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

  凡是研究中蘇關係史和冷戰史的學者,幾乎沒有人不知道1958年的長波電臺事件。由於毛澤東在此期間第一次對蘇聯在任領導人及其現行政策提出了嚴厲指責,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中蘇關係走向破裂的導火索。長期以來,這種看法頗為流行,似乎已成為歷史定案。但事實究竟如何,是值得商榷的。

  1958年1月,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試航成功。外出潛艇與基地的通訊和聯絡問題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第一個方案是在蘇聯本土建立長波發射電臺,但因其耗資巨大且通訊質量難有保證而被否決。第二個方案是在中國的海南島和印度各建一個長波發射臺。赫魯雪夫否決了印度方案,但對於海南島方案,他認為不僅是可行的,而且不會存在任何困難。

  恰在此時,中方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根據《肖勁光回憶錄(續集)》:隨著潛艇部隊的發展,中國迫切需要大功率的長波電臺。海軍便與蘇聯有關方面聯繫,希望獲得幫助。

  1958年4月18日,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致函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建議在中國華南地區,由中蘇共同投資建設大功率長波發射電臺和遠程接收中心各一座。4月24日,毛澤東指示有關部門作如下答覆:同意在中國建設該項設施,但費用全部由中國負擔,所有權是中國的。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彭德懷在軍委會議上提出,電臺不要合辦,不要讓外國人在中國搞軍事基地,這樣影響不好。6月4日,彭德懷向蘇聯在華軍事總顧問杜魯方諾夫陳述了中方的意見,但蘇方仍堅持,應由雙方共同投資建臺。雙方進行了多次洽商,未能就協議達成一致意見。

  1958年7月31日,毛澤東與秘密訪華的赫魯雪夫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會談。赫魯雪夫說,電臺的所有權屬於中國,蘇聯只是要求通過協議,允許蘇聯使用這個電臺。毛澤東則強調,馬利諾夫斯基提出蘇聯出錢,就是要所有權。中國同意建立長波電臺,費用全部由中國負擔,所有權是中國的,蘇聯可以使用。赫魯雪夫表示,所有權肯定是中國的,但蘇聯既然使用,出些錢也是應該的,可以用貸款的形式。毛澤東堅持:中國不需要貸款,如果蘇聯要出錢,中國就不搞了。

  由此可見,蘇聯的確有利用中國的海岸和軍事基地的想法。但是,並沒有設想、也沒有提出過租借權、所有權或「合作社」的問題。

  這一事件的結果,也不是人們想像和傳說的那樣——中國撤回了請蘇聯援助的請求,從而引發了中蘇關係的破裂。實際上,赫魯雪夫訪華會談中所有涉及的問題,都按照中國的意願得到了解決。對這樣的結局,雙方都感到十分滿意。

  關於長波電臺問題。8月3日,彭德懷和馬利諾夫斯基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北京籤署了《八三協定》。其主要內容是:一、長波電臺由中國自己建設,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二、蘇聯在設計和建築等技術方面給予幫助和指導,一切費用均由中國通過貿易帳戶償付。1960年2月,長波電臺開工建設。電臺建成以後,蘇聯也曾一度使用過。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在毛澤東1958年夏天對蘇聯人的所有指責中,沒有一件事情是針對赫魯雪夫本人的。

相關焦點

  • 中國當年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就算斷交也不行
    在中國漸漸發展起來以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因為意識形態等多方面問題一步步走向了僵局,就如同當年一樣,我國寧願同蘇聯絕交,也不願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 長波電臺其實就是向海軍部隊的水下潛艇發出指令的裝置,蘇聯當時的潛艇艦隊主要是在太平洋活動,距離蘇聯太遠,長波電臺若是建在蘇聯境內根本不起作用,而中國的近海地區對於蘇聯來說則是一個很好地建設地點
  • 歷史| 蘇聯1958年提出在我國海南島建「長波電臺」,為何被拒絕?
    任何一本書上介紹中蘇關係的時候都繞不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事件,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事件是中蘇關係走向破裂的導火索。 事情緣由是1958年1月,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試航成功。外出潛艇與基地的通訊和聯絡問題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
  • 偉人回憶蘇聯翻臉:蘇聯要求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我國堅決拒絕
    蘇聯與中國的交惡時期  反目成仇讓人更加難以接受,蘇聯本來和中國情同手足,但從中國建國開始,蘇聯就換了一副模樣,和中國倡導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中蘇交惡也是20世紀的重要事件,其實兩國從20世紀30年代就產生了分歧,中國沒有接受共產國際進行工人階級革命的指示,蘇聯認為中國不那麼老實了。
  • 中蘇關於共建超長波電臺分歧始末
    1958年1月6日,蘇聯海軍上將普拉頓諾夫發給蕭勁光大將一份函件,寫道:「為了蘇聯海軍和中國海軍設在太平洋西岸地區的長波臺更加就序,和提高雙方利用這些電臺的效率,蘇聯海軍首長認為,最好組織兩國海軍對設在海參崴、青島、寧波和西營各地之TAPAH超長波電臺的共同使用……」,同時附有「協議草案」。
  • 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是中蘇決裂原因?1982年10月5日蘇聯外長訪華
    當年的潛艇,需要通過超長波電臺同基地進行聯絡。中國在1955年就建立了3個小型長波電臺。 隨著解放軍潛艇部隊實力的增強,現有的長波電臺已經不夠用了。 這種情況下,解放軍海軍提出了新建大型長波電臺的計劃,希望蘇聯方面給予支持。
  • 從「長波電臺」到「珍寶島」 中蘇關係破裂
    1958年4月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致函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提出希望由中蘇共同建造一座大功率的長波電臺,以指揮蘇聯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潛艇。信中還具體提出,建造電臺的費用由蘇聯出大部分,中國出小部分。雖然中國對這種軍事設施也有需要,但因為事關國家主權,中方在對蘇方提議表示同意的同時,提出費用由中國全部承擔,歡迎蘇聯提供技術幫助,建成後可由兩國共同使用,並建議兩國政府就此籤訂一項協議。
  • 巴鐵把中國出口的8艘潛艇當成戰略殺器使用 專門建造了長波電臺
    上世紀60年代,蘇聯提出要在中國設立長波電臺,建立聯合艦隊,被中國斷然拒絕,這也成為中蘇交惡的導火索之一。對於聯合艦隊大家都比較清楚,但是為什麼對於蘇聯提出設立長波電臺會被中國如此直接拒絕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長波電臺是潛艇特別是核潛艇在水下與岸基指揮中心進行通信的重要工具,直到今天,長波電臺依然是戰備執勤期間核潛艇與陸地的接受命令的重要工具。我們知道,在戰備執勤期間,核潛艇是不能頻繁上浮的,這樣以來,如何確保核潛艇與岸基指揮中心保持通信成為重要課題,長波電臺就成為一個最重要的選擇。
  • 中蘇關係惡化的導火索,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為何為偉人堅決制止
    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雖然我國沒有在冷戰中站隊蘇聯,但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前期一直以「老大哥」稱呼蘇聯,當時蘇聯對於我國的軍事發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對於蘇聯,我國一直都將其當作大哥和朋友。不過後來兩國卻因為評價史達林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析,然而真正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的導火索是蘇聯於1958年提出的長波電臺及共同艦隊方案。那麼所謂的「長波電臺」和「共享艦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我國首座大型超長波電臺誕生記(圖)
    建設大功率超長波電臺,滿足潛艇兵力遂行作戰任務對通信保障的需求便成為當務之急。  1958年4月18日,前蘇聯國防部長馬裡諾夫斯基元帥給我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來函,提議中蘇兩國在我國華南地區合建大功率超長波電臺和遠程收信中心,建成後由兩國共同使用。蘇方的建議是出於其海軍擴展考慮的,若在我華南地區再建一座電臺,等於其對潛指揮所向南延伸了數千公裡。
  • 1958年,令中蘇翻臉的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在冷戰時期,通訊科技還不發達,長波、超長波電臺是僅有的能對深潛水下的潛艇發出信號、指令的裝置,也就是海軍指揮部的一種關鍵設施。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指令,潛艇相當於是盲目行動單打獨鬥,也容易陷於危險之中。蘇聯潛艇部隊實力強大,要建長波電臺很正常,但為什麼要建在中國呢?
  • 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問題沒有涉及國家主權?——與沈志華先生商榷
    一、關於長波電臺問題 關於建立長波電臺,中蘇都有需求,但在電臺的所有權問題上,雙方存在著尖銳的分歧。1958年4月18日,我國駐蘇聯大使館收到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轉給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的一封信。
  • 巴基斯坦高調展示長波電臺 美專家稱接近具備海基核力量
    報導稱,該基地首次裝備了長波電臺,是巴基斯坦海軍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長波電臺是一種主要用於與水下潛艇通信的大型通信設施,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這樣的裝置。許多讀者都記得,上世紀60年代,蘇聯提出要在中國設立長波電臺,建立聯合艦隊,曾被視為試圖侵犯我國主權。今天,中國自行研製的長波電臺系統仍是我國核潛艇部隊維持戰備值班任務的重要依託。
  • 中國正為巴基斯坦援建潛艇長波電臺:未來或組成聯合艦隊
    據印度Zee新聞網站近日的一系列報導,報導稱,巴基斯坦海軍正在為其從中國購買的8艘常規潛艇建造一整套甚低頻通訊設施,實現與深海中航行的常規潛艇以及中國的核潛艇之間的單向通信,文章稱與常規潛艇相同,核潛艇在潛航時,同樣面臨著通訊的問題:雖然過去的潛艇可以浮出水面使用無線電臺對外收發信息,但隨著反潛技術的發展,潛艇為了規避敵方探索,被迫長期在水下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核潛艇在確保水上水下通信能力的同時,還要確保通信的可靠性與隱蔽性
  • 超長波電臺給核潛艇發報,為何一個小時只能發送1個單詞?
    最早發現長波可以部分穿透海水並且加以軍事使用的,是二戰結束之前的德國海軍。一戰和二戰中德國潛艇戰都讓對手聞風喪膽。直到蘇軍攻入東德地區,才首次發現了有巨大天線發射陣的長波電臺,才知道德國潛艇狼群並非在海上隨意碰運氣,也是有來自總部的整體指揮的。這一點也提醒了二戰之後的美國和蘇聯。二戰後核潛艇發射潛射洲際飛彈的技術日益成熟。但是如何在大國的本土和核潛艇之間下達命令是一個大問題。
  • 中國已有世界級超長波電臺通信體系:助核潛艇遠航超過1萬公裡
    現代作戰中,潛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於中國來說一樣是如此,而想要對潛艇指揮,普通的方式幾乎是不可能的,必須要使用長波電臺才能指揮在數百米深海域中航行的潛艇,但長波電臺無論建造還是使用都非常麻煩,中國也是在近年才突破了建造超大功率長波電臺的技術,將我國潛艇的通訊距離提高到了一萬海裡(1.8萬千米
  • 抗日時期,電臺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可以連接整個中國嗎?
    抗戰電臺都是短波電臺,晨電子管的發射功率大,因此用於發射的短波機5w在澳大利亞收聽短波廣播都沒有問題。李俠在上海發延安的電臺就是在5w~10w之間的小型短波電臺。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這是為何?航天總工:科學價值和技術未達標
    ,拒絕給中國科學家發放籤證,阻止他們參加科學交流,離間與我們友好合作的國家。將美國拒之門外,戲言中國對美國發了條彈窗:「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歷史上我們曾經渴望加入現在正在運營的國際空間站,但是收到的拒絕入群的消息。現在,輪到我們給美國人發拒絕消息了。
  • 【通聯預約】長波17.2 kHz | 7月5日,這臺世界遺產發電機SAQ將對外...
    由於COVID-19大流行,電臺現場將沒有訪客,也沒有安排訪客活動。取而代之的是,您可以在我們的社交頻道上實時觀看這兩個傳輸事件。該協會將嘗試用最少的人員從舊的亞歷山大森交流發電機SAQ向世界進行兩次廣播。  世界遺產格萊明頓廣播電臺和亞歷山大協會  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訪問grimeton.org或alexander.n.se。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美國政府不準備採取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戰的行為。」(對於美國總統拉攏中國的講話,蘇聯的反應異乎尋常。1月7日凌晨一時,蘇聯外交部長維辛斯基在莫斯科緊急約見正在蘇聯訪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建議中國外交部發表一個給聯合國安理會的聲明,否認前國民黨政府繼續為安理會中國代表的合法地位。中國發表聲明後,如果國民黨政府代表繼續留在安理會,蘇聯就採取行動,將拒絕出席安理會。)
  • 長波周期與投資決策
    長波周期的劃定自 1771 年以來,以美英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四個完整的長波,平均每個長波周期大約 49 年,在每一個長波中,大約 20 年的長波繁榮、10 年的長波衰退、10 年的長波蕭條以及 10 年 的長波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