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美林全球資產配置
所謂美林投資時鐘,指的就是上面的一幅圖,其實理論基礎也並不高深,就是把經典的經濟周期理論,用一個時鐘的方式表示出來。然後用統計的方法,把歷史上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哪些證券產品的漲幅超過市場平均水平記錄下來,最後繪製成的一張圖。美林證券提出該模型的時間是2003年,當時統計使用的數據主要是基於美國市場1970年至2003年3月的三十年左右的數據,期間美國經歷了四個半經濟周期。而結果顯示,這個模型在歷次周期中均表現了較高的準確性。
因此,如果未來市場能與時鐘表達的走勢運行一致的話,投資者就可以根據時鐘顯示的時間隨時調整自己的持倉,以獲取超越市場的平均收益水平。
從模型基礎邏輯來看,仍然是根據過去的情況預測未來。股市上有句話叫做「歷史總是重複的,但是每次的表現都不同」,所以對於這個模型,筆者的態度是參考,但不要較真,因為未來究竟怎樣,只有天知道。畢竟經濟學對於人類行為的預見能力與物理學對於天體運行的預見能力相比,還遠不在一個級別上,而且市場上其他投資者也不會坐等價格按照模型一點點的運行。
美林投資時鐘在2003年初次引入中國的時候可以說是完全不靈的,嘉實基金黃一黎博士總結的非常透徹:
「第一,中國經濟增長的非平衡路徑導致經濟沒有明顯的周期性。過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奇蹟」與成熟市場的平衡增長在路徑上大不相同。在這種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美林投資時鐘所描述的經濟周期性極大地弱化了。例如,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GDP從未出現過負增長,換言之,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的「衰退」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還沒有真實發生過,「復甦」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相對於成熟市場,中國的經濟周期無論從內涵還是從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偏低,使大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徵出現異化。美林投資時鐘之所以能夠實施,所配置資產的價格變化與所處經濟周期階段的更替密切相關。雖然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步完善,但很多資產的定價還沒有達到成熟市場那樣的市場化定價程度。例如,中國市場尚未發生過真正的企業債違約事件,因此企業債被看成近似無風險的資產類,定價中並不包含與潛在的風險因素,從而導致這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徵呈現異化,美林投資時鐘實施的有效性自然也就被削弱了。
第三,經濟的外在因素直接影響經濟整體表現和資產類表現之間的規律性。美林投資時鐘是將經濟整體表現和資產類表現緊密聯繫到一起的,也就是說,兩者具有長期一致性。但是,影響中國經濟和市場的因素與成熟經濟體很不一樣。在中國,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等制度紅利的釋放,還是資本市場投資者的構成及其非理性行為模式,都會對經濟整體表現和資產類表現之間的規律性產生直接影響。」詳情>>>
然而2013年開始事情似乎出現了變化,時鐘上的指針開始逐個時點運行:
1、2013年貨幣基金首先進入時鐘。
數據來源:和訊網
天弘增利寶貨幣在2013年5月成為餘額寶以後,保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超過5%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在此期間,數千萬投資者一夜間成為餘額寶的用戶,阿里巴巴把自己成功塑造為金融神話。在2014年5月,隨著天弘增利寶貨幣7日年化收益率回落至5%一下,餘額寶的熱度開始消退。更重要的是,人們發現即使餘額寶或者其他貨幣基金可以長時間保持5%以上的收益率,相對於股票、債券等其他投資品,這個收益也不再吸引人。
按照時鐘上的說明,在滯脹期人們選擇現金類的資產,主要的原因並非收益率高,而是在經濟糟糕的情況下,其他絕大部分投資品都在賠錢。配置現金,只是為了防止資產進一步損失而已,一旦市場局勢發生變化,資金就會迅速轉向其他投資品。
比如說最近一段時間,身邊已經有一大堆幾個月前信誓旦旦「只買餘額寶」的朋友,已經安奈不如誘惑,投身A股了。
2、醫藥板塊的跨年行情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醫藥生物指數與上證指數對比 數據來源:和訊網
醫藥基金在去年有多火相信筆者不需要說太多,有一段時間各大財經網站充斥了「基金吃藥」的標題,就好像基金公司瞬間都成了藥罐子一樣。實際情況是從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醫藥板塊連續上升了近60%,而且在今年9月到10月,還打出了一波小高潮。
對照美林時鐘,醫藥和主要消費被認為是在「滯漲」轉向「衰退」期主要領漲的投資品種。原因是市場對於醫療和主要消費品的需求,並不會隨著經濟周期波動——經濟再困難,有病還是要治的;沒錢的時候,可以不買酸奶,瓶蓋也不舔,但饅頭、米飯總是要吃的。
3、原油暴跌、金融股領漲、債券領漲、消費指數領漲
2014年以來的美原油行情 數據來源:和訊網
原油的下跌,始於2014年6月。按照美林時鐘的解釋,在經濟衰退時期,由於需求量銳減能源類產品價格將進入下跌。另一方面,生產成本的降低將為企業帶來利潤,經濟開始逐漸復甦。
2014年金融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和訊網
金融板塊10月以後走得有多瘋,就不用多說了。跟現在市面上的各種研報一樣,美林時鐘模型也認為經濟一旦開始復甦,會帶來股市的繁榮,金融板塊率先活躍也就順理成章。
2014年企業債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和訊網
2014年9月以後企業債指數的增速迅速上升,形成小高潮。按照美林投資時鐘的說法,在經濟低迷的時期,政府傾向於通過降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從而刺激經濟。前一段時間降息已經成為事實,那麼遠期固定收益的債券,必然面臨價值的上漲。
2014年上證可選消費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和訊網
上證可選消費指數在2014年6月開始上漲,到12月9日上漲了近800點,漲幅近40%。按照美林時鐘的邏輯是,經濟復甦居民收入增加,開始增加一些享受型的消費,因此使得可選消費類的公司業績增長。
當經濟開始復甦,或者人們預計經濟開始復甦,按照美林時鐘的指示,大宗商品開始下跌,金融股領漲,醫藥和主要消費的上漲進入尾聲,可選消費會出現跨期行情,債券會在降息聲中上漲。
綜合以上情況可以發現,美林投資時鐘在最近一個時期非常靈驗,甚至有些過於靈驗了,基本上是指哪打哪的態勢。原因可以理解為中國在2008年以後確實進入了一個衰退的時期,但是隨著新政的陸續推出,經濟正在復甦,或者至少是人們認為正在復甦。正在復甦的經濟,應該按照什麼樣的邏輯去復甦,過去中國人也沒有太多經驗,而國外經濟周期理論和實證相對成熟,於是就照搬了。
有一些朋友堅信實體經濟數據並沒有走到復甦的位置,所以眼前的行情都是主力爆炒出來的。不過經濟永遠不是1+1=2的算術題,虛擬經濟率先走起,實體經濟跟進,也並非什麼稀奇的事情。就好像政府利用貨幣政策多印一些紙幣出來,其實對實體經濟一點實效也沒有,但是大家都想把那些新印出來的紙幣收歸囊中,於是增加了額外的投入,結果經濟就激活了。
2014年以來的電信等權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和訊網
2013年以來的科技100指數走勢
上證指數2014年以來的走勢 數據來源:和訊網
如果美林時鐘靈驗,如果現在是時鐘的6到9點鐘位置,那麼按照時鐘的指示,下一步應該上漲的是科技、電信、可選消費,以及所有的周期性股票。但是時鐘走到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發現市場在按照時鐘運行的時候,市場的預期就發生了變化,在所有人都認為復甦在即的時候,儘管經濟還沒有到位,股價已經從7月開始提前拉升起來。
所以中國的股市,永遠比國外的難。話又說回來,誰讓A股市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股票市場呢,有點特色也是正常。美林時鐘剛剛要準,市場馬上給了一個異常積極的反饋,時鐘上股票的價格是否已經炒得過高,已經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得不去考慮的問題。
美林時鐘到底是美國高人發現的投資神器,還是湊巧被資金和機構使用的題材之一,其實很難判斷。從經濟周期理論來講,美林投資時鐘確實具備其合理的內在邏輯,但是如果主力拿著這個概念去操盤、去炒作,顯然也是有可能攪動行情的。
行情走到現在的情況,教條的按照時鐘的指示來推測,我們只能判斷經濟大概可能走到了時鐘的6點鐘到9點鐘的某個位置。這種情況下理論上醫藥板塊和基礎消費的行情應該快到頭了,而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相當長一段時間也難以回到5%以上。如果實體經濟還不見起色,有可能還會降息,債券基金或許還有機會。至於現在要不要買進時鐘上標明的可選消費、周期股、金融股等等一系列投資產品,從目前的價格看,至少美林時鐘是沒辦法判斷的,因為已經漲了。
另一方面可以確認的是,實體經濟還遠沒有到達過熱的程度,所以過熱階段的行情估計相當長一段時間也不會出現,就不用提前操心了。
老編輯是熱衷於主題基金的,因為確實比購買常規的基金產品更有技術含量,而且運氣好的話收益也確實更高。但是行情走到這個時候確實比較尷尬,今天(12月9日)大盤創出高點以後,來了一個世界級天量暴跌。這個時候預測行情,顯然不如幾個月前容易,所以還不如建議讀著先密切關注一下本期專題中提到的幾個指數,把它們放在自選股中,並且經常印證一下美林投資時鐘的位置,同時關注一下相關的主題基金的表現更為靠譜。至於是否進場,親們還需要自己拿主意。(作者/田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