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必選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

2020-12-01 騰訊網

11月11日,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廣州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多模態情感計算、類人情感交互等類人情感智能的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促成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在機器人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

華南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辦公室副主任葛瑞明,優必選科技副總裁/研究院副院長龐建新、高校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齊建偉、高校教育事業部南區銷售總監魏來、高級工程師袁傑,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優必選-華南理工「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主任徐向民、電子與信息學院副院長餘翔宇、聯合創新實驗室副教授青春美出席儀式並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華南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辦公室副主任葛瑞明

葛瑞明表示,在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的通力協作下,「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將進一步整合雙方的人才、科技等高端創新資源,共同推進跨媒體感知、機器人智能交互、類人情感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產出更多原創性成果,為新基建、科技內循環做出重大貢獻。

據了解,「類人情感智能」是通過構建增量領域的知識圖譜,研究基於注意力機制和多通路並行的語音、表情、姿態等方面情感推理,並利用多模態融合實現機器人的情感認知,賦予機器人識別、理解、表達和適應人的情感的能力,讓機器人具有更高的、全面的類人情感智能,實現人機環和諧共融。

優必選科技副總裁、研究院副院長龐建新

龐建新指出,類人情感智能是未來人工智慧熱潮能否進一步打開天花板,形成更大產業規模的關鍵因素。優必選科技豐富的行業資源與華南理工大學的先進核心技術能力攜手,將加快「類人情感智能」技術的研究,未來當我們跟智慧機器人對話,它會運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語言理解等技術,來感受人的情感,並給予微笑、疑惑、高興、傷心的表情、語音和動作反饋,甚至進行主動的智能服務。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主任徐向民

徐向民教授分析了情感計算領域市值的快速增長,展望了該領域在未來三年內良好的發展前景,對實驗室未來三年的建設進展、工作進展及未來合作規划進行了詳細介紹。

秉承著「讓智慧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讓人類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使命,優必選科技自研人工智慧算法成為機器人的「大腦」,同時實現了機器人伺服驅動器的大規模量產,賦予機器人靈活運動的「關節與軀幹」。而「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將賦予機器人溫度、情感和生命感,讓人類能夠更加親近地去和機器人交互,讓機器人真正成為家庭中的一員。

人工智慧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人與機器人交互的場景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優必選科技將繼續秉持開放共贏的態度,與更多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加快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趙超)

相關焦點

  • 華南理工大學校企合作共建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
    9月7日,全國"EDA進校園"第一站活動"華南理工大學-華大九天-慧科集團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揭牌暨集成電路訓練營發布儀式"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華南理工大學與華大九天、慧科集團共建的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期發布並啟動了集成電路訓練營。
  • 華南師範大學與格羅寧根大學聯手 共建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
    中青在線訊(楊柳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近日,華南師範大學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籤署了校際之間的合作協議。在此框架下,以諾貝爾獎科學家為代表的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在華南師範大學組建「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與此同時,在廣州開發區擬延伸建立依託該實驗室為引領的華南師範大學-廣州開發區國際顯示技術創新中心。
  • 在高校開設AI課,優必選和南方科技大學共建產學研合作體系
    掛牌儀式現場芥末堆1月3日深圳訊 今天,南方科技大學與優必選科技在深圳舉行實踐基地掛牌儀式。未來,雙方將在人工智慧課程、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人才交流培養、學生社會實踐和就業等多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建產學研合作體系。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華南理工大學站...
    AI科技評論按:2020年9月6日,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CCF-NLP)發起、聯合AI研習社及各個知名高校開展的「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華南理工大學站,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
  • 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5日,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在上海籤署聯合創新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辦了實驗室揭牌儀式。雙方將以聯合創新實驗室為依託,進一步在金融雲基礎設施及服務、場景金融創新、雲原生業務系統開發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與技術攻關,共同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以及聯合產品方案的孵化和落地。
  • 南海民企星聯科技購華南理工大學專利技術
    5月13日,廣東金融高新區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洽談會系列活動之廣東金融高新區智慧財產權轉化•融資籤約儀式在千燈湖創投小鎮舉辦。 廣東星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聯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完成專利技術轉讓,以超200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瞿金平發明的「基於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輸送方法及設備」(以下簡稱「ERE技術」),搶佔新材料產業發展先機。
  • 華南理工大學珠海研究院舉辦建設戰略研討會暨創新創業高端論壇
    12月24日,華南理工大學珠海現代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戰略研討會暨創新創業高端論壇舉行,學校副校長朱敏出席會議並講話。本次會議主要總結研究院建立五年來開展的各項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並一同探討了未來的建設方向和可持續發展路徑。
  • 關於優必選聯合居然之家打造智能新零售的方案分析和應用
    打開APP 關於優必選聯合居然之家打造智能新零售的方案分析和應用 發表於 2019-09-20 11:33:21 對於人工智慧機器人在新零售領域的應用與實踐,優必選致力於提供完整的「機器人服務+場景+定製」的解決方案,幫助居然之家的線下實體店實現服務創新、體驗創新和數據智能創新,共同打造智能新零售。
  • 安捷倫公司與中科大共建聯合實驗室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8388.htm  作為該校企合作項目的重要部分,安捷倫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研院)共建聯合實驗室,旨在通過先研院的人才和技術,運用安捷倫公司的建模及仿真工具,進行集成電路(IC)的建模與仿真,並與安捷倫公司的電子測試儀器相結合,構建成完整的從IC建模
  • 華南理工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6700人
    記者今天在2020年華南理工大學招生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校今年大學本科全國計劃招生6700人,總體規模與上年持平。因取消自主招生,各省計劃原則上均較2019年增加或持平,該校在廣東省計劃總數將比去年新增計劃41人,總計劃約3250人。
  • IBM產業技能學院項目入駐華南理工大學,助推「新工科」建設
    近期,IBM 與華南理工大學就 IBM 產業技能學院項目籤署合作協議,標誌著 IBM 產業技能學院項目開始進入中國高校。 為助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由教育部積極推動的「新工科」建設更加注重「模式創新」,這也是應對新一輪數字經濟的挑戰的方式之一。
  • 優必選譚旻:人才建設是科技創新發展的真正原動力
    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攝影 劉欣然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許維娜)12月28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0人民財經高峰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論壇上,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指出,高質量發展最終要回歸到人才的建設上,這也是國家未來科技創新發展的真正原動力。譚旻認為,科技創新領域有不少新應用,而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核心載體。他指出,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創新的推動力,人工智慧會真正像水、空氣一樣潤澤未來的每一步發展。談及明年經濟發展趨勢的看法時,譚旻持樂觀態度。
  • 京津三家科研機構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天津高新區獲悉,航天五院518所近日與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航天五院518所所長馬海全表示,518所將以技術創新需求為紐帶
  • 科技部公布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
    科技部8月3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09年和2010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名單如下:
  • IJCAI 2018在瑞典舉行,優必選斬獲傑出論文獎
    據悉,今年的IJCAI大會規模再創新高,註冊參會人數達2500人,總投稿量達3470篇,最終錄取710 篇,錄取率約為20.5%。今年,優必選AI首席科學家陶大程教授再度擔任了會議領域主席,其領導的優必選雪梨AI研究院有5篇論文被錄取。
  • BAT 相繼經發改委批覆,共建 AI 相關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屬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託企業、轉制科研機構、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設立的研究開發實體。這次共有 19 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百度除了牽頭籌建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外,還將作為共建單位共同參與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及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
  • 高大上:那些有國家級實驗室的高校
    1.清華大學(985)共14個   國家實驗室1個: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化學工程聯合、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聯合、低維量子物理、膜生物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集成光電子學、微波與數字通信技術、智能技術與系統、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摩擦學、汽車安全與節能、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