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到底有多發達?蘇聯太空站遺失聯絡,一頓操作秀了美國一臉

2020-12-03 騰訊網

眾所周知,蘇聯是第一個向太空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在蘇聯時期,蘇聯科技的發達,主要在於全世界將近三分之一的科研人員都在為蘇聯工作。而這與冷戰時期,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取得優勢不無關係。

在美國與蘇聯爭相向外太空探索的軍備競賽中,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蘇聯的太空間站失去了與地面的聯繫,在經過緊張的「救援後」,就連美國都不得不服。

1985年蘇聯組建的外太空禮炮七號空間站失去了與地球的聯繫,要知道禮炮七號空間站的建立讓蘇聯人投入的大量的研發經歷和心血,先後兩年投入七個空間站的乘組對接與往返工作,可以說禮炮七號空間站對於蘇聯的意義重大。

面對突如其來的信號失聯,期初蘇聯人以為只是發電機失靈,以為重新設定程序就能讓空間站再次恢復工作,但讓蘇聯人沒有想到的是空間站不僅對接受到的指令沒有反應,甚至整個無線電傳輸已經中斷,此時的禮炮七號空間站就如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漂浮在太空。

這樣的消息傳到了美國,讓美國人極為高興,處於太空競爭劣勢的一方,美國人就想到了壞點子,將失靈的空間站攔截到美國,就可以破解相關的科技難題,掌握更為先進的太空技術。當時的美國總統就想到了這一點,準備以防止空間站侵犯美國領空和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為由,準備進行太空站的攔截。

此時的蘇聯人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擺在蘇聯人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摧毀,要麼發射衛星對接修復,蘇聯人選擇了難度更大第二種,1985年6月,載著兩名太空人的蘇聯聯盟T13宇宙飛船發射,將兩個高速在太空中行進的機器對接,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如同兩顆飛行的子彈一般,稍有不慎甚至都可能全部撞毀的慘劇,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兩名太空人奇蹟般地完成了任務。

飛船順利對接,維修多天後的禮炮七號再次向地球發出了信號,可以說這一壯舉更加奠定了蘇聯天空事業的頂尖技術,同時讓全世界對太空的探索與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蘇聯曾經有多發達?美國想搶蘇聯失控太空站,蘇聯一頓神操作
    曾經的蘇聯有多強大?1985年2月11日,蘇聯的太空站禮炮7號失去聯繫,緩衝電池自動裝置失靈,空間站斷電,停止運轉。年裡生活過9名太空人的「空中樓閣」變得冰冷無比,沒人知道它會在哪裡下墜,燃燒的殘骸最終砸到誰。
  • 蘇聯航天技術有多厲害?太空間站突然失聯,一通操作後美國服了
    蘇聯人在太空上一直站著一半的身位,美國跟蘇聯較勁的時候更是時刻關注著蘇聯太空上的一舉一動。1985年就有一個機會出現在美國面前,可惜美國沒抓住,還讓蘇聯人秀了一波操作。,一開始蘇聯人並不緊張覺得可能是空間站跳閘了,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 蘇聯太空人在太空上到底有沒有酒駕空間站?
    本       文       約   3131 字閱       讀       需       要8 min電影《流浪地球》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俄羅斯太空人拿著一瓶透明液體,一臉壞笑地問劉培強:「要不要來一口?」劉培強隨即反問:「這玩意不是違禁品嘛?」
  • 蘇聯為何不揭穿美國登月造假
    那為什麼面對美國不走心的表演,蘇聯人卻不敢揭穿呢?!因為蘇聯在太空競賽中造的假,比起美國來更不走心!蘇聯要是揭穿美國的話,美國氣急敗壞來個反揭穿,蘇聯老大哥的臉就沒地兒擱了!筆者來一一為你揭曉!第一條:阿波羅的太空人,活蹦亂跳!
  • 從海底偷到天上,美國人真的偷了蘇聯人的空間站?
    但到了1985年初,切爾年科的病情已經惡化到他幾乎無法管理蘇聯,而美國也深知此點,因此在莫斯科掌舵人不足的情況下,蘇聯應不會對「偷取」禮炮7號的行為進行直接的核打擊報復。由於準備時間很短,NASA選擇了兩位有實際蘇聯空間站操作經驗的太空人,法國人讓·盧普·克雷蒂安(Jean-LoupChrétien)和派屈克· 波德裡(Patrick Baudry)。
  • 蘇聯為何不揭穿美國登月造假?
    寫了兩篇分析美國登月造假的文章,在讀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裡,比較多的一個是:蘇聯為什麼不站出來揭露美國,他們不是競爭關係嗎?答案其實很簡單,蘇聯也造假,而且更假。這是從網上看到的一篇簡要介紹,轉載來供參考。我不排除日後就這個話題寫一篇的可能。美國登月造假,漏洞百出,美國人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但作為冷戰中的對手蘇聯,卻保持了神奇的沉默!
  • 蘇聯解體後,那個被「遺忘」在太空太空人,如今怎樣了?
    到了1988年的時候,蘇聯已經挺強大的,科技發現也很快,這就有了載人技術送入空間站的情況,有一個「幸運兒」克裡卡列夫,憑藉著出色的實力,勝任了首次入駐空間站之旅。克裡卡列夫卻一直待在空間站,沒有接收到地面關於返還地球的命令,這是怎麼回事呢?蘇聯政權分化,克裡卡列夫「被遺忘」在太空。也就在克裡卡列夫一臉懵逼,繼續在太空中鑽研的時候,並不清楚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國家,看著看著就「沒了」?
  • 蘇聯解體後,那個被「遺忘」在太空太空人,如今怎樣了?
    到了1988年的時候,蘇聯已經挺強大的,科技發現也很快,這就有了載人技術送入空間站的情況,有一個「幸運兒」克裡卡列夫,憑藉著出色的實力,勝任了首次入駐空間站之旅。蘇聯政權分化,克裡卡列夫「被遺忘」在太空。也就在克裡卡列夫一臉懵逼,繼續在太空中鑽研的時候,並不清楚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國家,看著看著就「沒了」?
  • 蘇聯率先發射載人火箭,美國緊追不捨送黑猩猩上太空
    但是很多事兒還是公開進行的,選拔太空人這件事兒,社會上很多人都知道了,美國人很想搶在蘇聯人之前完成載人太空飛行,但是太空人是個非常新的行業,能當太空人的人應該符合什麼條件呢?NASA 是兩眼一抹黑。所以美國曾經做過詳細的調查。特技演員行嗎?或者是馬戲團練雜技的?他們還諮詢了賽車手和遊泳運動員。最後,是當時的總統艾森豪做出了準確的判斷。
  • 輝煌的太空歷史,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和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
    天空實驗室:美國首個空間站,也是人類發射的最大太空飛行器 就在美國贏得登月競賽之際,蘇聯改變目標,進入近地軌道,密集部署「禮炮計劃」。NASA不得不迎頭趕上,使用阿波羅計劃中最重的運載工具——土星五號火箭,將火箭體的第三級改造為空間站。
  • 蘇聯火星探測器 拍攝下的太空UFO
    1988年7月,蘇聯發射了兩枚火星探測器福波斯1號和2號。「福波斯2號」於1989年1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然而3月25日左右,它突然和地球中斷聯繫。在失去聯絡前,福波斯2號傳來的最後幾張照片震驚了所有蘇聯太空專家:只見在火星衛星火衛一下面,竟然懸浮著一一個長約25千米、直徑約1.5
  • 為什麼太空實驗,蘇聯人用狗美國人用猴子?
    這隻雜種小狗被安置在太空艙裡,綁在火箭上,被送到太空,然後完好無損地回到地球。這次歷史性的飛行發生在1951年9月。蘇聯當時正在開發一項將人類送入太空軌道的計劃,而狗是他們的試驗對象。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也在進行類似的生物醫學研究,不過美國人的研究對象是靈長類動物,包括猴子和黑猩猩。
  • K36有多逆天?蘇聯唯一一款領先美國幾十年的裝備!一起來看看
    在航天事業被各國投入越來越大關注度與心力以來,各款戰機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上,爭奇鬥豔,也有各有優點,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到目前為止,在飛行員彈射座椅的領域上,暫時還沒有「挑戰者」能與蘇聯研發的K36抗衡。有的朋友坑要問了,彈射座椅是什麼呢?
  • 二戰時美英給蘇聯的援助到底有多重要,就連朱可夫都說多虧了美國
    深度摘要:二戰時,美英向同為同盟國陣營的蘇聯提供了不少援助,這些援助到底有多少?對蘇聯戰勝德國到底有多大作用?就連蘇聯二戰中戰功最為顯赫的「戰神」朱可夫元帥就曾表示,多虧了美國。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當晚,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和納粹德國作戰的個人和國家都是我們的盟友,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
  • 蘇聯探索太空的幾個第一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低調發射了人造衛星,這是第一個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事實上,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直到第二天才宣布這個消息。全球對這一報導的反應從焦慮到高興不一而足。一些人擔心,一個有能力將物體送入太空的世界強國可能也會向外國目標發射飛彈。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如今現狀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時間來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後,人類終於有能力,也有勇氣向地球之外「探索」了。於是,在1955年的哥本哈根宇航大會上,當美國代表向蘇聯科學院行星星際研究委員會主席謝多夫詢問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時,對方回答:「都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是一隻流浪狗,蘇聯的流浪狗。」
  • 蘇聯為何不敢揭穿美國登月造假?——真相比你想像的更加殘酷!
    不關注時事,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點擊標題下藍字「全球博弈」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時事解讀。美國登月造假,漏洞百出,美國人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但作為冷戰中的對手蘇聯,卻保持了神奇的沉默!這也成為鼓吹美國登月的最有力證據:總不可能蘇聯人都瞎吧?
  • 美國英雄與蘇聯第一位女太空人,美蘇太空競賽愈演愈烈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誰也沒看見,這對於分析故障原因是很不利的。哪知道羅伯特這一去就沒能活著回來,他被人刺殺了。格倫在葬禮上是抬棺材的人之一,可見兩家關係有多近。格倫後來還當過國會的參議員,一幹就是 24 年,然後退休在家,逐漸的老去。誰也沒想到,老了老了,他居然在人生的暮年還有機會再一次飛上太空。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我們按下不表。
  • 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登月計劃,不料蘇聯太空行走又領先一步
    甘迺迪登月演講在這次演講不久之後,美國宇航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了這項新的太空計劃。布勞恩以登月計劃總工程師的身份出席了這次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布勞恩宣布,美國宇航局的登月計劃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實現飛船的繞地飛行,之後再進行多人航天、確保能夠進行長期太空旅行,在這基礎上,最終實現載人登月。
  • 蘇聯從未登上月球,美國卻成功登月6次,簡直是「反人類」的操作
    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頻繁,對於太陽系內星球的探索也從月球轉到了火星,金星這些星球上,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可能都會想起人類第一次探索月球的事情。,一個是前蘇聯,另一個就是美國。但是對於月球的探索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前蘇聯的科技水平其實是不低的,但是前蘇聯卻從未登上月球,而美國前前後後卻成功登月6次,難道美國科技水平真的領先那麼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