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波周期與投資決策

2021-01-12 澎湃新聞

我們通常講的經濟周期指的是總長達 50 年的經濟長周期,稱為長波,因它由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於 1926 年首先提出, 故又稱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或者叫「康波周期」。 在《做股票就是做周期》的文章裡面,我們有個小總結「經濟周期面前財富機會的多少對於每個人來講是公平的」。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不僅取決於個人能力,還與經濟周期運動給予的商業機會有很大關聯,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時勢造英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過去三十年裡因為天時地利造就了大量暴富的煤老闆、房地產老闆和網際網路老闆。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分析長波周期主動把握投資機會,對個人財富累積是事半功倍。

受經濟周期的影響,投資回報率也體現出周期性

許多經濟學家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研究都認同資產價格與經濟周期有密切的關係,並將資產價格的變動歸結為資產對經濟周期變化的反應。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Eugene F. Fama在1989年研究發現,宏觀經濟狀態是導致股票和債券預期收益變化的主要原因,股票和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具有逆周期變化的特點,在經濟擴張期間的預期收益率較低,而在經濟收縮期間的預期收益率反而較高。當然,這個結論也不是必然的事情,譬如經濟擴張期間股票收益率經常是很不錯的,譬如1989年的時候A股還沒有誕生,而A股經常有癲狂的表現。

美國經濟學家Jeremy J Siegel 在1991年發表投資者在股票和債券之間進行轉換能夠提高投資組合回報的言論,尤其是在經濟周期的波峰之前從股票轉到債券, 以及在經濟周期的波谷之前從債券再轉回到股票能夠顯著地提高組合回報。我比較認同這個說法。實際操作中的難點是對波峰波谷的劃定與把握。

另一個比較有名的是「美林鐘」。美林證券在2004年《投資時鐘》的發布,研究分析美國1973~2004年的歷史數據發現,若按產出缺口和通貨膨脹率的不同變化將經濟周期劃分為蕭條、 復甦、過熱和滯脹四個階段,當經濟處於復甦階段,股票的投資收益遠遠高於債券、現金等等他投資品;當經濟處於過熱階段,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將大幅下降,此時大宗商品是最佳的投資品種;當經濟處於滯脹階段,股票投資收益表現最差,而現金的實際收益儘管是 - 0.3%,但仍然是最好的資產;當經濟處於蕭條階段,債券是投資回報率最好的投資品。

上述研究表明包括現金、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在內的金融資產的投資回報都會受經濟周期的影響,進而產生相應的周期性波動。

長波周期的劃定

自 1771 年以來,以美英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四個完整的長波,平均每個長波周期大約 49 年,在每一個長波中,大約 20 年的長波繁榮、10 年的長波衰退、10 年的長波蕭條以及 10 年 的長波復甦。 1 個長波包含5個為期10年的朱格拉中波,其中長波繁榮期由兩個中波構成,而長波復甦、衰退、蕭條均由一個中波構成。要想確切地把每個轉折點都固定在某一年份是件難以達成共識的事,實際上,在長達50年的長波裡是允許存在5年偏差的。

基於長波周期框架的投資策略

長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狀態一個完整指標,很好地描述經濟周期變化。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長波周期的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個階段的運行情況來預測並選擇更合適的資產配置組合,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執行投資決策。

周期研究大師周金濤先生認為中國經濟周期的長波周期無法研究,因為長波存在於主導國美國,除此以外都是跟隨,換言之,中國的長波是「偽」長波,取決於美國。

雖說如此,在中國境內金融資產的投資回報與美國引領的長波周期仍然存在一些聯繫。我們應該如何基於經濟周期四個階段做資產配置才能獲得最優的投資收益呢?

1. 處於復甦階段

經濟復甦提高了現有生產的利用效率,企業的邊際收益水平開始提高,政府為了促使經濟儘快復甦,加大政策性投資,企業盈利開始改善。中央銀行一般都會採取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放鬆信貸,降低利率,為經濟整體擴張提供動力,貨幣流動性推動股票的估值水平提高, 同時市場需求加大,企業盈利能力大大增強,每股盈利增長的改善和估值水平的提高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在這個階段可以考慮加大股票投資並適當配置大宗商品。

2. 處於繁榮階段

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步轉向緩慢,經濟過熱引發了通貨膨脹壓力,對此中行將通過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控制信貸、提升利率等一系列手段,為過熱的經濟降溫。而利率的上升從而導致債券收益率上升,同時也導致上市公司的資金成本上升, 原材料和勞動力等一系列的價格上漲,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成本的上升造成企業盈利增速下滑,這是投資對企業未來預期保持觀望狀態,股票市場呈現疲軟狀態。這個階段可以考慮逐步加大債券投資比例,減少股票投資。

3. 處於衰退階段

經濟已經從周期頂峰開始回落,通貨膨脹的壓力仍然繼續存在。在經濟回落的過程中,由於總需求減少,而企業生產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導致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下滑。央行為了控制經濟的過度增長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表現為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購債券,調低基準利率等措施,債券價格上漲。同時減少投資支出,間接導致了經濟衰退。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了股票的估值水平回落投資者感覺操作難度加大,股票市場賺錢效應逐漸消失,此時每股盈利增速回落和估值水平下降,導致股票在這個階段表現最差。在這個階段建議把股票比例降到最低,大宗商品價格經常在衰退到蕭條階段波動劇烈建議避免持有,適當將債券比例提高,保持部分現金儲備。

4. 處於蕭條階段

經濟處於底部緩慢修復,總需求減少物價下調,通貨膨脹的壓力基本消失。由於市場預期政府會通過降息來防止經濟大幅回落,刺激債券收益率上升。總需求大幅減少導致公司在這個階段的盈利能力下降,盈利增長仍然處於低位,得益於貨幣政策仍然寬鬆股票的估值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股票價格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隨著經濟觸底,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開始轉好,由於對市場預期樂觀有望推動股票上漲。在這個階段應該加大股票投資比例,適量持有大宗商品,減少債券的持有,保持部分現金儲備。

節奏感很強的中波危機

在講長波危機之前,要先談一下中波危機,因為長波由中波構成,在這些中波危機中,已經包含了長波危機。從總體來看,平均每9年發生一次的中波危機是存在的,這與中波的平均長度10年大體一致。

從長波3.0的後半場開始,美國逐漸接棒英國。在美國曆次中波危機爆發的時間點看,有如下序列:

1. 1920年:長波3.0衰退早期;

2. 1929年:長波3.0衰退與蕭條的過渡期,長波危機的爆發點;

3. 1937年:長波3.0蕭條後期;

4. 1945年:長波4.0復甦中後期;

5. 1953年:長波4.0繁榮早期;

6. 1957年:長波4.0繁榮中期;

7. 1960年:長波4.0繁榮後期;

8. 1973年:長波4.0衰退與蕭條的過渡期,長波危機的爆發點;

9. 1979年:長波4.0蕭條中後期;

10. 1989年:長波5.0復甦後期;

11. 2000年:長波5.0繁榮中後期;

12. 2008年:長波5.0衰退中期。

以上12次中波危機的相隔時間分別是9年、8年、8年、8年、4年、3年、13年、6年、10年、11年、8年。其中1953年、1957年、1960年的三次危機均發生在長波4.0的繁榮期,間隔較短,次數較多,如果剃掉中間的1957年,則1953~1960間隔7年,也落在其餘各次危機發生的時間間隔6-13 年之間,平均約8.8年。雖然每次危機的間隔差異較大,但每次危機持續的時間變化並不大,短則1年,長則3年。

如果把長波1.0、2.0的全部以及部分長波3.0也銜接進來的話,中波危機有如下序列:

1. 1788年:長波1.0繁榮中早期;

2. 1793年:長波1.0繁榮中期;

3. 1797年:長波1.0繁榮中後期;

4. 1810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長波1.0衰退與蕭條的空擋期;

5. 1816年:長波1.0衰退早期;

6. 1819年:長波1.0衰退中期;

7. 1825年:長波1.0衰退與蕭條的過渡期,長波危機的爆發點;

8. 1837年:長波2.0復甦早期;

9. 1847年:長波2.0繁榮早期;

10. 1857年:長波2.0繁榮中期;

11. 1867年:長波2.0衰退早期;

12.1873年:長波2.0衰退與蕭條的過渡期,長波危機的爆發點;

13. 1882年:長波2.0蕭條後期;

14. 1890年:長波3.0復甦後期;

15. 1900年:長波3.0繁榮中期;

16. 1907年:長波3.0繁榮中後期。

以上16次中波危機的相隔時間分別是5年、4年、13年、6年、3年、6年、12年、10年、10年、10年、6年、9年、8年、10年、7年。1907年與上文的1920年相隔13年。與上文的繁榮期類似,間隔較短,次數較多,可以剃除中間的1793年,則1788~1797間隔9年。同理把偏離值大的兩個相鄰危機也進行處理,再剃除1819年,1816~1825間隔9年,這兩次處理之後的間隔均落在其餘各次危機發生的時間間隔6~13年之間,平均約9.4年,與上文12次中波危機的平均長度8.8年再做一次平均,結果大約是9年。

長波危機5.0離我們還遠嗎

長波周期大約是50年,平均每隔50年世界必然會發生較大規模的衰退及蕭條。

上述1825年、1873年、1929年、1973年的中波危機均在衰退與蕭條的過渡期爆發,和長波危機的爆發點是共振的。這四次危機分別相隔48年、56年、44年,平均49.3年,非常完美的符合了上述長波危機的規律。

按周金濤周期大師的劃定,2015年是長波5.0衰退與蕭條的過渡期,在其數十份的報告裡最晚的一個年份是2017年。事實上2015年~2017年,美國並未出現危機,更沒有爆發世界經濟危機。倒是中國,在2015年爆發了慘絕人寰的股災。然而,中國並非是世界經濟的領導國,不能因為中國一個股災就說世界經濟危機就爆發在2015年。很顯然,上文的長波劃定與實際發生了一些偏差。

那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偏差呢?中國在事實上並沒有在長波5.0裡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國,這個過程更可能發生在長波6.0裡,完全可以佐證2015年的A股股災不作為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點。考慮到平均上述4次危機平均相距約49年,那麼從1973年起算加上49年平均值,則長波危機5.0落在2022年。以均值為中心前後各移3年,即2019~2025也落在合理範圍裡。

如果再將中波危機的規律考慮進去的話,以均值9年以及13年計量,分別是2008+9=2017,2008+13=2021年。2017年也沒有大級別的危機爆發。然後,把中波危機和長波危機的推算結果做一個共振處理,範圍縮短為3年,則這個時間窗是2018~2021年。

鑑於長波蕭條期必然會發生全球性的危機,而當下是2018年7月底,已經進入上文劃定的長波蕭條期,期間爆發全球性危機可能性日漸增大。如果未來三年裡沒有發生世界級的危機,那麼長波5.0的劃定年份需要調整以使理論符合現實,譬如繁榮期往後移動幾年。這需要根據現實情況靈活處理。

世界經濟危機已經被化解的可能性是完全可以被排除的,長波危機和中波危機一樣,只會遲到或者早退,但不會缺席。不信你回頭看看前文提到的28次中波危機,沒有一次被化解,該來的總是會來。

結論

金融資產價格受經濟周期影響密切,可以通過預測分析長波周期的變化,提前布局投資回報率更高風險更低的投資組合,而通過分析預測長波周期有助於我們規劃出這種最優組合。

總而言之,我的判斷是,下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也就是長波危機5.0正在醞釀,推測會在全球貿易戰的背景下爆發,預計爆發的年份落在2018~2021年。對於50年長波來說,這個區間已經很小了。從今年開始每過一個季度,長波危機5.0爆發的概率都在不斷提高。對此,我們應當走一步看十步,提高警覺,提高危機意識。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
    中國為何拒絕與蘇聯共建長波電臺?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第一個方案是在蘇聯本土建立長波發射電臺,但因其耗資巨大且通訊質量難有保證而被否決。第二個方案是在中國的海南島和印度各建一個長波發射臺。赫魯雪夫否決了印度方案,但對於海南島方案,他認為不僅是可行的,而且不會存在任何困難。  恰在此時,中方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根據《肖勁光回憶錄(續集)》:隨著潛艇部隊的發展,中國迫切需要大功率的長波電臺。
  • 基於行為財務的有限理性投資決策的研究
    【摘 要】本文從決策的理性和非理性出發,分析了有限理性產生的根源,總結出在有限理性下投資者的決策特徵,旨在說明財務決策是一種複雜的人類行為,投資者進行決策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理性不完備和認知偏差,提出了基於有限理性的投資策略。
  • 科技革命與經濟周期的耦合
    科技革命與經濟周期的耦合關係,發生在世界經濟和國家經濟兩個層次上。在世界經濟層次上,大致有兩個模型可以用來解釋它們的關係:創新周期與經濟長波周期的關係、技術—經濟範式的更迭。在國家經濟層次上,大致可從三個方面來認識它,包括發展浪潮的四階段模型、反經濟周期政策和危機管理政策等。1.
  • 尖角長波型漲停
    即將上市的郵儲銀行,公司新股棄購金額高達6628.23萬元,這個數據說明了現在新股的情況,不僅散戶不敢玩了,機構也不敢輕易操作,但是一旦市場指數走勢走好,資金投資方向發生轉移,開始往二級市場走那麼就是一件好事兒,熟悉成熟市場制度的人應該清楚,新股上市破發屬於正常現象!」小蠻腰說道。
  • 論道經濟周期《濤動周期論》:解讀趨勢和拐點
    近日,由機械工業出版社主辦的「論道中國經濟周期:2018年投資策略會暨《濤動周期論》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陳海娟發表致辭並對《濤動周期論》一書出版的有關情況做了介紹:周金濤曾任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作為大師級的策略分析師,多次成功預測了全球資產價格波動的重要拐點,因而被喻為「周期天王」,是中國康波周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在他看來,周期之道是自然規律,不可逆轉。投資者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周期運動的趨勢和拐點,順勢而為。
  • 天王金濤的兩板斧:熊彼特三周期嵌套理論與羅斯託經濟起飛理論
    這種創新期的長短是不定的、不連續的,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長度的周期。所以,現實就不可能只存在一種周期形式,不同的周期時長、影響均有不同。為了更加形象有效地說明經濟周期的規律,熊彼特提出了三周期模型:第一種是長達50多年的經濟長周期,稱為長波,因它由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於1926年首先提出,故又稱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第二個周期是9-10年的中周期,稱為中波。
  • 年度最準投資模型和基金投資決策
    然後用統計的方法,把歷史上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哪些證券產品的漲幅超過市場平均水平記錄下來,最後繪製成的一張圖。美林證券提出該模型的時間是2003年,當時統計使用的數據主要是基於美國市場1970年至2003年3月的三十年左右的數據,期間美國經歷了四個半經濟周期。而結果顯示,這個模型在歷次周期中均表現了較高的準確性。
  • 四大經濟周期,什麼是康波周期理論?
    上世紀二十年代,前蘇聯學者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以科學技術為驅動的40-60年的長經濟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簡稱「康波理論」或「長波理論」。康波理論認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因此生產力發展的周期由科學技術的發展決定。
  • 《濤動周期論》對投資的啟示:窺探未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牛市
    ——卡爾維諾,義大利當代作家康波的研究最初就是一種統計現象研究,支持長波假設的最有力的經驗型證據來自價格序列。支持性的證據還可以在長期利率的運動、世界能源生產和創新中發現。有限的證據可以在工業生產、失業和投資中見到。
  • 中蘇關於共建超長波電臺分歧始末
    所以,從第一支潛艇部隊組建開始,蕭勁光就著手抓超長波電臺建設,並於1955年前後建起了3個小型超長波電臺。  然而隨著艦艇遠航任務的增加,原有的超長波電臺已遠遠不能滿足部隊作戰訓練的需要。1957年秋,蕭勁光在黨委會上提出建設大功率超長波電臺的問題。在經過討論,確定納入計劃後,蕭勁光又對臺址選擇提出了三條原則,即「不要離城市太遠,也不要太近,不要佔用大量農田」。
  • 在投資項目決策過程中,應主要遵循的原則有( )。
    在投資項目決策過程中,應主要遵循的原則有( )。  高效備考:加入2021年諮詢工程師高效實驗班 選報1+1考期可續學哦!   在投資項目決策過程中,應主要遵循的原則有( )。  A、科學原則  B、民主原則  C、市場原則  D、公平原則  E、風險責任原則  【正確答案】AB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項目決策的含義和原則。
  • 長波紫外線與葉酸
    夏天的陽光雖然和冬天的同樣刺眼,其中的長波紫外線劑量卻存在巨大的差異。夏天時長波紫外線劑量最低,冬天時劑量則最高,而長波紫外線能穿透大氣層直達地球,但那還不是終點,長波紫外線還會繼續射穿人的皮膚,直達身體內部,深入到每一根血管之中,進而破壞血液裡的一種重要物質——葉酸。
  • 2021年如何穿越周期,踐行長期投資價值
    初創企業在歷史洪流中,如何穿越周期,贏得未來? 哪些產業和賽道擁有穿透周期、抵抗風險的能力? 1月7日,以「穿越周期,共話未來」為主題的騰訊產業加速器年度思享會在深圳召開。本次思享會以長期主義為價值牽引,探索宏觀經濟下各產業發展、互聯共建的新生態。
  • 天弘基金熊軍:用資產配置決策系統指導指數投資
    熊軍指出,儘管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是被動構建的,但對投資者而言,什麼時候開始投,選擇何種指數基金以及哪種投資方式永遠都是主動的,天弘基金正致力於通過自身搭建的資產配置決策系統解決上述問題。  在熊軍看來,配置指數基金相當於用最小的成本執行了自身的資產配置決策。他舉例稱:「比如滬深300,代表的是所有投資滬深300的資金所獲得的收益的加權平均值。而所有主動型基金加權的結果也是這一平均水平,這就意味著無論怎麼做,只要是以滬深300為基準的主動型基金,就有可能半數資金取得比它好的收益,也有一半資金收益比它差。
  • 周期投資組合(2020年第二期)
    一、周期投資組合表現在介紹我們第二期周期投資組合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第一期周期投資組合(詳見《周期投資組合(2020年第一期)》)的表現。前3個月(截至7月16日),我們的周期投資組合最高收益達到30.57%,高出滬深300指數4.18%。但這幾天我們沒有意識到市場見頂,因此並有怎麼操作,收益下滑到17.01%。我們第二期的周期投資組合充分考慮到市場下滑,進而可以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時刪除了高價股,更適合一般投資者操作。
  • 做投資你可以什麼都不相信 但你必須相信周期
    來源:九泰基金好資產變成壞資產,壞資產又變成好資產,就是周期循環。投資成功的關鍵是懂得周期,萬事萬物皆有周期,因而周期內肯定會有起起落落和不斷重複循環。橡樹資本霍華德·馬克斯用《周期》一書告訴我們:做投資,你可以什麼都不相信,但你必須相信周期。只要有人在,就有周期。正如馬克·吐溫的那句名言:歷史不會重演細節,過程卻會重複相似。
  • Cell Rep:細胞尺寸和周期狀態或會影響HIV感染機體的決策
    2019年1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細胞尺寸和細胞的周期狀態或許在HIV中扮演著關鍵的決定性作用。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該項目為中科院大科學裝置維修改造項目專項經費投資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地面發播機房建設、全固態發射機研製、發播天線維護改造、發播控制系統技術改造、接收機研製、外場監測和ASF修正等。
  • 《濤動周期論》發布 業內人士討論經濟周期和投資趨勢
    由機械工業出版社主辦的「論道中國經濟周期:2018年投資策略會暨《濤動周期論》新書發布會」最近在北京召開。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陳海娟表示:「周金濤先生是康波周期理論研究開拓者,他認為人生財富積累完全來自於經濟周期運動。
  • 發改委:關注酒店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 建議企業審慎決策
    在回答記者有關非金融對外投資下滑的問題時,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發改委將會持續關注對於房地產、酒店、影城、體育俱樂部等項目中的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同時,嚴鵬程也表示將會繼續支持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海外投資,尤其是支持一帶一路沿線領域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