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烈火箭事故:蘇聯元帥當場犧牲 全國一半飛彈專家被炸死

2020-12-03 利刃號

利刃/月影

同一戰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有很多新型武器出現在戰場上,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要數飛彈的問世了,德國首先開發出了V1/2型彈道飛彈,此後更是搞出了無線電制導炸彈。而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之後,以邱吉爾的"鐵幕演說"為起點,美蘇兩強之間開啟了長達50年的冷戰,在這段時間裡,美蘇兩國你追我趕,努力達成所謂的"恐怖平衡",在這樣的競賽中,以火箭技術為底子的洲際彈道飛彈開發同樣受到兩國的高度重視。

圖1 巨大無比的世界第一種洲際彈道飛彈-SS-6

所謂的洲際彈道飛彈,按照世界通行的定義是指射程8000公裡以上的遠程彈道飛彈,開發它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向對手投送核武器,美蘇兩國在這方面競爭十分激烈。1957年,前蘇聯試射了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彈道飛彈-SS-6,這種看起來更像是一枚運載火箭的洲際彈道飛彈長30米、直徑4.5米、重達254噸,由於它體積實在太,發射成本很高而且發射準備時間很長,戰術意義非常有限,前蘇聯在試射了28次之後就選擇了放棄,轉而開發第二代洲際彈道飛彈- SS-7,而在這款飛彈的開發中,卻發生了一起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火箭事故。

圖2 紅茶閱兵中首次亮相的SS-7

實際上幾乎在前蘇聯試射成功SS-6的同時,美國也試射成功了自己的第一代洲際彈道飛彈-阿特拉斯,為了在這場比賽中搶佔先機,前蘇聯迅速立項研發SS-7,後者成為第一種實戰意義上的洲際彈道飛彈。在前蘇聯戰略火箭部隊司令、炮兵元帥涅德林的指揮下,前蘇聯國家機器高速運轉,SS-7的開發相當順利,這枚設計中的洲際彈道飛彈長30.4米、直徑3米、發射重量141噸,最大射程達到了13000公裡,它以氫彈作為戰鬥部,圓概率誤差僅僅2.7Km,它的裝備將使前蘇聯獲得前所未有的優勢,本就落後的前蘇聯轟炸機部隊將不用冒險突破嚴密的北美防空圈就能打擊到對手。然而,涅德林元帥對項目的進行過去著急,他嚴令SS-7項目必須在1960年的"十月革命節"前完成試射,以達到獻禮的目的,當年的10月23日,涅德林元帥親自到場監督SS-7原型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基地的試射,也正是這樣的倉促造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火箭事故。

圖3 慘烈的事故現場

當天,SS-7原型彈在拜科努爾41號發射臺起豎完畢,準備發射。按照規定,發射前要對發射控制設備進行一次檢測,然而在檢測中,控制設備中的一個小部件發生了短路,引發了飛彈2級發動機突然點火,噴射的尾焰同時引爆了1級火箭發動機燃料箱,現場發生了巨大爆炸,涅德林元帥以下70多名軍人和火箭工程師當場喪生,前蘇聯一半的飛彈專家就此報銷,據傳言只有SS-7總設計師米哈伊爾.庫茲米奇.楊格爾和基地指揮官因為剛好躲在掩體後面抽菸而倖免遇難,但兩人均受到嚴重燒傷。

前蘇聯對這起火箭事故一直諱莫如深,儘管當年就有媒體披露了此事,後來也有叛逃的前蘇聯軍官公開予以揭露,但前蘇聯一直聲稱涅德林元帥是在飛機事故中身亡的,為此,前蘇聯政府甚至從未處理過任何責任人,直到1989年才在一份新聞雜誌隱晦的承認了這起事故。

相關焦點

  •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1960年12月24日,前蘇聯發生了一起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導致在場的蘇聯飛彈部隊司令員米·伊·涅傑林當場被大火吞噬,發射臺上的數百名蘇聯科學家全部喪生,現場淪為一片火海,所有生物銷聲匿跡,只留下了硬幣和鑰匙。
  • 史上最慘烈火箭爆炸事故,161人喪生火海,還包括一位大元帥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始建於1955年,是前蘇聯建造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場和飛彈試驗基地,它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1961年加加林從這裡坐著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人類飛天第一人;1974年,蘇聯又在這裡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空間站......該發射中心有太多輝煌的成績,但同時也曾發生過一些悲劇
  • 史上最慘烈飛彈爆炸事件,一聲巨響傳來,160名專家瞬間「氣化」
    作為一個國家的國之重器,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製洲際飛彈,歷史上曾發生過一次慘烈的飛彈爆炸事件,巨響傳來,160名專家瞬間「氣化」。 蘇聯是一個強大且神奇的國家,蘇聯軍人做出過許多令人嘖嘖驚嘆的奇事,也搞出過讓人哭笑不得的烏龍,甚至還出現過慘烈異常的事故。
  • 史上最血腥飛彈爆炸事故,火箭軍司令被高溫氣化,燒到只剩肩章
    在上世紀50年代末,軍備競賽最瘋狂的冷戰高峰期,美蘇兩國的核彈頭數量已經足夠毀滅對方成百上千次。蘇聯人更是醞釀了駭人聽聞的「大伊萬」超級核彈計劃。但有一個問題:將這些核彈頭成功投送到對手領土,唯一可行的手段只有戰略轟炸機。
  • 當年蘇聯進行洲際飛彈發射試驗,為什麼自己的總司令被炸死
    1960 年10月26 日,蘇聯軍方發表了一個官方消息:蘇聯英雄、戰略火箭軍總司令、國防部副部長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傑林,在執行公務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1995年10月,在涅傑林逝世35周年之際,俄羅斯一家電視臺對這位蘇聯元帥當年犧牲的細節進行了披露,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涅傑林並非死於飛機失事,而是殉職於一次洲際飛彈的發射事故之中
  • 發射基地傳出一聲巨響,洲際飛彈原地爆炸,160名專家被炸死
    美蘇爭霸你追我趕,飛彈事業如火如荼據有關資料顯示,曾經在研發武器的過程中,就發生過的一起嚴重的爆炸事故,當時火光沖天,直接造成160名專家當場殞命火海。據悉,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為了爭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
  • 人類航天史上最慘重災難,161人喪生,包括1名元帥,真相被掩16年
    但若要說到人類航空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災難,這就要提到蘇聯的一次航天爆炸事故了,而且這是蘇聯航天史上損失最大的一次事故。大家都知道,在19世紀中後期,飛向火星這個目標對各大國家來說都充滿了誘惑力。而1960年,蘇聯就迎來了這樣一次機遇。
  • 飛彈發射前突發意外,現場火光沖天,160名科學家瞬間被「氣化」
    近日,俄羅斯公布了一段沙皇炸彈爆炸的視頻畫面,一直被西方稱為「末日武器」,看了視頻後,很多國家後怕,這是蘇聯時代了不起的一項成就。然而,這些成就的背後是什麼?難免有先輩們為此犧牲。此前,蘇聯發生過一次重大事故,洲際飛彈發射前突發意外,現場火光沖天,160名專家瞬間被「氣化」。
  • 5000噸核潛艇故障險致核戰,8位蘇聯水兵冒死搶修,多人當場犧牲
    戰爭結束後,世界形成了兩極格局,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都為對方準備了美味的「核彈大餐」。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除了大量儲備核彈數量來看,也研究出眾多能夠承載核武的先進裝備,全球一度籠罩在核武的陰雲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爆發世界性的核大戰。
  • 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為何由盛轉衰?
    暴風雪號的第一次起航也成為了最後一次飛行,蘇聯的繼任者們無一能維持航天事業發展,前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也是一落千丈,最低谷時期經費只能滿足10%。但它也有過輝煌的歷史,人類航天史上的許多「第一」都是在此完成。那麼拜科努爾作為蘇聯的航天中心有什麼特殊的優勢?它又是如何由盛轉衰的呢?
  • 洲際飛彈原地爆炸,160名頂級專家命喪火場
    美蘇冷戰期間,是核武器技術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然而就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十分嚴重的核飛彈爆炸事故。當時的東方傳來一聲巨響,141噸的洲際飛彈在地面發生爆炸,160名頂級專家被活活燒死。在R16洲際飛彈進行第一次試射時,蘇聯的技術人員發現飛彈電路出現問題,同時燃料罐也發生洩露,但是蘇聯高層給研究人員的壓力太大,為了能儘快發射飛彈,技術人員進行了違規操作,並沒有將R16洲際飛彈從發射塔架上分離,一場事故至此開始醞釀。
  • 前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為何由盛轉衰?
    暴風雪號的第一次起航也成為了最後一次飛行,蘇聯的繼任者們無一能維持航天事業發展,前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也是一落千丈,最低谷時期經費只能滿足10%。但它也有過輝煌的歷史,人類航天史上的許多「第一」都是在此完成。
  • 中國最慘烈的一次空難,40名專家不幸犧牲,其中2名是將軍級
    ,畢竟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的價值遠遠高於一架先進戰機,但事與願違,現實情況往往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在世界各國空軍得發展史中,都發生過很多的慘烈的空難,這其中也包括我國,雖然現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穩定,安全係數也很高, 但在發展的過程曾遇到最慘烈的一次空難,40名專家不幸犧牲,其中2名是將軍級。
  • 蘇聯潛艇核反應堆故障,溫度高達上千度,7名士兵冒死修復後犧牲
    將時間倒推五六十年,蘇聯必然是美國最強大對手,在兩國爭鋒相對誰都不肯落後分毫的時代,沒人能預測冷戰重點會在哪裡。可誰知就在1991年聖誕節這天,世界格局再次發生改變。強大的蘇聯時代宣布解體,美國便穩坐世界最強國寶座,至今不曾挪動半分。
  • 世界最慘飛彈爆炸事件,160名頂尖專家瞬間被「氣化」
    但任何一款武器的研製過程並非那麼容易,或多或少也會釀成一些安全事故。當然在各項保護措施完善的情況下,事故率會相對較低。可任何事情沒有決定性,歷史上就曾出現過一起一次性損失了160名專家的事例。比如美國的SR-71「黑鳥」偵察機、YF-12戰鬥機,蘇聯的圖-160轟炸機、「裏海怪物」等裝備就是那個時候催生的產物。也正因為冷戰,全球最慘飛彈發射事故才會得以發生。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美媒總結航天史上事故 死亡人數或超過150人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10月31日上午9時在動力測試飛行時發生事故,造成飛行員一死一重傷。美聯社採訪航天史專家,總結了航天史中遇難的太空人人數。
  • 從西伯利亞挖土豆的勞改犯,到蘇聯宇航火箭之父
    其中就有蘇聯火箭專家謝爾蓋·巴甫洛維奇·科羅廖夫。從1939年算起,他在西伯利亞已被關押了6年之久,不過這一切很快將結束。蘇聯的秘密警察只得組織本國專家對德軍遺留的V2飛彈以及工廠進行反向研究。  秘密警察找到蘇聯火箭發動機專家瓦連京·彼得洛維奇·格魯什科,詢問由誰擔當山寨德國V2飛彈的艱巨任務。
  • 發射架突然火光沖天,洲際飛彈原地爆炸,160名國寶級專家當場氣化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印度雖然國內人口眾多,且在計算機等新興領域有著較強的實力,但是其工業水平一直飽受詬病。 在印度工業的加持下,飛彈偏離目標並不是一件少見的事,其國產飛機也常常出現墜機的事故。事實上,除了在戰鬥機的製造上不那麼精細,在戰鬥機後期的維護問題上也沒有盡心。於是導致了其戰鬥機在飛行狀態極不穩定。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