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援助印度30年,相愛的熊象為何落得相殺結局?

2020-12-05 家國視野

6月初,印軍在中印邊境越界挑釁導致了衝突,印軍死亡20人。印度官方說要和平,但實際行動中小動作不斷。雖然在1962年的邊界戰爭中,印度輸得很慘,但在那之後幾十年,印度時不時碰瓷中國。

印度之所以如此幹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印度內部本就民族主義嚴重,加上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失業嚴重,民族主義在往民粹主義方向發展。

印度外部有美、蘇(俄)、歐、日,甚至包括中國,都慣著它。

就拿這次印度越界挑釁來說,美國一直在背後支持慫恿印度;日本幫助印度在邊境搞基建,方便印度增兵。

衝突之後,印度轉身找俄羅斯購買了大筆軍火。

據海外網報導,印度國防部長傑納特·辛格於6月22日抵達莫斯科,除了參加俄羅斯勝利日閱兵,還表達出強烈的購買武器的需求。

印度希望俄羅斯能夠提早交付之前的S-400(俄羅斯第四代陸基移動式防空系統)軍售訂單。同時印度又以7.8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33架俄軍三代戰鬥機,包括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俄羅斯「人在家中坐,禮包天上來」,表示願意快馬加鞭滿足印度需求。

說實話,作為一個中國人,雖然知道地球村主要玩家都慣著印度;但中印邊境衝突之時,俄羅斯賣給印度先進武器,感情上還是難以接受。

但是從歷史和理智的角度看,這不過是印度象和北極熊相愛相殺的一部分而已。

我把它稱之為錯位博弈。

02 北極熊戰略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成為世界一極,開始積極擴張勢力範圍。

由於蘇聯龐大的身軀已經橫跨歐亞大陸,北面到北冰洋邊,東部頂到太平洋岸邊,東北部和美國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因此蘇聯擴張的主要方向只剩下兩個:

在歐洲方向搞華約集團,和北約對抗。

在亞洲方向援助中國和印度,試圖全方位介入東亞和南亞。但中蘇關係走向和印蘇關係走向完全不同。

印度在1947年獨立,彼時二戰已經結束兩年。當時世界主要地區,只有東亞中國境內還在進行大規模戰爭,國共對決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粟裕在孟良崮幹掉了張靈甫。

剛獨立的印度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因為南亞大陸的地緣實在是太好了——

背靠青藏高原,面朝印度洋,右邊為伊朗高原,左邊為中南半島;

大河貫穿期間,雨水充沛,氣候溫潤,物產極為豐富(南亞比東亞面積小,但養活的人口差不多);

三面是大洋,搞工商貿易的絕佳之地。

不論美國還是蘇聯,紛紛在南亞布局。

最初英美對印度並不友好,採取的戰略是制衡。

英國離開時,故意搞印巴分治,在南亞埋下諸多地雷。印度現在的困境,大部分都是英國當年埋下的地雷所致。冷戰初期,美國和巴基斯坦結盟,實際也是在制衡印度。

蘇聯則選擇親近拉攏印度——

原因一,印度的地緣很重要。

原因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反正就是拉關係站隊唄。

原因三,印度獨立相當於殖民地人民翻身,符合那個時代的理想主義色彩(解放全人類)。

因此蘇聯對印度的援助比較早,從1951年就開始了,和蘇聯援助中國的時間點大致相當。那時中印關係也比較不錯:大家都是第三世界國家、有著古老的文明與被列強欺負的歷史,理當攜手共進。

其實不妨做一個設想——

如果蘇聯不對中國搞大國沙文主義,印度沒有頭腦發熱和中國胡攪蠻纏;蘇聯、中國、印度真心實意地通力合作,基本上可以在地球村佔據半壁江山。

03 天真的政客

上世紀50年代還有不少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的政客。比如赫魯雪夫(蘇俄歷史上第二天真的政客,第一是戈巴契夫),對中國和印度大手筆工業援助都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當然在政治舞臺上,所謂理想主義也叫天真。

眾所周知,共和國建立之初,蘇聯幫助中國建設了156個工業項目,在中國工業化初期影響比較大。尤其是赫魯雪夫前期,給予了很多史達林時代不曾給予的項目。

但天真的赫魯雪夫認為,給中國項目就可以在中國為所欲為。中蘇關係因為赫魯雪夫的天真而急轉直下。於是赫魯雪夫轉而大力援助印度。

赫魯雪夫的理想主義或者說天真,不僅表現在對中國判斷失誤,而且也誤判了美國。正因為赫魯雪夫的誤判,導致蘇聯在「1962年古巴核危機」和美國較量過程中丟了尊嚴,讓世界看清赫魯雪夫不過是外強中乾的天真政客,並沒有史達林那樣的老謀深算。

同樣在1962年,中國利用美蘇古巴核危機的間隙,把一隻手伸向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給了野心膨脹的印度一記勾拳,打得印軍現在面對解放軍還有點頭重腳輕。以至於印度每次碰瓷中國,總要高喊「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當時的尼赫魯受到極大的挫折。

正是在1962年,在美國那裡受挫的赫魯雪夫和在中國這裡受挫的尼赫魯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難兄難弟。

04 熊象舞

某種意義上來說,赫魯雪夫算是蘇聯和印度關係的見證者。

赫魯雪夫和尼赫魯的關係可以追溯到更早。1952年,尚未登上蘇聯最高權力寶座的赫魯雪夫訪問印度時,就與尼赫魯上演了政客之間最高級別的恩愛秀。

大家都知道從政是一項技術活。因為政客們既要裝深沉,又得展現熱情友好,需要非常高的演技。所謂政客之間的恩愛秀可以分成好多檔次。

那麼赫魯雪夫和尼赫魯用什麼樣的方式把政客之間的恩愛秀玩到最高等級?

大家看下面這張圖片:互相餵飯,如同熱戀的情侶,恨不得穿一條褲子。

或者換句話說,蘇聯和印度之間從那時就進入蜜月期了。

1955年,赫魯雪夫再次訪問印度,與尼赫魯再次親密接觸。

嘴上那麼親密,援助自然也少不了。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度的工業系統和軍工系統建設,主要歸功於蘇聯。

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原本已經惡化的中蘇關係繼續惡化。蘇聯開始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威脅。同時蘇聯加大對印度的援助,試圖讓印度從西南鉗制中國。

但是尼赫魯和赫魯雪夫的難兄難弟情並沒有持續多久:1964年,尼赫魯病逝;同年,勃列日涅夫發動政變,趕走赫魯雪夫。

05 無私的愛

勃列日涅夫與赫魯雪夫是一對冤家,但在面對印度問題上出奇一致:繼續大力援助印度,繼續展示蘇聯無私的愛。

1971年印度與蘇聯籤訂《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規定「在任何一方遭到進攻或受到進攻威脅時,締約雙方應立即共同協商,以便消除這種威脅」。

隨著蘇聯進入鼎盛時期(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各國為反對西方支援以色列,通過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反制西方。當時蘇聯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獲利巨大),加大援助印度的力度。

印度軍隊一度有70%的武器來自蘇聯。為增強印度的軍力,蘇聯以低廉的價格和優惠的條件向印度提供先進武器。比方說1980年,蘇聯向印度提供了16.3億美元的軍援貸款,並同意印度用盧比償還,償還期17年。據西方機構估算,若按國際市場價格計算,這筆軍援貸款超過30億美元。

1985年拉吉夫·甘地訪問蘇聯,獲得大約51億美元(1985年的51億美元)的援助。他曾對美國記者:「美國把軍援作為一種政治工具。我們察覺許多美國武器價格昂貴。」大意就是,蘇聯給錢又給裝備,印度最喜歡。

如何形容那個時代蘇聯和印度的關係呢?答案就在下面這張圖片中。

印度幾千年歷史上,一直被外來勢力入侵,從來沒有被這般寵愛過。

大家或許很納悶,蘇聯在國際關係中並不是善茬,為何對印度的愛如此無私?

原因之一,蘇聯需要印度在國際事務中搖旗吶喊。

蘇聯幹壞事,比如出兵捷克或阿富汗,印度要麼支持,要麼不反對。蘇聯做好事,印度大力讚揚。蘇聯單方面暫停核試驗,印度讚揚。戈巴契夫改革,印度還是讚揚。反正只要需要動嘴之時,印度從不後退。

原因之二,不凍港的誘惑。

蘇聯雖大,但缺乏直面大洋的不凍港,看著印度對面的印度洋就流口水。大西洋蘇聯夠不著,北冰洋常年冰封。蘇聯和中國鬧分裂的原因之一,就是蘇聯想利用中國的出海口,侵害中國主權。蘇聯不僅支持印度,還大力扶持越南,把金蘭灣建設成數一數二的海軍基地。

簡而言之,蘇聯援助印度絕對是掏心掏肺。1986年蘇聯已經舉步維艱,戈巴契夫訪問印度時,還打腫臉充胖子,繼續大幅援助印度。

06 無盡的坑

既然蘇聯對印度用情如此之深,為何還會有相殺的劇情呢?

答案很簡單,印度對蘇聯狼心狗肺。

話說從1971年,印度和蘇聯籤訂「友好條約」之後。印度仰仗著蘇聯的寵愛,無休止地從蘇聯那裡借錢,而且只借不還。蘇聯解體前夕,印度欠蘇聯的債務已經高達100多億盧布。

印度從蘇聯那裡借錢時,盧布和美元匯率在1:1.1-1.5之間,也就是說大致相當於從蘇聯那裡借了100多億美元。但蘇聯解體時,盧布一潰千裡,價值如同白紙。

向來不還錢的印度,突然對俄羅斯表示,要把欠前蘇聯的債給還了,當然是用盧布還(換算成美元也就幾百萬)。

俄羅斯原本還指望拿那筆錢復甦經濟,一看印度那德性,氣得牙癢,但也沒轍。

從那以後,俄羅斯對印度不再有愛,只會挖坑;即便嘴裡說著還有愛,手上也在不停地挖坑。

印度坑完蘇聯,原本想一拍兩散。但印度軍工系統大部分是蘇聯標準,也就離不開俄羅斯,只好繼續找俄羅斯買武器。

俄羅斯把過時的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空母艦免費送給印度,只要印度出錢維修即可。俄羅斯最初報價是10億美元,然後漲到20億美元,最後坑了印度幾十億美元。

印度買蘇-30戰機。俄羅斯收錢之後,把蘇-27升級一下,糊弄印度;隨後借發動機升級,再坑一波。

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發五代戰機T50,只管從印度要錢,卻不讓印度碰戰機。印度花了70多億美元冤枉錢,眼看項目是個無底洞,憤而退出。結果T50搖身一變,成為蘇-57戰機,已經進入俄羅斯空天軍服役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通過數十年的挖坑,俄羅斯差不多已經把印度當年在蘇聯債務上佔的便宜撈了回來,恩怨已經淡去。

07 相愛相殺

那麼印度為什麼甘願被俄羅斯坑呢?答案很簡單:當年蘇聯無私地愛印度,因為蘇聯需要印度在戰略上牽制中國。印度被俄羅斯反覆地坑,除了需要俄羅斯的武器之外,也有中國的因素。

1962年,在美國、蘇聯都支持的情況下,印度和中國的綜合國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印度被中國一記勾拳打得暈眩幾十年。

現在印度綜合國力遠遠不如中國,卻又要碰瓷中國,而且背後只有美國支持。這種情況下,印度缺乏安全感,需要拉攏俄羅斯,所以急吼吼地送軍火訂單。

俄羅斯也需要印度的軍火訂單,緩解財政壓力。

目前印度和俄羅斯不再有單純的相愛,也不再有單純的相殺;而是進入相愛相殺的綜合模式,彼此都有需求。

只要中印邊界問題沒解決,印度就會試圖拉攏俄羅斯。

中國也不可能單純地以為,中俄關係不錯,俄羅斯就不賣軍火給印度。

從俄羅斯角度看,印度和中國鬧得越兇,需要購買的軍火就越多。畢竟國與國之間,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太史公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相愛也好,相殺也罷,相愛相殺也罷,都是出於戰略利益考量而已。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
    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  1958年1月,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試航成功。外出潛艇與基地的通訊和聯絡問題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第一個方案是在蘇聯本土建立長波發射電臺,但因其耗資巨大且通訊質量難有保證而被否決。第二個方案是在中國的海南島和印度各建一個長波發射臺。赫魯雪夫否決了印度方案,但對於海南島方案,他認為不僅是可行的,而且不會存在任何困難。
  • 老九門小說結局丫頭二月紅慘死 張啟山尹新月相愛相殺
    《老九門》的小說結局竟然是這樣的,太悽慘了!小說結局中丫頭和二月紅竟然雙雙慘死!大佛爺張啟山和尹新月兩人相愛相殺,最後結局是否在一起了呢?   排名第二的爺,叫二月紅,是個唱戲的旦角,在長沙花鼓戲裡班子裡還算個名角。二月紅的盤口是舊社會典型的盜墓盤口,表面是個班主,帶著戲班到處走南闖北,其實白天唱戲,晚上就幹盜墓的勾當,傢伙都放在衣箱裡,戲班裡個個都有武功底子。
  • 偉人回憶蘇聯翻臉:蘇聯要求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我國堅決拒絕
    比如印度和日本的某些領導人一直針對中國。向前追溯,我們和已經解體的蘇聯關係惟妙惟肖,從友好的關係逐步轉化到撕破臉皮,而中國為什麼頂著壓力與蘇聯化友為敵呢?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  俄羅斯位於中國的北部,大部分區域屬於歐洲,從中國到莫斯科有一趟國際列車,而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到俄羅斯旅遊過,因為俄羅斯氣候寒冷讓人望而生畏。
  • 不可遺忘的偉大友誼:二戰中蘇聯與中國互相援助
    2015-05-07 14:33:30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豔 2015年05月07日 14:33 來源  在中國獨自苦撐反法西斯戰爭大旗、急需外援之時,蘇聯主動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淞滬會戰前夕,蘇聯駐中國大使就曾主動表示願意貸款援華。蘇聯的援助對於樹立起國民黨政府的抗戰信心,起了重大作用。蔣介石曾對此評價道:「我國對日戰爭已逾兩年,由於蘇聯各族人民對中國的深切同情支持,予以物質及道義的援助,使有可能進行長期的解決戰爭。」
  • 二戰美英究竟向蘇聯提供了多少援助?
    ▲ 蘇德戰爭初期,蘇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整個1941年下半年,蘇聯面對都是災難性的軍事失敗,美英開始懷疑蘇聯能否抵擋住德國的進攻。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為首的西方政界高層,則開始想辦法推動對蘇援助。
  • 93年中國東航空難:迫降蘇聯機場被拒,美軍卻開放空軍基地援助
    在1993年時,中國東航發生了一場空難,在那個時候,我國飛行員曾經想過迫降到蘇聯機場然而,蘇聯方面卻拒絕了我國的請求,在這種情況之下,美軍卻意外地對我國航班開放了空軍基地,並加以援助。那麼,在這場空難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何美國與蘇聯對待我國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態度呢?
  • 二戰時美英給蘇聯的援助到底有多重要,就連朱可夫都說多虧了美國
    深度摘要:二戰時,美英向同為同盟國陣營的蘇聯提供了不少援助,這些援助到底有多少?對蘇聯戰勝德國到底有多大作用?就連蘇聯二戰中戰功最為顯赫的「戰神」朱可夫元帥就曾表示,多虧了美國。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當晚,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和納粹德國作戰的個人和國家都是我們的盟友,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
  • 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
    在二戰中,蘇德戰爭是二戰時期規模和傷亡最大的一場硬對硬的戰役,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標誌著蘇德戰爭正事爆發,在蘇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德國投入了500多萬人,蘇聯更是損失了上百萬士兵。儘管在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準備不足,蘇聯被揍得措手不及沒有還手之力,但經過努力在後期一下子扭轉了戰略態勢,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1943年7月12日清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對蘇軍防線的轟炸。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小村莊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坦克大戰是在河流和鐵路路基之間一塊狹長的地域上展開的。
  • 無心法師:嶽綺羅為什麼殺不死?她的來歷和結局原來是這樣
    無心法師:嶽綺羅為什麼殺不死?她的來歷和結局原來是這樣2015年的一部網劇《無心法師》獲得了超高的收視和良好的口碑,在劇中扮演角色的各路演員也是憑藉著這部網劇在娛樂圈中獲得了超高的人氣和辨識度,雖然說這部網劇已經播出很長時間了,但是劇中還是有很多的細節值得人們一再推敲,最經典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嶽綺羅為什麼殺不死,她的來歷和結局到底是怎麼樣子的。
  • 漫威六大金屬,死侍與金剛狼相愛相殺
    卡本納合金是前蘇聯模仿艾德曼合金而創造出來的金屬,這合金硬度上沒有超過艾德曼金屬和振金,但也是地球上最硬的物質之一。最逆天的是,這種合金能夠抑制自愈因子,也就是這金屬能夠殺死金剛狼,不愧是相愛相殺的一對。亞卡金屬,代表武器勇度的亞卡箭,來自半人馬座4號的金屬,可以通過口哨聲來改變他的飛行軌跡。
  • 為何已經過了50年,仍然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美國一樣成功登月?
    美國登月已經過去50年,為何沒有其他國家,能超過美國登月技術?美國能夠順利登上月球,主要還是因為美國和蘇聯的明爭暗鬥,美國和蘇聯似乎更像是一個「仇人」一樣相愛相殺,蘇聯把太空人送入外太空,於是美國便研究怎樣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美國為了和蘇聯一爭高低,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只是為了讓人們成功登月。為何其他國家沒能登月?
  • 紅A與庫丘林,為何會成為相愛相殺的一對?他捅了我兩次
    那麼紅A與庫丘林,為何會成為相愛相殺的一對?他捅了我兩次。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首先從外形方面分析庫丘林與紅A之間的「因緣」:紅A由於身披都靈裹屍布,加上紅色是遠坂凜的幸運色,因此他身上的元素便以紅色居多。而庫丘林無論是發色還是穿著,都是色調較暗的靛藍色。
  • 閨蜜相愛相殺的句子,妙語連珠,有趣又好玩
    閨蜜相愛相殺的句子,妙語連珠,有趣又好玩 4.我長得胖可能就是想卡在你心裡出不來,可是在你的心裡 閨蜜相愛相殺的句子,妙語連珠,有趣又好玩 7.兄弟處好了,就是水滸裝,處不好就是上海灘,
  • 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如何帶領蘇聯全球出擊?中蘇關係如何發展
    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被授予元帥軍銜。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蘇聯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烏克蘭第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64年10月14日,參與推翻赫魯雪夫的政變,繼任蘇共最高領導人。
  • 中國出兵入朝參戰,老大哥蘇聯和東歐八國,為何沒有出兵?
    從1950年10月開始,中國派遣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反推回三八線附近。一個問題出現了,在整個東方陣營中為何只有中國出兵,蘇聯和東歐八國為何都沒有出兵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蘇聯的態度。
  • 胡歌與薛佳凝的星盤是相愛相殺的格局,錯過雖遺憾卻是最好的安排
    胡歌薛佳凝 相鄰星座之間的情緣一直都不被看好,比如獅子座和處女座,獅子座熱情主動,處女座矜持被動,本就是無法相交的平行線,陰差陽錯在一起的結局 但是僅僅從月亮星座來看,射手與天蠍雖有交集,但卻是相愛相殺的路數,太陽獅子座強勢落位的薛佳凝會束縛太陽處女座胡歌的氣場,感情和生活上雖然可以照顧並罩著胡歌,但是事業方面的壓制也是非常明顯的。他們的分開,某種意義上是薛佳凝對胡歌的成全,因為愛所以放手,她知道這個男人的將來會更好。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除了整頓內部,葉若夫還將矛頭對準了軍隊,結果在他們的操作下,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和一大批高級將領於1937年6月11日被執行槍決,而這種自毀長城的做法也讓蘇聯在後來的蘇德戰爭中吃盡了苦頭。1938年,蘇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指控布哈林和李可夫是帝國主義的間諜,並在沒有證據、只有被告口供的情況下以「叛國罪」判處死刑。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中印同是10億級的人口大國,美國支持印度的發展,卻千方百計地阻止中國的發展,這是為何呢?其實,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美國擔心中國遲早有一天會超越自己,而不用擔心印度會超越自己。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中美之間的關係曾有所緩和,但是直到今天,美國的這一政策基調還在延續。印度1947年建國,印度由於繼承了英屬殖民版圖的大部分,佔據了南亞大陸的主體部分,所以印度在南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 人類探索火星60年,蘇聯就沒成功過,最成功的竟然是印度?
    火星1號探測器 來源:愛航天網2年後,1962年的11月初,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這枚探測器總算成功進入了前往火星的軌道,但是半年後卻與地面永遠失去了通信聯繫。1969年,蘇聯捲土重來又向火星發射了兩枚探測器,然而這次甚至比之前的情況更為糟糕,第一枚探測器在發射後7分鐘因發動機故障發生爆炸,而另一枚探測器發射後不到1分鐘就墜向了地面。蘇聯在1971年又雙叒向火星發射了三枚探測器。
  • 歷史| 蘇聯1958年提出在我國海南島建「長波電臺」,為何被拒絕?
    事情緣由是1958年1月,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試航成功。外出潛艇與基地的通訊和聯絡問題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 第一個方案是在蘇聯本土建立長波發射電臺,但因其耗資巨大且通訊質量難有保證而被否決。第二個方案是在中國的海南島和印度各建一個長波發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