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航線豈容撒野!二戰蘇聯潛艇大戰德國「提爾皮茨」號戰艦傳奇

2020-12-06 和風漫談

提起二戰潛艇,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國「狼群」。它們如幽靈一般在海上遊蕩,讓盟軍商船聞之色變,唯恐避之不及。

為了消滅這些嗜血的惡狼,保護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線,盟軍每次運輸都派出一大群艦艇護航,與德軍潛艇廝殺一番。

德國U型潛艇

相比之下,蘇聯紅海軍潛艇部隊的名頭就小了一些,但也同樣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襲擊德國黑海運輸船,在港口布設水雷,在北極航線保衛盟軍商船,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北方的孤獨女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1936年11月2日,納粹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在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開工,1939年4月1日下水。她是德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二號艦,是一艘令人生畏的巨型戰艦。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她全長253.6米、寬36米、排水量53000噸;裝備8門380毫米 SK-C/34巨型艦炮,能將800多公斤炮彈發射到數十千米之外,劍鋒所指灰飛煙滅。此外還有12門150毫米副炮,數十門口徑20~105毫米不等的防空炮,防空反艦樣樣不俗。

她身披重甲,裝甲總重佔艦體40%。主裝甲帶覆蓋70%的水線長度和56%的舷側高度,厚度145-320毫米;主炮塔裝甲130-360毫米;司令塔裝甲最厚處達350毫米。這一身夢幻裝備足以令其橫行江湖,也是盟軍最忌憚的幾艘德國巨艦之一。

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豪門貴胄,本該風舉雲搖,暢享錦繡前程。可惜造物弄人,終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宅在挪威冰冷的海港裡,成為「北方的孤獨女王」。

不過她只在挪威各海港輾轉騰挪,就對盟軍北極航線構成了巨大威懾,也牽制了英國北海艦隊大部分力量和近2/5的戰略空軍。英國耗時數年,策劃了13次行動,出動了上千架次飛機狂轟濫炸都沒能摧毀她。

直到1944年11月,英國空軍用最新研製的重達5.4噸的「高腳櫃」超級炸彈,才終於讓其側翻在林根峽灣。一代女王強悍如斯,只恨生不逢時!

北極航線與PQ運輸船隊。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一開始勢如破竹直抵莫斯科城下,紅色蘇聯岌岌可危。英國首相邱吉爾馬上宣布向蘇聯提供支援。

1941年9月28號,第一批運輸船隊從阿爾漢格爾斯克開出,標誌著北極航線正式開通。此後大批糧食、武器、飛機、坦克源源不斷的運到蘇聯,為打敗納粹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冰島開往蘇聯的運輸船隊稱PQ船隊,從蘇聯返回的稱QP船隊。

北極航線不好玩,它危險重重步步殺機,不但要穿過德國海空軍控制的挪威近海,還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

夏天這裡極晝長明,海面上瀰漫著大霧和流動海冰,幾百米高的冰山就像漂浮的島嶼。冬天被漫漫長夜籠罩,8成以上的海面冰封,狂風暴雪夾雜著嚴寒巨浪,成了很多船隻的「鬼門關」。

希特勒得知盟軍開闢北極航線後,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切斷它。因此挪威海和巴倫支海裡大批U型潛艇在蹲守,岸基轟炸機也不時從空中發起攻擊。

1942年6月27日,一支規模空前龐大的PQ-17船隊從冰島赫瓦爾峽灣起錨,浩浩蕩蕩的向蘇聯進發。

因為德國封鎖,這支船隊已經延期好久了。焦急的史達林元帥連催了三次,再加上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協調才終於啟航。

39艘運輸船裝著滿滿的20萬噸物資,包括數百架飛機、坦克和3000多輛卡車。護航艦艇除了同行的21艘,後方還有漢密爾頓少將率領的緊急支援艦隊,以及200公裡外託維上將率領的本土艦隊。

按英國海軍部的計劃,PQ-17船隊既是運輸隊也是誘餌。若能用它引出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然後由本土艦隊一舉殲之,就能永遠解除這個大威脅。

龐大的船隊以7節航速前行,不久就被德軍偵察機和巡邏潛艇發現了。個別膽大的潛艇甚至試圖攻擊,但都被盟軍護航艦驅離。

眼見U型潛艇吃不下船隊,希特勒下令派出水面艦隊,打算在熊島以南水域打擊。「提爾皮茨」號率領「舍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和其他8艘驅逐艦出發了。

船隊聽到消息大為緊張,艦隊中沒有任何一艘戰艦能與「提爾皮茨」號的380毫米主炮匹敵,德國人能在射程之外挨個點名,輕鬆解決掉他們。

他們趕緊聯繫後方的本土艦隊,卻收到一個讓人涼透的答覆——受北極海冰阻擋,本土艦隊不能及時趕到。「捕獵者」成了「獵物」,這可如何是好?

蘇聯紅海軍K-21號潛艇。

就在PQ-17船隊為「提爾皮茨」號大傷腦筋之時,為保護遠道而來的船隊,蘇聯紅海軍也派出了數艘潛艇迎接,K-21號就是其中之一。

K級潛艇是蘇聯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最先進的潛艇,擁有流暢的外形和強大火力。以至於美國專家評價它看起來像科幻機器,尤其是從尾部看起。

它全長97.7米、寬7.4米;最大水面航速22節,水下10.3節;續航裡程16500英裡。

有10個魚雷發射管,前6後4。裝備24枚53-39重型魚雷,戰鬥部裝藥達317公斤,絕對威力十足。潛艇圍殼上有2門100毫米、2門45毫米口徑甲板炮;還有20枚用於封鎖航道的水雷。相比德國潛艇火力也不遑多讓。

6月28日,艇長尼古拉·魯寧中校率領64名船員從摩爾曼斯克解纜出發,前往熊島-北角一線接替英美艦艇,為PQ-17船隊保駕護航。

前6天航行中風平浪靜,K-21沒有發現任何敵軍。7月5日清晨K-21號接到通知:德國水面分艦隊已到附近,命令K-21全力狙擊。

艇長魯寧瞪大了眼睛,仔細搜索海面。下午4點多鐘,聲吶兵報告聽到螺旋槳噪聲。值更官趕緊升起潛望鏡觀察,半個小時後發現2艘潛艇,距離5-7海裡。隨後又修正為2艘驅逐艦,原來是海面反光欺騙了他——要想在小小的目鏡中確認目標並不容易。

魯寧下令全艦戒備,進入戰鬥狀態。沒多久海天線上又冒出2艘大型軍艦的桅杆,魯寧意識到這正是他苦苦尋找的德軍水面艦隊。熱血瞬間沸騰,「提爾皮茨」號是盟軍運輸船隊的重大威脅,魯寧希望她永遠沉在水下。

他下令調轉航向,搶佔有利陣位。德軍艦隊也在不斷變換航向,做蛇形機動反潛。「提爾皮茨」號身邊圍著一圈驅逐艦護航,孤零零的K-21號潛艇想要突破難度很大。魯寧一邊向基地求援一邊伺機攻擊,不管結果如何,不能放過難得的戰機。

德軍艦隊速度很快,遠超K級潛艇的水下航速,所以不一會兒「提爾皮茨」號就超出了攻擊角度。魯寧趕緊讓潛艇右轉,他估計德艦還會向右機動。果然一段時間後「提爾皮茨」號向右轉向,進入K-21號潛艇的攻擊視野。

k-21號全速向前,冒著巨大危險從驅逐艦警戒線間穿了過去,準備近距離攻擊。沒想到「提爾皮茨」突然轉向,艇艏6枚魚雷失去了發射角度。

眼看著「提爾皮茨」愈行愈遠,魯寧決定用艇尾魚雷攻擊。他下令調整航向迅速瞄準,很快4枚魚雷竄出,化作數道「水下閃電」向德艦撲去。

2分15秒之後,水兵們聽到2聲爆炸;又過了20秒,第3聲爆炸響起。k-21號潛艇迅速下潛逃離,德軍驅逐艦並沒有追趕,它們忙著掩護艦隊撤離戰場。

魯寧向北方艦隊司令部匯報了戰果和德軍動向,確認擊中「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和一艘驅逐艦後返航。回到基地他們受到熱烈歡迎,潛艇被授予紅旗勳章,魯寧也成了家喻戶曉的蘇聯英雄。

「提爾皮茨」號裝甲厚重,受到攻擊後並沒有沉沒。盟軍偵察機第二天發現她沿挪威海岸以10節低速蹣跚前行,到達阿爾尼島2天後入船塢修理,此後3個月裡再也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K-21潛艇的英勇戰鬥,使德軍艦隊再也不敢隨意出擊,大大緩解了北極航線的壓力。1944年11月「提爾皮茨」號被炸毀,危險徹底解除。

不過PQ-17船隊仍遭受重大損失,因為英國海軍部誤判形勢,發出了錯誤指令。他們命令護航艦隊撤離,運輸船隊解散,化整為零單獨前進。

毫無抵抗力的運輸船隊在德軍潛艇、飛機輪番攻擊下損失慘重,24艘被擊沉,13萬噸物質損失。只有13艘帶著7萬噸物質到達蘇聯,成為北極航線上最悲壯的一次遠航。

後記

戰後一些檔案解密,有些人對K-21潛艇的戰果提出了異議。因為德軍檔案中沒有記載「提爾皮茨」號受損,甚至沒有提及攻擊。再加上當時德軍截獲情報,海軍元帥雷德爾得知英軍「誘殺計劃」後立即下令艦隊返航,所以「提爾皮茨」號撤退的原因成了謎團。

但撤退、10節低速、入塢修理、3個月未出現也是不爭的事實。不能認為是一種巧合,「提爾皮茨」號戰鬥中受損也是合情合理的。也許二者兼有吧。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不論原因如何,蘇聯紅海軍潛艇部隊都憑自己的英勇戰鬥創造了傳奇,為二戰勝利做出了貢獻。

如今,這艘光榮的K-21號潛艇退役後改建成海軍博物館,靜靜的停泊在北莫爾斯克港口,供人們參觀懷念,成為蘇聯紅海軍一座永遠的豐碑!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英國皇家海軍望風而逃:二戰中最具爭議的一次北極護航行動
    01楔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擔心德軍戰艦「提爾皮茨號」,英國皇家海軍組建了北極航線的護航編隊,在德國空軍和德國潛艇部隊出沒的水域中,在沒有其他護衛力量的情況下,PQ-17護航編隊與32艘商船一起出發了。德軍飛機在挪威航道上空盤旋,他們的目的是追捕盟軍艦船。
  • 炸沉德國不死戰艦的傳奇轟炸機,配備4發引擎的蘭開斯特轟炸機
    配備4發引擎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在二戰初期,英國對於轟炸機的需求大都是針對於發動機的生產和維護都比較簡單的雙引擎轟炸機,但是當年轟炸機的技術發展很快就跟不上戰爭的需求,在當時英國打算通過增加單個引擎的功率來達到增加轟炸機機動性能,不過引擎的技術發展需要時間,而戰爭局勢卻不會等你,當時英國發現美國和蘇聯都已經開始致力於發展由四個小型發動機組成的高性能轟炸機了,並且表現也非常出色
  • 勇敢號航母:二戰德國潛艇首個大戰果 極大鼓勵了德國研究潛艇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在航母方面德國一直都是一個大短板,但是在潛艇方面,卻將其作戰功能發揮到出神入化。更是發展出了狼群戰術,在整個二戰期間的大西洋戰場上,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給盟國的艦隻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 鮮為人知的二戰蘇聯潛艇,戰績非常出色,曾屢次重創德國艦隊
    戰忽局編外原創要說對潛艇應用登峰造極的當數德國海軍,早在一戰時期,德國海軍就發動了「無限制潛艇戰」,無差別地攻擊來往於大西洋的盟國軍艦和商船,共計擊沉超過5000艘商船和104艘戰艦,造成嚴重損失。二戰時期,在「德國潛艇之父」鄧尼茨元帥的領導下,德國海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無限制潛艇戰」,在「狼群戰術」的瘋狂攻擊下,僅1942年上半年,被擊沉的美國艦船數量就超過了一戰時的總和,當時,德國潛艇每個月都可擊沉超過50萬噸排水量的商船和軍艦。此舉差一點扼制住了英國的「喉嚨」。當然,德國人也很快嘗到了苦頭。
  • 年度二戰大片《灰獵犬號》裡,德國潛艇的那些黑科技都是真的嗎?
    老周摘要:年度二戰大片《灰獵犬號》,是以一支盟國的護航船隊穿越大西洋深處沒有空中掩護的「黑窟」地帶,與德軍潛艇展開殊死搏殺的經過為背景,在這部影片裡,德國潛艇的那些黑科技都是真的嗎?圖1:年度二戰大片《灰獵犬號》海報年度二戰大片《灰獵犬號》,是以一支盟國的護航船隊穿越大西洋深處沒有空中掩護的「黑窟」地帶,與德軍潛艇展開殊死搏殺的經過為背景,在這部影片裡,德國潛艇的那些黑科技都是真的嗎?
  • ...的末日武器,大洋中蜂擁而至的食人魚群,二戰末期的德國微型潛艇
    追本溯源, 用於實戰的潛艇, 首先就是以微型潛艇的形態出現的。海龜號, 漢利號潛艇的事跡廣為人知。大家比較熟悉的, 義大利人操魚雷, 日本的回天, 也可以看做變異的微型潛艇。向來以潛艇建造及其運用著稱於世的德國,在二戰末期也開發了一系列微型潛艇, 相對不為人知。以下略做整理。
  • 二戰時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結果會如何?
    二戰蘇德工業實力對比 二戰德國工業VS蘇聯,網上許多人都認為當時蘇聯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戰爭潛力遠超德國,然而事實是否是這樣呢?實際情況正好和我們所知道的相反,在對戰爭經濟最關鍵的工具機儲備上,德國擁有130萬對40萬的絕對數量優勢,在質量上德國的工具機更是遙遙領先,這也就意味著德國在武器再生產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 再來看另一項關鍵指標,汽油。德國人的合成汽油,以及用購入原油合成的汽油大部分是87號(辛烷值);而俄國人用自己的技術從原油中提取的汽油才70號(辛烷值),而且產率只有可憐的5%。
  • 詭異的命運、無奈的結局,二戰德國施佩伯爵號戰艦為何香消玉殞?
    波詭雲譎的二戰中,納粹德國的水面艦艇雖然戰果寥寥,但卻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戰艦,如俾施麥、提爾皮茨、沙恩霍斯特、舍爾海軍上將等。她們的名字如夜空群星,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至今讓人津津樂道。這其中,有一艘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其高貴的名字、詭異的命運和無奈的結局都讓人唏噓。與它同生共死的漢斯·蘭斯多夫艦長於無情戰爭中恪守的人道主義,也讓人肅然起敬。
  • 中國潛艇技術的師傅是德國:純正血統來自二戰德國U艇
    1954年6月24日,蘇聯在旅順口向中國海軍交付了首批兩艘C級中型潛艇(蘇聯舷號C-52、C-53),兩艇原隸屬於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駐旅順潛艇支隊,中方將其命名為「新中國11號」和「新中國12號」,舷號401、402。圖①為中蘇潛艇交接儀式上的升旗儀式,中國和蘇聯兩名水兵前面的鋸齒狀設備,是C級潛艇的防潛網切割鋸。
  • 二戰炸彈之母—高腳杯和大滿貫,曾炸毀德國大壩和俾斯麥號姊妹艦
    高腳杯最負盛名的行動莫過於擊沉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提爾皮茨號是德國海軍的心肝寶貝,是俾斯麥級戰列艦的第二艘,於 1941 年 2 月服役。俾斯麥號被擊沉後,提爾皮茨就一直在近海活動,並沒有什麼光輝戰績。儘管如此,還是牽制了數倍於己的英國海軍力量。
  • 二戰義大利「遮羞布」,盟軍和德國也甘拜下風,保持多項紀錄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義大利是海上的猛虎,海軍十分強大,沒有德軍的幫助它也是海上的王者,二戰時期他們已經擁有戰鬥力超強的潛艇部隊,海軍出擊必定帶回勝利。在二戰歐洲戰場上,意軍的裝甲力量與英國的部隊遇上時,義大利這邊也是沒有一絲膽怯,而且兩軍戰況膠著,義大利的實力完全可以與英軍相抗。還有意軍不斷配合德軍向蘇聯發動進攻,攻破了蘇聯多個重要防線。
  • 《戰艦世界》海軍傳奇:重溫潛艇 USS鱈魚號_遊俠網 Ali213.net
    隨著新版本的到來,想必每一位熱愛《戰艦世界》的朋友們均已在全新內容的體驗中收穫了諸多獎勵,並讓自己的艦隊實力進一步提升了!  在0.9.8版本上線後,大量在歷史上知名的戰艦被加入遊戲中,為海戰增添了更多的樂趣和選擇。
  • 希特勒的「狼群」,二戰德國潛艇艦隊的重建之路
    二戰大西洋之戰,一場軸心國潛艇與盟國護航船隊之間驚心動魄的大戰。一旦德國U艇成功切斷了通往大不列顛的同盟國海上航運線,那麼大戰的勝者或許將是他們。1933年,希特勒上臺。1935年3月,希特勒斷然宣布退出《凡爾賽和約》。
  • 捉迷藏、拔釘子,東奔西走遠徵北美——二戰德國的「天氣戰爭」
    風暴中的元朝艦隊二戰中隨著飛機、潛艇等新式武器大量使用,天氣與軍事之間的聯繫愈發密切。狂風暴雨可以逼停飛機,滔天巨浪讓軍艦寸步難行,濃霧中敵人潛行逃遁,而潮汐可以讓潛艇溜進港口。二戰爆發後,再沒有人跟德國分享,幾個條件最好的觀測地也在盟軍控制之下,德國失去了重要的天氣情報來源。為解決危機德國先派出氣象船,遍布大西洋的潛艇也有投放自動氣象浮標,回傳氣象情報的任務。
  • 擊沉5000多艘:二戰德國潛艇各項最高數據記錄盤點
    【話說軍世】二戰德國的裝甲集群突擊、閃電戰讓世界一震,相比之下,德國海軍在直接戰鬥中戰績並不輝煌,不過其潛艇的「狼群戰術」確實讓盟軍「頭痛」了好幾年,所示二戰中擁有潛艇最多,和最大規模使用潛艇執行破交戰的國家,德國潛艇有著多項紀錄,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 二戰德國航母被「壓箱底」:中途「夭折」的齊柏林伯爵號
    20世紀初,一戰前的德國基於這種考慮,德意志第二帝國把自己定位在陸地大國的方向上,第三帝國也基本延續了這種戰略思想。加之,一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和《華盛頓協定》,德國作為戰敗國,不但被迫割地賠款,其水面艦艇的噸位和數量也均受到了嚴格限制,只允許留下六艘1萬噸以下的輕型戰艦,禁止擁有航母和潛艇,海軍官兵不得超過15000人。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所以兩次戰爭中德國潛艇都被統稱為U型潛艇,或者簡稱為U艇,本文闡述的是二戰時期的德軍U型潛艇。雖然根據一戰後各國籤署的《凡爾賽和約》,德國按照規定不允許建造潛艇,更不能像一戰時期一樣發動無限制潛艇戰。為了發展自身軍事實力,德國除了在國內秘密研製潛艇技術外,還大力向國外訂購了數艘潛艇。
  • 二戰多國都有潛艇,為何德軍的U型潛艇讓人生畏?
    U型潛艇是德國在兩次大戰裡的海上作戰利器,一戰期間雖然潛艇性能還不太滿意,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到了二戰時,德軍發起的潛艇戰甚至一度讓英國物資供給維持在危險水平上。當時歐洲幾個大國都有各自的潛艇部隊,為什麼德軍的U艇能取得如此成績,讓盟軍感到害怕呢?
  • 細品二戰德國水下「末日武器」,海豹級微型潛艇
    向來以潛艇建造及其運用著稱於世的德國,在二戰末期開發了一系列微型潛艇, 相對不為人知。德國微型潛艇的誕生, 是為了順應當時的戰爭形勢。對於當時已經轉入守勢的德國, 遠航的戰艦已經無用武之地。近海防禦型的小型艦艇在戰術上的優勢逐漸顯現。
  • 潛伏在大西洋底的幽靈,二戰德國潛艇部署
    有人說二戰時德國陸軍加上英國海軍可以天下無敵,而德國海軍和英國陸軍則是戰鬥力最渣的部隊。即便如此,德國潛艇部隊仍然在二戰開戰初期在大西洋沿岸地區取得的一系列閃電般的勝利,很快讓法國強大的海上力量拱手稱臣,進而嚴重威脅到不列顛群島與北美大陸之間的海上供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