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華南理工大學站...

2020-11-25 雷鋒網
AI科技評論按:2020年9月6日,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CCF-NLP)發起、聯合AI研習社及各個知名高校開展的「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華南理工大學站,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
本期報告會邀請了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劉群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東巖、天津大學張梅山副教授三位特邀報告嘉賓,北京大學語言計算與網際網路挖掘研究室負責人&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萬小軍教授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張嶽教授主持了本次報告會。
在本次報告會上,專家們圍繞預訓練語言模型、跨語言遷移學習做了精彩報告,在AI研習社、Bilibili等平臺上觀看的用戶合計4.2萬人次,報告會反響熱烈。此外,本次活動東道主華南理工大學組織了部分學生進行了線下報告聽講交流。
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蘇州大學NLP帶頭人周國棟教授作為開場嘉賓分別作了開場介紹。
周國棟教授首先對組織者的準備以及報告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指出,以自然語言處理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第一期CCF-NLP走進高校報告會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可謂正當其時、恰逢其勢。隨後,另一位開場嘉賓、東道主華南理工大學蔡毅教授也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及其團隊在NLP領域的研究情況。
接下來的報告環節中首先進行分享的是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劉群,報告題目為《預訓練語言模型研究進展》。
劉群老師介紹了預訓練語言模型的發展歷程,並結合諾亞方舟開發自研的預訓練語言模型哪吒(NEZHA)的技術特色介紹了諾亞方舟實驗室的中文預訓練語言模型的具體工作,包括用概率掩碼的預訓練語言模型同時實現自然語言的理解和任意詞序的生成;通過擾動掩碼實現基於BERT的無監督句法分析;兩個模型壓縮的工作TinyBERT(預訓練語言模型的極限壓縮)和DynaBERT(動態可伸縮的預訓練語言模型)。在報告結束後劉群老師還就聽眾提出的常規方法研究的前景、掩碼概率的調節、預訓練模型在自然語言推斷(NLI)任務方面的效果、大模型中間層蒸餾的效果等問題進行了解答。(具體分享內容可進入文末報告會視頻回放頁面進行了解)


在劉群老師之後,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東巖進行了題為《基於知識的文本語義理解與文本生成》的報告。
報告共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分別是知識圖譜的研究背景、基於知識的文本語義理解與生成及應用實例。
趙東巖教授從類人智能研究動態開始,引出基於知識圖譜的語義理解技術與研究工作,進而講解基於知識圖譜的智能應用,並重點介紹了知識圖譜的動態構建、事件抽取、新聞事件觸發的知識更新、知識圖譜的融合併探討了如何基於知識圖譜理解語義,進而實現智能問答等智能應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路線,最後介紹了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在這個研究方向上的具體進展,包括高考因果類問題解答、融合多種知識資源的事實類問題求解和智能投資助手等。在問答環節,趙東巖教授也回答了聽眾關於構建常識性的知識圖譜的方法、結合多模態的知識對知識圖譜進行擴展等問題,用多模態信息來獲取知識並輔助解決「雞兔同籠」等傳統方法難以解決問題的例子也給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後一位進行報告的天津大學張梅山副教授的報告主題為《基於翻譯的無監督跨語言遷移學習》。
跨語言遷移學習是解決資源稀缺語言自然語言處理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對於某個特定的任務,我們假定在例如英語這種資源豐富語言上存在一定規模的標註語料,然後輔助一個機器翻譯系統,便可以為目標語言提供自動構建的訓練語料,從而指導目標資源稀缺語言的模型訓練。在報告中,張梅山副教授介紹了兩個任務的相關工作,分別針對依存句法分析和語義角色標註,調研基於翻譯的方法在這兩個任務上面的有效性。


最後,萬小軍教授進行了活動總結,並再次向參加活動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並期待更多的專家、老師和同學能關注NLP領域的進展。
此後還將會有更多的高校加入CCF -NLP走進高校系列活動,第二場分享會已定於9月27日,走進鄭州大學,更多分享會信息請持續關注AI科技評論。
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CCF-NLP)1987年10月成立, 專委會成立之初即確定了「中國語言文字處理的計算機系統」和「以計算機為工具研究語言文字處理技術」兩個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或涉及)中國各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信息抽取、數據挖掘、信息檢索、智能問答、語音識別與合成、社會網絡計算等眾多學術領域,以及中文計算,即中國語言文字處理的應用技術領域。專委會致力於團結、聯合、組織中文信息技術相關領域的各界專業人士,開展學術/技術交流、發展戰略研究、專業技術標準制定、專業技術評測、專業培訓等相關活動,提高中文信息技術領域的科研、教學、應用水平,促進研究成果的應用和向產品的轉化,提升在國家科技活動和國際學術方面的影響力。
為了促進更多師生對自然語言處理前沿進展的了解,幫助在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大學生成長和發展,CCF-NLP致力於讓領域內的權威大牛們走進更多的高校,與師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是成為我國NLP領域發展的迫切需求。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為此將舉辦一系列 CCF -NLP走進高校系列活動。CCF-NLP後續還將與更多高校合作,繼續召開一系列的「走進高校」分享活動,進一步促進各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推動科研合作發展,為 NLP 的研究添磚加瓦。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 | CCF-NLP走進高校第七期「走進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CCF-NLP走進高校」系列分享是CCF-NLP為了促進更多師生對自然語言處理前沿進展的了解,幫助在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大學生成長和發展,特邀領域內的權威大牛們走進更多的高校,與師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術思想流動起來,共同學習進步
  •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排名:45所高校上榜,華南理工大學居第2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排名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廣東省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分別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這兩所高校為廣東省僅有的兩所原985工程大學,是「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建設高校
  • 國內自然語言處理(NLP)研究組
    中國大陸地區:微軟亞研自然語言計算組 Natural Language Computing (NLC) Group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group/natural-language-computing/www.microsoft.com百度自然語言處理百度自然語言處理 - 理解語言,擁有智能,改變世界nlp.baidu.com
  • nlp領域發生了新的技術突破,用attention機制研究nlp領域
    近期,nlp領域發生了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包括:attention機制,cnn,adaptive attention network(an),兩層cnn相比較,an表現優於一層的cn。今天我們將從這兩種attention機制開始研究nlp領域突破性技術!
  • 華南理工大學校企合作共建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
    9月7日,全國"EDA進校園"第一站活動"華南理工大學-華大九天-慧科集團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揭牌暨集成電路訓練營發布儀式"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華南理工大學與華大九天、慧科集團共建的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期發布並啟動了集成電路訓練營。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位列「全國高校機器人競賽指數2020」TOP10%...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位列>   日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首次發布「全國高校機器人競賽創新指數2020」,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在546所本科院校中列TOP10%-30%。
  • 斯坦福發布重磅NLP工具包StanfordNLP,支持中文等53種語言
    新智元報導 來源:stanfordnlp.github.io編輯:肖琴【新智元導讀】斯坦福團隊最新發布一個NLP任務的軟體包StanfordNLP,通過Python接口為53種語言提供標記、依存句法分析等NLP任務的重要工具
  • 華南地區高校百強榜發布!廣東高校霸榜?看看你的大學排名多少?
    近期,軟科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和熟知華南地區的優質高校,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華南地區的高校 華南地區排名前三的高校依次為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
  • 資源| 史丹福大學NLP組開放神經機器翻譯代碼庫(附論文)
    選自斯坦福機器之心編譯參與:吳攀、杜夏德近日,史丹福大學自然語言處理組(Stanford NLP)發布了一篇文章,總結了該研究組在神經機器翻譯(NMT)上的研究信息。在這篇文章中,他們還放出了在多種翻譯任務上(比如英德翻譯和英語-捷克語翻譯)實現了當前最佳結果的代碼庫(codebase)。
  • 華南理工大學一周內兩迎「諾貝爾」
    費爾(Albert Fert)來訪華南理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後,26日上午,華工校園內又迎來一位「諾貝爾」學術大師——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繼10月22日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阿爾貝?
  • 輝煌「十三五」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盯「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深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用改革激發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無限熱情,用改革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 揭秘哈工大(深圳) IJCAI 論文報告會,國內最領先的 NLP 研究成果都...
    本次主辦方之一的 CCF -騰訊犀牛鳥基金由騰訊高校合作團隊和 CCF 聯合發起,於 2013 年發布至今已有 600+ 位優秀學者提出申請,共 75 項科研基金獲得支持,申請海內外專利 100+ 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200+ 篇。
  • 「2020青島創新節」高校行主題活動走進青島理工大學
    (原標題:「2020青島創新節」高校行主題活動走進青島理工大學)
  • NLP 新手必看!這是一份覆蓋全面的基於 PyTorch 和 keras 的 NLP...
    項目的 GitHub 地址為:https://github.com/lyeoni/nlp-tutorial。這是一個教你逐步實現和適應簡單的實詞 NLP 任務的教程:項目裡面有 4 個資源:神經機器翻譯、問答匹配、新聞分類和電影分級。這些資源都提供了源碼,對初學者來說,極為友好。初學者可以學會建立自己的模型。
  • 優必選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11日,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廣州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多模態情感計算、類人情感交互等類人情感智能的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促成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在機器人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 高校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 106所高校共同探討
    (通訊員 曾曉峰)11月20日至22日,第九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廣州舉行。此次大會由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及西北工業大學等在內的106所國內知名高校材料學院的院長及代表共250餘人出席。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副校長周詩瑤一行到臺灣三所高校交流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副校長周詩瑤一行到臺灣三所高校交流 2018年04月11日 16: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1日廣州訊 日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副校長周詩瑤一行到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訪問交流。
  • 華南理工大學李莎獲評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最美大學生」
    華南理工大學李莎獲評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最美大學生」 2021-01-12 14:52:00 華南理工大學
  • 「小記者探營」剖玄析微——走進華南理工大學掃描電鏡實驗室
    七月裡,豔陽天,作為知力科學小記者,我們有幸走進2019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廣東分營活動。頂著烈日,我們來到華南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近距離接觸了解了這裡的尖端科技設備。華南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 1995 年,是全國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重點學科的十六個材料學院之一,其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方向傳統前三強。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跟隨志願者走進學院的十四號樓,環顧四周,走廊兩旁都是擺滿儀器的實驗室,一股嚴肅的學術氣息撲面而來。
  • 華南理工大學承辦「第五屆全國發育生物學大會」
    本次大會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中國遺傳學會主辦,華南理工大學承辦。大會開幕式由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張文清教授和大會主席、清華大學孟安明院士主持,華南理工大學高松校長出席並致辭。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在致辭中表示:「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華南理工與各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與生命科學的發展,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