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海內外院士齊聚綿陽,這個論壇有啥特別之處

2020-10-22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郭超英

10月22日,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暨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陽舉行,共有8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其中包括32位海內外院士。

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還是吸引了20多位國外專家通過視頻形式參加論壇。

為什麼這個論壇吸引了如此多院士和專家?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謝建新看來,新材料既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又是催生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物質先導,具有先進性、支撐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支撐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基盤技術」。

而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科技領域的顛覆性前沿技術,通過創新材料研發模式,取代傳統的試錯法,從而加速新材料的發展,可大幅縮短新材料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中國是材料大國,正在向材料強國邁進。」謝建新說。據介紹,在材料領域,中國材料領域基礎研究進入第一方陣,論文數、發明專利申請數世界第一,但在新材料工程化應用等領域還存在不足,「就是創新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謝建新說。

作為該領域具備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高層學術會議之一,本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由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凝聚頂級專家智慧,聚焦研究技術、關鍵裝備等重大前沿課題,分享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推動材料基因工程理念不斷發展和完善,促進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據介紹,本屆論壇共設置五個分論壇,共有139位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三屆論壇相比,本屆論壇的國際性進一步得到提升,儘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還是吸引了20多位國外專家通過視頻形式參與論壇。

相關焦點

  • 這位院士與160位博士齊聚寧波,他們為何而來?
    英才齊聚梅山、科技服務寧波。11月21日,來自中國工程院的李椿萱院士和國內外160位博士齊聚寧波,參加第二屆北航寧波梅山國際青年學者學術論壇。這場高規格的論壇的舉辦,將為北航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寧波科技創新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武漢大學這個論壇真高端,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名院士!
    1月7日-8日,學校舉行第一屆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論壇,包括2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名國內外院士及傑青在內的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珞珈山,交流和探討分子科學與化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成果。、《美國化學會志》主編彼得·史唐(Peter Stang)教授,《德國應用化學》主編納威·康普頓(Neville Compton)教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院士,湖南大學副校長譚蔚泓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香港大學任詠華院士,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四川省綿陽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全國人大常委、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庚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魏炳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工信部產業促進發展中心、科技部高新司、綿陽市、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相關領導出席論壇。海內外材料領域32位院士、800餘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本次論壇。149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院士以線上或線下的方式作論壇報告。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舉行
    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陽舉行。「 10月22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市委書記劉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魏炳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賴新春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舉辦 24名院士齊聚合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7日,以「科創長三角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暨第三屆安徽院士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常印佛、龔知本、郭光燦、郝希山、張裕恆、王紅陽、崔向群、鄭永飛、鄭裕國、袁亮、楊善林、趙政國、謝毅、杜江峰、李建剛、陳學東、田志剛、王運敏、俞書宏、方家熊等24位院士,以及有關高校、科研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共450人齊聚一堂,開展深入研討交流。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舉行
    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旨在凝聚國內外頂級專家的智慧,研討科技前沿的重大問題,推動科技創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上致辭時如是說。此次在四川綿陽舉辦的,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吸引了海內外材料領域32位院士、800餘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
  • 19位院士齊聚南沙,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0119位院士齊聚探討海洋科技前景秦大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為更好的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可持續利用海洋,海洋領域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需要深入認識海洋資源的自然賦存、形成條件和受控機制,釐清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因子和演變規律,建立「海—陸—天—空」四基綜合觀測網絡,發展新一代海洋觀測與監測技術,為國家海洋管理、開發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開幕 海內外天文學家對話星空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 肖春芳)「人類從宇宙中心的寶座走下來,卻得到了認識宇宙和自身的能力」「科學素養在科學探索中被培育,成為科學和社會發展的財富」……9月15日,一場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的天文論壇在秀麗的天泉湖畔展開,來自海內外的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
  • 四川兩院院士集中在成都、綿陽
    四川省兩院院士名單,在川共62名兩院院士,2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62名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成都、綿陽。成都32名,綿陽29名。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9位院士齊聚探討海洋科技前景秦大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為更好的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可持續利用海洋,海洋領域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需要深入認識海洋資源的自然賦存據了解,本屆論壇聚焦「海洋觀測、監測與海試驗證」這一主題,共邀請秦大河、蘇紀蘭、丁德文、潘德爐、陳十一、吳立新、宋君強、陳大可、楊經綏、魏輔文、蔣興偉、孫金聲等19位兩院院士參會,設有特邀主題報告、分論壇報告、展板介紹、摘要選集等多種交流研討模式。活動現場還有水聲通信機、遙感衛星、海洋漂流浮標等科技產品及模型亮相展示。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
    中外院士齊聚本屆大會,將有重量級的理、工、醫學術專家亮相。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侯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再毅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周少華教授等多位醫工交叉的嘉賓將發表大會報告。
  • 多位院士齊聚煙臺共話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 鍾欣 攝中新網煙臺8月18日電 (張玉雷)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姚熹、宋振騏等人齊聚山東煙臺,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 40位院士齊聚創新港 共話創新 攜手未來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實習生 孫雨花)9月5日上午,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院士會見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圖領獎獲得者姚期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心澄等40名院士齊聚創新港,共話創新,攜手未來。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學科學術盛宴
    中外院士齊聚本屆大會,將有重量級的理、工、醫學術專家亮相。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侯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再毅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周少華教授等多位醫工交叉的嘉賓將發表大會報告。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共話「同一片星空」
    國際合作在我們了解宇宙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10月20日,海內外6位專家齊聚江蘇盱眙,圍繞「同一片星空」,交流天文學前沿進展,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世界格局下開展國際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圓桌討論廣袤的宇宙空間,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不懈探索浩瀚宇宙,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蓬勃發展的天文科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 院士專家齊聚中國科學家論壇 論道科技創新
    9月19日,全國科普活動日之際,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各地各行業的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參會,就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善科技創新生態等話題交流探討。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燕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等在開幕上致辭。
  • 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長春 「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nbsp&nbsp&nbsp&nbsp11月14日,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長春市南湖賓館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
  • 工程熱物理所召開建所60周年學術論壇
    論壇由高端學術論壇、學術沙龍和青年學者論壇三個環節組成,來自40餘個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的50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工程熱物理領域的學術進展、科學問題及國家需求,對我國未來工程熱物理領域的科學研究、產業發展及人才培養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人文廣東」中國工程院九院士齊聚汕頭,探討隧道技術
    錢七虎、周福霖等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齊聚汕頭,研討穿江越海超大斷面盾構隧道建造技術創新與突破等重大問題。此次論壇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中信城市開發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周福霖、聶建國、杜彥良、鈕新強、鄭健龍、任輝啟、謝先啟、李術才以及上百名行業權威和專家出席
  • 32位溫籍院士風採展上與市民「見面」
    牽著駱駝乞討 路人唏噓不已   溫州商人搶註「歐巴馬」商標(圖)   舊車沒有年審 新車登記受限   孕婦送女兒上學 過馬路慘遭不幸   兩岸大三通 溫州多利好   此次展出的溫籍院士共有32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4位,國外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