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2020-11-30 華龍網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5日22時31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

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與會學者共同就量子技術、光電技術等理論前沿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青年長江學者、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強等13位行業專家在會上分別就《光電探測技術在精確制導中的應用》等前沿學術問題及產業化現狀及趨勢進行了專題分享。

「此次會議為重慶量子光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討論未來技術和應用場景的平臺。以此為契機,幫助行業人士了解最前沿的量子光電技術,尋找先進技術路線,助力重慶市乃至全國量子光電事業的蓬勃發展。」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曉燠說。

會議現場,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正式發布。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理論研究、前瞻性技術研發、科技人才和應用產業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在量子科學、光學及光電子學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

與會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分享。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據介紹,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已籌備、建設長達三年。此次,中山大學和連芯光電強強聯合,通過共建,實驗室將著力破解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量子材料與器件等領域一系列前沿科學問題,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和核心器件,形成原創性、集成性科技創新成果,同時培養一批量子與光電技術複合型人才,全面提升相關領域的能力和水準。

相關焦點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中山大學將與渝企共建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據悉,中山大學將和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形成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培育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培養一批量子與光電技術複合型人才。研討會以「聚焦高新產業,匯聚頂尖人才」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研討,搭建全國乃至世界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領域人士的合作、交流平臺,加速推進重慶市量子光電技術產業的發展。
  • 華南理工大學校企合作共建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
    9月7日,全國"EDA進校園"第一站活動"華南理工大學-華大九天-慧科集團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揭牌暨集成電路訓練營發布儀式"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華南理工大學與華大九天、慧科集團共建的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期發布並啟動了集成電路訓練營。
  • 安捷倫公司與中科大共建聯合實驗室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8388.htm  作為該校企合作項目的重要部分,安捷倫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研院)共建聯合實驗室,旨在通過先研院的人才和技術,運用安捷倫公司的建模及仿真工具,進行集成電路(IC)的建模與仿真,並與安捷倫公司的電子測試儀器相結合,構建成完整的從IC建模
  • 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辦
    中科院光電所副所長研究員饒長輝,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學科帶頭人、教授羅樂,青年長江學者、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強,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楊俊彥,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主任尹韶雲等13位行業專家在會上分別就《自適應光學技術及其應用》《模塊化的通用量子計算機現狀與展望》《固態量子網絡及關鍵器件》《光電探測技術在精確制導中的應用》《自由曲面光學及其應用》等前沿學術問題及產業化現狀及趨勢進行了專題分享
  • 瑞聲科技攜WLG新技術 落地重慶兩江新區建智能製造產業園
    瑞聲科技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產業優勢,推進項目按計劃落地並儘快投產,吸引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遊優質企業,助推重慶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協議,瑞聲科技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8億美元,擬將其全球領先的WLG晶圓級玻璃非球面鏡片技術和生產布局重慶,建設汽車電子、AIoT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光學及精密傳動高精密產品生產基地,達產後將實現年產銷規模100億元。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重慶大棒客攜手西南大學共建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本報訊 (記者 饒金蘭)1月8日,西南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重慶經開區授牌。該基地由重慶大棒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大棒客」)與西南大學合作共建。未來,雙方將積極探索踐行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模式,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提供充足的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儲備。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應流集團共建聯合實驗室...
    8月31日下午,校黨委書記郭永存應邀出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安徽應流機電集團共建聯合實驗室及首批項目啟動籤約儀式,並見證籤約。    安徽省發改委總工程師笪藝武,能源研究院院長李建剛,安徽應流機電集團董事長杜應流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宋雲濤主持。
  • 雲華教育攜手重慶城市職院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服務成渝經濟圈建設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與成都雲華教育集團聯姻,共建航空學院,在航空技術領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技術培訓、社會服務方面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是服務通用航空產業,共建航空學院。對接重慶通用航空業發展需求,引進成都地區優質航空教育資源,與雲華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航空學院,建立「三聯三享」校企合作機制,即「校企聯合投入、聯合建設、聯合管理、互享資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構建校企發展共同體,共同培養航空技術類人才。二是聚焦通用航空技術,精準設置專業。
  • 智能製造雙核驅動,美菱5G+AI聯合實驗室成立
    近日,美菱「5G+AI聯合實驗室」成立大會正式召開,隨著揭牌儀式的舉行,美菱首個實驗室「5G+AI」落地合肥,美菱智能製造體系再迎雙核驅動力。全新的運營模式,加上先進的技術理念,將進一步助推美菱製造工廠的加速功能升級,同時對於全產品線的工業網際網路的整體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優必選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11日,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廣州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多模態情感計算、類人情感交互等類人情感智能的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促成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在機器人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 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亮相昆明國際工業大麻產業園 多項科技成果加持
    位於兩江新區的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攜多項科技成果亮相。(研究院團隊現場進行產品展示 華師大重慶研究院供圖)現場,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首次展示了工業大麻麻稈麻根製備石墨烯介孔量子材料及一系列重要應用據介紹,依託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該研究院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的精密光學、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與儀器設備,以工業大麻稈莖為原材料製取石墨烯介孔量子點(1-3nm),其導電率大於國際同類產品的4倍,物理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與此同時,華師大重慶研究院還展示了自主研發的華譜石墨烯介孔量子光催化噴霧。
  • 松靈機器人與北理工共建實驗室,推動智能移動技術落地
    (原標題:松靈機器人與北理工共建實驗室,推動智能移動技術落地) 11
  • 黎大與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合作共建
    7月8日下午,黎明職業大學與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共建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所籤約儀式在慈山601舉行。校長林松柏教授、紀委書記林長紅、副校長餘大杭、教務處處長李冬梅、科技處處長莊碧蓉、機電學院黨政領導及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院長李世其、院長助理馮少平、機器人事業部部長黃天財、項目經理龍明剛等出席本次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余大杭副校長主持。
  • 前沿| 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掃描我校與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量子信息與通信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舉行3月21日上午,我校與中國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量子信息與通信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九龍湖校區舉行。
  • 中國科大與三維家共建「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
    1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與三維家宣布共同建立「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將融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對家居產業在設計、製造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產生重要影響,有力推動家居產業的數位化升級。
  • 長嶺紡電「四主體一聯合」校企合作新型研發平臺通過專家論證
    「四主體一聯合」校企合作新型研發平臺——陝西省智能紡織裝備研究院的組建方案進行了評審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研究院符合「四主體一聯合」研發平臺的建設要求,同意通過評審論證。   專家組認為,研究院依託教育部功能性紡織材料及製品重點實驗室和陝西省紡織測量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組建,通過發揮共建雙方的技術優勢和成果轉化優勢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戰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
    根據備忘錄內容,同方股份將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智慧城市頂層規劃、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基礎設施、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諸多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推進政策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和應用場景落地,創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 產教研合一,聯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製造裝備與新材料聯合研發...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進行增材製造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實現該領域校企人才共育,推進中國增材製造行業的發展。面對未來3D列印結構功能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需要在3D列印新材料、3D列印新技術和3D列印新裝備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此聯合實驗室不僅將增強聯泰科技在增材製造領域的研發實力和中國增材製造行業的領先地位,還將有效提高國內增材製造行業的研發水平,推進中國增材製造技術的創新,為中國增材製造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