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格局蘇聯有多強勢? 出訪大師被殺, 蘇聯特種兵直接滅總統全家

2021-01-17 追憶歷史往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同德國的戰爭是最不要命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死傷在7000萬多人,光蘇聯就佔據了四分之一達到了2800萬多人。所以說蘇聯完全是靠著人民的堅強意志從二戰中走過來的,也被人稱為了「戰鬥民族」。

在二戰之後這個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更是成為了可以與

美國

一較高下的存在,稱為世界上僅有兩大世界強國之一。戰鬥民族不管對於什麼事,處理都是相當的鐵血,完全展示了自己身為強國的威風。曾經就有這樣一個實例。

在1979年的時候,當時的「兩極格局」形式十分的嚴重,都在拉攏各自的盟國。而阿富汗是一個最強悍的小國,曾經在

英國

最強勢的時候,阿富汗身為一個小國就絲毫沒有畏懼,反而讓

英國

吃了三次虧,戰鬥力可謂是十分強悍。在兩極格局形成的時候,阿富汗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所以成為了美蘇拉攏的對象。

在這種情況之下,阿富汗也是政局動蕩,前前後後不知道換了多少政黨,但是由於

美國

和蘇聯的競爭,最終誰都沒能持久,也讓阿富汗人民深陷在痛苦之中。在1979年的時候,一個名叫哈菲佐拉的總統搶奪了政權,這是一個親美派,所以在

美國

的支持下,他開始同蘇聯決裂,還在政黨內大肆清除蘇聯的勢力。

這讓蘇聯很著急,於是決定同哈菲佐拉談判,想給與一定的利益,重新將阿富汗幫到自己的戰車上。蘇聯當面派去了自己的大使去遊說哈菲佐拉,沒想到不接待不說還將其殺掉。蘇聯當下就怒了,這完全是不把蘇聯的權威放在眼裡,於是調遣了特種部隊進駐阿富汗,執行對哈菲佐拉的「斬首行動」。

當時這位總統也深感自己闖了大禍,所以當時也是給自己增加了護衛隊人員。可是讓他們恐懼的是,戰鬥民族的戰鬥力,這些人僅用3個小時便解決了戰鬥,哈菲佐拉也被打死,甚至包括他的四位妻子全部被殺,24位孩子也難逃倖免。他們為了辨別是否替身,還將哈菲佐拉的頭顱帶回去做了DNA驗證。

蘇聯的著一系列行動,讓世界震驚,但是也引發了戰事,至此蘇聯同阿富汗的戰爭也隨即開始。



相關焦點

  • 安德羅波夫挽救蘇聯的改革三板斧
    不過,在安德羅波夫出任蘇共總書記的一年零三個月裡(其中有半年處於急救狀態,3個多月在醫院的重症病房作透析),他的對內改革得到了蘇聯群眾的廣泛支持,被譽為蘇聯的改革家。 有歷史學家指出,如果安德羅波夫的身體狀況好一些,或在位時間長一些,不僅中蘇關係會提前改善,而且蘇聯也許就不至於解體了——真的是這樣麼?
  •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2011-03-19 14:18 來源:中學生學習庫 作者:
  • 毛澤東出訪講究給蘇聯人看:不是活魚他不吃
    為了表達對蘇聯代表的熱情歡迎,有關方面早已備好了豐盛的酒菜。由於蘇聯人愛喝酒,中共方面特意從石家莊買來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  蘇聯人帶來許多罐頭食品,還有酒,拿出來擺了一桌子,挺洋氣,挺花哨。米高揚穿戴也很好,圓領皮大衣,圓筒皮帽子,威風得很。中國共產黨的五大書記穿著沒稜沒角的舊棉軍衣,毛澤東的衣袖上還赫然補了塊補丁。小山村的西柏坡能有什麼高級食品?
  • 57年出訪蘇聯,毛澤東觀看3部秘密電影,回國後安排絕密任務
    毛澤東主席在辦公出訪蘇聯,受邀觀看秘密電影1957年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四十周年,蘇聯準備進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發來邀請,盛情邀請毛澤東到蘇聯參加慶祝活動,順便進行國事訪問。收到蘇聯邀請後,毛澤東高度重視,決定親自率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此次出訪目的當然是進一步鞏固中蘇友好關係,在經濟建設、軍事等方面尋求蘇聯援助,儘管當時中蘇關係出現一些裂隙,但彼此仍是最值得信任的夥伴。
  • 蘇聯解體誰是罪人?俄政治家:葉爾欽是第一責任人,卻很難清算
    1991年蘇聯集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兩極格局下,蘇聯是唯一能夠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二戰結束之後,雖然史達林模式積重難返,但是蘇聯還沒有到崩潰的地步。超級大國轟然倒塌,誰是罪人?一般人認為,戈巴契夫作為前蘇聯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葉爾欽則是推波助瀾者,也難辭其咎。
  • 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在莫斯科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9月24日報導,前蘇聯「 八·一九」事件發起者之一前蘇聯副總統季·伊萬諾維奇·亞納耶夫於當天在莫斯科病逝,終年72歲。俄羅斯媒體援引有關醫生的話表示,亞納耶夫「長期以來飽受重病的折磨」。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部長亞佐夫等8人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接管國家政權,並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說戈巴契夫倡導的改革已走進死胡同。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計劃於8月21日宣告流產,俄羅斯聯邦領導人葉爾欽掌握了國家政權。「八·一九」事件加快了蘇聯的解體。
  • 蘇聯曾經有多發達?美國想搶蘇聯失控太空站,蘇聯一頓神操作
    曾經的蘇聯有多強大?1985年2月11日,蘇聯的太空站禮炮7號失去聯繫,緩衝電池自動裝置失靈,空間站斷電,停止運轉。年裡生活過9名太空人的「空中樓閣」變得冰冷無比,沒人知道它會在哪裡下墜,燃燒的殘骸最終砸到誰。
  • 中國為什麼沒有參加1980年的蘇聯奧運會?蘇聯自己作的
    據統計,為了建好這些基礎設施項目,蘇聯在莫斯科奧運會上總共耗資90億美元,約等於今天的260多億美元。然而就是這樣一場讓蘇聯耗資巨大的奧運會,卻成了自1956年以來參加國家最少的一屆奧運會,給蘇聯當局潑了一盆冷水。1980年7月24日,蘇聯在莫斯科列寧體育場舉行了奧運會開幕儀式,有80個國家派出代表參加了這場奧運會,其中14個國家的運動員還打著奧林匹克的旗幟參加了運動會。
  • 姜鵬:兩極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難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國際政治體系中的兩極格局與美蘇兩極格局存在著根本差異。前者所處的國際體系是開放的。在古希臘兩極格局背後,隱含著波斯帝國、馬其頓、敘拉古等龐大的側翼強權。因此,雅典人與拉棲代夢人均非常珍視「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後雙方達成的「三十年和約」。這一和約就像今天美蘇之間約定歐洲現狀不可破壞的《赫爾辛基協定》一樣,構成了雙方共同的安全利益。
  • 今日的俄羅斯已不是昨天的蘇聯
    「冷戰」指1945年至1989年間,美國與蘇聯之間相互對峙的緊張局面。為避免大規模核戰爭爆發,雙方均未直接使用武力。而歷史學家認為,冷戰是兩種互相對立的社會制度的較量,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較量。
  • 蘇聯到底有多發達?蘇聯太空站遺失聯絡,一頓操作秀了美國一臉
    眾所周知,蘇聯是第一個向太空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在蘇聯時期,蘇聯科技的發達,主要在於全世界將近三分之一的科研人員都在為蘇聯工作。而這與冷戰時期,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取得優勢不無關係。
  • 蘇聯解體之後,秘書送來一份機密文件,曝出一個大秘密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形成了以美國和蘇聯兩極分化的趨勢,而也正是在這個趨勢之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要選擇自己究竟是站在哪一方,是代表社會主義的蘇聯,還是代表著資本主義的美國?但是在長期的冷戰當中,蘇聯還是漸漸地落入了下風。
  • 蘇聯當年強大到什麼程度?總統在聯合國,脫下大皮鞋敲桌子!
    而真正可以反映蘇聯強大的還有很多生動的例子,接下來筆者要說的這件事情就是其中之一。蘇聯最強盛的時候,蘇聯的總統在聯合國開會,甚至敢直接脫下皮鞋敲打桌子,這足以說明蘇聯實力的強大。 在1961年,聯合國大會上,當時蘇聯的領導人是赫魯雪夫,他帶領著當時超級龐大的代表團去聯合國開會。這本來是一次和平的會議,大家過來都是討論世界和平問題。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暴跳如雷的史達林立即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打算要親赴列寧格勒查明真相,而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莫洛託夫、伏羅希洛夫等多位蘇聯高級領導人。、加米涅夫等蘇聯高層。審判期間,所有被告都拒不承認自己有罪,但最終還是被全部判處死刑並被立即槍決,而負責抓捕他們的雅戈達卻也在一個月後被史達林免職一切職務,並最終於1938年3月15日被槍決,罪名是「德國間諜」。
  •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課標 要求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具體表現 3.從「冷戰」政策和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史實中認識到霸權主義的危害,明確國家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將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確認「存異」和寬容的態度與價值觀。
  • 為報俄羅斯特種兵救命之恩,迎娶其遺孀的中國記者,後來過得如何
    01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告解體,這也象徵著兩極格局的破滅,共產主義國家也紛紛改旗易幟,此後除中國外只有零星小國還在堅持這條道路。而蘇聯的解體對於其國內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百姓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本來就陷入困境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而在亞太地區,中美兩極格局已經比較明顯。這一判斷,實則與他2013年的著作《歷史的慣性》中的預測一脈相承,他曾在書中寫道,到2023年,中美綜合國力將達到同一等級,世界將形成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國際格局。2月4日,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閻學通再次強調了形成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必然性。
  • 蘇聯援助印度30年,相愛的熊象為何落得相殺結局?
    1986年蘇聯已經舉步維艱,戈巴契夫訪問印度時,還打腫臉充胖子,繼續大幅援助印度。06 無盡的坑既然蘇聯對印度用情如此之深,為何還會有相殺的劇情呢?答案很簡單,印度對蘇聯狼心狗肺。話說從1971年,印度和蘇聯籤訂「友好條約」之後。
  • 偉人回憶蘇聯翻臉:蘇聯要求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我國堅決拒絕
    向前追溯,我們和已經解體的蘇聯關係惟妙惟肖,從友好的關係逐步轉化到撕破臉皮,而中國為什麼頂著壓力與蘇聯化友為敵呢?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  俄羅斯位於中國的北部,大部分區域屬於歐洲,從中國到莫斯科有一趟國際列車,而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到俄羅斯旅遊過,因為俄羅斯氣候寒冷讓人望而生畏。
  • 史達林時期蘇聯軍事最強?其實不然,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曾超過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兩極格局,而蘇聯就成為了其中的一極,另一極是美國,為了在全世界內爭奪霸權,蘇聯和美國陷入了長期的冷戰之中,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變為一超多強。蘇聯正在建造坦克的軍工廠蘇聯從成立到解體,不過69年的光景,這期間,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一共有七位,分別是列寧、史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