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大清洗過後,紅軍五大元帥死了三位,德日這才敢舉兵犯境

2020-12-01 騰訊網

一個制度內只要權力不受監督就會造成泛濫,即便是在1934正處於如日中天的蘇聯也不例外。此時因時任列寧格勒省委第一書記的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遇刺身亡,直接觸發了史達林所發起的大清洗運動。這次運動直到今天,依然對俄羅斯人民是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並且在蘇德戰爭一開始蘇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也離不開這次清洗所造成的惡果。

而此後史達林一直處於蘇聯絕對的領導位置,所以並沒人敢拿這件事做文章,直到多年以後俄羅斯人民才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與悼念。而為什麼說這次大清洗使蘇聯在二戰中呈現潰敗的狀態,甚至日本關東軍都敢主動冒犯呢?這與被清洗掉的人有著密切深刻的關係。

當時史達林為奠定自己在蘇聯絕對的領導地位,軍隊高層自然也成為清洗的重中之重,當時蘇聯紅軍總共有五個元帥。分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布留赫爾、葉戈羅夫、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其元帥之名並非是虛銜,而是實打實的手握重權之人。

其中圖哈切夫斯基是當時的列寧格勒軍區司令、西方方面軍司令等要職,並且擔任過蘇聯紅軍軍事學院的院長,可以說在軍隊中都是桃李滿天下的存在。其不僅在軍隊中人脈分布根深蒂固,更是大縱深戰略的創始人,並且對蘇聯未來可能面臨的戰爭局勢還有著高瞻遠矚的預估。在其著作中曾寫到對希特勒應建起全面的防禦等謀略,很可惜這個被譽為是「紅色拿破崙」的元帥最後也慘死在大清洗當中。

同時一同被清洗掉的還有遠東集團軍司令,布柳赫爾以及空軍司令、裝甲部隊司令、以及很多的經濟學家、科學家和革命者等,死亡人數達68.2萬人之多。這番清洗過後,蘇聯軍隊一度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所以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軍缺乏有效的領導指揮,甚至有軍史專家曾經說過,如果圖哈切夫斯基等人不死,希特勒未必敢率先發動蘇德戰爭。而另一邊的日軍也是在接納了一部分逃亡蘇聯的諜報人員後,獲取了一些機密文件,並瞅準布柳赫爾等人被清洗掉這種青黃不接的時期才敢發動攻擊。幸好此後接任的朱可夫進行最嚴厲的還擊,這才讓日本帝國主義又聞風喪膽。

總的來說,蘇聯這次的大清洗仍然是弊大於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史達林的統治地位,但在當時以及後續給蘇聯整體造成的損失來說是無法挽回的。當時很多有見識、有想法的學者與科學家都不幸遇難,以至於在後期冷戰時期與美國集團的對峙中不僅人才儲備呈現青黃不接的尷尬處境,就連在很多錯誤的決策中都不能有人提出積極的反對意見。

編輯:名蒸蛋柯南

相關焦點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清洗,只有一位倖免,活到90歲
    在蘇聯歷史上有諸多元帥,但最讓人敬佩的還是第一批授銜的5位,甚至可以說這五位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這五位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人物,蘇聯的英雄,但是幾年過後,三位被史達林清洗,這位卻沒人敢動,活了90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37年的6月11日,蘇聯的《真理報》發布文章大肆批判這幾位元帥,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其實就在這篇報導發出之前,蘇維埃政府內部就已經將這幾位將軍秘密處決了。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本期將以這最後的三位元帥為主人公,帶您回顧沉甸甸的歷史步履中,蘇聯元帥們的那些滄桑故事……  前蘇聯軍銜體系  「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僅史達林一人),其後便是「蘇聯元帥」(包括「蘇聯海軍元帥」),第三級是「軍兵種主帥」,第四級是「軍兵種元帥」。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1934年12月1日,列寧格勒州州委書記基洛夫在前往自己的辦公室時突然遭到了早就埋伏於此的尼古拉耶夫的暗殺,由於是後腦中槍,基洛夫當場身亡。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暴跳如雷的史達林立即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打算要親赴列寧格勒查明真相,而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莫洛託夫、伏羅希洛夫等多位蘇聯高級領導人。
  • 二戰蘇聯為何損失驚人?看看這份大清洗名單,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
    二戰可以說是一場蘇聯的夢魘,從1941年6月22日納粹閃擊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9日柏林戰役結束,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累計達到驚人的2959.3萬。其中陣亡681.7萬人、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累計1832萬人次,最終確定的死亡人數為865.6萬。
  • 蘇聯大清洗是德國人與史達林默契的合作?
    德國對蘇聯開戰時,蘇聯節節敗退無法抵禦這也是其內部重要原因。造成這一場蘇聯大地上血雨腥風的背後主謀是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可以說史達林對黨內圖哈切夫斯基功高震主的恐懼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而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則善解人意地幫他扣下了扳機,這是後來不共戴天的敵人在二戰前一次無言的默契而達成的合作。
  • 德國的「斬首行動」,明目張胆的反間計,將蘇聯元帥輕易除去
    因功於1935年成為蘇聯五大元帥之一,他根據一戰期間的經驗和教訓,預見性的總結了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特點,寫下了當時最著名的分析德國軍事的文章《 目前德國的軍事計劃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希特勒政府將要對西方各國展開軍事報復計劃,並將形成對蘇聯的巨大威脅。
  • 揭秘:「蘇聯肅反運動之圖哈切夫斯基案件」!
    這次運動不僅在蘇聯高層中映現,最後竟然擴大到了蘇聯的軍隊內部中,這是令人不可想像的。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37年,這一時期基本上處於擴大化的狀態,但起碼是可控的。但到了1937年以後,肅反運動波及到了蘇聯紅軍內部,在史達林的縱容下,許多軍方高級將領被秘密處決了,甚至沒有進行公示。在這種情況下,元帥們也害怕危及到自身,因而平時也謹言慎行,深怕牽連到自己。
  • 恐怖的蘇聯大清洗!
    之前寫柬埔寨紅色高棉時,有朋友提到蘇聯在史達林時期曾發生過一次大清洗。於是我就查了些資料,對此事做一交代。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聲響,俄羅斯蘇維埃聯邦成立。隨後,史達林未經批准修改了刑法,修改如下:各司法機關應加速審理被控告犯有策劃或採取恐怖行動罪行的犯人,偵察恐怖活動案件不得超過十天;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不會考慮這類罪犯要求赦免的申請,判決一經作出,不得上訴,不得赦免;內務人民委員會應在這類罪犯被判處死刑以後,立即予以執行。在西方,這被稱為基洛夫法。這些法令為大清洗提供了法律依據。由此拉開了蘇聯大清洗的序幕。
  • 此人是蘇聯唯一的大元帥,可他卻不以為然,一生都不願穿大元帥服
    這樣以廢除軍餉而以職務為等級的制度實行了18年之久,到了1935年時,蘇聯根據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正式做出實行軍銜制度的決議。規定軍餉分為紅軍(陸軍、空軍)、紅海軍和政工人員三類。其中規定蘇聯元帥為三軍最高軍銜。陸、空軍的軍銜為14級,海軍為13級,政工人員為9級。
  • 蘇聯五帥之一,他活到九十,歷經四次大戰,後半生養馬躲過大清洗
    今天要介紹的是蘇聯元帥布瓊尼,一個後半生養馬的元帥,遮蓋了他前半生的輝煌成就。布瓊尼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三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但這三次蘇聯英雄幾乎「集中」在50、60年代獲得,與另一位同於1935年第一批五個蘇聯元帥之一的伏羅希洛夫有點類似。
  • 關於元帥軍銜的四個疑問
    1614位開國將帥中,元帥排在最前頭,所立功勞最多,所擔責任最重,所接受的鮮花與掌聲也最豐厚。1955年授銜以後,聚焦在十位元帥身上的目光與日俱增,人們圍繞這一等級的軍銜發問,有些問題倒也值得推敲,可以拿出來與眾人共同探討一番。
  •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四大元帥,彭德懷上榜,中國這個領土04年才收回
    美國曾評選出了世界四大元帥,這四大元帥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國家,除了美國、德國、蘇聯外,還有一個國家——中國。那麼,大家想必很好奇,中國的這位元帥是誰呢?下面,就讓筆者給大家一一盤點(排名不分先後)。一代戰神——彭德懷你沒看錯,在美國人眼中,彭德懷就是世界四大元帥之一。彭總也是實至名歸,且不說其他,抗美援朝戰爭中,彭總以武器落後的志願軍大敗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就足以讓他躍居世界名帥之列。何況,彭總擊敗的可是另一位世界名帥麥克阿瑟。
  • 自古名人多風流,這名蘇聯元帥到底有多少情人,史達林還曾庇護他
    在蘇聯眾多的元帥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數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這三位被譽為蘇聯陸軍二戰時期的「三架馬車」。與其他兩位元帥相比,羅科索夫斯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跌宕。他曾數次逃過被槍決的命運,還曾以蘇聯元帥的身份擔任過波蘭的國防部長,同時他還是一位花邊新聞不斷的「多情軍官」。
  •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蘇聯紅軍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年8月20日-8月30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與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協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聯紅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 鄧小平在1955年元帥名單中曾經位列第七
    從這11人的元帥名單看,個個都是戰功卓著的開國元勳。人民解放軍陣營中戰將如雲,能躋身元帥之列可謂鳳毛麟角。鄧小平曾領導發動百色起義,任紅七軍政委和前委書記。1933年後曾任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第一二九師政委、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書記、晉冀魯豫軍區政委。
  • 拉赴刑場卻僥倖生還,蘇聯的「希望之星」!朱可夫都曾望塵莫及
    蘇德戰爭期間,蘇軍中流傳著的一句話:「遇到困難的戰役時,史達林首先想到的是朱可夫,朱可夫首先想到的則是羅科索夫斯基。」事實也正是如此!羅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出生於大盧基市,全名: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 蘇聯大清洗時期 沙皇的監獄為何讓人懷念?
    這固然表明了沙皇時期的特殊政策,但也顯示出對讀書人的尊重。不得不說,人權在沙皇時期並不是一紙空文。不得不說,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後來的蘇聯,數百萬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先後受到清洗。僅僅在披露的檔案中,以反革命和政治原因被逮捕的人民就高達250萬人。顯然,在蘇聯這個高度集權的國家裡,政治總是優於其他罪名。即便是功勳卓著的蘇聯元帥,也難逃「大清洗」的噩夢!
  • 史上最慘烈火箭事故:蘇聯元帥當場犧牲 全國一半飛彈專家被炸死
    而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之後,以邱吉爾的"鐵幕演說"為起點,美蘇兩強之間開啟了長達50年的冷戰,在這段時間裡,美蘇兩國你追我趕,努力達成所謂的"恐怖平衡",在這樣的競賽中,以火箭技術為底子的洲際彈道飛彈開發同樣受到兩國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