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7日,中國深圳)中國的光電子市場特別是光學、雷射加工市場持續快速發展,呈現出良好的前景和商機。在2007中國光電產業高層論壇之「中國光學、雷射與紅外技術與應用專題論壇」上,來自國內光學、雷射產業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集中討論雷射加工技術、光學元件以及雷射技術目前的發展與未來的趨勢。此次會議共有十幾位來自國內外大專及科研院所,以及領先光學、雷射企業的代表做精彩發言。
來自中科院的 劉頌豪院士、姚健銓院士以及陳創天院士,華南師範大學信息光電子學院徐文成教授,Cyber Laser公司VP&CTO Mr. Tetsumi, Sumiyoshi,北京龍創光學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耀龍,昆明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雲南省光學學會常務理事何明,山西省光學學會主任工程師陳鋼在本次專題會議做了精彩演講,分別就雷射產業的發展,光纖飛秒雷射器、非線性光學晶體、光學鍍膜、光學製造和光學影像測量等前沿話題和技術做深入探討。
劉頌豪院士以「光子技術與光子產業」為題介紹了全球及我國光子產業概況,未來光子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廣州市LED工業研究開發基地的發展情況,劉院士特別看好納米光子學技術與產業:他認為納米光子學是基於納米技術和光子學的基礎,是光子技術與納米電子技術相融合合而開拓出的一門嶄新的學科。「納米光子學將朝向納米光電子集成的方向發展。」劉頌豪院士表示。
最後劉院士總結到,光子學前沿課題的研究和光子學應用的需求,強勁地推動光子學向前發展。現階段,光子學最活躍的研究領域有納米光子學、集成光子學、信息光子學、生物光子學、能源光子學、消費光子學等。當前,全球光子產業市場呈現4C+E的趨勢,發展的特徵是消費性產品引領市場走向,未來全光通信和全光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之後,全光產業將會逐漸取得主導地位。
姚健銓院士則介紹了目前比較前沿的太赫茲光電子技術,認為太赫茲光電子技術是國際電子和信息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是連接宏觀電子學和微觀波長學的橋梁,而深圳大學副校長阮雙琛教授也以「太赫茲源及 高功率可見光固體雷射器」為題目,介紹光泵太赫茲源的基本原理、產生機理。分析了太赫茲波產生的基本條件,測量了太赫茲波的輸出光斑和模式結構;應用太赫茲源進行了防偽鑑別實驗,得到了有益的結果。同時對高功率紅光雷射器及相關固體雷射器進行了詳細介紹。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創天則在本次專題會議上介紹了全固態深紫外雷射及其應用,全固態深紫外(一般指波長短於200nm)相干光源是目前正在開發的一個重要雷射應用領域。此相干光源的開發將極大的推動193nm光刻技術、雷射精密加工、各種光電子能譜儀、雷射光譜儀、雷射Raman光譜儀等高技術領域和先進儀器製造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