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競賽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1961年,為了和前蘇聯爭奪世界航天第一強國的地位,美國開展了阿波羅計劃,並在1969年7月20日成功實現載人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為了紀念這一偉大壯舉,7月20日這一天也被命名為&34;。
大多數人只記得第一次成功載人登月,其實美國先後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其中6次成功、1次失敗,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至今對人類仍然受益匪淺。不過,美國自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登月之後的40多年,美國太空人也未能再次重登月球,&34;也慢慢被大家質疑,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場驚天&34;,目的就是為了拖垮蘇聯。
那美國載人登月是真的嗎?結合越來越多的曝光的資料來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針對&34;、&34;等問題,NASA也都拿出實證,小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另外我國2010年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二號也發現了阿波羅登陸的痕跡,另外包括日本、印度等國在內都拍到了美國登月的遺蹟。
下面這張圖是NASA的月球軌道器LRO拍的照片,圖中最右側的LRV就是月球車,高清的圖片放大看的話還能隱約看到月球車的天線和座椅,下方黑黑的是陽光下的陰影,而畫面中間則是登月飛船的下降級,上升段飛離之後下降級就遺留在月球表面了。圖中不規則的黑線就是月球車移動的車轍軌跡。
大家從圖片也能看出,月球車大大增加了人類登月的活動軌跡,但想在月球無障礙行駛又談何容易?要知道月球的表面溫度範圍是-180℃—150℃,在夜間月球車上別的設備可以通過&34;的方式不被凍壞,而車輪只能裸露在外。如此嚴苛的環境,1970年美國的阿波羅14號登月的月球車竟然採用的是充氣的橡膠輪胎,真是不可謂不神奇。據報導,研發之初NASA也因為遲遲找不到合適的輪胎材質非常苦惱,最後解決這一重大研發難題的正是輪胎界的&34;固特異。經過固特異公司研製出來適用於月球的特殊輪胎,完全能夠應對月球表面苛刻的自然環境,為人類在月球上大範圍的探測活動提供了強力保障。
更令人吃驚的是,固特異與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在2009年聯合開發出一款可同時在月球和火星上使用的免充氣&34;。這種輪胎體內共用800個承載彈簧,不僅耐用,而且非常節能,輪胎的彈簧結構使胎面與行駛面輪廓吻合,輪胎變形時所消耗的能量在彈簧反彈時恢復,不會像以前的充氣輪胎在行駛過程中發熱。不得不說,美國的技術確實強大,在別人還在研究探月的時候,就已經在研究登陸火星的事了。
而且,面對美國不能再次登月的質疑,川普政府早已宣布美國將會重啟登月計劃。據NASA局長詹姆斯·布萊頓斯坦透露,至少有26個國家願意參與美國新一期&34;登月計劃,日本也在其中,計劃於2024年重返月球。
就目前階段,美國重返月球的政治意義大於科研意義,畢竟早在40多年前美國就曾多次登陸月球並採回月球樣本。如今中國在航空航天上的巨大成就讓美國壓力倍增,尤其是&34;探測器著陸月背,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畫面。
&34;計劃也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射,其主要任務就是採集月球樣品並帶回地球。如果嫦娥五號能夠順利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任務,那也意味著,中國完成了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的驗證。除此之外,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天問一號」即將在7月底或8月上旬發射,這無疑又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大一步。更有網友稱:美國再不登月,中國就要揭穿登月騙局了!
即將發射的「天問一號」
可以看出,我國目前正在穩紮穩打的一步步朝著目標大步前進,國際上的目光也一直聚焦我國載人登月項目的進展。此前就有歐洲媒體報導,中國將在2025年實施載人登月計劃,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完成載人登月的國家。小編在這裡也希望我們的航天工作者繼續努力,早日實現中國載人登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