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美的敦煌壁畫中,有不少飛天的形象,從這就能看出古人對飛天夢的期待。而現在的我們,已經有了這種能力,我們突破了大氣層的束縛飛向太空,去到另一個星球。這個星球就是月球,它是地球的衛星和鄰居。做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星際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月球就是登陸天體的第一步。
上世紀中期,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全方面的競賽,航天領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1960年,阿波羅計劃出臺,主題就是要把太空人送往月球,實現登月。NASA聯合了眾多知名企業,投入了海量資金,研究人員耗費了無數心血,終於將太空人送往了月球,人類的腳印第一次踏足了地球以外的天體。
阿波羅11號共載有三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阿姆斯特朗最先登陸月球,在月球上留下了腳印,還有那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奧爾德林在處理完登月艙的工作後,也小心翼翼地走下梯子,登上了月球。這兩個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半小時,採集了月球巖石樣本,拍攝了一些照片。柯林斯作為指令艙駕駛員沒有參與登月活動,他要聯繫地面指揮站。
這次登月毫無疑問具有歷史意義,至今已經過去了51年。半個世紀的時間,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美國登月計劃成功,可還是有人說登月是假的,是一場精心謀劃的騙局。
他們針對公布的登月照片進行攻擊,月球上沒有風,國旗怎麼飄了起來?月球表面大多是堅硬的巖石,怎麼那麼容易留下腳印?照片上太空人的影子映在了月球上,他們還說這影子的角度有問題。這些問題無疑是雞蛋裡挑骨頭,純屬沒事找事,讓他們解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些懷疑也只是在他們看來有問題,他們自以為發現了破綻,最後就得出了一個荒謬的結論,美國登月是假的。
登月的真實性不用懷疑,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月的時候,都開啟了實時轉播,地面上無數人和全球各大媒體都在關注這件事,都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自然不會是假的。
這次登月後,阿波羅計劃又發射了6個飛船登陸月球,12名太空人陸續登月。自阿波羅計劃停止後,再也沒有成功的登月計劃。而在不久前,NASA宣布將重啟登月計劃,預計時間定在了2023年。消息一傳出來,那些質疑的人們又開始了,他們這次的理由很牽強,就是認為美國登月計劃暫停了這麼多年,如今又表現出登月很困難的樣子,那你們50年前是怎麼登陸月球的?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不難,美國當年的登月計劃,很大程度是受了蘇聯的刺激,想要趕超它,這才下了力氣發展航天技術。但是登陸月球並沒有給美國帶來什麼經濟利益,單純的從成本和結果而言,阿波羅計劃是虧錢的。這樣的情況明顯不符合需求,所以成功登月後就終止了阿波羅計劃。如今重啟登月,理由就是登月將會帶來豐厚利益,月球上的礦產資源和貴重金屬都是無主之物,誰先登陸誰就有了話語權。
美國如今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足夠它支撐消耗,而登月又會給它帶來利益,重啟登月計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不過再次登月會對月球全方位地進行考察,無疑是個大工程,對航天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困難程度也比以前大得多。主要就聚集在太空人的生存問題上,短暫的生存不是問題,難得幾個月幾年的生存,以美國強大的航天技術都有些吃力,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不光是美國,中國對月球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加,嫦娥號系列衛星陸續展開了對月球的考察,嫦娥四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在不遠的未來,中國也會展開登月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先考察後登陸。不過最先登陸月球的應該不是太空人,而是機器人,機器人在太空中的安全性比人類強,設計出厲害的機器人對中國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人類的未來不會局限在地球,奔向太空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