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問題沒有涉及國家主權?——與沈志華先生商榷

2021-01-19 騰訊網

上世紀50年代末期,蘇聯提議中蘇兩國共同組建長波電臺和潛艇聯合艦隊,為了維護國家主權,中方與蘇方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和鬥爭。最近沈志華先生根據有關資料提出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問題沒有涉及國家主權。這一觀點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上世紀50年代末期,蘇聯為了方便指揮他們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潛艇,利用中國希望在建造潛艇方面得到蘇方幫助之機,提議中蘇共同組建長波電臺和潛艇聯合艦隊。傳統的觀點認為,為了維護我國主權,毛澤東與赫魯雪夫展開了激烈爭論,毛澤東的做法受到了肯定。然而近年來,有人寫文章提出了新的觀點,比如,沈志華先生提出:

【「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的問題,確實都是經過蘇共領導人研究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在中國沿海為蘇聯遠洋潛艇艦隊謀求一處停靠的基地。不過,所有這些考慮完全是針對美國的,而絕非有意控制中國。」「蘇聯領導人的想法本無惡意,提出合資建設電臺和組建聯合艦隊本身也沒有涉及國家主權問題,只是蘇聯建議的方式有些簡單、唐突,特別是未能考慮到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如此看來,毛澤東的反應則顯得過於敏感了。」[1]】

本人經過研究,認為沈志華先生的觀點顯然缺乏說服力。

一、關於長波電臺問題

關於建立長波電臺,中蘇都有需求,但在電臺的所有權問題上,雙方存在著尖銳的分歧。1958年4月18日,我國駐蘇聯大使館收到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轉給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的一封信。

信中說:

【「為了指揮蘇聯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潛艇,迫切希望在1958年至1962年間,由中國和蘇聯共同建設一座大功率的長波發報無線電中心和一座遠程通訊的特種收報無線電中心(即長波電臺)。」】

信中還具體提出:

【「建成這兩座中心所需費用共需1.1億盧布,蘇聯出7000萬,中國出4000萬,建成後中蘇兩國共同使用。」】

信中沒有提及長波電臺的歸屬問題。

關於事情的起因,赫魯雪夫回憶說:

【「我們剛開始生產內燃機潛艇和核動力潛艇的時候,我們的海軍就向我們提出建議,要求中國政府允許我們在中國建立一個無線電臺,以便我們能同在太平洋活動的蘇聯潛艇艦隊保持聯絡。我們在領導班子內部討論了這件事,決定向中國政府正式提出建議。我們認為這個想法對我們自己和中國都是同樣有利的。我們和中國人畢竟有著保衛社會主義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的共同目標。」】

赫魯雪夫之子謝爾蓋·赫魯雪夫在回憶錄《飛彈與危機——兒子眼中的赫魯雪夫》中寫道:

【「父親認為不會有什麼困難,友好的、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國肯定會欣然接受,何況中國人自己也已開始建造潛艇。自然是照我們的圖紙,並在我們的幫助下進行。因此,戈爾什科夫的建議看來對雙方都有吸引力,中國海軍也可以使用無線電臺和修理基地。」】

對於蘇方的建議,毛澤東作出積極地響應,4月24日,指示有關部門作如下答覆:同意在中國建設該項設施,但費用全部由中國負擔,所有權是中國的。根據毛澤東的意見,6月4日,彭德懷向蘇聯在華軍事總顧問杜魯方諾夫陳述了中方的意見,但蘇方置若罔聞。6月5日,彭德懷將這次談話記錄呈送毛澤東。6月7日,毛澤東在談話記錄上批示:

【「錢一定由中國出,不能由蘇方出。使用共同。」[2]265】

如果蘇方施加壓力,

【「則不要回答,拖一時期再說。或者中央談一下再答覆。此事應由兩國政府籤訂協定。」】

毛澤東還在彭德懷的談話記錄中特別加了一句:

【「這是中國的意見,不是我個人的意見。」[2]265】

但在後來的交涉中,蘇方仍不考慮中方的建議,只在費用上有所改動,即雙方各承擔一半。這樣,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蘇聯無視中方的意見,完全不把中共中央與毛澤東放在眼裡,這種大國沙文主義的傲慢態度,不能不引起中共領導人的強烈不滿。因此,毛澤東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宣洩其怒火完全是正確的,而絕非什麼「過敏」的反應。再有,蘇聯的動機也不能不讓人懷疑。如果蘇聯採納中方的意見,既可以滿足對付美國的需要,又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這簡直是天下掉餡餅的美事,可是蘇聯竟不同意。究竟為什麼?蘇聯方面沒有個解釋。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並不是如沈先生所言的那樣「所有這些考慮完全是針對美國的」[1]。

長波電臺問題與中外合資的經濟項目不同。如今,在中國中外合資、外國獨資的項目成千上萬,並沒有涉及國家的主權;而長波電臺用於軍事領域,有著重要的軍事作用,它不但可以偵察美國艦艇的行蹤,也可以偵察中國海軍的動向。因此,其控制權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全。毛澤東在一次內部報告中說:蘇聯「要求與我們共同搞什麼長波電臺,還不是搞我們的情報!」[3]14毛澤東沒有提供這一斷言的依據,卻能說明在處理長波電臺的問題時,國家的安全是他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蘇友好期間,蘇聯對於中國就心存疑慮,有所提防。50年代蘇聯專家幫助中國開展了軍事測繪方面的各項業務,在此基礎上,中國繪製出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於是,蘇方提出每繪製一批新圖都應給他們一份,但同時卻不願意將蘇聯繪製的中蘇邊界地區軍用地圖交給中方,而只同意提供繳獲後經過改制的日本地圖。軍委測繪局自然婉言拒絕了蘇方的要求。又如,1955年5月駐旅大地區蘇軍撤走時,蘇方移交了海軍基地的設備,卻扣留了旅大附近海區的測量資料和海圖。後在中方交涉下,才提供了一份《旅大地區測量標誌坐標資料》。蘇共二十大後,中蘇之間的裂痕加劇。俗話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當時情況下,保持相當的戒備,將長波電臺控制在自己手裡,防範蘇聯利用長波電臺搞情報,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正常的應對措施。

因此,長波電臺問題的歸屬問題,涉及到國家的利益與安全。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進行的鬥爭,維護了國家利益,無疑應得到肯定。而且正是由於毛澤東的鬥爭,蘇聯最終採納中方的意見,與中方達成了一致。

二、關於聯合艦隊問題

長波電臺問題上沒有得逞,蘇方又提出了「聯合艦隊」的問題。

7月21日,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要求緊急會見毛澤東,說有重要的事情匯報。當日晚10時,毛澤東在中南海遊泳池旁會見尤金。尤金首先說明,他剛剛參加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回到北京,並受委託向毛澤東匯報會議的情況。尤金談了4個問題,主要討論的是海軍問題。他說,赫魯雪夫希望中國同志能了解,蘇聯的自然條件使其不可能充分發揮核潛艇艦隊的作用,而中國的海岸線很長,條件很好。同時考慮到將來如果打仗的話,中蘇共同的敵人是美國。因此,赫魯雪夫希望與中國同志一起商量,建立一支聯合潛艇艦隊,越南也可以參加。希望中共中央派周恩來、彭德懷去莫斯科具體商量。這便是「聯合艦隊」一事的由來。

關於聯合艦隊,蘇聯方面始終沒有說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既沒有談如何組建,也沒談指揮權問題。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正式提出組織聯合艦隊,卻沒有具體的方案,這本身就很不正常。

毛澤東當即表示:首先要明確方針,是我們辦,你們幫助,還是只能合辦?不合辦,你們就不給幫助(建造潛艇)?

第二天,毛澤東和劉少奇、周恩來繼續同尤金談話,明確告訴對方:中國決定撤銷關於蘇聯為中國新型的海軍艦艇提供技術援助的要求。毛澤東認為,如同合資建設長波電臺一樣,建立共同潛艇艦隊也是一個涉及主權的政治問題。他對尤金說,要講政治條件,連半個指頭都不行,你們可以說我是民族主義,如果你們這樣說,我就可以說,你們把俄國的民族主義擴大到了中國的海岸。毛澤東還說:(海軍艦隊一定要搞),但是不要混在一起搞,你們搞你們的,我們搞我們的。我們總要有自己的艦隊,當二把手不好辦。

針對蘇聯聯合艦隊的提案,毛澤東還講到了戰時的軍事指揮權問題。他說:打起仗來情況就不同了,你們的軍隊可以到我們這兒來,我們的軍隊也可以到你們那兒去。如果在我們這兒打,你們的軍隊也應該聽我們的指揮。如果在你們那兒打,我們的軍隊比你們少的話,也應該聽你們的指揮。毛澤東還說:戰時,我們的一切軍港、一切機場,你們都可以使用,一切地方你們都可以來。你們的地方,你們的海參崴,我們也可以去。戰爭結束了,就回來,關於這一點,可以先訂一個戰時協定,不要等到戰爭開始時才訂,要提前訂。[4]

尤金感到事態嚴重,就向莫斯科發了「一封嚇人的電報,描述了毛的憤怒的反應」。毛澤東還對尤金說:你講不清楚,叫赫魯雪夫來,「叫他跟我直接說,究竟要搞什麼?」

赫魯雪夫感到震驚,立即決定秘密來華向毛澤東解釋。7月31日,赫魯雪夫又一次來到北京,與毛澤東舉行會談。

毛澤東問:那麼請解釋一下,什麼是聯合艦隊?赫魯雪夫滔滔不絕地就海軍建設問題講了半個多鐘頭,但是沒有談到點子上。

毛澤東窮追不捨,赫魯雪夫無以應對,竟然將責任推給了尤金,說尤金誤解了他的意圖。並一口咬定,他本人和蘇共中央主席團討論這個問題時,

【「從來就沒有過像中國同志所想的那樣要共同指揮中國的艦隊,從來就沒有過兩國共有的想法和影子。」】

赫魯雪夫還委屈地說,

【「我們沒有想到,毛澤東同志竟把這個問題提高到侵犯主權的程度。你們這樣看我們,令我們感到傷心。」】

他還表示,我們不會侵犯中國的主權,這是我們黨的一個態度。於是,毛澤東在發了一番牢騷後,主動結束了關於「合作社」問題的談話。

雙方約定,以後「永遠不會提這樣的問題」。

一場嚴重政治風波就這樣平息了。

也許,赫魯雪夫並不是有意侵犯中國主權,但由於骨子裡的大國沙文主義作祟,在不經意之中,不自覺之中,就將這種思想表現出來,因此提出「聯合艦隊」的建議;也許,赫魯雪夫用「聯合艦隊」來概括自己的建議本來就辭不達意,但「聯合艦隊」一經提出,就不能不令人聯想到艦隊的歸屬與指揮權問題,這無疑是涉及國家主權的大問題,因此,引發了毛澤東激烈的反對。正是由於毛澤東激烈地反對,才使赫魯雪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他沒有辦法自圓其說,又缺乏自我批評的精神,所以,只有靠說謊來擺脫窘境。

還應該指出的是:高叫「聯合」,鼓吹社會主義陣營的利益高於國家利益,一貫是蘇聯控制別國的基本伎倆。由於毛澤東的強烈反對,赫魯雪夫的意圖沒有得逞;但在東歐,蘇聯卻以類似途徑,通過「經互會」,控制了許多的社會主義國家。

文章來源:「察網」,摘自《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

相關焦點

  • 中國當年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就算斷交也不行
    可以說沒有蘇聯的幫助,我國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發展到如今的水平。所以中國對於蘇聯的感情,一直都是很複雜的。在中國漸漸發展起來以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因為意識形態等多方面問題一步步走向了僵局,就如同當年一樣,我國寧願同蘇聯絕交,也不願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
  • 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是中蘇決裂原因?1982年10月5日蘇聯外長訪華
    蘇聯在核武器和飛彈方面,給了中國巨大幫助,甚至建立了核反應堆、轉交了飛彈方面的實物和全部資料。 而中蘇卻突然決裂,又是為什麼呢? 表面上的原因,是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
  • 中蘇關係惡化的導火索,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為何為偉人堅決制止
    不過後來兩國卻因為評價史達林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析,然而真正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的導火索是蘇聯於1958年提出的長波電臺及共同艦隊方案。那麼所謂的「長波電臺」和「共享艦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領導人會堅決制止蘇聯的提議。首先來看長波電臺,這四個字聽起來晦澀難懂,其實主要目的就是指引潛艇部隊。
  • 1958年,令中蘇翻臉的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抗美援朝的勝利和156個工業援建項目的聯繫,中蘇兩國曾成為東方最為親密的盟友。但在評價史達林問題上雙方產生了一定分歧,並因為1958年的長波電臺及共同艦隊提案而真正開始走向關係破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歷史| 蘇聯1958年提出在我國海南島建「長波電臺」,為何被拒絕?
    任何一本書上介紹中蘇關係的時候都繞不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事件,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事件是中蘇關係走向破裂的導火索。 事情緣由是1958年1月,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試航成功。外出潛艇與基地的通訊和聯絡問題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
  • 中國正為巴基斯坦援建潛艇長波電臺:未來或組成聯合艦隊
    因此短波在水中的衰減是很快的,幾乎無法穿過海水傳播,而波長更長的長波、甚長波、超長波在海水中的衰減程度就要小得多,能夠進入幾十米至幾百米的水中。目前,人類所能達到的技術極限告訴我們,只有(VLF)甚低頻和極低頻波段(俗稱甚長波電臺或者長波電臺)的無線電信號能夠穿透深海海水,甚至是海冰層。因此,它們也是最主要的對潛通訊手段。
  • 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
    凡是研究中蘇關係史和冷戰史的學者,幾乎沒有人不知道1958年的長波電臺事件。由於毛澤東在此期間第一次對蘇聯在任領導人及其現行政策提出了嚴厲指責,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中蘇關係走向破裂的導火索。長期以來,這種看法頗為流行,似乎已成為歷史定案。
  • 從「長波電臺」到「珍寶島」 中蘇關係破裂
    但是1956年蘇共20大以後,特別是從5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中蘇兩國所處的國際地位不同,對國際戰略格局和國際共運的一些方面的認識產生了一些分歧,蘇聯企圖將中國拉入其「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全球戰略,把意識形態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上,染指中國國家主權,導致了中蘇關係從友好到惡化的轉變。
  • 巴基斯坦高調展示長波電臺 美專家稱接近具備海基核力量
    報導稱,該基地首次裝備了長波電臺,是巴基斯坦海軍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長波電臺是一種主要用於與水下潛艇通信的大型通信設施,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這樣的裝置。許多讀者都記得,上世紀60年代,蘇聯提出要在中國設立長波電臺,建立聯合艦隊,曾被視為試圖侵犯我國主權。今天,中國自行研製的長波電臺系統仍是我國核潛艇部隊維持戰備值班任務的重要依託。
  • 偉人回憶蘇聯翻臉:蘇聯要求共建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我國堅決拒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本著鄰裡和睦的原則和鄰居交往,對於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中國近鄰14個國家,多數國家都能迎合我們的友好,但也不排除有些國家對我國惡語相向。  比如印度和日本的某些領導人一直針對中國。向前追溯,我們和已經解體的蘇聯關係惟妙惟肖,從友好的關係逐步轉化到撕破臉皮,而中國為什麼頂著壓力與蘇聯化友為敵呢?
  • 學者:全球195個主權國家,真的能做到獨立自主的只有3個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一共有195個主權國家,其中193個都進了聯合國了,剩下兩個一個是巴勒斯坦,一個是梵蒂岡,他們屬於聯合國觀察員國,簡單說一下聯合國觀察員國的定義就是,他們被視為主權國家,但是沒有投票權,他們隨時可以申請正式加入聯合國。
  • 巴鐵把中國出口的8艘潛艇當成戰略殺器使用 專門建造了長波電臺
    上世紀60年代,蘇聯提出要在中國設立長波電臺,建立聯合艦隊,被中國斷然拒絕,這也成為中蘇交惡的導火索之一。對於聯合艦隊大家都比較清楚,但是為什麼對於蘇聯提出設立長波電臺會被中國如此直接拒絕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長波電臺是潛艇特別是核潛艇在水下與岸基指揮中心進行通信的重要工具,直到今天,長波電臺依然是戰備執勤期間核潛艇與陸地的接受命令的重要工具。我們知道,在戰備執勤期間,核潛艇是不能頻繁上浮的,這樣以來,如何確保核潛艇與岸基指揮中心保持通信成為重要課題,長波電臺就成為一個最重要的選擇。
  • 我國首座大型超長波電臺誕生記(圖)
    20世紀50年代末,儘管我國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對潛通信能力,但潛艇水下隱蔽通信問題仍然是影響潛艇兵力在近海作戰行動的「瓶頸」。建設大功率超長波電臺,滿足潛艇兵力遂行作戰任務對通信保障的需求便成為當務之急。
  • 中蘇關於共建超長波電臺分歧始末
    正是基於此,新中國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現今條件下,沒有超長波電臺,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潛艇部隊,就沒有真正的海軍。所以,從第一支潛艇部隊組建開始,蕭勁光就著手抓超長波電臺建設,並於1955年前後建起了3個小型超長波電臺。  然而隨著艦艇遠航任務的增加,原有的超長波電臺已遠遠不能滿足部隊作戰訓練的需要。
  • 朱新開:被沈志華及公知們漠視的「中國結」
    同時要認識到,基於對沈志華先生所掌握的諸多故紙堆的輕信,諸多公知成為上述論點的助推者,乃至因為聚焦於「中國籤約後被捲入韓戰」等,對諸多生於和平年代而對「戰爭」具有天然排斥感的青年人,產生了深遠的誤導作用與影響。因此,本文將跳出就事論事,以歷史廣角俯瞰沈先生手中的那些故紙堆的局限性,及其據此推導出的相關論點的偏執性。
  • 中國艦隊巡航曾母暗沙 舉行儀式宣示主權
    海軍陸戰隊參加宣誓儀式 攝影:楊瓊 今天(26日)上午,中國海軍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駛抵中國的最南端——曾母暗沙巡航。編隊官兵在曾母暗沙舉行主權宣示儀式活動,表達對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堅強決心。
  • 中國擬禁止業餘無線電臺截取涉及國家安全信息
    《辦法》要求,業餘無線電臺應當遵守國家保密規定,不得利用無線電接收設備截取涉及國家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信息,不得發送、接收與業餘業務和衛星業餘業務無關的信號;對於無意接收的前述信息或者信號,不得傳播、公布或者利用。
  • 中國已有世界級超長波電臺通信體系:助核潛艇遠航超過1萬公裡
    即使是中國和美國,在「兩班倒」的情況下,也會隨時保證有戰略核潛艇在海洋中巡航,而在冷戰期間,甚至有的潛艇從服役開始就一直在水下,即使回港口也是回到潛艇的水下洞窟後上浮,理論上一艘核潛艇甚至從服役到退役都不會被發現,也正因為如此,長波電臺對於核潛艇的意義自然是無需多說的。
  • 短波電臺:震時通信的最後保障
    我國的手機基站被以「八縱八橫」骨幹網為核心的國家光纖網絡連接著,這套技術體制的建設水平不比發達國家遜色,在發展中國家中算是鶴立雞群,它給我們個人通信提供了技術基礎,功能強大到令我們每個人都非常依賴,但我們卻忽略了這套技術體制的另一面----突出的脆弱性。基站和光纖稍有災害就會受到破壞,一旦有上規模的破壞就很難恢復,而這會令單一依賴這套技術體制的我們陷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