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用於實戰的潛艇, 首先就是以微型潛艇的形態出現的。海龜號, 漢利號潛艇的事跡廣為人知。
大家比較熟悉的, 義大利人操魚雷, 日本的回天, 也可以看做變異的微型潛艇。
向來以潛艇建造及其運用著稱於世的德國,在二戰末期也開發了一系列微型潛艇, 相對不為人知。
以下略做整理。
德國4種主要微型潛艇線圖
1943年前的德國海軍是看不上微型潛艇的, 雷德爾的海軍不需要微型潛艇, Z計劃中也從未出現過微型潛艇的身影。 雖然德國的技術人員很早就開始關注國外的微型潛艇技術, 並且曾經向雷德爾數次提出過微型潛艇的方案, 但都被束之高閣。
直到鄧尼茨上臺, 微型潛艇才正式進入海軍的計劃之中。除了領導的個人因素, 德國微型潛艇的誕生, 也是為了順應當時的戰爭形勢。
對於當時已經轉入守勢的德國, 遠航的戰艦已經無用武之地。近海防禦型的小型艦艇在戰術上的優勢逐漸顯現。
其次, 在盟軍日益增強的空襲之下, 德國各地的船廠已經很難開建佔地較大的大型船隻, 而且緊缺的鋼材首先要供應給裝甲車輛生產廠或者航空廠家, 此時, 較小型的魚雷艇或者潛艇幾乎是建造新船的唯一選擇。
另外, 1943年, 英國以X型微型潛艇對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發動的襲擊也是當頭一棒。
在各種因素的促進下, 德國微型潛艇登上歷史舞臺。
1943年, 在鄧尼茨的授意下組建的Kleinkampfverbnde der Kriegsmarine, (K.d.K.), 海軍小型作戰部, 在三方面展開工作,
- 以英軍微型潛艇技戰術為原型開發微型潛艇
- 研製多型魚雷搭載載具或撞擊爆破艇, 義大利撞擊爆破艇也是開發原型之一
- 研究英國海軍運作經驗, 培訓微型潛艇及其他小型載具的操作艇員, 培訓蛙人和其他特種作戰人員
在開發微型潛艇之初, 德國人首先想要從盟友日本處獲取技術支持, 畢竟日本在小型潛艇開發上比較有經驗。
德國駐日本武官曾向日方提交了一份羅列了各種有關微型潛艇開發問題的目錄, 希望日方予以解答。 日本方面不知是出於什麼考慮, 對德國盟友異常冷淡, 只是在德方屢次要求下安排了一次 甲標 小型潛艇的參觀, 此後就對德方的技術詢問多加搪塞。
無奈之下, 德國人開始研究對手英國的小型潛艇, 並且在打撈繳獲 X 型微型潛艇後, 廣泛的借鑑了英國的設計。
海軍總司令部最早提出的設想是, 以水下行進方式潛入港口, 以水雷攻擊駐港船隻, 後將要求提高, 微型潛艇也需要有在外海攻擊敵方船隻的能力, 為此就要在潛艇上增加潛望鏡, 魚雷發射裝置等額外設備。
1944年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推出了第一款Hecht 狗魚級微型潛艇。 此型潛艇是一款徹頭徹尾的失敗之作, 無論水上還是水下性能都很拙劣, 不能用於實戰。 此後作為訓練艇生產了53艘。
1943年11月, 德國繳獲了一艘被漁網困住的英國W-46號 Welman 型微型潛艇, 以其為基礎, 呂貝克的弗蘭德船廠推出了 Biber 河狸級微型潛艇。
第一艘原型艇 Adam亞當號, 在1944年3月15號完工, 隨即投入試航。處女航即告沉沒, 所幸駕駛員獲救, 亞當號也被打撈上岸。 雖然試航不順, 但因為鄧尼茨本人對此型潛艇的關注,弗蘭德船廠獲得繼續製造4艘試驗艇的機會, 並以此完善了設計。
河狸級潛艇此後共生產了324艘, 成為德國微型潛艇部隊的主力。除了弗蘭德船廠, 河狸級也在義大利的安薩爾多船廠生產建造。
河狸級的主要武器為艇外掛載的兩枚 G7 魚雷。 為防止魚雷在航行中因為觸及海底而損壞或意外擊發, 河狸級艇體下方有兩副承腳保護魚雷。
河狸級操縱性極差, 1.5米的潛望鏡高度根本無法保證載浮載沉的河狸定位目標艦, 實戰中, 為保證命中, 魚雷一般在距敵800米左右時施放, 這個距離遠遠小於G7魚雷的一般射程。
河狸級搭載225升的燃料, 可以以6.5節速度在水上行駛100海裡, 或者以電機在水下以5.3節行駛8.5海裡。
300餘艘的河狸共組建了9支潛艇艦隊, 依次為K-Flottille 261 至K-Flottille 269 艦隊。
蠑螈級微型潛艇是由位於埃克爾恩弗爾德的魚雷研製所開發的微型潛艇。
1944年6月完成設計, 設計潛深40米, 在試航中達到60米潛深。
共建造了363艘, 主要部署在義大利和荷蘭。
1944年9月首批3艘原型艇交付, 試航中顯示了不錯的航行能力,潛深30米, 水上8節, 水下6節。隨後由數家德國船廠開始批量生產。
海豹級可以說是德國所有微型潛艇中唯一真正具備戰鬥力的型號。 取得了93000噸的戰績, 其中包括了擊沉法國L19驅逐艦, 這是德國微型潛艇屈指可數的擊沉大型戰艦的記錄。
海豹級的戰損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相對其他幾型微型潛艇動輒六七十的戰損率來講已屬不易。
共建造285艘, 完工交付142艘, 93艘直至停戰也還沒有完成建造。
與其他歸屬K.d.K. 的所謂小型戰裝備一樣, 微型潛艇基本上被認為是背負著孤注一擲的決心, 卻回天乏術的武器。
從其短暫的服役記錄中不難看出, 微型潛艇在戰爭末期的表現堪稱失敗。
以1945年3月的記錄來看, 海豹級出動29次, 損失9艘, 擊沉3艘敵方船隻, 河狸和蠑螈級出動56次, 損失高達42艘, 僅擊沉3艘擊傷1艘敵方船隻。駕駛微型潛艇出戰與駕駛自殺艇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