行防禦布置。而近衛第42步兵團也儘量派來了能夠組織起來的力量,先後到達的有一個機槍排殘部(7人)、一個反坦克小組(6人)和一個迫擊炮小組(4人),總計有21名各民族士兵,其中還有一名猶太人。而巴甫洛夫還在地下室發現了10多個躲藏的居民,其中有四名男子被武裝起來投入戰鬥。
應該說這名中士還是很有戰鬥經驗的,他命令反坦克小組攜帶反坦克槍佔據樓頂,迫擊炮也架了上去,專打德軍坦克和裝甲車,然後在三個方向上的窗口都布置了機槍。同時還打穿了地下室與樓層之間的地板,從而使蘇軍士兵可以迅速而隱蔽地轉移射擊位置,另外,還挖了一條通往伏爾加河西岸峭壁的一道交通壕,隨時可以進行聯絡和補給。

所以巴甫洛夫排能夠守住大樓,與伏爾加河兩岸蘇軍的火力與物資支援密不可分,西岸堅持的蘇軍不斷通過交通壕運來彈藥和給養,而東岸樹林裡蘇軍的重炮、高射炮則能夠及時提供火力支援,而沒有作戰能力的十多個平民則充當了輜重員和通訊員的角色,使這25個戰鬥兵(實際上並非23個,有兩人不知姓名)的戰鬥效能能夠發揮到了極致,這座大樓也因此被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
德軍從1942年9月27日起猛攻這座大樓,第71步兵師也是賣了力氣的,但是始終未能成功,這裡面有若干因素影響著德軍作戰的效果:第一,第八航空軍的斯圖卡轟炸機不太敢過分接近伏爾加河,因為對岸的防空火力很強,也不是一次沒轟炸過,但是顯然效果不佳。再加上這座樓非常結實,遠程炮火雖然打得它殘垣斷壁,但是主體構架仍然存在,遂成為一座防禦要塞。

第二,德軍坦克在掩護步兵衝到樓下時,必然遭到樓頂反坦克槍和迫擊炮的打擊,坦克的頂部裝甲有比較薄弱,很容易中招。而由於距離太近受仰角所限,坦克炮還沒辦法對樓頂進行直瞄射擊,所以幾次進攻行動都被瓦解了。第三,少數幾次德軍步兵衝入大樓後,由於不了解巴甫洛夫們的防禦設計(有點地道戰的意思),很快會被蘇軍集中兵力和火力逐退。
第四點是「巴甫洛夫大樓」並非孤軍奮戰,其所在的第42近衛步兵團殘餘部隊,仍然控制著周圍包括麵粉廠大樓在內的幾座建築,隨時可以對「巴甫洛夫大樓」進行支援,第7連連長也多次通過地道前來指揮,所以德軍的進攻不僅僅是針對一座樓房的,而是一整片的防禦支撐點。

最關鍵的第五點,是德軍在巷戰中不敢展開太多的兵力發動進攻,每次都是連、排級規模,而不是大家想像那樣以一個師對付20多人,這個道理很簡單,面對東岸蘇軍的炮群和樓房裡的火力點,大規模的步兵衝鋒很容易遭到炮火覆蓋和機槍掃射,那就是無謂的送人頭了。所以實際上,大樓的爭奪每次都是分隊級戰鬥,也是巷戰中最常見的攻防方式。
「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盡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和血腥,蘇軍士兵從9月26日的夜裡算起,一直堅持到了11月25日,整整58天後仍然牢牢地控制著它,成為德軍企圖佔領史達林格勒全城碰到的最硬一顆釘子。戰至11月下旬,由於蘇軍已經開始進行大反攻,保盧斯被迫收縮兵力組織防禦,「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宣告勝利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