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登月造假,漏洞百出,美國人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但作為冷戰中的對手蘇聯,卻保持了神奇的沉默!這也成為鼓吹美國登月的最有力證據:總不可能蘇聯人都瞎吧?
那為什麼面對美國不走心的表演,蘇聯人卻不敢揭穿呢?!因為蘇聯在太空競賽中造的假,比起美國來更不走心!蘇聯要是揭穿美國的話,美國氣急敗壞來個反揭穿,蘇聯老大哥的臉就沒地兒擱了!筆者來一一為你揭曉!
第一條:阿波羅的太空人,活蹦亂跳!
我們的太空人返回後,身體是極度虛弱的,需要人抬著。
這才真實,因為太空人在太空失重環境,肌肉萎縮,骨骼鈣流失,身體是很虛弱的,站都站不穩。像美國人那種活蹦亂跳,根本不可能!
那蘇聯人為什麼不敢揭穿呢?因為戰鬥民族的太空人更「彪悍」!零下二十度室外凍兩天一夜!↓↓
蘇聯(也是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列昂諾夫,因為行動倉促,很不順利,在太空中出了3升的汗。還昏迷過,加上超重失重出倉返回,七葷八素折騰下來,不虛脫就是綠巨人了!但偏偏飛船偏航,降落到原始叢林裡,積雪覆蓋,零下二十度!
沒有帳篷、飛船壞了老製冷、太空衣沒電不保溫、穿著溼透的衣服在戶外,零下二十度凍了整整兩天一夜呀!!然後坐著滑雪板走了9公裡到停機坪!彪悍吧?
人家美國的太空人下飛船後健步如飛,人家蘇聯的太空人零下二十度室外凍兩天一夜!說起來還是我大天朝的太空人太嬌貴呀!
第二條:這麼個小破玩意兒,能從月球起飛,還能飛回來?!
我們不去算公式了,就說從地球起飛,要多大的火箭,就算月球重力只有1/6,那也是重力呀!就這麼個破玩意兒,從月球起飛,還能飛回來?蘇聯人為啥不敢揭穿?
因為蘇聯人造的登月艙,比阿波羅還小,還破!蘇聯「登月」本來還想搶在美國前頭的,就粗製濫造了這麼個登月艙!無奈一級火箭總要上天呀!美國後面的登月之所以敢造假,是因為土星五號好歹是大家都親眼看著飛上天了呀!蘇聯的N1,飛一次炸一次,後面就沒法演了呀!這個時候騎虎難下,就沒辦法再去說人家登月艙啦!
第三條:神奇的現場直播技術!
六十年代,從月球,現場直播?你騙鬼吧?蘇聯人為啥不敢揭穿呢?因為蘇聯不光現場直播,還視頻互動!
前面說了,N1火箭不爭氣,後面沒法學美國表演載人登陸,又不能說自己不行,只好先「送」無人車「登陸」月球呀!↓↓
那個年代的電腦,總不可能自動駕駛吧,那只能遙控呀!怎麼遙控?跟現在差不多,裝個攝像頭,拿操控杆遙控唄!↓↓
等等,攝像頭?遙控?就這麼大點兒的無人車,從月球向地球發視頻,從地球向月球遙控?戰鬥民族,你比好萊塢更不走心呀!
所以,講到這裡,就明白了,美蘇爭霸,都要證明自己更好。美國土星五號好歹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飛起來了(這個環節大家眼睜睜看著,不好造假呀,所以也得下點血本),所以後面就造了登月的假。蘇聯原來打的如意算盤也差不多,然而無奈N1火箭 不爭氣,每次都炸,後面就演不下去了。但已經騎虎難下,只好悶不做聲了。
後來美蘇還玩了一次太空握手,備註一下,後面兩位謝頂的大叔,美國的是阿波羅10號的指令長託馬斯·斯塔福德(第一次登月的是阿波羅11號)!蘇聯那位,就是太空行走出了6斤汗,回來還能零下二十度凍兩天一夜不死的列昂諾夫!
選這兩位實現美蘇太空中的第一次握手,也算相視一笑,心照不宣啦。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歷史的一大步。」
這是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成為首位登上月球的人類時,留下的一句名言。
但這麼多年以來,這「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是否存在?也就是「美國人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阿姆斯特朗從登月艙上下來,登上月球的瞬間
很多美國人自己對此也沒有什麼底氣。1974年,就在登月計劃完成的5年後,一位為NASA研製火箭發動機的工程師聲稱美國當時根本不具備將人類安全送往月球的技術水平。儘管後來證明這位工程師的工作和登月計劃毫無關係,但並沒有就此打消人們對於「美國登月」真實性的懷疑。
以下幾大疑點的出現反而加劇了人們對於登月的懷疑:
1、美國人此後再也沒有登月計劃(美國登月工程開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2、登月火箭返回艙據稱找不到了,連圖紙都找不到了。
3、登月當事人多年一直被禁口,不接受採訪。
2013年8月,斯諾登在俄羅斯獲得避難「自由」後第一時間通過推特發布信息:「我相信是俄羅斯首先探索的月球」。此前有消息稱他手中掌握有揭露美國1969年的登月是造假的機密文件。
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是:那時美蘇兩國冷戰,美國為了在航空戰中拖垮蘇聯,而故意炮製出「已成功登月」的假象。其目的是誘導蘇聯在探索太空方面增加更多的投入,以達到遏制蘇聯的效果,在軍備競賽中取得絕對優勢!
這一觀點在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裡就曾提出過。
但歸根結底,這些都是捕風捉影。
美國「BuzzFeed」網站決定,從另一個角度尋找真相。
因為一直有人猜測,所謂的「登月」不過是在好萊塢攝影棚裡拍攝的畫面。所以他們決定自己來拍一段,證明在攝影棚裡「登月」這事兒是否真的可行。
根據NASA公布的登月照片和現場視頻,他們對場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還原。
這是他們準備進行「登月」的攝影棚。上面吊著威亞,來模擬在太空中失重的場景。
鋪上模擬月球表面的「月球沙」。
用泡沫造一些巖石,來給人造成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假象。
還有一件東西不可或缺:就是太空衣。
假扮太空人的小哥。後面的美國國旗的旗子邊緣用電線固定,所以不會有引力產生的垂墜感。
被威亞吊起,飛起來啦!
接下來小哥站在國旗邊,扮演第二位太空人。
拍攝部分結束,接下來進入到後期製作。後期人員說,他會使用1969年時人們可以採用的後期技術進行製作,而不會使用任何現在的高科技技術。
經過一系列後期處理,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他們拍出來的畫面是這樣的:
與當年NASA的原版實力對比:
竟然……真的有點像!細思極恐……
至少,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這事兒造假是可行的。
網絡上對此事也有過激烈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摘錄如下:
質疑一:美國的科技怎麼會在上世紀60年代就達到登月的水平了?而其他國家50年後都沒有能力登月,美國即便再發達都不可能超越其他國家半個世紀之久啊!
回應:美國登月發生在美蘇冷戰時期,那更多的是政治任務,而不是科技自由發展的結果,所以會舉全國之力發展載人登月技術。而其他國家開展載人登月計劃基本上都在21世紀了,美蘇冷戰早已結束,所以完全沒有必要過度浪費納稅人的錢來搞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據統計,美國載人登月前後涉及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載人登月計劃幾乎聚集了全世界相關領域的所有尖端人才,歷時11年,總耗資255億美元。255億美元在現在看來不算什麼,但在當時可算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大約佔據了美國GDP的0.57%,若折合2016年的美國GDP總量,這筆開支大約是1000億美元。
質疑二:美國公布的月球照片怎麼看不到星星?
回應:其實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是完全可以看見星星的,至於照片上為什麼沒有星星,完全是相機成像原理。在月球表面上拍照,主要的光線是月表反射太陽的光,和地球反射太陽的光,這兩種光線是特別強的,以至於掩蓋了其他星星發出的微弱光芒,如果相機曝光時間夠長,是完全可以記錄下其他星星的影像,但是地球和月表的光線就會過曝。
質疑三:為什麼太空人影子和石塊的影子角度方向不同?
回應:月球上的光線來自多個反射光源,主要包括太陽光,地球反射光,這些不同來源的光會在不同方向上照射在月球表面,產生陰影。投射隕石坑的陰影可能會更長,或者扭曲。
質疑四:月球上幾乎是真空狀態,為什麼國旗會飄起來?
回應:這個最簡單了,因為美國人為了面子,肯定會展現國旗的全貌,而這也是科研人員早就料想到的,所以國旗並不是布料的,而是硬性塑料做的。
張召忠教授曾說過:美國登月計劃牽扯人員之多,根本就不可能讓這麼多人在50年內完全閉嘴而保守住這個秘密。而且有月球偵察軌道儀拍到了在月球上豎立的六次阿波羅任務的美國國旗,其中有五面國旗仍然站立著。
美國登月這事兒到底是否造假,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