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斬首行動」,明目張胆的反間計,將蘇聯元帥輕易除去

2020-12-01 騰訊網

圖哈切夫斯基,曾經擊潰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反動武裝而名聞全蘇聯,他提出的「

大縱深戰略

」被希特勒加以吸收改進,成為著名的「

閃電戰

」。因功於1935年成為蘇聯五大元帥之一,他根據一戰期間的經驗和教訓,預見性的總結了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特點,寫下了當時最著名的分析德國軍事的文章《

目前德國的軍事計劃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希特勒政府將要對西方各國展開軍事報復計劃,並將形成對蘇聯的巨大威脅。可想而知,圖哈切夫斯基的這種戰略思想一旦被蘇聯政府採納,將對希特勒產生無比嚴重的後果,為此,希特勒憂心忡忡。

「斬首計劃」的出臺

1936年聖誕夜前夕,臭名昭著的「

蓋世太保

」首領海德裡希被希特勒緊急召喚到私人別墅。他來此的目的就是向希特勒匯報關於蘇聯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人民委員、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圖哈切夫斯基的情況。

對於此人,希特勒警惕萬分,因為他提出一系列針對德國的問題全部說到了點子上,尤其是關於德國機械化部隊的「

」,早被此人分析的一清二楚。當基洛夫被害後,蘇聯駐英國的武官普特納的被捕,而此人就是圖哈切夫斯基手下最重要的軍事外交專家。希特勒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命海德裡不斷探聽蘇聯國內情況,用以製造「

」將蘇聯高級將領拉下馬,這個計劃就被希特勒命名為「

海德裡希作為黨衛軍保安處長、蓋世太保的首領,本身就是一個製造陰謀的專家,他針對圖哈切夫斯基的陰謀,決定從蘇德的蜜月時期《

拉巴洛協定

》開始。

海德裡希的陽謀,「反間計」的制定。

時間追溯到1922年4月16日。

剛成立不久的蘇聯為了緩解國際社會的壓力,利用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內部矛盾,與德國籤訂了著名的《

》,之後又籤訂看到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立條例,加深了兩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交流。而圖哈切夫斯基作為蘇聯紅軍參謀總長,與當時的德國參謀總長賽可脫上將有過秘密的接觸。

這本是當時的正常工作,沒想到過了多年,竟成了陷害圖哈切夫斯基的重要口實。

這樣的陰謀自然不能大白於天下,為了獲得這些資料,海德裡希派人將存放於德軍機密檔案室中的資料偷了出去,並派人在檔案室放了一把火。

接著又在蓋世太保的秘密基地中,海德裡希會同十一位語言學、邏輯學、印章學以及筆跡學等各類專家,炮製了一份關於圖哈切夫斯基叛變的假資料,一份由圖哈切夫斯基「

給德國統帥部出具的數額巨大的收款憑據

」新鮮出爐,也成為佐證那些偽造的假信件的重要證據。

然而精明的海德裡希並沒有試圖用這些偽造的證據直接交給蘇聯官方,而是通過妓女先對捷克斯洛伐克駐德大使馬斯特內透漏了些許口風。很快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貝內斯便得到了消息,連忙召見蘇聯駐捷大使亞歷山德洛夫斯基,將此情況通報了他。

如果說馬斯特內透漏的消息是來源不確實的話,那麼法國總理也透漏出此類消息,就必須要受到重視了。法國總理達拉第在一次外交招待會中,特意找到蘇聯大使波特金,將情況告知於他,讓他務必要注意蘇聯國內穩定,切莫讓親德派掌控了外交活動,波特金迅速將情況通知國內。

除此之外,海德裡希讓德國間諜貝倫茨化名來到布拉格,聲稱自己有圖哈切夫斯基「叛國」的證據,捷克總統貝內斯通知了莫斯科。蘇聯迅速派出全權代表葉若夫前去接洽,他最終以三百萬盧布的代價取得了這份所謂的證據。

這時,圖哈切夫斯基已經完全陷入了敵人的陰謀之中還不自知。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末日

1937年5月20日,圖哈切夫斯基被任命為伏爾加軍區司令員,同時解除了副國防人民委員的職務,這次的職務調動,被公認為德國「

」成功的標誌。

6月4日,他在伏爾加沿岸軍區召開完政治工作會議,大會上,他還作了《

關於軍事訓練的任務和當前的工作

》的報告,會後他馬上就被捕了。

而與此同時,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卻在莫斯科召開,史達林拿著手中的所謂「

」,公開揭露了蘇聯軍隊中的叛國人員。一切都進行的突然而迅速,當人們反應過來時,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在內的三名元帥、十四名軍區司令、六十名軍團長以及一百三十六名師長被處決。

這樣的結果遠超希特勒的預期,當海德裡希將「

」的成果擺在他面前時,連希特勒本人都不相信會取得如此成果,甚至於坐在辦公桌前呆坐了一個上午。

結語:

不言而喻,希特勒的「反間計」大獲成功,這也是他日後敢兩線開戰的重要原因。而蘇聯這一幕,恰恰發生了二戰全面爆發的前夜,為此蘇聯紅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歷史總是無情的,1941年6月22日,隨著德國《巴巴羅薩計劃》的順利實施,蘇軍前線164個師損失過半時,蘇聯震驚了,史達林震驚了,他在蘇軍最高統帥部會議中憤怒而又沉痛的說:「我們上當了,被該死的德國人欺騙了!我們為冤枉了大批的指戰員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相關焦點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清洗,只有一位倖免,活到90歲
    這五位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人物,蘇聯的英雄,但是幾年過後,三位被史達林清洗,這位卻沒人敢動,活了90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37年的6月11日,蘇聯的《真理報》發布文章大肆批判這幾位元帥,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其實就在這篇報導發出之前,蘇維埃政府內部就已經將這幾位將軍秘密處決了。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本期將以這最後的三位元帥為主人公,帶您回顧沉甸甸的歷史步履中,蘇聯元帥們的那些滄桑故事……  前蘇聯軍銜體系  「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僅史達林一人),其後便是「蘇聯元帥」(包括「蘇聯海軍元帥」),第三級是「軍兵種主帥」,第四級是「軍兵種元帥」。
  • 揭秘:「蘇聯肅反運動之圖哈切夫斯基案件」!
    這次運動不僅在蘇聯高層中映現,最後竟然擴大到了蘇聯的軍隊內部中,這是令人不可想像的。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37年,這一時期基本上處於擴大化的狀態,但起碼是可控的。但到了1937年以後,肅反運動波及到了蘇聯紅軍內部,在史達林的縱容下,許多軍方高級將領被秘密處決了,甚至沒有進行公示。在這種情況下,元帥們也害怕危及到自身,因而平時也謹言慎行,深怕牽連到自己。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恐怖的蘇聯大清洗!
    1922年12月30,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發起成立蘇聯。列寧去世後,史達林擊敗反對派當選聯共總書記。史達林上臺後,加強了國內宣傳,所以的成果都和史達林聯繫起來,國內出現對史達林個人迷信般的崇拜。曾經的反對派都不得不站出來在承認自己錯誤的同時,大談史達林是如何正確。與此同時,蘇聯國內也暗流湧動,老一代布爾什維克人對史達林的崇拜忠誠沒有狂熱的青年一代高漲,而導致史達林的不滿。
  • 蘇聯大清洗是德國人與史達林默契的合作?
    德國對蘇聯開戰時,蘇聯節節敗退無法抵禦這也是其內部重要原因。造成這一場蘇聯大地上血雨腥風的背後主謀是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可以說史達林對黨內圖哈切夫斯基功高震主的恐懼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而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則善解人意地幫他扣下了扳機,這是後來不共戴天的敵人在二戰前一次無言的默契而達成的合作。
  • 曼納海姆元帥的外國玩具,二戰芬蘭軍隊中的德國三號突擊炮
    三號突擊炮作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量最多的裝甲戰鬥車輛,自然出售給了德國的友好或中立國家,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西班牙、匈牙利、義大利以及芬蘭,其中芬蘭獲得數量排名第二。1943年春季芬蘭做出了從德國購買突擊炮的決定,1943年7月6日獲得了10輛,1943年8月10日獲得了8輛,1943年9月3日獲得了12輛,芬蘭獲得的全是全新的戰車,芬蘭人去掉了裙甲,使用了自己國家的三色迷彩,還將車頂機槍換成了繳獲的蘇聯DT機槍。
  • 史上最慘烈火箭事故:蘇聯元帥當場犧牲 全國一半飛彈專家被炸死
    利刃/月影同一戰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有很多新型武器出現在戰場上,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要數飛彈的問世了,德國首先開發出了V1/2型彈道飛彈,此後更是搞出了無線電制導炸彈。圖2 紅茶閱兵中首次亮相的SS-7實際上幾乎在前蘇聯試射成功SS-6的同時,美國也試射成功了自己的第一代洲際彈道飛彈-阿特拉斯,為了在這場比賽中搶佔先機,前蘇聯迅速立項研發SS-7,後者成為第一種實戰意義上的洲際彈道飛彈。
  • 自古名人多風流,這名蘇聯元帥到底有多少情人,史達林還曾庇護他
    在蘇聯眾多的元帥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數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這三位被譽為蘇聯陸軍二戰時期的「三架馬車」。與其他兩位元帥相比,羅科索夫斯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跌宕。他曾數次逃過被槍決的命運,還曾以蘇聯元帥的身份擔任過波蘭的國防部長,同時他還是一位花邊新聞不斷的「多情軍官」。
  • 布拉格移除前蘇聯元帥雕像 惹怒莫斯科
    最近,捷克首都布拉格將廣場上一座前蘇軍將領伊萬-科涅夫元帥( Ivan Koniev )的雕像拆除。科涅夫元帥於1945年解放過布拉格,1956年鎮壓過匈牙利布達佩斯起義,同時還是1968年鎮壓布拉格之春的情報指揮官。
  • 此人是蘇聯唯一的大元帥,可他卻不以為然,一生都不願穿大元帥服
    事實上,大元帥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其禮儀或榮譽作用仍然高於軍事作用,作為衛國戰爭時期蘇軍的最高統帥,史達林擁有蘇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蘇聯大元帥軍銜。但是奇怪的是,史達林卻對這個稱號很不熱衷,而且一生也從未穿過大元帥制服,甚至去世時也佩戴著和其他元帥一樣的肩章。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暴跳如雷的史達林立即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打算要親赴列寧格勒查明真相,而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莫洛託夫、伏羅希洛夫等多位蘇聯高級領導人。審判期間,所有被告都拒不承認自己有罪,但最終還是被全部判處死刑並被立即槍決,而負責抓捕他們的雅戈達卻也在一個月後被史達林免職一切職務,並最終於1938年3月15日被槍決,罪名是「德國間諜」。
  • 鮮為人知的二戰蘇聯潛艇,戰績非常出色,曾屢次重創德國艦隊
    二戰時期,在「德國潛艇之父」鄧尼茨元帥的領導下,德國海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無限制潛艇戰」,在「狼群戰術」的瘋狂攻擊下,僅1942年上半年,被擊沉的美國艦船數量就超過了一戰時的總和,當時,德國潛艇每個月都可擊沉超過50萬噸排水量的商船和軍艦。此舉差一點扼制住了英國的「喉嚨」。當然,德國人也很快嘗到了苦頭。
  •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1960年12月24日,前蘇聯發生了一起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導致在場的蘇聯飛彈部隊司令員米·伊·涅傑林當場被大火吞噬,發射臺上的數百名蘇聯科學家全部喪生,現場淪為一片火海,所有生物銷聲匿跡,只留下了硬幣和鑰匙。
  • 二戰蘇聯潛艇大戰德國「提爾皮茨」號戰艦傳奇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她全長253.6米、寬36米、排水量53000噸;裝備8門380毫米 SK-C/34巨型艦炮,能將800英國耗時數年,策劃了13次行動,出動了上千架次飛機狂轟濫炸都沒能摧毀她。直到1944年11月,英國空軍用最新研製的重達5.4噸的「高腳櫃」超級炸彈,才終於讓其側翻在林根峽灣。一代女王強悍如斯,只恨生不逢時!北極航線與PQ運輸船隊。
  • 兩極格局蘇聯有多強勢? 出訪大師被殺, 蘇聯特種兵直接滅總統全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同德國的戰爭是最不要命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死傷在7000萬多人,光蘇聯就佔據了四分之一達到了2800萬多人。所以說蘇聯完全是靠著人民的堅強意志從二戰中走過來的,也被人稱為了「戰鬥民族」。
  • 世界最偉大的4大元帥:麥克阿瑟上榜,亞洲唯一一位是中國人
    雖然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帶兵打仗的將軍和普通士兵一樣,都是平等的生命。但也必須承認,人和人也是有差距的,在戰爭時期,一些頗具軍事謀略的人有了發揮自身才能的地方,而那些軍事天才常常對一場戰爭的結局起著決定性作用。對此,有美媒此前曾評選出了他們眼中最厲害的四大元帥,亞洲只有1人上榜而且是中國人。
  • 海因裡希將軍,一位傑出但鮮為人知的德國防禦專家
    海因裡希將軍,一位傑出但鮮為人知的德國防禦專家,談到二戰中德國著名的防禦專家,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被稱為「防禦之獅」的莫德爾元帥。然而,另一位有傑出成就的德國防禦指揮官並不為人所知。這位防禦專家是防禦軍的海因裡希將軍。哥特哈德.費多爾.奧古斯特.海因裡希出生於1886年12月。
  • 二戰時德國唯一下水的航空母艦但一炮未發,最後成為戰機的靶船
    根據當時德國海軍元帥埃裡希·雷德爾的規劃,除了代號「A航艦」的齊柏林號外,原本它還有一艘姊妹艦「B航艦」。後者在建造中途停工報廢,從未實際下水也未能獲得命名。由於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也沒有專屬的海上飛行大隊,整個航艦建造計劃進行的並不順利。德國相關工程人員以日本航空母艦為藍圖進行設計。1935年11月16日,德國基爾的德意志船廠與德國海軍籤署了造船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