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楊柳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近日,華南師範大學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籤署了校際之間的合作協議。在此框架下,以諾貝爾獎科學家為代表的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在華南師範大學組建「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與此同時,在廣州開發區擬延伸建立依託該實驗室為引領的華南師範大學-廣州開發區國際顯示技術創新中心。未來,中荷雙方將在智能材料、新型顯示、綠色節能產業等方面進行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合作。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周國富透露,這是以格羅寧根大學教授、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Bernard L. Feringa(伯納德·L·費林加)為外方主任的華南師範大學國際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旨在匯聚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諾貝爾獎評委級別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學術大師,結合華南師範大學已有頂尖科學家,針對「軟物質材料機器人」、「多功能儲能材料」、「智能塗層」、「顯示技術」四個國際前沿、國家戰略、廣東急需的研究方向進行創新性突破,以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催生成果轉化,引領廣東乃至全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共建的「華南師範大學-廣州開發區國際顯示技術創新中心」,將充分發揮廣州開發區的區位、產業優勢和華南師範大學在顯示領域的科研、人才優勢以及「華南師範大學-格羅寧根大學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的科研基礎優勢,積極探索顯示領域「政、產、學、研」結合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模式,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將創新中心建設成為「立足廣州、服務全省乃至全國,集科技研發、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於一體」的開放性、綜合型公共平臺。
依託國際聯合實驗室和國際顯示技術創新中心,以分子科學和顯示技術為切入點,擬全面展開華南師範大學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荷蘭特文特大學的戰略合作,探索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充分利用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諾貝爾獎評委級別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學術大師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思想,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最新技術的傳授和訓練。
當天,華南師範大學還舉行了中荷新材料學術論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Bernard L. Feringa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廣東省領軍人才、華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Albert van den Berg等,分別作了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就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原始創新和技術轉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