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成功舉辦

2020-11-25 東方財富網

11月8日,以「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清華金融評論主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資產管理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房地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高盈國際為戰略合作夥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凱南-弗拉格勒商學院私有資本研究中心(IPC)為支持單位。論壇邀請到了16位來自國內外基金投資領域的頂尖學者和投資專家聚焦全球證券基金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同時,在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基金風雲榜並舉行頒獎典禮。論壇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資訊中心主持人李珊珊主持。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基金行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研究員,《清華金融評論》副主編張偉代表主辦方致辭。在致辭中,他首先回顧了全球基金投資論壇的發展歷程。自2015年舉辦首屆全球量化金融峰會以來,不斷迭代,不斷升級,通過舉辦論壇和發布榜單,旨在打造高端互動交流平臺,助力基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投資者謀福利,為基金業謀繁榮。他提到,《清華金融評論》始終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旨在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務,為經營決策者提供諮詢服務,為教學研究者搭建交流平臺,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他表示,今年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論壇堅持從選題到嘉賓,從國內到國外,從線上到線下,不斷推陳出新,力爭追求卓越。

年度回顧盤點全球證券基金行業發展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發表了題為「2020全球證券基金行業年度回顧」的主旨演講。

她首先對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與資本市場發展做了概述。接著她以美國為例,用大量的數據和圖表對發達國家證券投資基金髮展的特點進行了分析:一是法規較為完善,經濟環境穩定,為市場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增長環境。二是投資策略的創新層出不窮。三是基金成為了重要的退休儲蓄投資工具。

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國作為新興市場,經濟體量大,基金行業發展有很大潛力。具體來看,我國股票型基金佔比較低,零售分銷渠道多元化,銀行、網際網路銷售為主導。整體來看,無論是公募、私募、量化投資以及FOF,我國基金行業現在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有大量的空間可以往更好、更高的方向來發展。最後她還介紹了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基金研究成果。她表示她個人最希望我國基金業能夠發力的方向是助力養老退休改革。

海外連線聚焦全球資本市場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教授修大成發表了題為「另類數據中的阿爾法」的主題演講。他介紹了機器學習和另類數據在投資中的應用。他表示,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從未聽說機器學習的機構投資人已經從5%降到了大概0%。機器學習在量化金融和金融研究當中一直在被使用,其中的一個典型應用就是多因子模型。另類數據也正在逐漸地被接受,在過去幾年機構投資人關注另類數據的比例在逐步地提高,現在幾乎100%都在關注。具體看,最常見到的另類數據是文本數據,被使用的一些另類數據還包括衛星圖像信息、消費者交易記錄、手機定位信息等。同時,他提到,美國很多對衝基金都在使用這種文本數據,不少中國企業也開始研究另類數據。

北卡羅來納大學凱南弗拉格勒商學院金融學教授Christian Lundblad(克裡斯蒂安倫布拉德)發表了題為「新冠疫情後的全球資本市場展望」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全球迎來了一個有挑戰性的時代,要時刻關注這些變化。一方面,他表示,新冠疫情為一些歐洲和美國經濟體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對資本市場來說更是一個大的挑戰。上述影響是持續性的,更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例如,美國失業率在疫情剛剛暴發時就在升高。另一方面,他也介紹,很多中央銀行都在關註上述新趨勢,並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期調整了貨幣政策,目前利率水平已經在不斷走低。上述現象,驗證了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時代。

主題演講解讀雙循環新格局下的基金髮展

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發表了題為「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數位化讓技術應用在變快,進而帶來資產結構變局,這種變局可以被稱之為「輕資產」。這種模式可以進行產品銷售、資產回收以及市場變現。從循環角度看,與「輕資產」緊緊相扣的詞語叫「重資本」。例如,聚合一定資本去面對競爭高度不確定性的專業垂直細分市場時,可以運用合夥制。即,不追求當期現金流回報,而是追求長期股本增值。如果上述邏輯形成一個閉環,每一個場景都可以服務於創新,就能實現產業技術進步。他表示,資本既能給創新賦能,又分享了社會價值和技術價值。

洪泰基金創始人,洪泰集團董事長盛希泰發表了題為「從投資人角度看雙循環格局下的新趨勢」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中國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而「雙循環」是一個最優的路徑,並且「雙循環」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帶來持續影響力。他認為,中國是有底氣提出「雙循環」的國家,可以以內循環為主,主要是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消費潛能,消費有很大潛力。同時,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有4500萬家企業法人,同時每天新增大量註冊企業,因此中國的發展機會是一定存在的。從投資來看,他認為,信息技術、先進位造、醫藥醫療、消費教育和新材料等領域值得關注。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發表了題為「責任投資背景下的ESG」的主題演講。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發生之後,全球對綠色發展和責任投資的關注度都在提高。因為大家發現綠色經濟不僅可以降低傳統發展模式的風險,而且可以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支持經濟復甦。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人類需要在健康、氣候、生物多樣性、防治汙染等跟人類生活相關的領域做更多的事情。ESG投資已經被實踐證明,最終獲得的收益是會超過它投資支付的成本。從宏觀看,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既關注環境,又有社會責任感。從微觀看公司治理好的企業,一定是具有可持續發展力的企業。

華寶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曾傑發表了題為「新形勢下的FOF投資風險管理」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資管新規」的推出是中國金融市場的必經階段。新規定解決了我國資管市場存在的三大不匹配問題:資產價格與風險不匹配、資金跟風險不匹配、資金跟供需結構不匹配。從投資角度來看,FOF從規模上看是剛剛起步,「資管新規」以後FOF有一個轉型過程。同時,他建議在FOF發展過程中注重風險管理。他認為,風險跟收益就像孿生兄弟一樣、共生共存。通過對風險有效的識別和定價,重構收益來源以匹配投資目標。

高盈國際集團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量化雲創始人吳超發表了題為「高頻交易在期貨市場的應用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從事高頻交易的業務主體無論是交易機構、服務商、數據提供商還是設備提供商都有更好的盈利。他介紹,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波動,波動就是高頻交易方式最大的盈利。從長期機會來看,因為國內交易機構以及投資者數量多,存在著大量機會,國內市場未來比國際市場有更多挖掘空間。他建議,要想獲得市場就應該對高頻交易提前開始研究、進行測試。因為獲得高頻交易的高收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期訓練、長期練兵。

「全球基金投資論壇」力爭邀請學界專家、業界權威和商界領袖,在深入解讀發展趨勢的同時,分享基金投資的成功經驗,旨在打造全球基金投資界高端互動交流平臺,促進全球資本市場的創新與繁榮。自2015年開始,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共推出了6屆11場活動,累計出席嘉賓170餘位、現場觀眾7500餘位,遠程在線互動嘉賓6萬餘人次,參與媒體270餘家。「中國基金風雲榜」已連續成功發布五屆。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貴金屬論壇為「雙循環」新格局下貴金屬產業發展探尋新路徑
    近日,2020年中國貴金屬論壇在昆明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鉑族金屬分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貴金屬學術委員會(CPMC)共同主辦,貴金屬集團及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管清友:「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
    CFIC導讀 ◆日前,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2020浦江養老金融夜話」第二期活動特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作題為「『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的主題演講。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現在的中國正處於"新基建"、"新業態"、"新產業"、"新服務"疊加的"新發展格局"時代。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環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破解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等重大問題。
  • 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資本該如何抉擇與突圍,率先步入「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又該如何依託資本市場的助力,把握「危」中之「機」,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重要話題。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 ——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
  • 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定於11月28日啟幕:後疫情時代全球資本抉擇與突圍...
    屆時,來自監管層、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海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全球主流投資機構、頭部企業、大灣區高成長企業的代表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資本後疫情時代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圖視覺中國重磅嘉賓雲集盛會本次論壇以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格局為背景,著重探討全球資本流動,以及如何抓住中國金融開放帶來的新機遇。作為在廣州舉辦的盛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也是與會嘉賓熱議的議題。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就將「圍繞加快金融改革開放,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表主旨演講。
  • 「雙循環+跨周期」環境下的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路徑
    同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公募基金對養老投資所需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此外,我國證券市場歷史上多次出現大幅震蕩,公募基金行業理應更好地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對資本市場穩定作出更為積極的貢獻。公募基金公司需要突破發展瓶頸,培育與全球一流資管公司競爭的能力。公募基金行業需要增強實力,才能更好地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百姓民生。
  •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項在華中科大頒發 「雙循環新格局」等多場論壇...
    長江日報訊(記者郭麗霞 吳曈 通訊員王瀟瀟)10月31日,第八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第三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 2020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成功舉辦
    「當前,改革與變局已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區域一體化下的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石油和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中國—東協合作發展的重要領域。」  11月27—29日,由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會同商務部外貿發展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欽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年會由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楊凌示範區管委會、秦農銀行、全國地方金融論壇辦公室、地方金融研究院、金融時報主辦,楊凌示範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絲綢之路農商銀行聯盟承辦。會議以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發展為主題,重點研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雙循環格局下的市場定位和戰略發展,鄉村振興與數字金融等內容。
  • 修大成:另類數據當中的阿爾法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嘉賓觀點速遞
    以「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於11月8日在北京成功舉辦。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教授修大成發表了題為「另類數據中的阿爾法」的主題演講。他介紹了機器學習和另類數據在投資中的應用。他表示,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從未聽說機器學習的機構投資人已經從5%降到了大概0%。
  • 重啟美好生活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成功舉辦
    (原標題:重啟美好生活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成功舉辦)
  • 2020年中國(濰坊)高鐵新片區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高鐵新片區戰略發展高峰論壇」在濰坊富華國際會議中心長江廳成功舉辦。「寒亭速度」2020中國(濰坊)高鐵新片區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本次論壇以「時代新勢能 中國新寒亭」為主題,特邀行業專家深度解析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挑戰、新熱點、新機遇,研討高鐵經濟帶來的城市新動能,共話高鐵新片區新舊動能轉換及產城融合發展的突破路徑。
  • 財通基金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收益表現基金公司」
    2020年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盛大開幕。本屆年會周覆蓋多個行業,深入分析2021年中國經濟將迎來的機遇和挑戰,助推各行各業在變量之中尋找新的契機,突破商業邊界,激蕩創新思維,求索未來發展之道!
  • 雙循環新格局下金融支持湖南產業升級的思考
    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擴大內需,新格局下的內需,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追求更高質量的內需,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要繼續擴大開放,推動我國產業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形成競爭新優勢。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11月28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劉元春代表論壇研究團隊發布了論壇主報告《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與會嘉賓就2020-2021年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 第四屆廣東投資發展論壇暨2020年廣東省促進企業投資協會年會在...
    2020年,在全球疫情衝擊的影響下,中國舉國防控,集中救治,全民抗疫,並出臺了多項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政策,支持復工復產,逐步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為提振投資信心、推動廣東經濟增長與繁榮,由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廣東省促進企業投資協會、廣州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佛山市投資促進中心四家單位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廣東投資發展論壇暨2020年廣東省促進企業投資協會年會於11月26日在廣州舉行。
  • 2020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11月24日在上海楊浦舉行
    國家大力呼籲支持新興產業,楊浦區政府積極響應號召,頒布《楊浦區積極發力數字新基建培育在線新經濟,打造發展新高地的行動計劃》,聚焦新基建、數字產業化、著力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培育新動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萌生和崛起了新經濟勢力和新型業態產業,中國創投行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投資人和創業者該如何抉擇?
  • 蔡冠深:雙循環或將推動金融業重新布局
    以「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26日在廣州舉行。會上,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表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正在「轉向」。雙循環新格局的打造,有可能導致中國以至全球產業鏈包括金融業生態發生根本性變化。
  • 「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圓滿落幕
    在此背景下,經濟觀察報舉辦的「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暨卓越金融企業盛典」於12月2日在上海浦東香格裡拉酒店成功舉辦,並在延續往屆峰會研討當期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金融發展趨勢等重大問題之外,這屆將主題定位為「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三個「新」字,既意味著辭別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過往,也強調國內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期。
  • 運城市「六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11月28日,由運城市人民政府主辦,運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運城市招商投資促進中心、北京賽迪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運城市「六新」發展論壇在運城賓館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主任盧秉恆,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運城市政協主席張潤喜,運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杰,運城市副市長崔元斌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