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長春 「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11月14日,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長春市南湖賓館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

&nbsp&nbsp&nbsp&nbsp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長春理工大學、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承辦,許祖彥、夏鹹柱、金寧一、王家騏、王立軍、馮守華、任露泉、林君、姜會林、曹喜濱、江風益、陳學思、施正榮等13位院士出席。

&nbsp&nbsp&nbsp&nbsp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徐進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指出,光電技術作為重要的核心科技,涉及面廣、學科交叉多,希望大家能夠以本次論壇為契機,交流探討、凝聚共識,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我國光電技術的國際地位。

&nbsp&nbsp&nbsp&nbsp長春理工大學校長楊華民代表承辦和協辦單位致辭。他指出,隨著國家重大工程的逐步實施,光電技術在國民經濟、國防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正如我校創始人王大珩院士所說:「光學老又新,前程端似錦。」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加速我國光電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工程應用,為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工程科技水平提供重要助力,推動光電領域技術進步。會議由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付躍剛主持。

&nbsp&nbsp&nbsp&nbsp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院士專家圍繞「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主題展開充分討論,姜會林、許祖彥、王立軍、江風益、林君、施正榮等多位院士和專家將向與會代表分享66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分別闡述光電技術未來發展的思考、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半導體雷射晶片技術進展等。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從2000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是第323場。論壇是為我國工程科技領域專家特別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搭建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以鼓勵優秀人才成長為主旨,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人才培養等重要作用,極大推動了我國生物晶片、第三代移動通信、納米材料、再生醫學等新興技術和學科的發展。

&nbsp&nbsp&nbsp&nbsp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文圖 攝像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開幕
    初冬的長春,天高雲淡,風清氣爽。11月14日,吉林長春南湖賓館主樓會議中心激蕩著思想的火花,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這裡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會議由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付躍剛主持。
  • 姜會林院士:未來先進光電技術發展趨勢解讀
    在2020年9月9日上午舉行的中國國際光電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姜會林院士發布了《先進光電技術發展態勢研究》的精彩報告。姜院士表示,20世紀70年代錢學森院士講21世紀光電子學將像20世紀的電子技術一樣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 光電儀器發展的關鍵在核心器件—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主辦的第112期交叉學科論壇「先進光電儀器與應用研討會」在滬召開。來自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遺傳發育所、長春光機所、上海光機所、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的院士、專家代表60餘人齊聚一堂,梳理了光電儀器在精準農林、環境監測等領域亟需解決的難題和發展方向。
  • 淺析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隨著超高速、超寬帶、低功耗、超短時等通信發展要求的不斷提升,如5G和6G移動通信,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光、電融合成為重大技術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的發展開始聚焦於晶片級的光電集成。 歷史上,1972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Yariv教授等人提出光電集成的概念,並率先於1978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僅由一個短波長(850nm)GaAs雷射二極體和一個GaAs耿氏二極體構成的光電集成單片。
  • 博頓視角|未來光電技術發展態勢:光電產業將成為第一主導產業
    博頓導讀在2020年9月9日上午舉行的中國國際光電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姜會林院士發布了《先進光電技術發展態勢研究》的精彩報告。後來又進一步闡明光學老又新,前程端似錦。針對未來先進光電技術的發展態勢,姜院士總結為五個趨勢:「五新」,「五特」,「五多」,「五化」,「五域」。
  • 光學前沿——第十一屆國際信息光學與光子學學術會議(CIOP 2019)在...
    西工大新聞網8月16日電(姜碧強)8月7-9日,光學前沿——第十一屆國際信息光學與光子學學術會議(CIOP 2019)在西安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雷射雜誌社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主辦,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技術協辦。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5日22時31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
  • 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辦
    研討會以「聚焦高新產業,匯聚頂尖人才」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研討,搭建全國乃至世界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領域人士的合作、交流平臺,加速推進重慶市量子光電技術產業的發展。 據悉,本次研討會是量子科技被國家列入「十三五」規劃以來,在重慶舉辦的首屆量子與光電技術專題研討會。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文理學院、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與會學者共同就量子技術、光電技術等理論前沿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
  • 院士專家齊聚研討作物學科領域前沿問題
    本網訊 9月22日,恰逢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趙振東、陳溫福、萬建民、張洪程、胡培松、官春雲、印遇龍、鄒學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謝道昕;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等12位院士,20餘名國內作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湖南農業大學,研討作物學科前沿問題,共同探討加強作物學學科在科技創新引領中的作用,為切實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獻計獻策
  • 自適應光學助力太陽高分辨力光學成像技術發展與應用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饒長輝研究員帶領太陽高分辨力光學成像技術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太陽大氣高分辨力層析成像技術研究,突破了太陽自適應光學(AO)、地表層自適應光學(GLAO)、多層共軛自適應光學(MCAO)以及太陽大氣多波段層析成像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獲取了太陽大氣可見至近紅外7波段同時層析高分辨力圖像。下圖展示了太陽大氣高分辨力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歷程。
  • 部省共建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
    原標題:部省共建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兆軍 鄭原馳)近日,科技部正式認定部省共建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共同打造長春光谷。   建設「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的目的是:立足吉林省,依託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光電技術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海外優秀科技人才及團隊,提升科研團隊和科研工作的國際化水平,以及光電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通過與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交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解決我國光電領域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開發光電新產品;拓展產品國際市場,提升經濟效益和國際影響力;最終建成在國內獨具特色
  • 中山大學將與渝企共建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據悉,中山大學將和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形成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培育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培養一批量子與光電技術複合型人才。研討會以「聚焦高新產業,匯聚頂尖人才」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研討,搭建全國乃至世界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領域人士的合作、交流平臺,加速推進重慶市量子光電技術產業的發展。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中國光學雷射與紅外技術與應用專題論壇盛大召開
    在2007中國光電產業高層論壇之「中國光學、雷射與紅外技術與應用專題論壇」上,來自國內光學、雷射產業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集中討論雷射加工技術、光學元件以及雷射技術目前的發展與未來的趨勢。此次會議共有十幾位來自國內外大專及科研院所,以及領先光學、雷射企業的代表做精彩發言。
  • 華科和浙大,誰才是光電一哥?
    其中原創性的鈣鈦礦光電轉換器件、腦網絡光電成像技術、軌道角動量光通信新方法等20餘篇發表於Science(4篇),Nature Photonics(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ethod、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Nature系列期刊上,引領了國際學術前沿。
  • 走進高校: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附近三年高考各省投檔線)
    中國光學之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學家、應用光學專家王大珩曾任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雷射與光電子科學家、天津大學博士生導師姚建銓,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春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姜會林現為學院名譽院長。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形成了董事會領導、行政負責、黨委政治核心、民主管理、專家治學的辦學機制。
  • 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開幕 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長沙11月8日電 11月7日下午,由株洲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辦,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在長沙舉行,高分子複合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精英們齊聚一堂,分享觀點、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同探討行業最新動態,把握行業未來發展。
  • 長春理工大學:以光電技術為特色 2020面向全國招生4273人
    新華網北京7月21日電 「長春理工大學因光而生,是一所具有鮮明光電特色和國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形成了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為優勢,工、理、文、經、管、法、藝協調發展的學科布局,構建了光機電一體化、系統完備的大光電學科體系。」
  • 科技創新「引爆」京津冀協同發展---2016光電子-中國博覽會
    兩院院士牽引,把握行業發展趨勢 本次活動是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70餘位院士牽引下組織召開的,專注於成果轉化和項目對接。旨在搭建一個產學研用資平臺,為行業各方提供深入了解行業應用及技術發展趨勢的渠道,解決企業技術難題,促進橫向項目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 光學工程領域的前沿代表性技術:自由曲面光學
    自由曲面主要用於汽車拉伸模型、注模、輪機葉片、艦船螺旋槳及各種玩具成型塑料模等,隨著自由曲面應用的日益廣泛,對自由曲面的設計、加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己成為當前數控技術和CAD/CAM的主要應用和研究對象。從20世紀50年代起,隨著國防和民用光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複雜的光學和機械結構開始出現,這對現代成像系統的性能、像質、體積和重量等指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