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2020-11-3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體系而言,既是充滿挑戰與變革的一年,又是充滿轉機並開啟了新一輪經濟體系驟變的啟點之年。

  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資本該如何抉擇與突圍,率先步入「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又該如何依託資本市場的助力,把握「危」中之「機」,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重要話題。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 ——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

  在論壇現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副總編輯、總經理室總經理彭健明,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紅兵,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分別發表致辭。

  本次論壇以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格局為背景,著重探討全球資本流動,以及如何抓住中國金融開放帶來的新機遇。當天,來自監管層、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海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全球主流投資機構、頭部上市公司、大灣區高成長企業代表等,近500位與會嘉賓齊聚一堂,就中國資管新趨勢,全球資產配置、「雙循環」格局下企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等重磅議題展開了思想碰撞。

  「雙循環」下上市企業機遇與挑戰  

  當下,全球政治經濟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的衝擊和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變化,令中國社會經濟走到新的歷史性關頭。而「雙循環」戰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提出,意味著中國未來發展將會面臨新模式、形成新格局。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就在當天論壇上分享了他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思考。圍繞「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戰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學部委員高培勇向與會嘉賓重點分析了在當前時點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層次邏輯。

  而上市公司作為中國企業的精英主體,如何踐行雙循環戰略,提升發展質量,攻克核心技術壁壘,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也成為嘉賓熱議的話題。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就從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角度,剖析了上市企業發展態勢。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唐瑞,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海超,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也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分享了真知灼見。

  在當天的「全球交易所代表對話大灣區高成長企業」環節,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高級副總裁韓穎姣、倫敦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艾德華、東京交易所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逯家鄉分別進行了視頻交流,紐約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楊旭,新加坡交易所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謝採含,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總經理萬建強等與會嘉賓,均就包括大灣區企業在內的國內公司如何藉助資本市場提高發展質量做了詳盡的介紹。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深圳市高燈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民遐、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秘吳華,則在該環節從各自角度暢談了將如何藉助資本市場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當天下午的上市公司主題論壇上,國內各行業上市公司代表更進一步分享了「雙循環」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感想。

  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就指出,在「雙循環」格局下上市公司應升維國際化戰略,同時謀求較大主動權。美年健康、天億集團董事長俞熔也在演講中表示,為踐行「雙循環」戰略,在後疫情時代,美年健康將在「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提速實現從「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到「以健康促進為中心」的轉變。

  除上述嘉賓外,中財龍馬資本董事長雷傑,埃夫特機器人總經理總工程師遊瑋,豫園股份CFO、副總裁鄒超也分就「雙循環」背景下的資本選擇、企業選擇進行了一番深度交流。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的穩步推行,註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專業把關作用日漸突出。原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執行總裁楊志國就在本屆論壇上表示,註冊會計師唯有本著質量至上的理念,強化質量管理,才能真正行穩致遠。同時他還建議,應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不斷完善監管舉措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在分析上述重磅內容的同時,當天的論壇上上市公司代表、券商分析師以及銀行業人士還就「分享消費升級紅利」、「雙循環格局下的企業技術創新」兩大議題展開了深刻的討論。

  展望新時期資產管理新趨勢

  疫情帶來的新形勢不僅影響著上市公司,後疫情時代,中國資產管理行業也正迎來新的變量和發展契機。

  通過視頻與會的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就針對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科技元素導致社會、經濟發展出現一系列變化,分享了他在新冠疫情之後的一系列新觀察、新發現。

  同樣來自海外的加拿大萬信投資總裁兼總經理邁百瑞,則詳述了外資機構將如何抓住中國金融開放帶來的新機遇,並將中國視作所有主要經濟體後疫情時期復甦的領頭羊。

  國內機構方面,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趙曉光在會上為投資者規劃了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和精準數據,兩大科技投資主線。

  下午的「2021年中國資產管理新趨勢 」分論壇上,作為公募基金的代表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建議,基金公司應構建以客戶訴求為核心的資產管理。國內知名私募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慶具體則介紹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現狀、機遇與挑戰。東莞信託董事長黃曉雯詳解了資產配置新格局下的信託責任。而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則是從構建券商資管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角度進行了一番剖析。

  銀行資管代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監事,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巡視員沈炳熙則從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使命、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特色、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前景三大方面切入,介紹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現狀和未來前景。

  本屆論壇還吸引了一批外資機構參與,荷寶全球基本面股票主管Abiana Fedeli通過視頻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業務地區之一。儘管中國在改善企業的ESG形象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但已經取得了進展,而且進展非常快。」

  博楓資產董事總經理、中國區負責人Stuart Mercier在主旨發言上暢談了長期低利率環境中加速追逐收益率的話題。瑞銀資管(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章龍也就國際資產機構在中國的實踐,與現場嘉賓展開了探討。

  除上述嘉賓外,來自國內公私募、券商等機構的代表,也在論壇上圍繞「後疫情時代中國資產管理新趨勢」和「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趨勢」兩大主題展開了精彩的討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也首次舉辦了機構投資者論壇暨2020年21世紀金牌分析師頒獎典禮,據悉,本屆評選共有包括24家券商在內的1100餘位分析師參選,來自公募基金、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等55家機構的600餘位機構投資者參與投票。自9月投票啟動以來,經過幾個月的緊張角逐後,評選圓滿結束,各類獎項實至名歸。

  據悉,此次評選涉及三大研究領域、七大產業研究方向的27個子行業,細化增設了「批零」、「電子商務」、「半導體」、「消費電子」與「新能源汽車」行業。與此同時,本屆頒獎典禮還設置了金牌研究團隊獎項、金牌鬥牛士獎項、研究報告獎項、最受歡迎研究團隊獎項等多個重磅大獎,今年的最具實力金牌研究團隊由長江證券攬下,最具潛力研究團隊則花落華創證券。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052)

相關焦點

  • 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定於11月28日啟幕:後疫情時代全球資本抉擇與突圍...
    屆時,來自監管層、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海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全球主流投資機構、頭部企業、大灣區高成長企業的代表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資本後疫情時代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圖視覺中國重磅嘉賓雲集盛會本次論壇以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格局為背景,著重探討全球資本流動,以及如何抓住中國金融開放帶來的新機遇。作為在廣州舉辦的盛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也是與會嘉賓熱議的議題。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就將「圍繞加快金融改革開放,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表主旨演講。
  • 匯「綠色智慧」聚「發展動力」 武隆舉辦綠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4日12時50分訊(記者 曹建)今(24)日上午,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創新」為主題的中國·重慶·武隆綠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在重慶市武隆區隆重開幕,本次綠色發展實踐論壇邀請到了國內外知名相關科研院所、世界環保組織、高校的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綠色發展大計,為綠色發展實踐建言獻智。
  • 國際金融論壇:專家學者「解碼」全面可持續發展
    本屆年會以「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經濟、金融的影響以及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路徑和舉措,為構建全球開放共贏新格局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首次面向全球觀眾提供在線直播。
  • 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2020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綿陽市人民政府、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
  • 2017中國國際徽商大會開幕 徽商精英共謀發展新篇
    徽商大會是弘揚徽商精神、推動開放發展的品牌盛會,是展示安徽風貌、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次徽商大會以「創新發展新理念、『一帶一路』新機遇」為主題,中外嘉賓雲集,經貿活動紛呈,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與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辦得出新出彩、結出累累碩果,在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中共創美好未來。祝大會圓滿成功!
  • 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煙臺 共商後疫情背景下的健康產業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4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郭健) 12月3日,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等11個國家的2位諾獎獲得者、20多位院士、30多位醫科大學校長和醫院院長、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集聚煙臺,共商後疫情背景下的健康產業。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圓滿閉幕
    11月24日下午,為期兩天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浙江烏鎮正式落下帷幕。本屆論壇期間,與會嘉賓圍繞「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進行思想交流,回應國際關切,共商網絡空間開放合作新途徑。本屆論壇成果頗豐。
  • 2019「楚商襄陽論壇」舉行暢談經濟發展 展望襄陽未來
    廣大企業家應該怎樣弘揚楚商精神,為襄陽經濟建設服務?9月27日,以「弘揚楚商精神,共促襄陽發展」為主題的2019「楚商襄陽論壇」舉行。  論壇上,來自全國工商聯、楚商聯合會、襄陽楚商聯合會的企業家代表和科技界專家代表,為襄陽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找準發展方向,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增強發展後勁。
  • 新能源國際金融和前沿技術論壇召開 共話後疫情時代「綠色絲路」新...
    現場合影 本次論壇指導單位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12月15日,由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主辦的第三屆新能源國際金融和前沿技術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合肥召開。
  • 「世界旅遊經濟論壇·澳門2020」 將於12月9日舉行
    明年是世界旅遊經濟論壇十周年,論壇將繼續秉承使 命,致力奠定促進全球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平臺地位。」何超瓊致辭時表示:「因為疫情關係,今年論壇籌備工作面對一定挑戰,但作為國際旅遊城市、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澳門堅持如約舉辦一年一度的世界旅遊經濟論壇,履行作為世界公民應有的責任,為促進澳門、國家以至全球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
  • 2017國際徽商精英(合肥)年會在安徽隆重舉行大咖雲集共話美好明天
    2017國際徽商精英(合肥)年會在安徽隆重舉行 各地大咖雲集共話美好明天12月28日,2017國際徽商精英(合肥)年會在安徽隆重舉行中國經貿文化網特約記者康明芳專訪國際徽商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安徽中煙工業有限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王志彬(中)各地徽商代表開會前留念 經貿文化快訊合肥12月28日電 最美不過家鄉水
  • 32位海內外院士齊聚綿陽,這個論壇有啥特別之處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郭超英10月22日,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暨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陽舉行,共有8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其中包括32位海內外院士。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還是吸引了20多位國外專家通過視頻形式參加論壇。
  • 金融界「最強大腦」共話疫情下全球金融合作新趨勢
    12月2日-3日,亞洲金融高峰論壇暨亞洲金融智庫2020年會在廣州開發區舉行。論壇以「疫情衝擊下全球金融合作新趨勢」為主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和金融監管機構代表,以及來自銀行、投行、協會等金融業專家學者近300人出席會議,共同推動全球金融合作持續穩步深化。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舉行
    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陽舉行。「 10月22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市委書記劉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魏炳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賴新春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共探科技創新發展新風向!
    今年11月,《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正式實施,有效地讓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引擎,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本屆大會圍繞「共融全球智慧 驅動灣區發展」主題,集合國際平臺、前沿技術、商業落地、科技潮流等特色,以「新科技、新前沿、新趨勢、新體驗」為變革內生動力,通過前瞻灣區對話、產業高峰對話、院士主題報告、行業垂直專題論壇、大灣區科技創新交流之夜、頒獎盛典等科技創新系列活動,全面深化推動與世界各國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帶來不同視角下探知突破界限創造的無限可能。
  • 「康養」為休閒旅遊高質量發展賦能,2020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旅遊...
    論壇以「休閒旅遊的復興」為主題。  高質量發展是旅遊業振興主基調  在本屆論壇上,與會嘉賓通過主旨演講、沙發對話等方式,多角度把脈休閒旅遊市場發展新趨勢,對疫後逐步振興的休閒旅遊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聚焦青科會 | 全球大咖雲集,高濃度智慧凝聚!峰會亮點提前看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聚焦青年與未來等國際議題等內容展開深度研討。、科技戰「疫」等議題,將重點舉辦「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大健康論壇」「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大學創業世界盃全球總決賽」等系列活動,覆蓋了93個國家和17個國際組織。
  • 專訪李蘭娟:疫後去過武漢三次,發展狀態很好
    李蘭娟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慧將改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讓醫療更加精準方便,更加有效,人民更加健康」。全文1626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新京報記者 程子姣 實習生 林夢雪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銘「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再次表明,面對嚴峻挑戰、形勢發展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科技創新是共克時艱的關鍵法寶,是驅動發展的關鍵變量。」
  • 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淄博舉辦
    11月28日至29日,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主辦、師董會和山東贏在前沿共同承辦的「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山東省淄博市圓滿舉辦。600餘位中外嘉賓和企業家共聚一堂,探討智慧經濟發展,見證獲獎企業家的榮耀時刻。
  • 深圳論壇共話創新之道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方慕冰 莊瑞玉)14日下午,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在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和學者700多人出席論壇,圍繞「科技創新與管理」與「人才成長與發展」兩個方面,聚焦人工智慧、可穿戴設備、生物醫藥等科技前沿領域,共同尋求在新形勢下科技與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與創新之道。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